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弘一法師在各地講法匯集(8)

四.危難得免。溫州吳璧華勤修凈業,行住坐臥,恒念彌陀圣號。十一年壬戌七月下旬,溫州颶風暴雨,墻屋倒壞者甚多。是夜璧華適臥墻側,默念佛號而眠。夜半,墻忽傾圮,磚礫泥土墜落遍身,家人疑已壓斃,相率奮力除去磚土,見璧華安然無恙,猶念佛號不輟。察其顏面以至肢體,未有毫發損傷,乃大驚嘆,共感佛恩。其時余居溫州慶福寺,風災翌日,璧華親至寺中向余言之。璧華早歲奔走革命,后信佛法,于北京溫州杭州及東北各省盡力弘揚佛法,并主辦賑濟慈善諸事,臨終之際,持念佛號,諸根悅豫,正念分明。及大殮時,頂門猶溫,往生極樂,可無疑矣。

勸念佛菩薩求生西方

近印光法師嘗云:飛機炸彈大炮常常有,當此時應精進念佛菩薩名號。不應死者,可消災免難。

若定業不可轉,應被難命終者,即可因此生西方。以上法師之言,今略申說其意。念佛(阿彌陀佛),常人惟知生西,但現生亦有利益。古德嘗依經論之義,謂念佛有十大利益。念觀世音名號,常人皆知現生獲益,故念佛菩薩可避飛機炸彈大炮,亦決定無疑。

常人見飛機來,惟知懼。空怕,何益。入地洞上山亦無益。惟有誠心念佛菩薩。

于十分危險時,念佛菩薩必懇切,容易獲感應。若欲免難,惟有勤念佛菩薩。

危險時須念,平日亦須念。因平日勤念,危險時更得力。業有二種,以上且約不定業言。倘定業不可轉,必須被難命終者,雖為彈炮所傷,亦決定生西。常人惟知善終(即因病)乃生西,但為彈炮所傷亦可生。因念佛菩薩誠,佛菩薩必來接引。無痛苦生西。須知生西后,無苦但樂。衣食自然,居處美麗,常見佛菩薩聞法,乃最好之事。故被傷生西,可謂因禍得福。無論何人,皆應求生西方。即現在不應死者,暫免災難,亦不能永久安樂。

娑婆苦。今生尚輕,前幾生更苦。此次苦尚輕,以后更苦。故欲十分安全,不可專顧目前暫時,必須放開遠大眼光,求生西方也。

若約通途教義言,應觀我身人身山河大地等皆虛妄不實,飛機炸彈大炮等亦當然空無所有。如常人所誦之心經金剛經等皆明此義。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若再詳言,應分為空、假、中三觀,復有次第一心之別。但吾人僅可解其義,若依此修觀則至困難,即勉強修之,遇境亦不得力。故印光法師勸人專修凈土法門也。因此法門易解,人人皆可實行。

故勸諸君須深信凈土法門。又須于印光法師前所說者,深信不疑,安心念佛菩薩名號,不必憂懼也。

此次與日本抗戰,他處皆多少受損害,惟泉州安然。此是諸君念佛誦經之力,故能免一時之危險。但后患方長,不可安心,必須精進念佛菩薩,俾今生命終時,決定生西。乃是十分安全之道也。

略說。勸念佛菩薩,求生西方。至要至要。

勸人聽鐘念佛

近有人新發明聽鐘念佛之法,至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下,修凈業者,幸試用之,并希以是廣為傳播焉。

凡座鐘掛鐘行動之時,若細聽之,作叮當叮當之響(叮字響重,當字響輕)。即依此叮當叮當四字,設想作阿彌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叮字為“南無”,第一當字為“阿彌”,第二叮字為“陀”,第二當字為“佛”。亦止用叮當叮當四字而成之也。又倘以其轉太速,而欲遲緩者,可加一倍,用叮當叮當叮當叮當八字,假想作阿彌陀佛四字,即是每一叮當為一字也。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叮當為“南無”,第二叮當為“阿彌”,第三叮當為“陀”,第四叮當為“佛”也。

所用之鐘,宜擇叮當叮當速度調勻者用之。又欲其音響輕微者,可以布類覆于其上。(如晝間欲其響大者,將布撤去。夜間欲其音響輕者,將布覆上。)初學念佛者若不持念珠記數,最易懈怠間斷。若以此鐘時常隨身,倘有間斷,一聞鐘響,即可警覺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鬧,若攝心念佛,殊為不易。今以此鐘置于身旁,用耳專聽鐘響,其他喧鬧之聲,自可不至擾亂其耳也。又聽鐘工夫能純熟者,則叮當叮當之響,即是阿彌陀佛之聲。鐘響佛聲,無二無別。鐘響則佛聲常現矣。

普陀印光法師《復永嘉論月律師函》云:“凡夫之心,不能無依,而娑婆耳根最利。聽自念佛之音亦親切。但初機未熟,久或昏沉,故聽鐘念之,最為有益也。”

