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求學問教故事(6)

  • 中華典故(中)
  • 周治主編
  • 5749字
  • 2015-04-22 10:32:43

到了唐朝,又出了一個更加有成就的畫家叫吳道子,他對畫山水、佛像造詣很深,筆法絕妙,有書圣之稱。”據說,他為唐玄宗畫巨幅嘉陵江圖,三百里山水竟在一天內畫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畫了“地獄變相圖”,不畫鬼怪而陰森逼人,據說看過這幅畫后,很多人都改過自新了。

《宣和畫譜》在評價吳道子的作畫成就時認為,顧愷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張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而吳道子則兩者兼而有之。

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比喻不稱職的人充占職位。

此典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君王,姓田,名辟疆,又叫齊宣王,他非常喜歡音樂,尤其喜歡吹竽(竽是一種樂器,把很薄的銅片制成葉子,裝在管子上頭,吹起來能夠發出聲音;再把這樣的管子一共三十六根,合在一起,裝在一個壺子上面,才造成一個竽。)。宣王為了能常常欣賞那種竽樂的吹奏,又喜歡聽合奏,便經常供養著三百名吹竽樂手,一吹起來,便三百人一起演奏著。當時齊國有一個人,自稱為南郭處士的,他請求齊宣王讓他加入吹竽樂隊;齊宣王十分高興,并且給他很優厚的待遇。后來齊宣王死了,齊泯王繼位,他也一樣地喜歡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聽合奏,而是喜歡欣賞獨奏。他叫那三百名吹竽手,依次地每一個輪回演奏給他欣賞。命令剛下來,南郭處士就偷偷地逃走了。原來他根本是不會吹竽的,在那音樂大隊中混了多年,也沒有把吹竽這一種技藝學會;他害怕齊泯王要他表演獨奏時,要露出馬腳來。

老嫗能解

“老嫗能解”形容詩文的通俗易懂。

此典出自宋代釋惠洪《冷齋夜話》:“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

在唐代的著名詩人中,白居易是位佼佼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祖先為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下(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年間,白居易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后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因上表請求嚴厲處罰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

在文學上,白居易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詩經》“風雅比興”的傳統和杜甫的創作精神,摒棄“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白居易的詩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歷來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他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等,在唐詩中是很出名的,受到后人的稱頌。

據宋代和尚釋惠洪編的《冷齋夜話》記載,白居易作詩時,經常把醞釀好的詩句讀給不識字的老婦人聽,然后問她們能不能聽懂。老婦人說能聽懂,他才采納。不然的話,他便進一步修改,直到她們能聽懂為止。白居易的詩歌“老嫗能解”一直被后人傳為佳話。

列子學射

“列子學射”這個典故告訴我們:辦事情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把事情辦好。

此典出自《列子·說符》:“列子學射,中矣,請于關尹子。”

列子學習射箭,已經能夠射中目標了,他興高采烈地來告訴關尹子。

關尹子問他:“您知道您為什么能射中目標嗎?”列子想了想,回答說:“不知道。”于是,關尹子就對他說:“不行,您還沒有學好。”

于是,列子回去又練習了三年,三年后,他又來報告關尹子。

關尹子又問:“您知道您為什么能射中目標嗎?”列子立即回答說:“知道。”

關尹子說:“行了!您已經學成了。這其中的道理,您應當永遠記住,一定不要忘記了。而且不僅是射箭,治理國家和處事為人都應該這樣。”

面壁功深

“面壁功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詣很深。

此典出自宋代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南北朝時,有個和尚名叫達摩,據說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他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南朝宋末,他乘船來到廣州。傳說,他先到金陵(今江蘇南京),因與梁武帝面談不愉快,就前往北魏洛陽,后來在嵩山少林寺住下。

