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科舉世家形成的因素

明代社會和宋元時代有若干不同,通過科舉考試的生、監、舉人可以終身保有資格,在法律和徭役上也擁有許多特殊權益。士紳對內組織及結合族人,形成閭右;對外廣結姻婭,在政治上相互援引,因此,匯聚為閭右望族。本節依次分五項來討論。

(一)科舉世家興起之經濟背景

明代中葉后,由于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發達,商人獲利最厚,所以士紳家庭經商者多,社會上逐漸出現紳商。在于慎行的筆記中提到“江南縉紳,多以貨殖為急”;“吳人以織作為業,即士大夫多紡績求利,其俗勤嗇好殖,以故富庶”。從幾個江浙世家的經濟活動,可反映當時繁榮景象。

太倉王氏自王涌以干局起家,雄里甲,里人以長者稱之,王涌身為里長,是鄉居地主階層。又娶于徐生典客,遂開設當鋪。王錫爵的叔父少荊亦經營手工業,其墓志銘載:“訓督僮奴,人人皆有手業作事,稱克家焉。”王涌子夢祥雖無經商才華,但娶嘉定富室吳氏為妻帶來許多妝產。所以至王錫爵時,已家產累富巨萬。王錫爵仕宦于京師,其母乃將田產授予朱氏,朱氏秉持家業經理典當生息及田產,井然有序??上У氖亲酝踬n爵后,子孫愛好詩畫,不但遺棄家族經商傳統:還大量消耗資產,以致數代之后財務窘困。

長洲申氏本大家族,其中申乾年輕時過繼給徐翁,并從其姓。徐氏本匠籍,素饒于貲,家僮數輩轉逐梁楚間,益拓其業。徐翁欲析產數萬金予徐乾,但乾私念受匠產而遺子孫憂,遂脫身出別籍為邊氓。其子士章“以父命游賈云間”。徐氏令僮仆行商于梁楚,即山東、淮北等地,算是長程貿易的客商。至于徐士章,游賈于松江,應為短程貿易的商人。等到士章子申時行科舉得功名后,其子孫也醉心于仕途,放棄經商,便停止貿易活動。

陳氏的經濟背景和查氏有些類似。海寧陳氏始遷祖于元末即由安徽省遷至浙江錢塘江口,因位居濱海地區,被編為灶戶。初以治鹽策業,自第三世陳亮擔任糧長職務,此驗證了陳詩啟所說的:“明代的灶戶,一般都擁有土地,有田之家。”其子陳晃從事借貸業,家傳載:“公家世饒于財,里人多從公假貸,歲終嘗折券,鄰黨婚嫁生死莫不仰公?!辈槭蟿t在明中葉取得鹽商資格,明清社會中,鹽的生產和銷售皆由國家控制,所以經營鹽業專賣的商人利潤豐厚,這兩家族皆因此成為浙西富豪。

居處山東的王氏,并無興盛的商業活動,只維持著傳統耕織的農業生產。如王象晉只“薄田百畝,足供餤粥,廓門外有園一區”。在園中,種米谷蔬果數十色,樹松竹棗杏數十株,植花草數十器,不但賞心悅目,更可充口食,王象晉依此著《群芳譜》一書,是明清時代關于植物學的重要典籍。在王氏族譜中唯一有關借貸方面的記載:“王與敕妻孫氏,夙有逋負,悉焚其券,賢明之聲顯于內外?!贝怂坪醪灰鬃C明王家是否為了放債求利。

(二)世家的科舉人數

明清時代士紳的身份雖然不是世襲,但其子弟獲致功名的機會較一般平民大,何炳棣教授認為明代江浙兩地考取進士的人數居全國之冠。而且,明代進士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官宦家庭。本文所討論的五個世家里,其中有四個位于江浙地區,經濟富庶人文薈萃,因而獲得科舉功名人數頗多。又,明代因襲元朝戶籍,分戶等為軍、民、匠、灶,除民戶外,其余皆子孫世襲祖業,不得詐冒脫免,避重就輕,故社會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不同。本文所討論的世家中,海寧陳氏為灶籍,長洲申氏、新城王氏屬匠籍,灶戶職在制鹽,匠戶為官府提供力役,兩者皆免雜泛差役。明嘉靖四十年(1561),兩浙地區設商籍,準鹽商子弟入學參加科考,海寧查氏子弟中試人數也因此增加,可見朝廷所設立的戶籍制度對家族發展起了重大影響。