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同學會席上講佛教養正院已辦有四年了。諸位同學初來的時候,身體很小,經過四年之久,身體皆大起來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陰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雖然經過幾十年之光景,實與一會兒差不多。就我自己而論,我的年紀將到六十了,回想從小孩子的時候起到現在,種種經過如在目前;啊!我想我以往經過的情形,只有一句話可以對諸位說,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來想,啊!我是一個禽獸嗎?好像不是,因為我還是一個人身。我的天良喪盡了嗎?好像還沒有,因為我尚有一線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過失。我從小孩子起一直到現在都埋頭造惡嗎?好像也不是,因為我小孩子的時候,常行袁了凡的功過格,三十歲以后,很注意于修養,初出家時,也不是沒有道心。雖然如此,但出家以后一直到現在,便大不同了:因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墮落,身體雖然不是禽獸,而心則與禽獸差不多。天良雖然沒有完全喪盡,但是昏聵糊涂,一天比一天利害,抑或與天良喪盡也差不多了。講到埋頭造惡的一句話,我自從出家以后,惡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是醇乎其醇的一個埋頭造惡的人,這個也無須客氣也無須謙讓了。

就以上所說看起來,我從出家后已經墮落到這種地步,真可令人驚嘆;其中到閩南以后十年的功夫,尤其是墮落的墮落。去年春間曾經在養正院講過一次,所講的題目,就是“南閩十年之夢影”,那一次所講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淚痕。諸位應當還記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樣子了;自從正月二十到泉州,這兩個月之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我自己看不過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說我以前如閑云野鶴,獨往獨來,隨意棲止,何以近來竟大改常度,到處演講,常常見客,時時宴會,簡直變成一個“應酬的和尚”了,這是我的朋友所講的。啊!“應酬的和尚”這五個字,我想我自己近來倒很有幾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兩個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廈門到漳州,都是繼續前稿;除了利養,還是名聞,除了名聞,還是利養。日常生活,總不在名聞利養之外,雖在瑞竹巖住了兩個月,稍少閑靜,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識,受了許多的善男信女的禮拜供養,可以說是慚愧已極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個月,十分熱鬧。近來再到泉州,雖然時常起一種恐懼厭離的心,但是仍不免向這一條名聞利養的路上前進。可是近來也有件可慶幸的事,因為我近來得到永春十五歲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勸我以后不可常常宴會,要養靜用功;信中又說起他近來的生活,如吟詩、賞月、看花、靜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當的見解;我看到他這一封信,真是慚愧萬分了。我自從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堅決的心,謝絕宴會,雖然得罪了別人,也不管他,這個也可算是近來一件可慶幸的事了。

雖然是如此,但我的過失也太多了,可以說是從頭至足,沒有一處無過失,豈只謝絕宴會,就算了結了嗎?尤其是今年幾個月之中,極力冒充善知識,實在是太為佛門丟臉。別人或者能夠原諒我;但我對我自己,絕不能夠原諒,斷不能如此馬馬虎虎地過去。所以我近來對人講話的時候,絕不顧惜情面,決定趕快料理沒有了結的事情,將“法師”“老法師”“律師”等名目,一概取消,將學人侍者等一概辭謝;孑然一身,遂我初服,這個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結束了。

啊!再過一個多月,我的年紀要到六十了。像我出家以來,既然是無慚無愧,埋頭造惡,所以到現在所做的事,大半支離破碎不能圓滿,這個也是份所當然。只有對于養正院諸位同學,相處四年之久,有點不能忘情;我很盼望養正院從此以后,能夠復興起來,為全國模范的僧學院。可是我的年紀老了,又沒有道德學問,我以后對于養正院,也只可說“愛莫能助”了。

啊!與諸位同學談得時間也太久了,且用古人的詩來作臨別贈言。詩云:

未濟終焉心飄渺,萬事都從缺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人生誰免余情繞?

己卯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講

我到永春的因緣,最初發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師常常勸我到此地來,又常提起普濟寺是如何如何地好。

兩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講律圓滿以后,妙慧師便到廈門請我到此地來。那時因為學律的人要隨行的太多,而普濟寺中設備未廣,不能夠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為第一次欲來未果。

是年的冬天,有位善興師,他持著永春諸善友一張請帖,到廈門萬石巖去,要接我來永春。那時因為已先應了泉州草庵之請,故不能來永春。是為第二次欲來未果。

去年的冬天,妙慧師再到草庵來接。本想隨請前來,不意過泉州時,又承諸善友挽留,不得已而延期至今春。是為第三次欲來未果。

直至今年半個月以前,妙慧師又到泉州勸請,是為第四次。因大眾既然有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來。其時在泉州各地講經,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擱了半個多月。今得來到貴處,和諸位善友相見,我心中非常歡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來,屢次受了事情所阻,現在得來,滿其多年的夙愿,更可說是十分歡喜了。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但于現在行持終覺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講的,且就常人現在即能實行的,約略說之。

