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更堅定才能更從容(3)

佛陀又問:“當初教養(yǎng)你的人,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呢?”

魚說:“她已經(jīng)墮入阿鼻地獄,經(jīng)受苦難……”

聽到百頭魚竟然會說話,眾人更加疑惑,于是請求佛陀詳解魚的來歷。

原來,在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婆羅門老來得子,起名叫迦毗黎。迦毗黎非常聰明好學(xué),從小到大都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從不曾讓父母失望。后來,年邁的婆羅門過世了,迦毗黎與年老的母親一起生活。

一次,母親問迦毗黎:“孩子啊,你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吧!”

迦毗黎誠實地回答:“不,母親,迦葉佛的智慧非常廣大,不是我能比得上的!任何人有疑問去請教他,都能得到滿意的回答。可是,我卻有許多問題答不出來。因此,總是會有人嘲笑我。”

對兒子寄予厚望的母親說:“那么你何不去學(xué)佛法呢?這樣,你就不會輸給他了。”

迦毗黎又誠實地說:“母親,您不明白,一切佛法,以恭敬為本,為成無上大道,必須發(fā)恭敬心出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能真正體悟佛法的深義。”

聽到此話,母親有些猶豫了,她只有這么一個兒子,怎么舍得讓他出家呢?但她又實在想讓兒子成為全天下最聰明的人,于是說道:“好,我就讓你去出家學(xué)佛,可是我們約定在先,一旦學(xué)成了,你就要趕快回來孝順我。”

單純誠實的迦毗黎進入了僧團,開始研讀佛法,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了解了經(jīng)典的道理。每隔一段時間,他的母親就會去探望他,并滿心期待地問:“孩子啊,你現(xiàn)在學(xué)得怎么樣了,可以勝過迦葉佛了吧?”可是誠實的迦毗黎一次又一次搖頭。

終于有一天,失望的母親忍不住對兒子說:“我教你一個可以成為最聰明的人的方法!聽著,以后只要有人說法勝過你,你就用不屑的口氣回罵他‘你們真是太愚癡了,沒見識!比豬頭還不如……’這樣,就沒有人敢再說下去,也沒人再敢譏笑你了。你就是最聰明的人了。”

誠實天真的迦毗黎受到母親的誘惑,加之想到自己如此努力還是不能趕上迦葉佛,心里不免急躁了起來。從此,他真的開始用罵人的方法來掩飾自己的不足,來回擊別人的嘲笑。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原本純真、誠實、善良的迦毗黎,變得愈來愈傲慢,愈來愈口惡。他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動物來罵人,甚至用這些來侮辱圣者。

最終,迦毗黎招感墮為水族的惡果,身上長滿了百余顆畜生頭。而她的母親也下了地獄,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聰明才智隨然可以帶來榮耀,但是卻無法克制惡念對任性的侵蝕,千萬不要輕信那些可以使自己變得墮落的秘方,相反要時常反省、化度自心的迷惑。

弘一法師曾啟示大眾在生活中開悟自己,他說在日常生活中常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失就是開悟。悟了才能改過自新。自己有過失而自己不知道,有人說我的過失,若是修行人馬上向此人恭敬頂禮;迷惑的人聽了,馬上就發(fā)脾氣。身是假的,心是真的。身比作佛堂,心比作佛像,心不可動。一個人獨處也是如此,在熱鬧場面心仍不動,贊嘆毀謗亦不放在心里,心永遠是定的。心中無事就不夾雜,凈念相繼就不間斷。

弘一法師這份淡定坦然的心境能托起人們的夢想,能讓人以一顆修為之后的智慧心面對一切繁雜。有些事情,心境坦然不受束縛,事情反而不攻自破,發(fā)生了轉(zhuǎn)機。

不固執(zhí)心性更通達

水繞山而行,遇海而入,遇到分水嶺就分流開來,遇到匯合口就匯聚一處,它的不固執(zhí),它的筋骨柔順讓它川流不息,永遠充滿生機。人只有像水一樣才能以萬變之姿應(yīng)對萬千局勢,使生活更順暢、心性更通達。

弘一法師在講到隨緣而變時,就非常贊同佛眼禪師對于隨緣的解釋:“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他向大眾解釋道:“報指身體,緣指這一生遭遇的環(huán)境,我們這一生的境遇,全是虛幻不實的。覺悟的人生活隨緣就自在了;不覺悟的人造作強為,以自己的心意為所欲為,就是造業(yè)。虛幻的世間無常,人命苦短,祖師們囑咐我們隨家庭之豐儉,安分度日,無論苦樂順逆均屬三世因果。”

覺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凈不動。佛弟子大迦葉尊者修苦行,心地清凈,智慧圓滿。善財童子生于富貴家庭,心中亦如如不動,不為環(huán)境所轉(zhuǎn),此之謂道在其中,道是覺悟的心。

在生活與環(huán)境變化之中,被環(huán)境所轉(zhuǎn)而不能覺悟就應(yīng)當懺悔,自己努力悔過。一切隨時、隨性、隨悲喜才是心性通達的最高境界。

寺院的地面到處蓋滿了枯黃的小草,小和尚覺得很難看,于是對師父說:“我們重新種些草吧!”