本節主要敘述世家獲得功名的人數。海寧陳氏在清代馳名于世,是因子孫科舉成就受矚目,孟森先生稱:“清世談官閥,侈恩遇者,無不知海寧陳家?!标愂献缘谄叽c郊、與相兩兄弟考上進士后,聲名大噪。與相子祖苞亦進士出身,官巡撫右副都御史。其子之遴為清朝內閣大學士。之遴堂兄弟之間,有子陳詵官禮部尚書,詵子世倌任內閣大學士。陳詵的堂弟元龍也是內閣大學士。茲將明清兩代陳氏之科舉人數。

查氏始遷祖均寶曾醫治明太祖之疾病,其后五世受封御醫。第五世查約,弘治庚戌年(1490)進士,官刑部員外郎。其兄查繪之子孫,陸續科考及第。從第十一代查繼佐、繼甲分別以鹽商子弟名義入縣學,并于崇禎年間考取舉人。查繼佐曾助魯王參與抗清活動,兵敗后,潛心著書,有《罪惟錄》、《東山國語》、《魯春秋》等。其族侄查慎行是著名詩人,慎行弟查嗣庭官禮部侍郎,因江西科場案下獄。今將查氏第五代至第十四代。

新城王氏之始祖王貴,于元末避居新城之曹村,為某大姓傭作,是否自王貴始列入匠籍,今不得而知。然二世王伍“歲時勤力治家,人產計口給食”,似乎說明其承襲祖業,未分居。據《大明會典》所載:“景泰二年(1453)奏準,兄弟各爨者,查照各人戶內,如果別無軍匠等項役占規避窒礙,自愿分戶者聽。如人丁數少,及有軍匠等項役占窒礙,仍照舊不許分居?!睆娜劳貅胍院?,讀書仕官。四世至重光,始光大門面。二百年來,科甲延綿不絕。李維楨曰:“王重光,累官貴州參議,子姓禪其業起家,若登賢能書者數十曹,海內稱右族,則山東王氏首僂指矣?!?

太倉王氏為科甲鼎盛的家族,《研堂見聞雜記》云:“婁東鼎盛,無如瑯琊、太原?!彼^瑯琊王氏指王世貞家,太原王氏即王錫爵家。明代太倉一地,鴻生碩儒,后先輩望。不過,太原王氏最初并非通經學古之家,而是經營商業。自王涌以地主兼經營當鋪起家,子夢祥入南京國子監,意圖走向仕宦之路。至王錫爵及弟鼎爵皆中進士后,太倉王氏在官場上日趨顯赫。錫爵子衡中一甲二名榜眼。孫時敏,以蔭官至太常寺少卿。時敏子九人,其中王揆、王脄中進士。揆子原祁,累官戶部侍郎,歷官有聲,且為清初畫家“四王”之一。王脄,其二子奕清、奕鴻皆中進士。至19世紀,王氏族人不僅擁有科舉功名成就;其書畫藝術及學術研究亦贏得士人矚目??上跏献遄V今已不傳,故無法統計正確科舉人數。

長洲申氏亦因族譜失傳,無法了解真實科舉人數。然自申時行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狀元及第后,子孫陸續登第。申時行子二人,長子用懋,中進士,累官兵部尚書。次子用嘉,官廣西參政。用嘉子紹芳,進士,戶部左侍郎。三代皆居官三品以上,堪稱科舉世家。

(三)家族組織方面

多賀秋五郎的族譜研究中提及:明代自嘉靖以后,族譜的內容更為完備,有世系表來確定血緣關系;以誥敕闡揚宗族名譽;利用祭祀、族規來統治族人。特別是族規的內容包含了《朱子家禮》、《呂氏鄉約》、皇帝六諭等,并且定期誦讀族規,由族尊率領全部族人聚會聽講,達到由宗族組織來協助國家治理百姓之目的。

