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媽咪產后每日作息表
- 俏媽咪產后恢復一本通
- 趙艷暉主編
- 36590字
- 2015-04-13 20:03:26
產后護理概述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的媽咪,產后越早開始調養身體,越能幫助加速恢復體力。
產后第一小時生理過度
保證營養
攝取足夠的營養,補充足夠的水份,如開水、牛奶、湯類等。產后住院期間不要空腹吃水果,否則容易胃痛。
保持清潔
要注意外陰部的清潔,勤換衛生墊。在傷口愈合后(產后1周后)才可沐浴(不宜盆?。跃S持皮膚正常的排泄功能。順產新媽咪應經常用沖洗器沖凈會陰傷口,每天溫水淋浴1次。
充分休息
首先要保證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才會有利于身體復原。
新媽咪調整好自己脆弱的身體
產出胎盤
在分娩后5分鐘到2個小時里,胎盤會自然脫落,從而在子宮里形成一個手掌大的傷口,軟組織會流血,但是不會像想象的那樣可怕,有300毫升,這些血量是在懷孕期間儲存下來的,對身體不會造成什么不良影響,很容易就復原了
子宮收縮
分娩后,子宮會迅速從健身球那么大收縮成一個甜瓜的大小,這是子宮壁上的收縮肌在起作用
器官恢復
在懷孕期間,心臟、肝臟、胃和肺被子宮頂壓向上,在分娩后也重新得到了更多的空間,開始逐漸地回到原位。這會讓人感到輕松。但是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器官向下滑動也會令新媽咪感覺不太適應
陣痛不散
催產素仍然在血液中循環,它會引起子宮在產后收縮,而使新媽咪感到一種類似于陣痛的疼痛感。此外,它還會幫助喚醒新媽咪母性的感覺,促使年輕的媽咪抱起孩子,并且呵護他
剖宮產新媽咪特殊歷程
三方面點播媽咪最擔心的問題
其實,進行剖宮產后,妻子更需要丈夫的幫助。一般而言,在妻子分娩后很多丈夫都把妻子的產后調理完全交給丈母娘或婆婆。但在剖宮產后,最重要的是丈夫的心意。因此,不管是從書中了解還是向身邊人詢問,丈夫都應該了解新媽咪在剖宮產后的大致恢復程序。另外,若妻子覺得口渴,丈夫最好是用濕棉棒潤濕妻子的嘴唇。在這個時候,丈夫以及周圍的親朋好友切忌在新媽咪身邊散發美食的香氣,因為此時的新媽咪還不能吃東西。
分娩后,新媽咪在脈壓、血壓等檢查中沒有出現異常,那就會很快回到病房中。當天,新媽咪會覺得渾身無力、酸痛,連動一下手指頭也會覺得非常吃力。
每次動一下身體,她都會覺得手術部位傳來陣痛。腰部和腹部的疼痛也比以往強烈得多。在這個時候,新媽咪最好能在病床上稍微運動一下身體。
剖宮產后常見疾病
剖宮產不同于陰道分娩,它是要在小腹部做一條長10厘米的切口,剖開肚子,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然后縫合。手術傷口很大,創面廣,又和藏有細菌的陰道相通連,所以剖宮產是產科最大的手術,有很多并發癥和后遺癥,其常見的并發癥有發熱、子宮出血、尿潴留、腸黏連;最嚴重的并發癥有肺栓塞、羊水栓塞,可導致猝死;遠期后遺癥有慢性輸卵管炎及由此而導致的宮外孕,另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所以術后加強自我保健,對于順利康復至關重要。
醫生和護士的幫助
護士起初會每隔幾個小時來查看一次,確定子宮的收縮情況,評估陰道出血的量。同其他任何剛剛分娩后的女性一樣,產婦陰道也會有分泌物,這稱為惡露,惡露由血液和從子宮上面脫離下來的組織碎片構成。產后的3~4天,惡露是鮮紅色的。
護士還會指導產婦怎樣咳嗽可以防止陣痛或做一些規律呼吸的練習,這樣可以幫助產婦擴張肺部,清除肺中積聚的液體,如果產婦手術時使用的是全身麻痹,這種鍛煉更為重要,能大大減少發生肺炎的風險。注意在咳嗽的時候,用手或枕頭托住傷口(打噴嚏和笑的時候也是如此)。
緩解產后疼痛
如果進行剖宮產的時候,使用了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麻,麻醉師可能會再加一些嗎啡,這樣可以在產后長達24小時的時間里,提供很好的鎮痛效果,而且不會有使用全身麻醉劑之后頭重腳輕的感覺。有些麻醉師在手術后會把硬膜外管留置12~24小時,以便在你需要的時候,能通過硬膜外管內給藥。一旦你的局部麻醉不能再提供足夠的鎮痛作用,醫生就會給你使用全身性鎮痛劑了,一般是含有麻醉劑的藥片。
如果在手術時使用的是全身麻醉,或者在手術后,麻醉師沒有在你的局麻或硬膜外麻醉管內給你注射一劑嗎啡,那么在術后醫生會立即給你用全身的麻醉劑。醫生可能會給你每3~4小時注射一次鎮痛劑,或者建議你使用止痛泵。當你感覺疼痛的時候,你按一下上面的按鍵,藥物會通過你的靜脈自動進入你的體內。止痛泵給藥的劑量和速度是由機器控制的,所以注入到你體內的劑量是安全的,不會超量。當產婦感覺不舒服,想向醫生多要一些鎮痛藥的時候,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產婦不需要默默地忍受疼痛,而且拖延的時間越長,最終就越難控制住疼痛。此外,越是覺得舒適,就越容易進行母乳喂養和恢復活動。
總之,和任何一個新媽咪一樣,新媽咪可能會對新媽咪懷抱中的新生命感到既陶醉又不知所措。但是,新媽咪還要應付腹部出現的疼痛。畢竟,新媽咪要從一個腹部大手術后慢慢恢復。剖宮產后,新媽咪通常需要在醫院住3~4天才能回家。
當麻醉劑藥的效用過后,刀口的疼痛開始慢慢襲來。如何能夠在剖宮產后盡快進入做媽咪的狀態,并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愉悅。
小貼士
順產媽咪坐月子第一次如廁要格外小心
產后第一次排尿
順產的新媽咪,在分娩后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新媽咪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所以要盡量鼓勵新媽咪在產后自行起床排尿。
正常情況下,新媽咪在順產分娩后2~4小時會排尿。另外,由于利尿作用,在產后12~24小時排尿會增加。但如果4小時后仍沒有排尿,就必須請醫護人員協助解決,因為尿液滯留會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機會,且脹滿的膀胱也可能使子宮移位,影響子宮收縮,甚至造成產后出血。產后排尿不順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因為膀胱、尿道因分娩而受傷、水腫,新媽咪無法感覺膀胱滿了;另一個原因則是會陰傷口疼痛及腹內壓減少,造成產后排尿困難或解不干凈的感覺。