師父回答道:“不急,隨時。”

終于到了播種的季節(jié),老和尚和小和尚開始忙碌著種草。

“不好了!師父,好多種子都被吹飛走了。”小和尚驚恐地喊道。

老和尚笑了笑說:“沒關(guān)系,吹走的大部分都是空的,就算是灑在泥土中也不會發(fā)芽的。一切隨性!”

這時候,飛過幾只小鳥啄食草粒。

“真要命!師父,草籽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腳。

老和尚依然笑呵呵地說:“沒關(guān)系的,草粒多著呢,吃不完的。一切隨遇!”

半夜時分,一陣暴雨鋪天蓋地傾瀉而下。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驚叫道:“師父,這下可全完了,草籽基本上都被大雨沖走了!”

老和尚走過來,緩緩地說道:“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fā)芽。一切隨緣!”

一個星期之后,原本光禿禿的地面上居然長出了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點點綠意。

小和尚高興地拍手歡呼。

師父看到后說:“隨喜!”

為人處世之道就是不要刻意地去強求,去改變?nèi)魏稳嘶蛘呶铮^“遇事強求,徒傷感情”。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就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要順其自然,不抱怨、不躁進、不強求、不悲觀、不慌亂、不忘形。這是一種大覺悟,只有心性曠達才能以柔克剛,以智勝勇,人生才能順暢圓滿。

心安就是圓滿

人生在世,有人是為證明自己,有人是為改變世界。人們?yōu)榱俗约旱睦硐胍宦穵^斗,但當你置身于名利場上之時,當你面對孰輕孰重的抉擇和金錢的誘惑時,一定要做個正確的抉擇,求得一份心安。人生即將終結(jié)之時,回頭看看自己做所的每一個決定都無愧于心,那將是人生少有的圓滿。

弘一法師如此評價世間的金錢、名利與浮華生活:“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縱然得到也不要,為避免禍害,成全功德,有利與大家享受。仔細想想道理不難明白。人在世間一切享受夠用就行了,衣服夠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住房能遮避風(fēng)雨就行了,不必大廈別墅。在美國我見過很大的住宅,設(shè)備豪華,我在里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壓力,所為何來?聰明人應(yīng)不做糊涂事。”

大師對俗世的生活如此評價是教化世人追求生活上的簡單和內(nèi)心的圓滿。他用故事教化世人要克制自己,不貪心才能獲得圓滿。

很久很久以前,悉達多太子來到一棵菩提樹下,面向東方,端坐于用吉祥草制作的菩薩座上,并發(fā)誓:“如果不成佛道,終不起于此座。”

經(jīng)過了四十八天的靜思冥想之后,太子終于證得大神通。就在這時,菩薩座所涌現(xiàn)的祥光瑞氣將魔宮遮蔽住了,驚動了魔王波旬。

波旬得知悉達多太子修成了菩薩道,萬分震怒,立刻派出魔兵魔將前去破壞太子的修持。

魔王先派遣了三個妖艷的魔女,企圖用美色來誘惑太子。魔女使盡種種媚態(tài),說盡了甜言蜜語,勸請?zhí)踊貙m繼承王位,享受榮華富貴,不要在這里苦苦修行,但是太子始終不為魔女所動。

為了給騷擾他的三個魔女一點教訓(xùn),悉達多運用神力將魔女變成了滿臉皺紋、丑陋不堪的老太婆。三個魔女用盡了所有的魔力,仍然無法恢復(fù)原貌,于是跪在悉達多太子面前流淚懺悔,懇求太子慈悲救度,還她們美貌。

得知美人計失敗之后,魔王怒火沖天,親自率領(lǐng)眾多魔兵魔將,前來找太子興師問罪。

太子平靜地對波旬魔王說:“我過去廣修功德,供養(yǎng)無量諸佛圣賢,福德智慧不可思議,并不是波旬你的魔力所能摧毀的!”話音剛落,只聽到轟然巨響,剎那間,魔王應(yīng)聲倒地。其他魔兵魔將見此情景,一齊下跪,虔誠地對太子求哀懺悔,希望能憫念他們的愚癡無知。太子以慈悲為懷,原諒了他們。

最終,太子經(jīng)過精心修行,突破了各種考驗,修成正果。

世間人也要經(jīng)受得住生活的各種誘惑,堅定自己的信念,加強自己的定力,不要輕易為欲念俘虜。只有堅持了操守,堅持住了原則,才會使你的道德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升華,成為一個更加受人尊敬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建平县| 五家渠市| 宁海县| 积石山| 东港市| 峡江县| 新化县| 阜阳市| 翼城县| 梨树县| 油尖旺区| 高台县| 沙湾县| 韶山市| 新昌县| 五华县| 西乡县| 定远县| 邵东县| 札达县| 余姚市| 綦江县| 旺苍县| 彝良县| 金沙县| 三亚市| 眉山市| 丰宁| 马关县| 巫溪县| 汶上县| 广宁县| 许昌市| 舒城县| 视频| 长丰县| 宁乡县| 渭源县| 白银市|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