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讓聽眾熱情地參與

要想使談話打動別人,自己首先要對談話感興趣,要把自己的熱忱和心融入到談話中,這樣才會取得聽話人的認可和熱情參與。

我白天很少看電視。最近,有一個朋友要我看一場下午的節目,這是一個專為家庭主婦開設的欄目。欄目的收視率非常高。這位朋友非得讓我看,因為他認為參與該節目的觀眾一定會引起我的興趣。事實確實如此!我收看了幾次就被打動了,而且很欣賞主持人的一種做法,那就是他能夠請觀眾發表談話。他們說話的方式也頗能引起我的注意。這些人顯然都不是職業演說家,他們從沒有接受有關溝通藝術的訓練,其中有些人文法很差,但是他們都很有趣。他們開始說話時,好像都沒有上鏡頭時的恐懼,而且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我很清楚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原因,因為我在自己的訓練班里采取這種技巧已經有很多年。這些單純而平常的人們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他們談論的是他們自己:自己的那些難為情的時刻,最美好的回憶,或是如何遇見自己的妻子和丈夫。他們從沒想到什么緒論、正文和結論,他們也不關心什么用字遣詞或語法結構等。然而他們卻能獲得觀眾的欣賞——完全傾注于他們所要說的事情。我認為,學習當眾說話有三個法則,那就是:說自己經歷或琢磨過的事;對選擇的題材充滿熱忱;激發聽眾與你產生共鳴。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這三個原則。

說自己經歷或琢磨過的事

前面所說到的那些年輕男女自身的故事,使得那個電視節目如此有趣。因為他們是在談論自己親身的經驗,他們談的都是他們自己知道的事。

很多年以前,訓練班的教師們在芝加哥的希爾頓的飯店開會。會上,一位學員這樣開頭:“自由、平等、博愛,這些是人類字典中最偉大的思想。沒有自由,生命便無法存活。試想,假如人的行動自由處處受到限制,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說到這時,老師打斷了他的話,問他是否有什么證明或親身遭遇可以支持他剛才所說的內容是真實可信的。于是,他告訴了我們一個撼人心弦的故事。

他曾經是一名法國的地下斗士。他告訴我們他和家人在納粹統治下所遭受的屈辱。他用鮮明、生動的詞語描述了自己和家人是如何逃過秘密警察并最后來到美國的,最后他說:

“今天,我走下密歇根街來到這家飯店,我能隨意地自由來去。我走過一位警察的身邊,他也并不注意我。我走進飯店,也無須出示身份證。等會議結束后,我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前往芝加哥的任何地方。因此,請相信,自由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奮斗。”

他獲得了全場所有觀眾長時間的熱烈鼓掌。

講述生命對自己的啟示的演說者,肯定不會缺乏聽眾。我從經驗中得知,很不容易讓演說者接受這個觀點——他們避免使用個人的經驗,認為這樣太瑣碎、太有局限性。他們寧可上天下地去扯些一般性的概念及哲學原理。可悲的是,那里空氣稀薄,凡夫俗子沒法呼吸。人們都會關注生命,關注自我,所以當你去訴說生命對你的啟示時,別人自然會成為你的忠實聽眾。

傾聽別人訴說是愛默生的一大愛好。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從所有人身上學到東西。也許我所聽過的成人談話,比起任何人來都要多。說實話,在一個演講者敘述生命給他的教導時,不管其教訓是多么瑣細、微不足道,我從來不感覺枯燥乏味。

現在且就這點來說明。多少年前,我們的一位教師替紐約市銀行一些資深的官員們開設了當眾說話的課程。自然這種團體里的人和事情多得分不開身,常常感到要充分準備,或者做他們心目中以為的準備很困難。他們一生所想的都是根據自己一個人的思想、個人自身的信念,并從自己特定的角度來考慮。他們都已經積存了40年的談話素材,但是他們當中有些人就是不懂得這一點。

這天,上臺演講的是一位和上級銀行有關的先生,我們暫且稱他為杰克遜先生。現場共有45人,而他要說的是什么呢?來此以前,他走出辦公室,在報攤上買了一份《弗貝雜志》。在前往上課所在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鐵上,他開始讀一篇題為《十年成功秘訣》的文章。他讀它,倒不是因為對它特別感興趣,而是他必須說點東西來填補他演講時的時間空檔。

一小時以后,他站起身,準備就這篇文章的內容說得逸趣橫飛,讓人贊嘆不已。結果是怎么樣的呢?

