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駁逐客令

“駁逐客令”比喻用花言巧語說服別人使自己留下來。

此典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長信侯作亂而覺……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fā)卒攻毐。……盡得毐等。衛(wèi)尉竭、內(nèi)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余家,家房陵。……十年,相國呂不韋免。……大索,逐客。李斯上書說,乃止逐客令。”

春秋時候,呂不韋為了一個落難的王孫異人,傾家蕩產(chǎn),千方百計讓他當(dāng)上了太子,又為他娶了趙姬,養(yǎng)了秦王政。在他看來,秦王政就算是叫他一聲“爸爸”也不過分。那趙姬本來是呂不韋介紹給異人的,現(xiàn)在當(dāng)上太后以后,當(dāng)然也和呂不韋是一幫派的。他的權(quán)勢之大可想而知了。秦王政是中國歷史上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之一。他的聰明、智慧、見解和魄力都是出類拔萃的。年輕時候,一切事情全由呂不韋和太后作決定。

二十二歲的時候,他便執(zhí)掌大權(quán),事事自己作主,反倒覺得呂不韋礙手礙腳。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太后趙姬跟長信侯反,附和他們的大臣也不少。

秦王政很快剿滅了這群亂黨,殺了嫪?dú)保职阉酵ㄌ笏膬蓚€小孩子也全殺了。罪行重的二十多家都被滿門抄斬,比較輕一點的四千多家都被遷到巴蜀去了。

又過了一年,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實力,不能任由著呂不韋的主張和做法跟他相異,就拿出主子的手段來,想治呂不韋的罪。原來呂不韋也像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一樣,養(yǎng)了三千多門客,其中有學(xué)問的人有很多。呂不韋叫幾個能夠編書的人,依照他的意見,寫了一部書,叫《呂氏春秋》,大約有二十多萬字。這部宏大的著作在秦王政八年的時候才寫成功。呂不韋看后十分滿意,把整部書在咸陽市城門公布,還出了一個賞格:有誰能夠在這部書上增加一個字或刪去一個字的,賞一千金。一來,在當(dāng)時那部書也確實寫得很好;二來,誰那么大膽敢修改文信侯的文章?可是秦王政就是不能同意《呂氏春秋》所提出的主張。什么“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種話跟秦國一百多年來所奉行的商鞅的主張有很大的差別,遭到秦王政的反感。秦王政不能同意呂不韋的主張和做法,就借著造反的案件,舊事重提,說是呂不韋保舉的,說他與去年的叛變都有關(guān)系。

沒想到朝廷上的大臣多半都跟呂不韋有交情。大伙兒稟告說:“文信侯輔助先王,立過大功;再說他對于叛變的事也許有點嫌疑,可是沒有真憑實據(jù),怎么就能治他的罪呢。”

秦王政碰了個釘了,可是他決不后退,也不去硬碰釘子,他繞著彎兒走。他聽了大臣們的話,就放了呂不韋,但卻收回了他的相印,叫他回到本國去。

各國諸侯聽到文信侯離開了咸陽,都打發(fā)使臣去請他當(dāng)相國。秦王政擔(dān)心他到了其他國家會對秦國不利,就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上說:“太后的叛變跟你有關(guān)。我不忍心處治你,就讓你回國,原本是寬大為懷,給你一個悔過的機(jī)會。你反倒跟各國諸侯的使臣來往,你怎么能對得起我的一番好意呢?請你帶著家眷搬到巴蜀去吧。我劃給你一座城,給你養(yǎng)老。”呂不韋知道秦王政根本就不會放過他,如果真的相信了他的這番話,那未免太天真了。再活下去只有多受罪,于是他就喝毒酒自殺了。

秦王政殺了呂不韋,把他的門客都轟走了。他感到困惑不解:“別國的人為什么跑到秦國來做官呢?”一個人連本鄉(xiāng)本土都不愛護(hù),還能愛護(hù)秦國嗎?再說,秦國的事,他可以叫秦國人來辦;秦國的朝政應(yīng)當(dāng)由他自己來管。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別國來的客人不許住在咸陽。凡是在秦國做官的別國的人,全部免掉職務(wù),三天之內(nèi)離開秦國。收留別國的人要全部治罪。”

