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楸之寮
- 繆崇群作品集(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
- 繆崇群原著 蕭楓編
- 2294字
- 2015-04-22 11:17:02
在東京的近郊,屑武藏野的境地,有一個電車站驛叫大岡山,恰恰在山坡處建著一所玲瓏的小樓,那便是我住了五個多月的楸之寮。樓的東邊,盡是一片參天的楸樹,推開南窗,便可以看見那些長綠的枝葉,密密遮著半個青天;樹干都直立著沒有一點怠意。小樓好像完全要依賴他們的屏護,楸之寮的名字,大約就是這樣得來的吧?
但,我愛這里并不是因為這些楸樹,我所愛的是西窗外的一片景色;那峰影,那對面山岡卜的疏松,那稀稀透出樹隙處的幾片紅色煉瓦;還有,那高渺渺的碧空,那輕飄飄的游云,那悠閑的飛鳥,那荷鋤的農人……沒有一樣不是畫材,也沒有一棵是可以缺少的!假如你已經把窗外當作了一幅整個的圖畫的時候。
尤其是,清晨,落日,或逢到陰天的時候,窗外的景色越發新異得好看了。能使人陶醉,使人自己忘卻了他自己,并且疑惑他怎么會和自然融在一起。那時感到生命好像有了它的意義與價值;并且,驀地會給人一種幸福美滿與愉快的情味,就連你做夢,也恐怕難于夢到的。
這里,樓上住著兩個將要卒業的學生,樓下連我總共是四個人。他們都是高呼成性了,樓上才唱了一句高工的校歌,樓下便緊接著唱他們的“明治!明治!”或“慶應!慶應!”了。
我實在聽不慣那些不諧和的調子,我覺得這所樓有了他們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都是這里煞風景的人們。
將近圣誕,大約因為考試的原故,都變得鴉雀無聲,圣誕以后,他們又都束裝回里去了,占領這整個樓的是我一個人,我心里有一種得勝似的喜悅。
良子——這里的侍女,她每天除了給我送火掃席之外,旁的房里沒有她的聲音了,她的笑臉,似乎漸漸專贈了給我。不過,當她走了之后。我自己會想到這種突來的賜與,竟平地使我不安起來,探一探自己這顆飽經世故的心,它依稀是冰涼的;追溯那些曾經結在過往繩索上的不解的結扣,我真茫然了……——一個勞苦的女子,一個還似乎在追尋著什么的女子么?每當她跪在我旁邊撥炭,撥來撥去總不肯走的時候,我便禁不住這樣想了。同時,我又想起了我們這里的那個年輕主婦。她時常在樓上和他們談到深更,而良子如果在無論誰的房里稍停了一會,主婦立刻便會把她喊走。
這年輕的主婦,她有“梅林絲”的衣,雪白的襪,閃光的發釵;還有媚人的眼,聲音與風姿,她想得到青年的歡心,恐怕就如同獵犬專會捕野兔一般的。
——勞苦的女子,你不要追想什么好了;你像一只被人縛著的綿羊,你不會吃著隔海的青草了。你的愛,也不過是黑夜里的一個螢火蟲兒,世人都睡了,只有那高在天上的繁星,微微向你閃一閃同情的淚光罷了。止住你的追尋吧,留它培護你的不老的青春……夜深失眠,郊外電車已經漸漸死寂了下去的時候,我一個人躺在席上這樣暗想著。我有時焦灼得幾乎要跳了起來,我決心明天早晨把我所想的話都告訴她。
但,明朝,后朝……我還是如舊地緘默著不曾開過口。
元旦的那日,天氣是異常地陰霾,午后,打在鉛板上淅淅的雨聲,已經傳進耳鼓來了。
這時,細細的雨絲,好像把郊外織成一層薄灰的,淺碧的輕紗,輕紗里還像混著縷縷的煙紋。
那一晚,大約是新年的緣故,良子被赦般的在我房里坐了很久。我們是對面坐著,中間放著一個火缽,四只手交錯在炭光上。
“你猜,我像多大歲數的人了?”是她先問我的,我真料不到她會拿這個女人不喜歡問的問題問我。
“你么?也就是十八九歲的光景。”我誠實地回答她。
她聽了這回答,立刻把按在火缽上的兩只手,迅速地掩在面上了。
我正惶恐著我回答的失檢,那知她卻這樣說了:
“還十八呢,都快成老婆子了。”她那種害羞的樣子,就從她低傾的頭,聳著的肩,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她告訴我她的年齡和我相仿——二十二歲了。
后來,我們又談很久的話,但我的心情總是沉郁的。
最后她道了“請安息”,離開我的房子——沒有一點聲音,我知道她扭息了樓道的燈,廚房的燈,推開門正要回主人那邊去的時刻,一種清脆的聲音傳到我耳里來了——“外邊敢則是下雪呢。”
——一股寒氣,不會猛地侵襲了她么?
我隨著便推開我的窗戶,宇宙已經是清涼皓白的了,遠處,靠近軌道旁邊的燈光,模模糊糊地在蒼蒼茫茫雪的世界里照耀,天蓋是一片烏黑的。
我就寢的時候,我還沒有忘卻剛才談話時的情景。
——啊,年華,竟這般地能夠敲動人們的心扉!它恐怕才是宰殺壯志的惟一利刃!
年假過后,良子忽然不見了:我以為她或者被主人辭退了。
——人生無緣無故地相逢,又常常是靜悄悄地便永別了,我這樣想,我心里是怏怏的。
過了幾天,我正在房里讀書,她——良子,忽然又在門處發現了。我真忍不住地狂喜起來。
“使你驚訝了吧?你以為我是不再回來的?”
她帶來了許多相片給我看,她還說再回去的時候,拿一張她所最喜歡的贈給我。
春天并不是東風帶來的,她好像被陣陣的微雨侵洗了出來。樹木,野草,一天比一天地茵綠了,當初像鹿皮似的山坡,現在已經添了一番蔥蘢的氣象了。
梅,桃,都隨著花信風吹得先后的開放,我要回國的時候,正傳說上野的櫻花,已有三分開意的消息。
唉,我真是舍不得這里,舍不得這里的一切!
臨行的前夕,我依舊沿著坡路歸向我的住所,那落日時分的天上的彩霞,由橙黃而桃紅而深紅,而絳紫而茄紫……回到房里,自然要倚著西窗,讓我的眼睛作一度最后的收獲。
落日已經沉在地平線下了,還有幅形的余暉,在富士峰后映射。夕靄已經濃厚了。不久就蘊滿了岡—卜那一片低田,望過去真仿佛是一片茫茫的煙海,那兒點藏在松林背后的燈光,陪襯得如同幾個扁葉漁舟,送過熒熒的燈火一般。
那個勞苦的女子——良子,又有幾天不見了。是被那個年輕多嫉的主婦辭退了呢?還是為回去取相片呢?明天此時,雖然窗外景色如舊,可是這房里已經變成空空的了。
果然是,人生無緣無故地相逢,又靜悄悄地永別了!我離楸之寮最后的一刻,也沒有看見良子的倩影……一九三○年六月改作
(選自《唏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