他還沒有將想要說的東西嚼碎、消化、吸收。“想要說”形容得很恰當,他正只是“想要”而已。他試著要宣泄自己,但其中并沒有什么內涵,他的整個儀態和音調明顯地顯露出這一點。如此這般,他怎么能期望聽眾比他自己更加感動呢?他不時地提到那篇文章,說作者如何如何去說。在他演說的整個過程之中,《弗貝雜志》使我們印象深刻,遺憾的是杰克遜先生給我們留下的東西太少了。

他演講完畢,老師說:“杰克遜先生,我們對寫那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感興趣,他不在我們眼前,我們也見不著他。可是,我們卻對你和你的意見很有興趣,請你把你內心想要說的,想要告訴我們的說出來,不要以他人的觀點為基準。要把更多的屬于自己的東西放在演說里,下星期請再講講同樣的話題,好嗎?把這篇文章再讀一遍,問問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如果是,用你自己的觀察經驗來陳述你所同意的觀點。假如你同意作者的觀點,請你告訴我們為什么。將這篇文章作為一個起點,以此展開你自己的演講。”

杰克遜先生把這篇文章重新讀了以后,認為自己一點也不同意其中的觀點。他從記憶里搜索例子來證明自己不同的觀點,他用自己身為銀行主管的經驗來詳盡推演、擴展自己的意念。下星期他回來時所做的演講就充滿了根據他自身背景所得的信念。不再是加工過的報刊雜志,而是自己礦場里的礦石,自己鑄幣廠里鑄制的錢幣。你不妨仔細想一想,哪一場演講能給班上同學更強烈的沖擊?

有一次,有人請我們的教師在小紙條上寫下他們認為初學演說者所能碰到的最大問題。經過統計之后發現,“引導初學者選擇適當的題目演說”,這是我們上課初期經常碰到的問題。

事實上,如果你曾經具有這種生活經歷和體驗,通過經驗和省思而使之成為你的思想,你就可以確定一個適合于你的題目。那么如何去尋找這樣的題目呢?深入自己的記憶里,從自己的背景中去搜尋生命中那些有意義并給你留下鮮明印象的事情。多少年前,我們對能夠吸引聽眾注意的題目做了一項調查,發現最為聽眾欣賞的題目都與某些特定的個人背景有關。例如:

早年成長的歷程,這和家庭、童年回憶、學校生活有關的題目,一定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因為別人在成長的環境里怎樣面對并克服阻礙的經過,最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要合情合理,盡量地在演講中穿插自己的生活經歷。你還可以運用一些膾炙人口的戲劇、電影和故事,人們早年遇到的挑戰等等。但是,我們怎樣才能確定別人會對自己小時候所發生的事情感興趣呢?有一個辦法可以測試。多少年之后,如果某件事情依舊鮮明地印在腦海中,呼之欲出,那幾乎便可保證會令聽眾感興趣了。

早期欲求出人頭地的奮斗,這是一種充滿著人情味的經歷。比如,重敘自己早期為尋求發達所做的努力,也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你是怎樣從事某種特別的工作或行業的?是什么樣的繁雜曲折的各種情況造就了你的事業?告訴你們,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為了創造事業,你會遭遇到你的挫折、你的希望以及你的成功。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一個人的生活多半是最保險的題材。