這道“逐客令”一出來,所有別國的人都給轟出去。被轟出去的大小官兒當(dāng)中有個楚國人叫李斯。他本來是儒家大師荀卿的弟子,一向在呂不韋門下,呂布韋把他推薦給秦王政,秦王政曾拜他為客卿。這一次李斯被趕出咸陽城外,覺得非常懊惱。一路上他還想著辦法。如果因為他是呂不韋一派的人而給秦王轟出去,那他以后不提呂不韋也行啊。只要秦王能夠用他,別說是呂不韋,就是他老師荀卿的主張,他也能極力反對,前思后想,他決定再撞一回運(yùn)氣。就寫了一個奏章,叫秦國人送給秦王政。秦王政拿過來一瞧,只見上頭寫著:從前穆公搜羅人才,在西邊得到了由馀,在東邊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迎接了蹇叔,從晉國迎接了丕豹和公孫枝。由馀、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枝都不是秦國人,可是穆公仍然重用了他們,收服了二十個小國,最終當(dāng)了西方的霸主。孝公用了魏國人公孫鞅,改革制度,移風(fēng)易俗,人民增加了生產(chǎn),國家因此富強(qiáng)起來。惠王用了張儀,征服了三川、巴蜀、上郡、漢中、郢都這些地方,擴(kuò)張了好幾千里的土地,粉碎了六國合縱的陰謀。昭王用了范雎,廢了穰侯,轟走了華陽,大大加強(qiáng)了國家的實力,實行遠(yuǎn)交近攻的計策,一步步地擴(kuò)大了地盤。這都說明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都是依靠著外來的人做成了大事。假如這四位君王不搜羅人才,不重用外來的人,秦國哪能像今天這樣富強(qiáng)?這么看來,外來的人并沒有對不起秦國的地方,有什么理由要轟走外來的人?再瞧大王所喜愛的東西吧:昆山的白玉、隨縣的明珠、吳國的寶劍、北狄的快馬、江南的金銀、西蜀的丹青、齊國的綢緞、鄭國、衛(wèi)國的音樂——所有這些大王喜愛的東西,沒有一件是秦國出產(chǎn)的!如果不是本國的人就不任用,不是土生土長的東西就不要,那么,孔雀毛編成的旗子也就不能用;鱷魚皮蒙成的鼓就不能打;宮女們的玉簪、珠圈、繡花的衣裳、五彩的飄帶,都得扔掉;王宮里精美的象牙裝飾品都應(yīng)當(dāng)改為粗糙的木器;音樂隊里的絲弦樂器都得廢除,全部改成秦國的瓦盆。但是如今大王不但喜愛這些好看的裝飾、好聽的音樂,并且還把趙國的舞女、鄭國和衛(wèi)國的美女都收在后宮里。這是為什么?還不是為了享福作樂?凡是能夠享福作樂的東西,即使是其他國家的也是全盤接受,并且比起本國的東西來還加倍地愛;一提起人才來,就不分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都轟出去。這么說來,大王單單看重音樂、珠子、玉器、美人,反倒看輕了關(guān)系著國家興亡的人才了!我聽說土地廣的糧食多,國家大的人口多,軍隊強(qiáng)的勇士多。泰山不拋棄泥土,因此能夠堆得那么高;大海容納了小河流,因此能夠變得那么深;王者不拒絕眾百姓,因此能夠發(fā)揚(yáng)他的德行。如今大王轟走外來的人,天下的英雄豪杰只好跑到別的國家去了。大王轟走別國的人就是給敵國增加了力量。將來秦國的危險跟禍患就可想而知了。

秦王政一邊念著,一邊不斷地點頭。他立刻收回逐客令,派人叫回李斯,并讓他官復(fù)原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海盐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丰顺县| 莆田市| 青神县| 广灵县| 会昌县| 湄潭县| 泊头市| 枣庄市| 中山市| 营山县| 来安县| 龙南县| 上林县| 叙永县| 和硕县| 广宗县| 翁牛特旗| 鄂托克旗| 旬阳县| 德安县| 博兴县| 泰和县| 丰镇市| 正宁县| 冷水江市| 舞阳县| 广灵县| 丰顺县| 黄浦区| 定州市| 广安市| 明溪县| 富民县| 政和县| 买车| 个旧市| 霍邱县|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