產后第一次排便
產后最初幾天,新媽咪幾乎都會有便秘的困擾。這是因為腸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新媽咪從分娩當天就可多多地補充水分,多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產后恢復6小時
產后最舒服的姿勢
仰臥的姿勢
術后回到病房的媽咪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去枕平臥的原因是大多數剖宮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術后去枕平臥可以預防頭痛;同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還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護士會將尿管引流袋及輸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并在新媽咪臀下墊好衛生巾,還會定時為新媽咪按摩子宮,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情況。
腹部放置沙袋
有時護士會在新媽咪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護士們會按規定每隔一段時間為新媽咪測量血壓,查看面色,測量脈搏和體溫,每隔一段時間觀察排尿的顏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否通暢等,并將這些情況仔細記錄下來。
身體功能恢復
堅持補液
防止血液濃縮、血栓形成:媽咪在試產期內消耗多、進食少、血液濃縮、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狀,故易形成血栓,誘發肺栓塞,導致猝死。故術后三天內常輸液,補足水分。
禁食
在術后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后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
感覺惡心
手術后,你可能會覺得頭重腳輕,可能還會感到惡心。惡心有時會持續48小時,不過,醫生會給你用一些藥物來減輕不適。很多媽咪還會覺得全身瘙癢,特別是那些通過硬膜外或腰麻用過麻醉劑的媽咪。如果你也出現這種情況,要告訴醫生,醫生可以給你用一些藥緩解不適。
第一次給寶寶哺乳
及時哺乳
孩子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咪,媽咪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喂給孩子。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孩子也留給自己。孩子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盡快復原。
如何母乳喂養
如果你打算進行母乳喂養,做完手術進病房后就可以開始了。讓護士告訴你怎么樣在側臥位姿勢的時候哺乳,或者像夾橄欖球一樣把孩子夾在腋下哺乳,這些姿勢都不會壓迫到傷口。
產后第一餐吃些什么
剖宮產6小時后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卜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淀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術后6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二天才可以正常地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產后活動防黏連
這是防止腸黏連、防止血栓形成、防止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6小時就可起床活動。這樣可促進血液流動和腸胃活動,可防止血栓形成,還可防腸黏連。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后,新媽咪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后知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傷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強胃腸蠕動,盡早排氣,還可預防腸黏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剖宮產與順產的生理變化大致相同,但是因為有傷口的緣故,會有更多的不便,新媽咪除了排尿、排氣傷口等需要特別的照顧,其他的生理護理都與順產相同。
排尿注意細節
產后數天新媽咪的尿量會增加,尿管通常需留置1~2天,或等到點滴拔除后1~2小時移除尿管,拔除尿管后,新媽咪一般可在4~8小時內自己解排尿。但是由于腹部傷口疼痛,而不敢用力,造成排便困難。
多喝水
攝取足夠水分,避免尿液顏色深黃。
避免血尿
避免拉扯導尿管,而產生血尿。
保證通尿
避免壓折或扭轉尿管,造成尿路不通。
尿管與尿袋懸掛同向
尿管黏貼處與尿袋懸掛處應為同一方向。
尿管的高度
尿管應放置于膝蓋下方,不可高過膀胱,也不可放置在地上。
處置不適
如有任何不適(如膀胱漲、血尿、疼痛),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拔出尿管
導尿管要等到新媽咪慢慢練習起床、站立、走路之后才能拔除。
排尿頻率
3~4小時要排尿1次,并注意排尿時是否有灼熱或刺痛的感覺,以防尿道感染。
照顧好傷口防感染
注意陰道出血
剖宮產子宮出血較多,家屬應經常看一下陰道出血量,如遠超過月經量,應通知醫生,及時采取止血措施。
防腹部傷口裂開
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注意體溫:停用抗生素后可能出現低熱,這是生殖道炎癥的早期表現。如超過38度,則不宜強行出院。
預防傷口感染