本文所討論的五個家族,大約在明中葉以后由族中士紳率先編纂族譜、興建家廟、設置義田等,實具備家族組織形式。

海寧陳氏率先組織族人者為陳與郊,他從事修譜、建宗祠、置祭田等工作。然陳與郊所未完成之修譜,繼由其侄祖苞及之遴父子倆,于崇禎六年(1633)修畢《陳氏家乘》。又自陳與郊置祭田后,陳祖萊續置田五十畝供宗族祭祀,其子之邏亦置田支助族人,凡貧無養、壯無室、歿無歸者皆賴焉。陳訐,續置一百八十畝田,以歲入贍養貧窮族人。修譜和捐助義田的時間約在明清鼎革之際,必能真正發揮收族效果。

海寧查氏從查允元起,建宗祠,四時修祀事率宗人行禮。當他去世后,所遺田三千余畝。其中的四百余畝捐為義田,周恤宗黨。凡助貧、婚葬、育才、恤寡皆分瞻同族。至清初,族人查開等亦陸續捐置義田。這些義田沿用官宦名字立戶,蠲免雜役,在華南地區甚為普遍。除了物質上的支助外,查氏設置祠堂聚集族人祭祀,并利用祠堂來審判觸犯家法的族人,“小則痛責于祠,大則擯不許入祠”,以此規范宗族德行。明末清初的宗族具備法律裁判權也不僅查家如此,浙東永嘉王氏亦然。王叔果遍治其家祠先隴,族有爭訟聽于宗,不煩有司,又設碉堡以護宗人。王氏私設碉堡可見其家族擁有防衛武力。此亦見于新城王氏。崇禎中,新城警至,王與朋簡拔家丁偵敵御守,并有方略。

新城王氏在明朝人才輩出,為名門望族。主要因于家規嚴格,重視子弟教育。如《王之垣家傅》上記載:

歲時伏臘率族修事讀法講禮,而懲其不恪者。子孫舉南宮者十有一人,舉于鄉者十有四人,諸生若貢太學數十人,山東族無兩大,其家法暑不蓋,冬不爐,衣無隅差之制,冠無瀛觚之理,望而知其為王氏子弟,馴雅孝謹有洙泗間遺風焉。

王氏子弟,幼承庭訓篤志于學,詢恭謹,衣韋啖菽,無敢露才揚己,人不知為貴介子弟。王之恒子象晉罷官后,鄉居則輯睦家門,誨示子姓皆有法度,可為世則。亦嘗建孝思會于祖祠,以贍三族之不給者。王象晉《睦族記》云:

父大司徒公及諸叔兄相繼登第,創為孝思一會。奉宣先志,登會試一人置田若干,登鄉試一人置田若干,應貢一人置田若干,共作一莊以備周濟族人之用,稅糧、秩祀、賑恤皆有條理。掌管則我祖之后六門輪任之。模仿義田,出廩粟以資族人,視親疏以差等,迄今六十余年,行如一日。

他寫這篇文章時大約在崇禎十年(1637)以后,因此王氏創孝思會年代應為萬歷初。義田的功能是協助族人納稅、祭祀、災荒所需,援助對象有親疏之別,自然以王重光子孫為優先。此外,王氏也設置家塾教育子弟,并藏書其中。

太倉王氏自王夢周,始熱衷諸宗黨活動。凡宗人“一切斗鬩口語皆就平于公,得公言而解者不啻六七,又出己資贖夢某暨某女于人奴中,又出守爵等九人于死岳”。王夢周原本家赤貧,據王衡所說“每余家有私燕會,里中子冠屐鮮華,公獨破帽缊袍趼趼然來”。儼如吳敬梓筆下的窮秀才。后來中舉人,任宜興縣學官,有足夠的財力和聲望來處理族中事務。但是,王氏家族出現具體的組織規模,是王時敏罷官返鄉后,建筑家廟,且資助宗族親黨,凡族中之吉兇大禮,皆慷慨解囊,所費不貲。