達摩到少林寺后,日日夜夜地面對石壁而坐,一言不發,人們誰也不明白其中的奧妙。他這樣堅持了九年,直到壽終正寢。

達摩面壁九年,被立志修行的僧徒們傳為佳話,后人還據此編出一些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有的說,在少林寺的石殿西邊,有一塊大石壁,隱約可以看到達摩靜坐在那里的姿態,這就是達摩九年面壁修行留下的痕跡。

妙畫通靈

“妙畫通靈”本來是表現顧愷之為人超脫的故事。后人以“妙畫通靈”一詞形容畫品絕妙,世上少有或形容畫家技藝高超。

此典出自《晉書·顧愷之傳》:“愷之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亦猶人之登仙,了無怪色。”

顧愷之(公元341~402年),字長康,晉代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是東晉時代的杰出畫家。他雖然博學犯錯誤,但卻相信虛無縹緲的神靈變化之術,因而時常鬧出笑話來。

有一次,顧愷之站在畫柜前,把畫柜前面封糊、題署完畢,寄放在友人桓玄那里。而這些畫都是他非常珍惜的。桓玄卻從后面打開柜子,偷偷地把畫取走了,然后又把柜子封閉好,使之同原來一模一樣,又還給顧愷之,騙他說,畫柜從沒有打開過。顧愷之看見畫柜前面的封條、題署一點也沒有變,只是柜子里的畫沒有了,不住地說妙畫通神,變化而去,就像成仙一樣,沒有流露出一點疑惑的神色。

目無全牛

“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純熟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此典出自《莊子·養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戰國時,有一個擅長宰牛的廚師,名叫庖丁。有一次,他為梁惠王宰牛時,顯露出非常高超的技術。

梁惠王非常贊賞他的熟練技術,問他說:“真是棒極了!你的技術如何能達到如此精湛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手中的刀,回答道:“我所愛好的是道,已經超過解牛的技術了。當初,我學習宰牛時,眼睛看到的全都是一頭全牛。三年以后所見到的不是整個一條牛了。如今,我只用精神去感知,而不需要用眼睛看,感官的活動已經停止,只有心神的活動在進行。按照牛體的結構,我從空隙大的地方進刀,再順著骨節的縫隙運刀,不曾碰著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也不曾碰到附著在骨頭上的肉與筋肉聚結之處,更何況大骨頭呢?優秀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割肉;一般的廚師一月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砍斷骨頭。而我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殺過數千頭牛,但是刀刃還像新磨的一樣。牛的骨節有間隙之處,而刀刃幾乎沒有什么厚度;把幾乎沒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間隙的骨節間,就覺得綽綽有余,運起刀來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所以,我的這把刀用了十九年,刀刃還像剛磨的一樣。即使是這樣,每遇到筋骨交結之處,我覺得難以下刀,就格外謹慎,集中精力,行動穩妥。這樣,只要輕動一下刀,整頭牛就骨肉相離了,牛肉好像土塊一樣散落在地上。這時候,我提刀而立,環顧四周,感到心滿意足,把刀擦干凈,收藏起來了。”

梁惠王說:“妙極了,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懂得養生的道理了。”

雀屏中目

“雀屏中目”比喻武藝高超。

此典出自《舊唐書·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傳):“乃于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后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后至,兩發各中一目。”

竇毅的妻子生了一個女兒,覺得她很可愛,便用心撫養,到這個女兒長大了,出落得非常漂亮。竇毅心里特別疼愛這個女兒,更不愿她嫁個平平凡凡的人,于是,便想了一個替女兒招親的辦法,他叫人在屏風上繡了一雙孔雀,如果有人來求婚,便叫他拿起弓箭來射,如果在百步以外能發兩箭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將女兒嫁給他。這個消息傳出去后,那些懂得武藝的少年就紛紛來應試。可是孔雀的眼睛實在太小了,半年來就沒有一個人射中。有一天,來了一個姓李的少年,他拿起箭來,把弓輕輕拉開,“嗖”的一箭,正中孔雀的眼睛。竇毅喜出望外,就將女兒嫁給他。這個箭法高強的人,就是唐高祖李淵!

