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谷養生“磨”方
- 胡維勤
- 1882字
- 2019-01-03 14:12:39
4.不讓血壓高上去,
試試芝麻核桃糊
有人說,高血壓已經坐上了“富貴病”的第一把交椅,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國高血壓病的患者人數確實比較多,而且這種病的病程都比較長,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狀態呢?同樣,我們可以在飲食上多想想辦法。
高血壓病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腦力勞動者,一般進展緩慢,病程長。有很多中年人在一段時期內出現頭暈、頭疼、頭脹、耳鳴、失眠、健忘等癥狀,很有可能就是高血壓病悄悄降臨了。這意味著從此以后要盡一切的努力去保持血壓穩定,除了藥物降壓,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上也要多加調養。
在中醫上講,高血壓常被稱為“眩暈”、“肝陽上亢”,多與肝腎陰虛有關。肝屬木,喜條達,一有不適,肝風就會上竄頭目,就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在這里可以給大家介紹幾種方法來自我診斷高血壓,在生活中做好防范。第一個就是看眼睛,肝開竅于目,肝風內動就會在眼睛上表現出來,一般來說,高血壓病人的眼壓會很高,出現眼睛酸痛,視力模糊等癥狀;第二個是看舌頭,如果舌質出現暗紫色,或者有淤點、淤斑,舌苔黃膩等癥狀,也是高血壓的征兆;第三個是看嘴唇,看看嘴唇有沒有“唇撮”,如果成年人有“唇撮”,多是肝風內動的兆頭。
長期的高血壓可以使心、腦、腎的血管出現粥樣硬化。我們的血管就像運輸管道,高血壓可以使管道阻塞,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輸,通常會造成心絞痛、腦血栓等病癥。由于腦部的血管比較薄,甚至會造成血管破裂,這就是危害性最大的腦出血了。
高血壓的危害如此之大,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多加調養,無異于坐以待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維持血壓的工作。高血壓與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保持好心情是穩定血壓的妙招。中醫上講“怒則氣上”,怒氣上沖就會擾亂心神,促使血壓升高,出現頭暈目眩。
除了保持情緒,食療就是一種最實用最方便的選擇。高血壓病人飲食需要定時定量,可以少食多餐,但不要暴飲暴食,要減少食鹽攝取量,每天應該限制在3克以下。如果身體出現明顯的浮腫,就更應該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少吃動物脂肪、動物內臟、甜食等,還要盡量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品,如辛辣的調味品。高血壓病人尤其要戒煙,香煙中的尼古丁可以刺激心臟和血管,使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穩定血壓的佳品——芝麻核桃糊
【方源】《錦囊秘錄》
【用料】黑芝麻、核桃仁、桑葚子各250克,適量的蜂蜜。
【制法】將黑芝麻漂洗干凈,然后炒香,和核桃仁、桑葚子共研為末備用。將上物盛入碗中,用開水沖調成糊狀,加入適量的蜂蜜調勻即可。
【用法】每天服用2~3次,每次服用30克左右,空腹服用。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健腦。適用于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癥等病癥。
高血壓病人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比較好,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紅柿等,吃含鉀的食物不僅能保護心肌細胞,還能緩解吃鈉太多引起的不良后果,但高血壓并發腎功能不全時,就不適宜吃含鉀多的食物了,因為體內鉀積蓄過多,會導致心律紊亂以致心臟驟停。平時可以多吃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芝麻、綠豆、玉米、蕎麥、西瓜子、向日葵子、蓮子心、豌豆、蠶豆、海帶、紫菜、菊花、羅布麻、蘿卜、胡蘿卜等等。
我在這里為大家推薦的一款食療方是“芝麻核桃糊”,是日常生活中用來穩定血壓的佳品。
該食療方是根據《錦囊秘錄》中的芝麻粥加減而成。黑芝麻歸肝、腎、肺、脾、大腸經,有補肝腎,潤五臟的功效,主治肝腎不足,虛風眩暈,大便燥結,須發早白等癥。中醫上把高血壓病歸入“眩暈”、“肝陽”、“肝風”的范疇,因此,黑芝麻對于穩定血壓是有積極意義的。核桃仁也能入肝、腎經,有補腎固精、潤腸通便的功效,中醫上認為高血壓的形成與肝腎兩臟的陰陽失調有很大的關系,核桃仁則有調養肝腎的功效,因此,可以用來穩定血壓。桑葚子性味甘寒,有補肝益腎,滋陰息風的功效,能治療頭暈目眩、耳鳴、心悸失眠等癥,《隨息居飲食譜》說它能“滋肝腎,充血液”,這對于防治高血壓也有著積極意義。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病,也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慢性病,尤其是一些急進型的高血壓病,病情嚴重,發展迅速,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在治療上還是要聽從醫生的意見,以藥物治療為主,食療只能起到一個輔助的穩定血壓的作用。
健康貼士
降壓,可以試試足浴方
防治高血壓病的方法很多,這里為大家介紹一種能夠防治高血壓的足浴方。準備夏枯草、桑白皮、丹參、白芍、牡蠣各30克,牛膝、地龍、磁石、首烏各12克,決明子、石決明各15克,烏藥、鉤藤各20克,丹皮6克,獨活3克,當歸9克。每日煎取一劑,取藥液2升,加入少許的冰片和鹽,浸泡雙足20~30分鐘。每日洗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這種方法對于治療高血壓是有一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