剖宮產的刀口愈合約需一周。皮下脂肪較厚的話,容易發生刀口感染。剖宮產刀口的照顧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保持干爽;二是在手術隔天視情況換藥,但是不可天天換,以免刀口剛愈合又撕裂。由于刀口會疼痛,要特別注意翻身的技巧。
★一周內不碰冷水
第一周內不可接觸過冷的水,洗臉、洗手也要用溫水。
★保證刀口清潔
刀口一周內盡量保持干爽并視情況換藥,若有滲濕或出血應馬上通知護理人員。
★止痛
傷口疼痛可視情況服用止痛藥。
★保證刀口干爽
7天內不可將刀口弄濕,洗澡需采用擦澡的方式。刀口未愈合前勿弄濕,萬一弄濕的話,必須立即擦干。
★運動前用手捂住刀口
在咳嗽、笑、下床前,以手及束腹帶固定刀口部位。
★翻身
翻身的時候,用一手扶住傷口,另一手抓住床邊扶攔,利用手部力量翻身(而不是肚子的力量)。
★下床
下床時先圍上束腹,用手腳的力量將身體移到床邊,然后請家人幫忙搖高床頭,側身扶住床緣,先放下一只腳,再放另一只腳,之后坐5分鐘再下床,家屬應在旁適時扶助。
★多運動
千萬不要因為傷口疼痛,就不動,應該適當做些恢復運動。
止痛應該怎么做
止痛的辦法
麻藥勁過了以后,大多數新媽咪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傷口疼痛
你也許會覺得切口部位麻木和腫脹、顏色也比正常的膚色深。醫生會每天來看你,了解你的恢復的情況,檢查傷口是否在正常的愈合。
最初,在打噴嚏、咳嗽,或者做其他會對腹部造成一定壓力的動作時,你都會感到疼痛,但你會感覺一天比一天好。
媽咪應倍加注意的事項
手術的第二天,新媽咪就可以獨自去上洗手間了。并且走路利于排氣,因此新媽咪應該克服疼痛,試著走動。此時,眾多親戚朋友都會來醫院看望新媽咪,而丈夫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讓妻子感到有負擔。丈夫要切記,此時最重要的是讓新媽咪盡快恢復過來。
及時排尿
留置導尿管一般手術第二天補液結束后拔除,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
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下床走動
最初2天的時候,媽咪可能會感覺腹部脹氣疼痛。由于術后小腸蠕動緩慢,導致腸道內的氣體積聚。下床多走動能幫助媽咪的消化系統恢復功能。如果媽咪確實很難受,可以遵照醫囑使用一些對于母乳喂養安全的藥物。
在手術后的當天和第二天,醫生會鼓勵媽咪下床活動一下。不過,別試著自己起床。第一次起床的時候,護士應該在旁邊幫助媽咪。在下床之前,媽咪還應該活動一下雙腳,讓血液在媽咪的雙腿中流動,轉動一下媽咪的踝部,活動活動,伸伸腿。然后媽咪就應該在護士或老公的幫助下下地走一小會兒了。這有助于媽咪的血液循環,讓媽咪的腸道多蠕動,也會減小媽咪形成血栓的機會。一開始的時候,即使就是去到衛生間也似乎很困難,但是活動活動對媽咪的恢復很重要。通常在媽咪吃過止痛藥后再走動一小會兒,這樣媽咪會感覺舒服一些。
月子期四周作息安排
第一天
生理變化
身體無力
子宮上的韌帶仍然保持伸展的狀態,恢復到正常的大小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在分娩后的一段時間里,身體會感覺到有些無力,很虛弱。
體重變化
孩子出生后,新媽咪的體重會減輕5千克,這5千克包括孩子的重量和分娩中流出的羊水的重量。
分泌失調
新媽咪體內一種叫內菲肽的激素含量在分娩后仍然保持在令人眩暈的高度,內菲肽是身體自身產生的鎮痛劑,可以在分娩的過程中減輕疼痛感。
環境
人文環境
當孩子順利降生后,新媽咪最想要的就是安靜休息。如果周圍人來人往,她會感覺非常不舒服。90%的家庭愿意在產房里享受片刻的私人空間,請醫生和護士可以離開一會兒,全家人安安靜靜地陪著新媽咪當然,對于剛剛做了5分鐘父母的人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無暇顧及來自外界的對孩子和母親的贊美,其實這個時候夫妻之間彼此的默契和欣慰的感覺,是沒有過這樣經歷的人不能夠體會的。
物理環境
從產房轉至病房后,房間要注意衛生,室內溫度要適宜(一般控制在18~20攝氏度),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時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風。居室內要清潔舒適,在房間內不要吸煙。由于剛分娩后的新媽咪需要靜養以恢復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新媽咪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作息
定時量體溫避免產褥熱
產后發熱是大事,不要以為只是小小的頭痛腦熱就等閑視之。新媽咪在產后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攝氏度就一定要當心。新媽咪在剛生過孩子的24小時內,由于過度疲勞,可能會發熱到38攝氏度,但這以后,體溫都應該恢復正常。如有發熱,必須查清原因,適當處置。個別新媽咪乳脹可能伴隨著發熱,但隨奶汁排出,體溫將會下降。如果奶汁排出后仍不退熱,就可能是別的原因,需要引起重視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產褥感染,也就是俗稱的“產褥熱”。引起產褥熱的原因很多,有產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房感染等。女性在產后體力要比平時差很多,又伴有流血,子宮口松弛,陰道本來有的細菌或外來的細菌容易在此時滋生,并漫延到生殖道或側切傷口。這時惡露有味,腹部有壓痛,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轉為慢性盆腔炎。危害大的細菌,還可能引起危險的腹膜炎或敗血癥因此,新媽咪要注意觀察自己的體溫,多喝水,注意攝入營養,如果高熱連續不退就得趕緊找大夫了。
爭取時間多休息
