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宇宙島
- 太空奇觀百科(奧秘世界百科)
- 竭寶峰主編
- 775字
- 2015-04-15 16:49:49
在宇宙產生之初,產生了不均勻的物質。在后來宇宙膨脹過程中,這些不均勻的物質由于引力的作用,逐漸收縮成一個個“島嶼”,這就是星系,人們將其形象地稱作“宇宙島”或“島宇宙”。
提起宇宙島,可追溯到意大利布魯諾關于宇宙中恒星世界的構想。175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宇宙中有無限多的星系,這就是宇宙島假說的淵源。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看到許多霧狀的云團,便猜測可能是由很多恒星構成的,只是離得太遠,人們無法一一分辨出來。
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首先發現許多星云可分解成恒星群,后來又發現一些星云無法分解,于是他提出了星系并非宇宙島的觀點。
到了19世紀,人們借助更大的望遠鏡進行更仔細的觀測,特別是分光術的應用,使人們對星云的觀測有了極大的進步。只是困于赫歇爾的影響,人們對宇宙島與星云的關系仍然缺乏正確的認識。
進入20世紀,在美國引起了關于宇宙島的爭論。人文學家柯蒂斯認為宇宙島是河外星系,否則它們就是銀河系的成員。另一位大文學家沙普利提出與柯蒂斯不同的觀點。在20年代,他們展開激烈的爭論。后來,哈勃進行了更精確的測量,證明了河外星系的存在,這樣,關于宇宙島的爭論才告結束。
現在人們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已達上萬個,最遠者距銀河系達70億光年。估計河外星系數目大得驚人,若畫一個半徑達20億光年的圓球,其內含有約3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都包含著數以千億計的恒星。
關于宇宙中的宇宙島從何處漂移過來的問題,目前仍有很多的爭論。關于星系起源的理論更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是引力不穩定性假說和宇宙湍流假說。前者認為,在30億年間,星系團物質由于引力的不穩定而形成原星系,并進一步形成星系或恒星;后者認為,宇宙膨脹時形成旋渦,它可以阻止膨脹,并在旋渦處形成原星系。二者都認為星系形成了100億年,但與其他一些關于星系起源的觀點一樣雖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卻都不能完整科學地解釋宇宙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