個人嗜好和娛樂,這方面的題目根據各人所好各有不同,因此也是最能引人注意的題材。說一件純因自己喜歡才去做的事,是不可能沒有市場的。你對某一特別嗜好發自內心的熱忱,就能使你把這個題目清楚地交代給聽眾。

在某一個領域工作多年,你一定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即便根據多年的經驗或研究來討論有關自己工作或職業方面的事情,也可以獲得聽眾的注意與尊敬。

不尋常的經歷,如你曾見過一些大人物;曾經在戰爭的炮火下冒著生命的危險;曾經歷過精神頹喪的危機,所有類似這樣的經驗都可以成為最好的演說資料。

每個人意識里都會有一種原則、一種信念與信仰。如果你曾花上許多時間傾力研究一些重大問題,自然很有理由可以談論它們。只是這樣做時,一定要舉例說明自己的信念。聽眾可不愛聽那些滿是陳腔泛論的演講。千萬不要隨意讀些報章雜志來準備你所談論的題目。對某項題材,假如自己所知道的不比聽眾多多少,就少說為妙。可是,反過來說,如果曾花費多年時間研究的某些題材,那毫無疑問就是你說的選擇題目。

準備演講并不只是寫些機械化的文字在紙上,或者背誦一連串的字句,也不是從匆忙讀過的報章雜志里抽取第二手的意見。它是在自己的腦海及心靈里深掘,并將生命貯藏在那里的重要信念提取出來。毋須擔心材料不夠充足或根本不存在,它就在那里,而且相當豐富,等你去掘取。不要因為這樣的題材太私人化、太輕微,聽眾不會喜歡聽就棄之不顧。

只有談論自己熟悉的事情,才能熱衷于自己的題材,快速、輕易地學會當眾說話。

對選擇的題材充滿熱忱

并不是所有你我有資格談論的題目才會激起我們的興趣。比如說,我是“自己動手”的人,我確實夠格談談如何去洗盤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我就是對這個題目熱衷不起來,并且事實上,我根本想都不愿去想這些事。但是,我卻聽過家庭主婦們把這個題目說得棒極了。她們心里或者對永遠洗不完的盤子有怒火,或許發現了新的方法可以處理這一惱人的家務。不管怎樣,她們對這個題材來勁極了,所以她們可以就洗盤子的話題說得頭頭是道。

現在的問題是,你自認為合適的題目是否會引起眾人的興趣和贊同。如果有人站起來直言反對你的觀點,你是否會信心十足、熱烈激昂地替自己辯護?假如你會,你的題目就對了。

如果我班的學員中有人說他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來,說他的生活單調乏味時,我們受過訓練的老師就會問他,閑暇時他都做些什么?他們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人去看電影,有人去打保齡球,有人則種植玫瑰花。還有一位告訴老師說,他收集有關火柴的書籍。當老師又問關于他的不尋常的嗜好時,他逐漸開始打起精神來了。一會兒,他便指手畫腳地描述起自己儲存、收藏的小房間來。他告訴老師,他差不多收藏有世界各國的火柴書籍。等他對自己最喜愛的話題興奮起來后,老師打斷他:“為什么不對我們說說這個題目呢?我覺得挺有意思。”他說,他從來沒有想到還會有人對此感興趣!這個人窮盡多年的精力追求一項嗜好,幾乎已成了一種狂熱,但他卻否定它的價值,認為不值一談。老師誠懇地告訴他,測試一項題材的趣味價值,唯一的方法,就是問自己對它多感興趣。于是,他以收藏家的姿態侃侃而談了一個通宵。后來我聽說他還去過很多公共場所演講有關收集火柴書籍的細節詳情,并因而獲得了地方人士的推崇。