分娩消耗了大量的體能,很多新媽咪在分娩完后身體一點知覺都沒有了,感覺非常辛苦、非常累,順產的新媽咪生完孩子后尤其會覺得筋疲力盡,除了自己的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其他事情,盡可能地休息,打個盹兒是不錯的選擇分娩之后剛剛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孩子,不少新媽咪都會心花怒放,感到非常滿足,緊接著由于分娩的疲倦,會不知不覺地睡意襲來,這時,你可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不要睡著了,因為要給孩子喂第一次奶,醫護人員還要做產后處理,順產的新媽咪還要吃點東西。分娩后有好多事情都要等著你去處理,所以要抓緊時間好好休息一下,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對于剖宮產的新媽咪,雖然在分娩過程中受的痛苦比順產的新媽咪少很多,但是在身體恢復方面絕對沒有順產新媽咪恢復得快,所以,在分娩之后,剖宮產的新媽咪會感到身體不適,更需要休息。
膳食
營養
即使是平時身體素質很健康的女性在分娩后也消耗了大量精力和體力,所以應及時調理飲食,加強營養的原則是選擇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要吃些稀的食物,以后便可吃普通的飯菜,但要有豐富的營養。正常分娩后需休息一下,新媽咪第一餐,可進食適量、比較熱、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如:紅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湯、臥雞蛋等。第二餐,可以正常吃有些母親在分娩的一天內感到疲勞無力或腸胃功能較差,可用比較清淡、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如糕點、面片、掛面、餛飩、粥、蒸、煮或臥雞蛋及煮爛的肉菜,然后再用正常膳食做剖宮手術的新媽咪,手術后約24小時胃腸功能恢復,應再用術后流食1天,忌用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情況好轉后改用半流食1~2天,再轉為普通膳食。個別新媽咪術后有排氣較慢或身體不適,又無食欲者,可多吃1或2天半流食,再給普通食物我國北方有產后喝紅糖水、喝小米粥、吃芝麻精鹽煮雞蛋的習俗,這是很合理的,因為母體在分娩過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補充造血的重要物質:蛋白質與鐵。雞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質,而紅糖則含鐵量很高,但每日食雞蛋量不可多于6個,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小米中胡蘿卜素、鐵、鋅、核黃素含量比一般的米、面要高,是產褥期的好食物。但小米粥不可太稀。我國的習慣往往只重視產后第一個月(坐月子),乳母的營養,并只強調動物性食物的攝入。例如:雞、肉、魚、蛋,而忽視蔬菜與水果的攝入,容易造成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的不足。
飲食
從產房轉至病房后,房間要注意衛生,室內溫度要適宜(一般控制在18~20攝氏度),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時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風。居室內要清潔舒適,在房間內不要吸煙。由于剛分娩后的新媽咪需要靜養以恢復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有慢性病或患有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新媽咪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禁忌
酒品
一般而言,少量的酒可促進乳汁分泌。但切記大量飲酒,會進入乳汁,進而引起嬰兒中毒。
煙品
如果哺乳媽咪在喂奶期間仍吸煙的話,尼古丁會很快出現在乳汁當中被孩子吸收。研究顯示,尼古丁對孩子的呼吸道有不良影響,因此,哺乳媽咪最好能戒煙,并避免吸入二手煙。
咖啡
會使人體的中樞神經興奮。1杯150毫升的咖啡,即含有100毫升的咖啡因,正常人1天最好都不要超過3杯。雖無證據表明它對新生兒有害,但對哺乳的媽咪來說,應有所節制地飲用或停飲。
運動
下床
為安全起見,新媽咪第一次下床,應有家屬或護理人員陪伴協助,下床前先在床頭坐5分鐘,確定沒有不舒服再起身。下床排便前,要先吃點東西才能恢復體力,以免昏倒在廁所。上廁所的時間如果較長,站起來動作要盡量緩慢,不要突然站起來。萬一新媽咪有頭暈現象,要讓她立刻坐下來,可以讓她把頭向前放低,在原地休息一會兒。給新媽咪喝點熱水,觀察她的臉色,等到血色恢復了,再移動回到床上。廁所內有緊急呼喚燈或鈴聲,如果有情況要立刻通知醫護人員。
手指屈伸
從大拇指開始,依次握起,再從小拇指依次展開。兩手展開、握起,展開,握起,握起時要用力,反復進行。
深呼吸
用鼻子緩緩地深吸一口氣,動作要輕緩,再從口中慢慢地吐出來。
轉動肩膀
臂屈,手指觸肩,肘部向外側翻轉。返回后,再向相反方向轉動。
背、腕伸展運動
兩手在前握住,向前水平伸展手仍向前伸展,背部用力后拽。兩肘緊貼耳朵,兩手掌壓緊。堅持5秒,放松兩手在前相握,手掌向外,同樣向前伸展,握拳。堅持5秒,放松。
腳部運動
腳掌相對,腳尖向內側彎屈,再向外翻兩腳并攏,腳尖前伸。緊繃大腿肌肉,向后彎腳踝。呼吸2次后,緩緩撤回用在腳上的力兩腳并攏,右腳尖前伸,左腳踝后彎,左右交替。
頸部運動
仰臥,兩手放于腦后,肩著地,只是頸部向前彎屈,復原。頸部向右轉(肩著地),猶如向旁邊看,然后向左轉。
衛生
第一天不洗澡
產后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應該像平時一樣刷牙、洗臉、洗腳、梳頭,飯前便后洗手,哺乳前洗手。但是產后第一天,新媽咪身體比較虛弱,不宜洗澡,可用溫水擦浴。
清洗會陰部
按醫生建議每日進行清洗,衛生巾要及時更換。產后24小時內若感到會陰部,或肛門有下墜不適感、疼痛感,應請醫生診治,以防感染和血腫發生。若會陰切開的傷口部位疼痛時,用雙膝并攏的辦法,可減輕疼痛產后擦洗會陰每天至少2次,排便后加洗1次。用棉球蘸無菌清水或生理鹽水,有條件時用1/2000新潔爾滅溶液或聚維酮碘溶液擦拭外陰,先擦陰阜及兩側陰唇,最后擦肛門,不可由肛門開始向前擦,擦洗后換上消毒的會陰墊。
衛生
清洗會陰傷口
