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隨筆宮本武藏·再序
書名: 宮本武藏·劍與禪(全4冊)作者名: (日)吉川英治本章字數: 2189字更新時間: 2016-03-01 18:36:45
有個詞叫疊床架屋。我這本書就是典型的疊床架屋。也許有人會說,你都已經寫了一部《宮本武藏》的小說了,再出一本《隨筆宮本武藏》,那豈不是多此一舉。其實不瞞大家,我自己覺得也是這么回事兒。朝日新聞社最早出了少量《隨筆宮本武藏》,主要是為那些對武藏研究感興趣的少數人而出的。之后,就沒有再版過。
讀書人有個毛病,書越是沒有了,就越想讀。再加上,書這東西比較特殊,一旦被買走了,就很難再回到市面上。所以,近年來,在市面上幾乎見不到《隨筆宮本武藏》的身影了。戰后,熊本縣宮本武藏彰顯會的朋友到東京向我求書,說在當地的舊書店以及圖書館里看不到一本《隨筆宮本武藏》。我當時手頭也僅有一本,再加上我在書中又添加了不少東西,所以沒能忍痛割愛。后來,拒絕別人求書的事一再發生,實在是令人遺憾。
我自己覺得《隨筆宮本武藏》的品質不高,不是值得再版的書籍。但是,在《宮本武藏》再版之后,不斷有讀者向我建議重印《隨筆宮本武藏》。為了滿足大家的要求,這次又重新印制了少量書籍。
這本隨筆中收錄的內容都是武藏的傳記、史料、遺跡、傳說和遺墨等,沒有進行任何小說化的加工,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給大家。
總而言之,這本隨筆其實就是展示小說創作素材的一本書。讀者讀完之后可能會驚訝,就這么點東西,也能寫成那么大部頭的一部小說?我的回答是——是的,就這點東西。此外,讀者通過這本隨筆還可以看到我創作小說的過程,以及我運用史料的方法和意圖等。
為了創作《宮本武藏》,我跑了很多地方收集史料,讀者朋友們也寄給我很多資料以供考證。在這本隨筆中,我對自己的紀行、各種考證資料和地方文書中的一些內容也一并做了整理。
直到今天,關于武藏的新史料還不時出現。例如,戰后在有馬家文書中就發現了武藏的《島原在陣中》書信。關于武藏的話題還遠沒有結束。近年來,關于他的遺墨,以及“二天”的畫像等都引起不小的轟動。此外,還經常會有人拿著新發現的史料來找我。不過話說回來,關于武藏的史料還是太少了。昭和十年(1935年),我在報紙上開始連載《宮本武藏》,當時就覺得所有的史料都被我一網打盡了。雖然后來又不時發現一些文獻和畫作,但也都是寥寥無幾。正當我覺得不會再有武藏的史料的時候,奇跡又出現了,戰后在整理舊藩家的藏品時,武藏的一些書信和畫作又重見天日。
現在既有通過正史對武藏的研究,也有我小說中呈現的宮本武藏,我很怕讀者在涉獵了所有的信息之后,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混亂的武藏觀。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我的罪惡就深重了。我覺得我有義務幫助讀者構建正確的武藏觀,《隨筆宮本武藏》的創作就是基于這一理由,這應該是無可非議的吧!當然了,這只是我創作此書的目的之一。此外,我還想利用此書將我收集到的錯綜復雜的資料整理一下,不設什么目標,不求什么意義,只求我寫得舒暢,讀者讀得輕松罷了。
不管你是對照史料去讀小說,還是通過小說去了解史實,只要你去做了,那就能發現其中的樂趣。其他的,就由著讀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取舍吧。
昭和十四年(1939年),本書第一次出版。此后,很多讀者又給我寄來了他們收集的資料和傳說。昭和十九年(1944年),武藏三百年祭的時候,恰逢戰爭結束的前一年,國內一片混亂,但各地還是舉辦了許多武藏的遺墨展,將一些新發現公之于世。當時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武藏的畫集,H先生等人為了收集相關資料,花了數年時間,跑遍了武藏曾經到過的地方,遍訪各地的收藏者,拍攝了大量的照片。這些照片一度在我的手中,后來由于美軍轟炸頻繁,在疏散過程中,這些照片連同我的諸多藏書一并丟失了。值此再版之際,我本想再多加一些新的東西,但是由于資料已失,所以只好作罷,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吧!
但是,我還是盡自己所能,在再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內容。例如,唯一一本收錄武藏俳句的《銀屑集》,《島原在陣中》的書信,關于春山和尚的相關資料,以及讀者朋友們送給我的新發現的資料等。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對武藏研究感興趣的朋友還是會頗感欣慰吧!
創作和思考拓寬了我的生活,使我的生活豐富多彩。現在,我不由得開始痛惜人生苦短。
十余年前,我創作了《宮本武藏》,回想起來,還宛如昨天的事一般。這十多年間,日本的政治形態、文化思潮和社會風俗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劍”和“劍道”被視為封建余孽,受到人們的鄙夷,唯恐避之不及。說真的,受時代大背景的影響,我們這些戰前的作家似乎也都開始認同這一觀點。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武藏所秉承的“道”絕對不是大家所理解的普通意義上的“劍道”。這本隨筆包括了武藏的小傳、遺業和晚年生活等。希望讀者通過這些內容能夠正確地認識武藏、了解武藏。現代人都比較現實,思想也就顯得有些貧瘠。腦海中充斥著基于現實的理念,而缺乏宏觀的宇宙觀,所以就難以體察到人間的苦難。其實這也怪不得現代人,國際紛爭、國內矛盾、衣食住行和職業問題等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使得現代人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現實以外的東西。人畢竟是生活在宇宙間的一種生物,要受到各種各樣的人為制約,這使得我們不敢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我們的理念變得越來越現實,最終帶給自己的是一種被現實困住的窒息感。
現在有讀者想讓這本書再版,可能就是想通過這本書去了解武藏的一生,進而去探究他的宇宙觀,借此打開自己心靈的天窗吧。我覺得那種感覺應該和在悶熱的夏夜突然抬頭望見銀河的感覺類似。如果讀者能從書中感受到絲絲涼風,并且覺得此書有可取之處,那我就喜出望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