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心態決定生死(1)

癌癥是當今臨床中的常見之病。2006年,衛生部公布的統計報告指出:“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因。”調查顯示,近三十年,我國的癌癥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一、太較真,小心癌癥上身

“癌”字,原通“嵒”,與“巖”意近,取“堅硬之石”之意造字,是一個象形字。中醫學很早就有關于腫瘤的記載:殷墟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瘤”字;公元前10世紀的《周禮》中也已記有專治腫瘤的醫生;漢代醫學家劉熙提出:“嵒,腫也,凸凹起伏如山巖不平者,謂之嵒。”;宋代的《衛濟寶書》開始明確用“癌”描述腫瘤類疾病……

而對于癌癥與性格、心理、情緒的關系,也很早就被注意到了。比如,宋朝的名醫朱丹溪就指出,奶巖(乳腺癌)常常源于婦人長年累月地“不得于姑嫂,不得于公婆”,即長期的人際關系失調;西方醫學之王蓋倫也認為,郁郁寡歡是導致癌癥的主要原因之一。

臨床上,生了癌以后,心態如何每每決定著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因此,生了癌,怎么調整心態,非常重要!它往往左右著患者的生與死。

癌從心生

2009年3月8日,我在國家圖書館做完“癌癥只是慢性病”專題講座后,接受了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北京晨報》資深記者佟彤主任的采訪。她提道:我在《癌癥只是慢性病》一書中歸納說“很多有偏執狂或精神分裂癥的癌癥患者,結果癌癥不治而愈”,故提出一個命題:“我覺得人類的癌癥好像不是長在身上,而是長在心上。等人失去正常意識了,‘自我’消失了,‘心’沒了,癌癥也就沒地方生長了。您同意我的說法嗎?”

我回答說:“20世紀90年代末,我們組織中華心身醫學分會的專家們編寫《心身醫學》時,就明確強調:‘癌癥是心身相關性疾病’,癌癥發生、康復過程中,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并進一步強調:“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外研究就表明:有偏執傾向、個性非常執著的患者常康復得很好,精神分裂癥的患者也康復得很好。從這個角度講,‘癌癥不是長在身上,是長在心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實的確如此。臨床上,有兩個極端:農村老大爺、老大媽,不太了解癌癥實際情況,若能給予合理的治療,常常能活得很好,有的可以活上10年、20年;另外,那些特別執著、特別理性、從容應對、追求某種事業,或者有點偏執傾向的癌癥患者也往往活得很好。因此,說“三分之一的癌癥長在心上”并不為過。它是一種形象而醒目的通俗表達。

佟彤記者還畫龍點睛地歸納告誡說:對于癌癥患者,“信心有危機,無藥可救”!

完美有罪

2008年夏天,一對高個子的母女千里迢迢從內蒙古來上海找我看病。其母60歲剛出頭,患乳腺癌。我號了她的脈,緊而沉;與她對話,邏輯性很強。我笑著說:“您不是教師,就是會計師吧?”她大笑道:“我是學校校長。”我又細切其脈,深思一會兒,調侃地說:“您肯定還是優秀黨員吧?”她驚呆了,說:“教授,您真神了!怎么這個都知道?我真是自治區優秀黨員!”

我笑答:“您做事這么認真、一絲不茍、追求完美,又理性、又投入,您不是優秀黨員,誰能成為優秀黨員?”她大笑后答曰:“我就是想不通,為什么我這種人會生癌?我為人既認真、投入,對所有人都真誠,又沒有任何生活的壞習慣……”我釋曰:“就是您太過于認真、投入、忘我、一絲不茍、追求完美,導致了您的神經、內分泌等系統始終處于高度緊繃狀態,內分泌易失調,免疫易受損,所以乳腺等器官受不了了,導致您比別人罹患癌癥早了很多!”

她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幾個月(指確診后至今),我盡管不很恐懼,治療也很積極,但心中總有一個情結解不開——我怎么會生癌?!憑什么我會患上這個病?!這下好了,疙瘩解開了,原來是自己作的孽,自己長期透支了!好了,聽您的話,我要好好接受治療,痛改前非,換種活法,不再較真兒了。”她女兒也在一旁不斷地說:“對,我媽就是認真!什么都認真、較真!”此番調侃加開導后,校長真的變了,現在康復得不錯。

過于認真、事事較真、追求完美,這的確是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從西醫角度來說:這樣的患者每每使自己的神經—內分泌—免疫軸1①長期處于高張力的失衡狀態,不僅透支了健康,而且容易發展成惡性腫瘤等健康大敵。中醫認為:肝氣久失疏泄,氣機不利,氣血凝滯,氣結而痰瘀互阻,可致疾病,包括癌癥。可見,過于認真、事事追求完美乃健康之敵,可不慎之?改之?換種活法揚棄之?