如果在分娩時會陰部有了傷口要注意護理。在產后的最初幾天里,惡露量較多,應選用消毒過的衛生墊,并經常更換。大排尿后要用清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傷口的清潔干燥,以防感染。傷口痊愈情況不佳時要堅持坐盆每天1~2次,持續2~3周,這對傷口肌肉的復原極有好處,效果很好。坐盆藥水的配制應根據醫生的處方和醫囑。睡覺的體位對傷口也有影響,躺臥時,應臥向傷口的對側,如會陰傷口在左側,應向右側臥,以防惡露流入傷口,增加感染機會。
用藥
對媽咪
新媽咪服用的大多數藥物成分都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汁,影響嬰兒。由于嬰兒的肝臟解毒能力差,即使母體僅僅使用非常小的治療劑量,仍可使新生兒蓄積中毒,對早產兒更是危險。因此,新媽咪服用藥物時,應考慮對新生兒的危害。新媽咪在哺乳期不能服用以下藥物:1.溴隱亭可以抑制泌乳2.抗腫瘤藥物,如環磷酰胺、阿霉素、氨苯喋啶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并有致癌作用3.抗精神病藥物可影響新生兒智力發育,使肝臟受損4.抗甲狀腺藥物,如他巴唑、D860等,可造成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影響智力發育5.氯霉素可使新生兒出現灰嬰綜合征,表現為腹瀉、嘔吐、呼吸功能不良、循環衰竭及皮膚發灰等,還可影響新生兒骨髓造血,引起貧血6.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可損傷聽神經和腎臟,引起聽力障礙和腎臟功能損害7.喹喏酮類抗生素藥物,如氟哌酸、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等,極其容易影響新生兒骨發育8.四環素司影響新生兒牙齡口骨骼發育,造成牙釉質發育不全,導致新生兒牙齒發黃9.磺胺藥可引起肝臟和腎臟功能的損害10.氯丙嗪和安定可引起新生兒黃疽11.滅滴靈可使新生兒出現厭食、嘔吐現象12.利血平可使乳兒鼻塞、昏睡13.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可引起小兒出血。
對寶寶
對哺乳媽咪來說,雖然大部分藥物在一般劑量下,都不會讓孩子受到影響,但仍建議哺乳媽咪在自行服藥前,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正在哺乳的情況,以便醫生開出適合服用的藥物,并選擇持續時間較短的藥物,達到通過乳汁的藥量最少另外,媽咪如果在喂了孩子母乳后服藥,應在乳汁內藥的濃度達到最低時再喂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安全。
俏媽咪基礎課堂
分娩后出血情況的處理方法
產后第一天是坐月子的開始,身體被疲憊和虛弱占據了,那么,拋棄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吧,這個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充分的休息和調節,下面我們將向你介紹產后第一天如何保養和進食。
此外,不要浪費掉產后第一天的時間,除了睡覺,如何恢復自己身體的內在機能是每一位媽咪所關心的,在排除藥物輔助的情況下,你可以利用醒來的片刻作簡單的產后保健操。
產后出血是媽咪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目前,我國導致孕產婦死亡的第一原因仍是出血,所以應引起高度重視。
1.分娩后正常出血量是多少
首先要注意預防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在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毫升,稱為產后出血。其原因與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滯留或殘留、產道損傷等有關。一旦陰道有較多出血,應通知醫生,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2.為什么會發生出血現象
產后出血是非常嚴重的,還會并發很多疾病。如果處理及時就不會危急生命。子宮擴張過大可能由于多胞胎、胎兒個體大、羊水過多、新媽咪身體虛弱(如貧血,受驚,或者過度疲勞),從而導致子宮壁松弛或者由于長期筋疲力盡的分娩未能緊縮,分娩創口過大都有可能發生流血。
3.發現后如何處理
止血方法要根據出血的原因來選擇止。
在這里我們向你介紹以下的幾種方法來止血:
按摩子宮或用藥物都有助于子宮收縮。
藥物(比如催產素)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檢查并處理傷口;徹底清除殘留胎盤。如果還是不能迅速止血,就要采取別的措施:必要時應該采取靜脈輸血。
如果血液不能凝固,必須使用凝血劑,同時使用抗生素來防止感染。遇到罕見的情況,用紗布綁住子宮6~24個小時,或者壓住子宮的動脈來止血。
第二天
作息
和寶寶同起同睡
寶寶每天要保證15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而媽咪只需要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所以當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咪可以借機好好補充一下自己的睡眠。這樣等寶寶醒來的時候,會有充足精力陪寶寶。
讓老公多多付出
采用母乳喂養的媽咪是最辛苦的了,因為很多時候不論是夜里還是凌晨,只要寶寶需要,就必須立刻喂飽寶寶。所以這個夜里操勞的艱巨任務就要交給摯愛媽咪的爸爸了,在寶寶有需要時,第一時間看見爸爸的笑臉,對爸爸來說也是無比幸福的事情。
睡前來做助眠小動作
睡前適當運動有助于睡眠質量,時間定在睡前約3小時,堅持至少30分鐘,不要過于激烈,做些簡單的運動就可以了,如:散散步,活動一下四肢等。過度運動反而會導致大腦皮層興奮,適得其反了。
睡前吃點助眠零食
在睡前約4小時可以吃點助眠小零食,因為照顧寶寶一天了,到了晚上媽咪肯定會有饑餓感,不妨吃點低脂的零食,如全麥面包或現在比較盛行的竹炭面包,可以少吃幾顆開心果等。此外還可以適當喝些蜂蜜水,可以起到安神作用。最好的選擇就是睡前半小時喝一杯牛奶,既能安神又能保養皮膚。
生理變化
乳房增大
產后,乳房將發生較大的變化。有的媽咪在產后第二天才分泌出量少色黃混濁的初乳,同時乳房逐漸膨大,初乳增多。媽咪的乳汁來源于臟腑氣血,氣血旺盛則乳汁充足,氣血虛弱則乳汁量少或無乳。因此,產后女性應加強飲養調理,多食富有營養的食物以生氣血,促進乳汁的分泌。
經??诳?