申時行于“申氏族譜序”中提及,申譜之作,始于乙亥(1575)之秋;又建家祠以報宗功;立族約以垂后戒;濟義田以贍族眾;廣賑施以惠閭右。申時行相當重視家族組織的問題,也不時在親友墓志銘中記載他們的善行。如他在姻親董份的墓志銘上記載,董氏“割上腴為義田,筑室一區為義宅,群子弟而教之為義塾。凡族之人皆仰給焉,又積粟為義倉,方百里內貧民各以口率受粟,死者受斂具,荒歲耕者予貲,餓者予粥,疾者予藥,殍者予槥及冢,凡鄉之人皆仰給焉,其他姻婭交游待公而舉火者不可勝數”。

(四)士紳優免徭役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對范進中舉一節描寫深刻。范進中舉后,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兩三個月內田產、奴仆都齊整了。明代社會窮酸秀才一中舉人后,財勢隨之而來,身份地位大為提升,更重要的是為全族人帶來優免徭役的福祉。不過,從族譜中很難找到土地優免的資料,在此僅依據明人筆記所載,來說明士紳濫用優免權,私庇親黨的情形。

據路振飛所稱:“江南紳衿蔚起,優免者眾應役之田什僅五六;再加隔邑官戶占籍優免,應役者什僅四五。大戶之有力者又通官奴,詭寄花分,應役者止三、四……彼官宦族黨奴仆坐享膏腴,耳不聞當差一字?!睔w昌世也提到秀才一中舉人,世俗必曰宜立官戶以庇宗親。他自述:“季父田畝,初立官戶,賦稅及二千,大抵包庇外舅金氏為多,后一、二宗親之貧者,輸納不能及期,兼以黠奴干沒?!彼^官戶即隆慶末以降,浙江、南直隸地區設立官甲,將鄉紳之所有土地載于《官甲書冊》中,與一般民戶加以區分。凡稅糧之催辦、收兌皆不偏累里甲和糧長。但獲致鄉紳官位者,自官戶創立后,一族之土地皆登錄其名下,以優免里甲徭役,此為極普遍之習慣,有所謂詭寄、寄莊諸問題。甚至于為了逃避徭役而產生“非宗認宗,無譜通譜”之事。

葉夢珠論松江府之重役,他說:“縉紳例有優免不與焉……大約兩榜鄉紳無論官階及田之多寡,決無簽役之事。乙榜則視其官崇卑,多者可免二三千畝,少者亦千畝。貢生出仕者,亦視其官,多者可免千畝,少不過三四百畝?!狈跺w結詭寄之因有二:其一,自貧儒偶躐科第,輒從縣大夫干請書冊,包攬親戚門生故舊之田;其二,自鄉宦年久官尊,則三族之田悉入書冊。計六奇觀察明末社會現象,說:“嘗見青衿子,朝不謀夕,一叼鄉薦便無窮舉人,及登甲科,遂鐘鳴鼎食,肥馬輕裘,非數百萬則數十萬。彼且身無賦,產無徭,田無糧,物無稅。”

對于徭役不均的社會現象,明朝政府并無明確的改革辦法,反而在立法上助長了士紳的氣焰。如張顯清所指出,根據明律上的記載,在正德、嘉靖、萬歷年間朝廷先后頒布四次的優免則例,名義是限制士紳優免范圍。但實際上逐步放寬土地的優免數量,例如正德時一品官優免四百畝地,到了萬歷年間膨脹為一萬畝。況且,限額只是官樣文章,一般官戶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免役田之內。為尋求官戶的庇蔭,有的入贅官戶家為婿;有些富家女子嫁到官家為妾。如張履祥提到一例,有位湖州盛氏女子,家本富裕,因湖州役繁,嫁于歸安施姓為側室,以施家世足庇民戶之故。所以明代社會中家族間的聯姻,也顯示其財勢互通的意義。

(五)世家間的姻親網

潘光旦曾研究明清嘉興望族的婚姻網,他認為:婚姻有聚類之理,能嚴選之法,經過遺傳與環境所造成的優良品性,自然形成望族。關于地方望族的研究還有Wolfram Eberhard討論華南伍氏與容氏的婚姻現象;Jeery Dennerline對無錫錢氏和華氏通婚論文;Keith Hazelton討論休寧縣吳氏的婚姻圈;J。Beattie研究桐城世族張、姚等氏,在明清時期數代聯姻的狀況。