善自為謀

“善自為謀”形容善于為自己設想打算。

此典出自《左傳·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為謀。’又見《南史·王曇首傳》:高帝素善書,篤好不已,與僧虛賭書畢,謂曰:‘誰為第一?’對曰:‘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謂善自為謀。’”

南北朝南齊人王僧虔,因為寫得一手好隸書,出了名,緊接著,他對待工作和對待別人的態度,也出了名,他的友人替他概括出八個字:“戒益守滿,屈已自容”。拿現在的話來解釋,意思就是:“工作不能做得太巴結,讓人家先走一步吧!人家好壞,只要對自己沒有影響,何必堅持自己意見。凡事得過且過,不要有過高的要求。有時,為了少找‘麻煩’,也不妨委屈一下。”如果再說得通俗些,王僧度便是一個“刀切豆腐兩面光”的人物。正巧,當朝的皇帝齊太祖也特別愛好書法。一天,他高興起來,要在書法上和王僧虔比試比試。這位進退都為自己留一步的人,這次可不肯示弱了。他一筆一捺,非常用心,寫好以后,自己也很滿意。但是,當齊太祖要他作個評論,說說誰的字夠得上第一的時候,王僧虔愣住了。他顧前顧后,心想,把自己的評做第一吧?不行,當面怎能說皇上差呢?惹惱了齊太祖,可不得了。故意推說皇上的字得第一吧?不行,如果以后被他發現了是欺騙他的,這也可不得了。思索了好半天,王僧虔才想出妥當的辦法,他模棱兩可地說:“我看,我寫的字可以得第一,但是,我看,皇上寫的也同樣得第一。”齊太祖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他說:“王僧虔,你真不愧是一個‘精明能干’,專替自個兒盤算的人。”

升堂入室

“升堂入室”比喻人的學習、技能等方面造詣很高。

此典出自《論語·先進》:“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開堂買,未入室也。’”

子路名仲由,春秋時卞地人。他為人耿直,敢作敢為,常與他人爭斗,平時喜歡戴一頂像雄雞一樣的帽子,衣服上佩戴著野豬樣式的標志,以此顯出自己的勇敢。后來,子路拜孔子為師,不過他的年齡只比孔子小九歲,有時,他還欺負孔子。不過孔子了解他的性格,也不和他計較。

一次,子路問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也崇尚勇武嗎?”孔子回答說:“仁義是最重要的。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會失去仁義,沒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會去搶劫別人的財物。”又有一次,孔子看見子路在自己家里彈琴,就十分生氣地指責說:“你也太不講禮貌了,怎么到我家里來彈琴?”

因此,孔子的學生都蔑視子路。孔子發現學生們的這種情緒后,就解釋說:“其實,子路也有他的長處。如果他與衣著華貴坐著漂亮馬車的人在一起,雖然他衣衫襤褸,但他也不以此為恥辱;如果他治理一個中等國家,雖然他不講仁義道德,但卻可以管理好稅賦。他來我這里學習,已經學到了很多東西,但還沒有真正學到一個讀書人應該學習的知識(“由也升堂,未入室了”)。”

后來,子路去衛國做了大夫,衛國發生內亂,子路覺得很慚愧,就上吊自殺了。

勝任愉快

“勝任愉快”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干得很好。

此典出自《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亞嚴酷,惡性勝其任而愉快乎!”

在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和封建文人對于如何治理國家、管理百姓,以便維持其封建統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應該用嚴刑酷吏;一種認為應該用禮儀、德政。孔子就曾經說過:用行政命令來治理老百姓,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雖然暫時不會犯罪,但還不知道犯罪是可恥的;用德來治理老百姓,用禮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就會有羞恥之心,因而也就守規矩了。司馬遷非常贊同孔子的看法。他認為:法令是治國的工具,但并不是根除社會弊病的靈丹妙藥。漢以前,各種法律法令多如牛毛(秦就有“法密于凝脂”之說),但奸佞仍然層出不窮。當時的官吏只能治標,無暇治本,然本弊不除,則其末難止,若不是嚴刑酷吏,甚至都不能擔起重任,令人滿意地去完成任務。西漢開國以后,曾經廢除前朝的嚴法,以仁政治國,雖然法令太寬,以致讓一些壞人漏網,然而百姓卻太平無事。由此看來,為政在于道德,而不在于嚴刑酷吏。