因產后失血、多汗造成體液消耗量非常大,或者因為陰虛火旺所導致。可以喝媽咪奶粉,傳統的方法還可以喝炒米水或者紅棗茶也可以,還可以加點北芪,總之要多吃水果。如果一旦口渴嚴重請及時請醫生檢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生理變化
分泌異常原因
分娩中感染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分娩過程當中,造成產道、會陰傷口的感染,以及失血所導致的感染。當然在此時期,也有可能因為泌尿道或乳腺發炎等,非分娩所導致的發熱感染。首先對于會陰、陰道的感染,這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新媽咪在分娩時造成的裂傷感染,或因為會陰切開之縫合處理不當,以及器械的操作不良,以致受到細菌的感染。主要的癥狀是患者的患部會有紅腫、熱痛,而在會陰縫合處有膿性分泌物,或者有傷口裂開、愈合不良的狀況發生。
此時病人會有發冷或發熱的情形產生,不過發熱很少會有超過38.5攝氏度以上。另外頭子宮內膜炎的癥狀,這是因為細菌從會陰上行性的感染,侵犯到內膜(原胎盤附著處)與子宮肌內層所導致的癥狀?;颊叱藭凶訉m壓迫所造成的疼痛感外,更會有持續性的血水狀惡露和分泌物,嚴重時還會有38.5~40攝氏度高熱;值得注意的是,子宮炎嚴重程度不一定與惡露狀況成正比。
另一項感染是由骨盆腔、蜂窩組織炎產生的,其原主要是在分娩的時候,有深層的韌帶或結締組織裂傷,也有可能是傷口感染源經淋巴轉移所導致,嚴重時甚至會形成股膜炎,病人除了在下股與陰道會有壓痛感外,內診時可發現在陰道內側有腫塊,子宮會因附近的韌帶、組織發炎、腫脹,因此需要被固定、上提。上述產道的感染源,大部份均為原下生殖道與腸道之間的細菌感染為主,且常是多種細菌綜合感染所致。
分娩后感染
在產后24~72小時,乳房會因泌乳激素的刺激,以致其靜脈與淋巴腺充血、腫脹,而發生脹奶、發熱的情形,但是很少會有燒到38攝氏度以上或持續超過24小時的情況;若母親不想喂食母乳,可以冰敷,在緊身胸衣外加適當止痛劑即可。
但切忌不可再按摩、刺激乳房,倘若想親自喂食母乳,還可以熱敷外加適當按摩,促使順利排奶。不過有2%~3%的新媽咪,在產后10天會有單側乳房紅腫、脹痛,并伴有持續性高熱(大于38.5攝氏度),則很可能是得了乳腺炎。發生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多半是因為乳頭或乳房有小傷口,以致被孩子口腔、咽喉內的細菌感染發炎所致,其中又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嚴重時甚至會引起乳腺膿腫,此時就不單是廣效性抗生素可以壓制,而必須行放射狀切開引流。
還有就是泌尿道、腎盂腎炎,一般多發生在產后,膀胱常因胎頭的壓迫以致其敏感度降低;如果在產程中,有用麻醉止痛,則更會導致產后排尿的困難。有些新媽咪產后常會因為傷口疼痛,而不敢去小解,造成憋尿的不良習慣。再加上在懷孕末期,輸尿管與腎盂會擴大,這些均是增加泌尿道與腎臟發炎的機會,除了會有典型的排尿疼痛、頻尿,或是血尿外,若上行感染到腎臟,則會有發熱與下背肋脊處嚴重疼痛。
膳食
營養與飲食
產后第二天可以開始一般日常飲食產后的飲食搭配對于瘦身的順利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保證小孩子和新媽咪營養攝入充分,飲食中必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如魚、瘦肉、蛋、奶、水果和蔬菜新媽咪應盡量食用植物油,油量越少越好,含高油脂的沙拉醬、花生醬都是容易發胖的食物,新媽咪最好少吃。新媽咪應食用適量的奶制品,但應注意盡量選用低脂、脫脂奶,而不宜選取煉乳、調味乳。甜點、零食對想要減肥的新媽咪來說同樣也不太適合,尤其是蛋糕、巧克力,熱量特別高,應適當控制。
運動
腹式呼吸
雙手放在肚子上。做深呼吸。讓肚子鼓起來,稍微憋會兒氣,然后再慢慢地呼出,使肚子癟下去。每兩三小時做5~6次。
仰臥抬頭
撤掉枕頭,雙腿并攏伸直,一只手放在肚子上,另一只手放在體旁。抬起頭來,眼睛能看到肚子上的手(這期間不停止呼吸),再躺下。一天可做數次,每次要求每只手各做5次,共計10次,要在做腹式呼吸運動之后做。
腳部運動