在本文所討論的五個世家中,長洲申時行家已形成超越地方性的婚姻圈。據焦竑所言:“申時行,子三人。兆虬早卒,用懋太仆寺少卿,用嘉舉人。女二人。孫十三人。孫女十三人。婚嫁皆名族?!蹦暇┍可袝鴹畛?,與申時行交往四十年相知特深,又有姻親關系。其四女嫁于申用懋。申時行次子用嘉娶禮部尚書徐學謨女兒。據徐學謨墓志銘云:“與申時行生同郡而又姻也,其三女嫁于申時行子用嘉。”徐學謨之五世祖亮雄于貲,張麴肆于西里,里稱徐公坊。當申時行主政,梁子琦參論徐學謨與輔臣結兒女親家,附勢植黨。鄒元標又議:“徐學謨……物議沸騰猶復靦顏就列,無易退之節?!弊詈笮鞂W謨只得乞放歸田里。

后來,申用嘉又入贅于浙江南潯鎮首富董份家,禮部尚書董份之子道醇有子六人,再招用嘉為婿,可能為了倚仗申時行政治勢力,保障其財產。董份富冠三吳,有田數萬畝,連接蘇、湖諸邑。萬歷二十年(1592),申時行下臺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董份失去憑依,地方官員力鋤之。先是民眾因董份居鄉不法,紀綱仆用事,強占民地,引起民眾千百人爭先投牒,索還田地的事端。有關此事始末,詳見佐伯有一的論文。

此外,申時行之孫女受聘于王錫爵長孫鳴虞。又與參政吳之龍結親,其世居無錫。子世翔舉人出身,有女適申聯芳。從申時行的姻親看來,其結親對象不僅僅是地方望族,且在政治圈具有影響力。王錫爵當過內閣首輔,徐學謨、楊成、董份官居尚書,彼此品類相聚達到最高境界。顯示其姻親們,一方面皆為貲產豐厚;另一方面可作為政治上的援引。

從家譜資料找出海寧陳家與江南世家間的婚姻關系,即如徐乾學、王鴻緒、王脄、蔣廷錫、史貽直等,在康雍乾三代通婚次數頻繁,且與滿臣有著密切的政黨關系,對當時政局深具影響力。閱讀明人的族譜與墓志銘,發現陳氏與浙西若干大族都有通婚記錄。如嘉興錢泰吉年譜記載:“海昌州之大姓若祝、許、查、陳、楊諸族,自明至今其于我錢非姻亞即通門?!碧珎}王氏自王錫爵的祖父王涌娶了家開當鋪的徐氏,便經營起典當業。王涌的子媳吳氏亦出身于嘉定富室?!墩a封一品太夫人先母吳氏行狀》曰:“先母吳氏,父悅為人豪伉有氣,故饒于財?!蓖蹂a爵妻朱氏,秉持家政,“凡一切子母出入,及田產棼糾之事,不待握算一覽輒洞其情?!比绱司蚣毸愕男愿窕蛟S出自商人家庭。然而,從王錫爵科舉及第后,婚姻對象轉向仕宦圈如同前述之申時行,可見姻親的選擇和本身的家世背景很有關系。

以上討論世家形成的五個因素,彼此間含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自15世紀以降,中國進入商品經濟階段,這些家族充分把握經濟發展良機,就身手工業和商業。由于經濟穩定,子弟能心無旁騖地讀書、考試。一旦中試后,獲得政府許可之優免權庇蔭族人;且建立家族組織如修譜、設家廟、義田、義學等,回饋家族。如此積累數代即成為地方望族,同時對外擴大婚姻范圍,以便于發揮政治影響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宁| 阿克苏市| 龙游县| 龙州县| 神池县| 新昌县| 合肥市| 吉木萨尔县| 揭西县| 平和县| 佛冈县| 锦州市| 贵定县| 枞阳县| 宁城县| 股票| 收藏| 永州市| 张家港市| 永定县| 祁东县| 伊吾县| 吉林省| 九龙城区| 岑巩县| 新郑市| 综艺| 栾川县| 女性| 九台市| 城口县| 卓资县| 平顶山市| 嘉义县| 淮南市| 扶沟县| 普定县| 南通市| 和龙市| 韶山市|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