因為專尚談玄說妙,譬如那饑餓的人,來研究食譜,雖山珍海味之名,縱橫滿紙,如何能夠充饑。倒不如現在得到幾種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飽,才于實事有濟。

以下所講的,分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雖為佛法入門的初步,但是非常重要,無論何人皆須深信。何謂因果?因者好比種子,下在田中,將來可以長成為果實。果者譬如果實,自種子發芽,漸漸地開花結果。

我們一生所作所為,有善有惡,將來報應不出下列:桃李種,長成為桃李——作善報善。荊棘種,長成為荊棘——作惡報惡。所以我們要避兇得吉,消災得福,必須要厚植善因,努力改過遷善,將來才能夠獲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惡因,而要想免除兇禍災難,哪里能夠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勸大眾深信因果了知善惡報應,一絲一毫也不會差的。

二.發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語,翻譯為“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發者,是發起,故發菩提心者,便是發起成佛的心。為什么要成佛呢?為利益一切眾生。須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須廣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說的,要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但須如何才能夠徹底呢?須不著我相。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應發以下之三種心:

(一)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二)大愿心:廣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眾生苦。又發菩提心者,須發以下所記之四弘誓愿:

(一)眾生無邊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為體,所以先說度生。

(二)煩惱無盡誓愿斷:愿一切眾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三)法門無量誓愿學:愿一切眾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愿成:愿一切眾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或疑煩惱以下之三愿,皆為我而發,如何說是愿一切眾生?這里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眾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眾生,我也在其內。再進一步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眾生有什么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所以現在發愿,說愿一切眾生,有何妨耶!

三.專修凈土

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應該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說的法門很多,深淺難易,種種不同。若修持的法門與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與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這末法之時,大多數眾生的根器,和哪一種法門最相契合呢?說起來只有凈土宗。因為泛泛修其他法門的,在這五濁惡世,無佛應現之時,很是困難。若果專修凈土法門,則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速證菩提,比較容易得多。所以龍樹菩薩曾說,前為難行道,后為易行道,前如陸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關于凈土法門的書籍,可以首先閱覽者,《初機凈業指南》

《印光法師嘉言錄》《印光法師文鈔》等。依此就可略知凈土法門的門徑。

近幾個月以來,我在泉州各地方講經,身體和精神都非常地疲勞。這次到貴處來,匆促演講,不及預備,所以本說未能詳盡之處。希望大眾原諒。

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濟寺講

今天所講,就是深契時機的藥師如來法門。我近年來,與人談及藥師法門時,所偏注重的有幾樣意思,今且舉出,略說一下。

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今所舉出的幾樣,殊不足以包括藥師法門的全體,亦只說是法門之一斑了。

一.維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其意義高深,常人每難了解。若藥師法門,不但對于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亦特別注重。如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福壽康寧,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為饒益”等,皆屬于此類。就此可見佛法亦能資助家庭社會的生活,與維持國家世界的安寧,使人類在這現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謂佛法是消極的,厭世的,無益于人類生活的,聞以上所說藥師法門亦能維持世法,當不至對于佛法再生種種誤解了。

二.輔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為根本的,所以佛經說:“若無凈戒,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為難,持戒不犯更為難。今若能依照藥師法門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圓滿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毀犯時,但能至心誠懇持念藥師佛號并禮敬供養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還得清凈,不至再墮落在三惡道中。

三.決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凈土宗最為興盛。現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甚多。但修凈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藥師法門,亦有資助決定生西的利益。依《藥師經》說:“若有眾生能受持八關齋戒,又能聽見藥師佛名,于其臨命終時,有八位大菩薩來接引往西方極樂世界眾寶蓮花之中。”依此看來,藥師雖是東方的佛,而也可以資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獲得決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凈土宗的,倘能于現在環境的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掛礙,則固至善。但是切實能夠如此的,千萬人中也難得一二。因為我們是處于凡夫的地位,在這塵世之時,對于身體衣食住處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災人禍,都不能不有所顧慮,倘使身體多病,衣食住處等困難,又或常常遇著天災人禍的危難,皆足為用功辦道的障礙。若欲免除此等障礙,必須兼修藥師法門以為之資助,即可得到《藥師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等種種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渝中区| 新和县| 古蔺县| 西乌珠穆沁旗| 漠河县| 桃江县| 遵化市| 达拉特旗| 古丈县| 六盘水市| 昌吉市| 清河县| 赤峰市| 吴江市| 平邑县| 岑溪市| 万山特区| 小金县| 江津市| 康马县| 四子王旗| 香河县| 怀柔区| 屏东市| 类乌齐县| 花莲县| 汝南县| 炎陵县| 黄浦区| 长子县| 田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铜川市| 巨野县| 礼泉县| 得荣县| 邢台市| 民县| 新邵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