1.雙腿并攏,腳尖伸直。用力彎屈腳脖子,這時要繃緊腿部肌肉,膝蓋不要突起。呼吸兩次,恢復原狀。每日早、中、晚各作1次,每次各10下2.左腳的腳尖伸直,右腳的腳脖子彎屈。左腳的腳脖子彎屈,右腳的腳尖伸直。接著再做10次腳部運動。
手指屈伸
伸直手臂,握拳。然后把手盡量地張開。一日可做10次。
衛生
處理惡露要衛生清潔
產后的3~7天內,惡露最多,如果選擇仰臥,不但會出現子宮移位,而且會導致腰疼、白帶增多,惡露也不容易排出。因此,這個時候最好采取側臥睡姿或者是仰臥睡姿。
產后1~3天出現血性惡露量多、色鮮紅,含有大量血液、黏液及壞死的內膜組織,有血腥味。
惡露約持續4~6周。如果血性惡露持續2周以上、量多或膿性、有臭味,就是子宮腔內受到感染;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宮大而軟,則顯示子宮可能恢復不良。此外,惡露量也會因為用力或喂哺母乳而增加。萬一新媽咪惡露量太多(半個小時浸濕2片衛生墊)、血塊太大或血流不止等狀況,就必須告訴醫護人員,以免發生危險。
第三天
生理變化
體溫升高
產后新媽咪的體溫多數在正常范圍內。但是如果新媽咪分娩的時間較長或身體過度疲勞,新媽咪的體溫可在最初的24小時內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攝氏度。新媽咪在測量體溫時最好要擦干腋下,不要在喝大量熱飲料后測量體溫,這樣會影響測量結果。有些新媽咪在產后3~4天會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而出現體溫升高,體溫甚至可達38.5~39攝氏度,一般可持續數小時,但最多不超過12小時,體溫即下降,這種情況不屬于病態??山涍^按摩乳房、新生兒吸吮、人工擠乳或用吸奶器、電動吸奶器吸吮乳房使體溫下降產后新媽咪如果體溫異常升高,或1日內有2次體溫超過38攝氏度應視為異常,有可能發分娩褥感染,需去醫院檢查,可由醫生確定是否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產褥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以便得到及時診治。
哺乳引起乳房變化
哺乳期乳房的一系列變化是因為在催乳素和其他有關激素的協同作用下,腺泡及小葉內導管明顯增多、密集,腺管腔擴張增大,小葉間組織明顯減少,腺泡上皮分泌活躍,部分上皮由立方變柱狀,胞漿富有分泌物而透明,核圓,位于基底部;部分腺腔高度擴張,充滿乳汁,上皮扁平;有些則分泌物較少,為分泌物排出的表現,之后細胞再生復原。可見,各部腺泡的分泌活動不是同步進行,而是輪流進行的。在斷乳數日后,乳腺進入復舊期變化,腺泡破裂,細胞崩解,細胞內分泌顆粒消失,擴大的導管變小或殘存,間質增多,可見散在崩解的上皮細胞、吞噬細胞及間質內圓形細胞浸潤。約需歷時3個月至半年,乳腺方可恢復至非妊娠時的狀態由于上皮崩解吸收后,結締組織的增生不能完全補充哺乳期被吸收的間質,造成哺乳后乳腺不似未哺乳時那樣堅挺,常呈懸垂狀。若乳腺復舊不完全或不規則,可出現哺乳期乳腺增生或導管擴張等病變。
護理
乳房清潔
在正常哺乳結束以后,媽咪要用溫清水將乳房和乳頭擦拭干凈。切忌使用香皂和酒精之類的化學用品來擦洗乳頭,否則會導致乳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乳頭干裂而導致細菌感染。
新媽咪可以先用溫水將乳暈和乳頭擦洗干凈,然后把毛巾稍稍擰干,環繞形地敷在乳房上(露出乳頭)。兩條毛巾交替使用,每2~3分鐘更換一次毛巾,反復做15分鐘,敷至皮膚呈微紅色,即達到效果。新媽咪倘若還沒有分泌乳汁,早晚各做1次。如果已開始分泌乳汁,則每次哺乳前半小時做。
選擇文胸
產后媽咪就可以換上專門的哺乳胸罩了。除了能讓哺乳變得更為方便以外,還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另外一種塑身胸罩,即修飾胸部曲線,使胸部挺立、防止雙乳下垂,建議新媽咪在月子結束后再穿著。
護理
正確排奶方法
擠奶的目的是為了減輕乳房脹痛,及時排空乳汁,從而使乳房能夠分泌足夠的乳汁,在母親或新生兒生病、母親外出或工作時,正確的擠奶方法可以保證母親乳汁的持續分泌。
母親在每次哺乳后應擠凈乳房內的余奶。手工擠奶的方法為擠奶前洗凈雙手,用毛巾清潔乳房,將乳房和乳暈擦洗干凈。準備清潔消毒的盛奶用具,母親身體略向前傾,用手托起乳房。大拇指放在離乳頭二橫指處擠壓乳暈,其他手指在對側向內擠壓,手指固定不要在乳房上移動,重復擠壓,一張一弛,以排空乳房內的余奶,在產后幾天就要開始做此項工作。