若想迅速而輕易地學會當眾說話,上例正好說明了第二條原則。

激發聽眾與你產生共鳴

演講者、演講詞(內容)以及聽眾是演講的三大要素。以上兩條法則都是討論演講人和講詞之間的相互關系,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真正談到演說的情形。只有演講者使自己的演講與活生生的聽眾發生關聯之后,演講的情形才真正形成。演講也許準備的周詳,也許是關于演講者所熱衷的話題,但是要真正地完全成功,還有另一個因素需要考慮:他必須讓聽者覺得他所要說的很重要;他不只是要對自己的話充滿熱情,還得把這種熱情傳給聽眾。歷史上堪稱演說天才的著名人物都精通這種煽情術,或者是傳播福音術。你愿意怎么叫他就怎么叫,絕對錯不了。

高明的演講者熱切地希望聽眾能夠感覺到他所感覺的東西,同意他的觀點,去做他以為他們該做的事,分享他的快樂,分擔他的憂愁。關注的焦點是聽眾,而不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演講的成敗不是由他來決定——是要由聽眾的腦袋和心靈去決定。

在節儉運動那段時間里,我曾為美國銀行學會紐約分會訓練了一批人,其中有一位學員的溝通能力出奇的差。為了幫助他,我們采取的第一步是使他的腦子和心思對自己的話題燃起熱情。我告訴他,自己到一邊去把題目再三思考,直到使自己生出熱誠來。我要他牢記,紐約的“遺囑認證法庭記錄”顯示,85%的人過世時,身后都沒有留下分文,有33%的人留下1萬美元或更多的錢財;他要經常想著,他不是求人施恩,或是使他們做些經濟無法負擔的事,他要這樣對自己說:“我是替這些人準備,使他們老年得以衣食無缺、舒適無憂,并留給妻兒安全的保障。”我要他記住,他是出去從事一項了不起的社會服務。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思考,終于使這件事情在他的腦海里燃燒起來。他喚起了自己的興趣,激發了自己的熱心,并感覺到自己確實身負重大使命。于是他開始外出演講,那傳遞他的信念的詞句贏來了一陣陣回響。他將節儉的利益與聽眾一起分享,因為他希望幫助人。他不再只是個腦子里裝著一些事實的演講者,他成了一名傳教士,努力讓人們信奉有價值的信仰。

在我的教學生涯里,曾一度對訓練教程中有關當眾說話的原則費盡心思。這些教程只能反映出老師們長年累月所灌輸的一些經驗和知識,但他們并未從空洞浮夸的演講術中有所突破。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我上第一堂演說課的情形。老師站在我面前,教我將兩臂輕垂于身體兩側,手掌朝后,手指曲起一半,大拇指則要觸著大腿。他又訓練我,把手臂舉起,畫出優美的弧線,讓手腕優雅地轉動,然后再將食指張開,接著是中指,最后是小指。整套似乎合乎美學標準的動作完成之后,手臂還要回到開始時的弧線,再度停放于雙腿的兩側。整個表演顯得既無生氣,又有些裝模作樣,既不合理,又缺乏真誠。

我的老師沒有教我將自己的個性融入演講之中,也從未嘗試讓我像個正常的人一樣,生氣勃勃地和聽眾天南地北地交談。

請將這種機械化的演說訓練方式,與前面所討論的大三項主要原則對比一下。這三項原則,就是我的有效說話訓練全套方法的根本。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克服當眾說話的恐懼,對于我們做一切事情都會有極大的潛移默化的功效。那些接受這項挑戰的人,會發現戰勝當眾說話的恐懼,已使他們脫胎換骨,進入更豐富、更圓滿的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瓮安县| 社旗县| 康定县| 淄博市| 定远县| 叶城县| 陆丰市| 宁阳县| 嘉禾县| 德令哈市| 镇沅| 泗水县| 屏山县| 大姚县| 浏阳市| 平果县| 五常市| 绥芬河市| 陇川县| 柯坪县| 昌平区| 康保县| 顺平县| 兴宁市| 衡南县| 仙游县| 奉化市| 古交市| 迭部县| 海南省| 毕节市| 建宁县| 洛川县| 石渠县| 罗源县| 西林县| 北票市| 甘德县| 延边|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