師文學琴

“師文學琴”比喻要使自己技藝上有精深的造詣,不但立志要高,還須下決心刻苦努力。

此典出自《列子·湯問》。

師襄彈起琴來,鳥兒飛舞,魚兒跳躍,鄭師之聽到這事之后,就去跟從師襄學習彈琴。他按指調弦,三年奏不成樂章。師襄說:“你可以回家了。”

師文放下自己的琴,嘆氣說:“我并不是弦不能調,樂章不可奏。我的心思不在弦上面,所向往的不在樂調上。內心里沒有深刻的感受,也就不能反應在樂器上,因而不敢放手去撥弄琴弦。請讓我再琢磨一段時間,看我以后的情況。”

沒過多久,師文再去見他的老師師襄。師襄說:“你的琴得怎么樣了?”

師文回答說:“摸到門道了!請允許我試彈一彈。”

于是當奏曲調的時候,撥動商弦以奏出南呂之音,涼風忽然吹過來,草木結子成實。在奏秋天曲調的時候,撥動角弦以激發夾鐘之音,和風慢慢回蕩,草木榮華。當奏夏天曲調的時候,撥動羽弦以奏出黃鐘之音,霜雪交加,河流池塘猛然凍結,正在奏冬天曲調的時候,撥動徵弦以激發蕤賓之音,陽光炙熱,堅冰立即融解。樂章將要奏完的時候,讓宮音來總括商、角、羽、徵四弦,便有南風微微吹拂,祥云浮現在天上,甘甜的膏露下降,酸泉從地下冒出來。

師襄興奮得撫摸著自己的心胸手舞足蹈起來,說:“你的琴彈得太精妙了!即便是師曠奏清角,鄒衍吹律管,也根本趕不上你。他們應當帶著琴拿著管跟在你的后面當你的學生了。”

恃勝失備

這則典故說明權智可恃又不可恃。如果一任因循守舊,則適得其反。

此典出自《夢溪筆談》:“恃勝失備,反受其害。”

有一個人碰到一個強盜,他們格斗起來。刀槍剛要交鋒,強盜把他提前含在嘴里的一口水,突然噴到這個人臉上,這個人驀然一驚,強盜的刀尖已刺進了他的胸膛。

后來,有一個壯士又碰到了這個強盜。壯士事先已經知道強盜噴水的花招。那強盜果然故伎重演,水剛噴出口,壯士的長槍已經刺穿了他的脖頸。

就如同陳列過了的“紙扎”兒,天機已經泄漏,還想依賴這一套僥幸取勝的辦法,結果就會失去戒備,反而遭到它的禍害。

嘆為觀止

“嘆為觀止”形容所見事物已好到頂點,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此典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春秋時期,吳王壽夢有一個兒子——吳公子札,即季札,人稱季子。吳王壽夢死后,國人要擁戴季札為王,他堅決不肯。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季札離開本國,歷聘于魯、齊、晉、鄭、衛等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大余县| 胶州市| 凤冈县| 北海市| 南康市| 女性| 鹤岗市| 江油市| 河西区| 北辰区| 阳高县| 肥乡县| 阿拉尔市| 固安县| 青海省| 长岛县| 西城区| 万盛区| 乌拉特后旗| 文昌市| 秦皇岛市| 临夏县| 浦江县| 金乡县| 洛隆县| 含山县| 弥渡县| 盖州市| 叙永县| 拉孜县| 石屏县| 天气| 偏关县| 天门市| 城固县| 太白县| 米泉市| 贵溪市| 金山区|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