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張新成撥罐治療常見病作者名: 張新成本章字數: 560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13:58:22
慢性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是指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泄瀉如水、狀如白凍狀為主要表現的腸道疾病。本病常出現在黎明時分,腹部隱隱作痛,腸鳴、泄瀉如注、完谷不化,瀉后則安,又稱“五更瀉”。中醫學認為,此病屬“腸癰”的范疇。多因嗜食肥甘厚味、貪食生冷、暴飲暴食以致胃腸功能紊亂,糟粕積累、濕熱蘊積、氣血運行失暢,聚積于腸道、郁久化熱而患病。本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以青壯年為多。
拔罐方法1:選取胃區、神闕區、腸區、結腸區、脾俞穴、腎俞穴等穴區拔罐,留罐時間為30~40分鐘。(見圖3-14)

3-14
拔罐方法2:選取脾俞、腎俞、大腸俞、神闕、中脘、天樞等穴區,先拔罐10~15分鐘,然后用艾條灸拔罐區域。(見圖3-15)

3-15
操作原理
以上穴區具有健脾利濕、益氣和中、補腎止瀉之效。
貼心提示
(1)慢性結腸炎患者多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易并發胃腸道感染,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刺激性的調味品。
(2)慢性結腸炎患者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注意個體差異。如吃一些原本不會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后若腹瀉加重,則盡量不要再次食用。在疾病發作期間不能進食豆類及豆制品,麥類及面制品,以及韭菜、洋山芋、花生、瓜子等易產氣的食物,因進食后會導致胃腸道內氣體增多,影響胃腸動力使癥狀加劇。
(3)平常應注意保暖,進行適當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