“好女人”往往身體不好

近來,一位剛退休的職業女性在先生陪同下找到了我。她開門見山就告訴我,她看過我的科普著作《癌癥只是慢性病》,終于找到了自己反復患癌的根源。她是高級統計師,是某統計局的負責人(副職),剛滿60歲。從1992年起,她先后生了4處癌,而且每處癌都是原發的——先是右側乳腺癌,次是肺癌,再是滑膜肉瘤,最近則又確診為左側乳腺癌。

她自我解嘲地說:“我大難不死,但也屢教不改,一輩子就一個德行——較真!工作中,任何人報上來的統計數據我都不太相信,都要仔細復核一遍;別人做的所有事都不信任,家里的事也一樣,總認為他們做不好。”她先生在一旁苦笑地說:“家里天天為小事鬧得不愉快,但她很堅強,也很要強,人也很好!就是較真!所以癌癥屢生屢治、屢治屢生……”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我就發現了一種奇特現象:城市中30~60歲上下的女性癌癥患者(特別是集中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患者)中,往往都是“好女人”。

所謂“好女人”,表現為生活上一絲不茍,沒有任何不良習慣;工作上認認真真,從不馬虎;十分注重細節,有的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有的則有“潔癖”。可以說,70%的上述癌癥女性患者都具有這些性格及行為特征。而城市女性癌癥患者又集中在三類人群中:財會或與數字相關的工作者(如審計、統計等),中小學教師,辦公室的中低層管理人員。

注釋:①神經、內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統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各系統之間相互調節、相互制約,構成一個互有關聯的體系,稱為神經—內分泌—免疫軸。

我們做過粗略統計,城市里這些職業人員在整個職業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不超過35%,但臨床女性患者中有這些職業背景者則占了70%以上!這不值得人們好好反思嗎?

誠然,財會也好,中小學老師也好,中低層管理人員也好,都有較為普遍的職業特征——不認真干工作不行,容易出差錯,甚至會被“炒魷魚”;但這些工作的成果或結果往往又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或者說,干得好不好,有許多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如財務,涉及上上下下、內內外外;中小學老師面對的是學生,常常不是你教得好就升學率高;辦公室中低層管理人員則受制于領導及雜事。這些都屬于有較大責任、煩瑣,卻缺乏成就感、工作回報率低的職業。

國外有研究表明:那些工作好壞等結果難以自我控制的高壓力、低成就感、低控制力崗位工作者,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傾向,也更容易遭受挫折而處于精神緊繃狀態。因此,從事這些職業的許多生性要強而認真的女性,只能試圖以加倍的投入獲得有限的回報或成就感。她們常常性子較急,生活與工作節奏快,無論在崗位上或在家中,少有閑暇時間。久而久之,對工作的認真或較真泛化為對所有事情——包括生活中細小之事——較真和一絲不茍,這就形成了這些人的日常行為特點。若干年或20~30年后,常會因神經—內分泌—免疫軸的持久高張力和紊亂,導致乳腺、卵巢,甚至肺、胃等臟器的癌變。

這就是我認為城市里70%的女性癌癥患者是“好女人”的大致機理。

“較真”沒錯,“和諧”才美

對于這類情況,我在深表惋惜的同時,往往會對患者及家屬詼諧而直白地說:“過去,我們的主流文化強調‘認真’。毛主席還說:‘天下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最講認真!’一絲一毫都不放過!而且,過去還強調:‘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不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這其實是種‘戰斗’文化的觀點,適合于過去的戰斗年代。今天,我們進入了和平建設時期,當今的主流文化強調‘和諧’。所謂‘和諧’,說到底,就是講究把握‘度’,講究學會‘妥協’!而這首先就是自己要和自己妥協,自己與自己‘講和’,講求一個‘度’,然后再和他人妥協,講求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分寸。”我跟患者及家屬講了這理后,他們經常會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我能接受。”

其實,調整德性的關鍵,第一個就是拒絕傳統文化輻射,學會必要的妥協。

二、癌癥是壓力的副產品

有充分的資料表明:今天的癌癥高發,與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釋放困難有密切聯系。只要強調幾個事實就能夠明白這一點:城市居民癌癥發病率高于農村(當然,癌癥譜不太一樣);越是發達國家,居民癌癥發病率相對越高(有的近些年剛剛越過頂峰,開始下降);在中國,總體上而言,越是發達地區,癌癥發病率越高;越是壓力大的人群,某些癌癥發病率就越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靖江市| 长兴县| 塔河县| 桑日县| 龙州县| 吉安县| 临漳县| 吕梁市| 政和县| 乌兰察布市| 山阳县| 西充县| 封开县| 北安市| 温泉县| 周至县| 马尔康县| 且末县| 富川| 阳高县| 江口县| 天柱县| 将乐县| 龙州县| 普兰县| 永嘉县| 文水县| 宁陕县| 泗阳县| 清丰县| 南雄市| 铜梁县| 石家庄市| 霍林郭勒市| 长泰县| 平陆县| 绥江县| 隆德县| 红原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