實踐證明,及時排空多余的乳汁能促進乳汁分泌。因為每次哺乳后將乳房排空能使乳腺導管始終保持暢通,乳汁的分泌排出就不會受阻。乳汁排空后乳房內張力降低,乳房局部血液供應好,也避免了乳導管內過高的壓力對乳腺細胞和肌細胞的損傷,從而更有利于泌乳和噴乳。
急性乳腺炎不必停止哺乳
乳腺炎發病的基礎就是因為乳汁沒有及時從乳腺中排除,造成乳汁淤積。所以在感到乳房疼痛、腫脹甚至局部皮膚發紅時,一般不要停止母乳喂養,而要勤給孩子哺乳,讓孩子盡量把乳房的乳汁吃干凈,否則可使乳腺炎繼續加重。
但在乳腺局部化膿時,不要讓孩子吃患病側乳房,而可以吃健康一側的乳房的母乳。只有當病情嚴重,并在乳腺上發生乳瘺時,才有必要暫時停止母乳喂養,但這種情況是極少發生的。
退奶護理
新媽咪可以通過冷敷乳頭、穿緊身胸衣、用棉布繃緊胸部等方法進行退奶,同時減輕脹乳的不適。
盡量避免熱敷、按摩乳房、頻繁地擠奶
胸罩內應放置乳墊或棉質毛巾,用以吸收溢出的乳汁乳墊及毛巾要勤換洗。
搞定脹奶
熱敷
當媽咪脹奶疼痛時,可自行熱敷乳房,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塊變得通暢,乳房血液循環也會變得好一些。
按摩
當熱敷過乳房,使血液流通后,即可按摩乳房。
借助吸奶器
媽咪若感到奶脹且疼痛時,可使用手動或電動吸奶器來輔助擠奶,效果還是不錯的。
熱水沖澡
當乳房又脹又疼時,不妨先沖個熱水澡,將全身洗的熱乎乎的,這樣就會感覺會舒服些。
冷敷
如果奶脹疼痛的情形非常嚴重的話,不妨以冷敷的方式止痛。一定要記住先將奶擠出后再進行冷敷舒解脹奶的辦法是用吸奶器人工擠奶或給孩子哺乳(哺喂前應先擠掉一些,好讓孩子能更好地吮吸乳房)。此外,熱敷或輕緩地按摩都可以緩解疼痛。
膳食
補鈣是關鍵
母乳喂養的媽咪最需要補充的就是鈣元素了,以滿足母嬰雙倍的需求。缺鈣不僅會讓媽咪出現腰酸背痛的癥狀,也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并且,媽咪自身缺鈣,在喂養寶寶時也會使得鈣元素大量消耗掉,造成骨質疏松問題。
膠原食物有好處
寶寶出生的一刻是無比幸福的,但是過后面對自己衰老松弛的皮膚,媽咪有種欲哭無淚的痛楚吧!因為在哺乳期間,體內營養消耗量較大,需要一邊母乳喂養一邊及時補充營養才能使得營養流失和攝入達到平衡。這是多吃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可以不僅攝入營養,還能使肌膚恢復原有白嫩彈性。
適量補充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是不被腸胃消化物質,所以會增加人體糞便的體積,同時促進胃腸蠕動,排出糞便。在懷孕晚期時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壓迫媽咪的下身血管,血液循環減緩,所以多數媽咪都會得痔瘡,給排便帶來困難。這時候不言而喻,媽咪已經知道膳食纖維的重要性了吧,但要注意的是,產后身體機能處于恢復階段,如果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會帶走很多營養,所以也要少量食用。
運動
按摩乳房必要性
1.從妊娠5個月后,就應做乳房按摩以使乳腺組織大量增加并促進胸部血液循環,增加產后泌乳功能,防止產后乳房方面的疾病發生。
2.產后最初幾天,乳房內部結構變化很大,乳汁分泌與孩子的吮吸能力尚未協調適應,易造成乳汁聚積成塊,并引起乳房腫痛。因此宜在產后2~3天內積極進行乳房按摩。
3.堅持每天按摩可防止乳房松弛、下垂,保持乳房美麗的外形
按摩手法
乳頭的按摩
目的:去除堵塞。讓乳管變得通暢
方法:用一只手從乳房下面撐住,用另一只手輕輕地擠壓乳暈部分,讓其變得柔軟。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垂直胸部夾起乳頭,輕輕向外拉。
用三根手指垂直夾起乳頭,一邊壓迫著盡量讓手指收緊,一邊變化位置,可以轉360度
乳房基底部的接摩目的:對乳房基底部進行按摩,可使孩子更容易吸吮乳汁。方法:把乳房往中間推,盡量讓兩個乳頭靠近。通過這樣的方法,讓乳房基底部比平時更多地活動起來。把大拇指放到腋下,剩下的手指從乳房底下橫著托住,把兩個胳膊肘向內收緊,讓胸部挺起來。用兩只手把乳房包住,然后像是在揉面團似的,朝著每只手的手指方向揉動乳房。
運動
錯誤手法典型例舉
很用力地擠壓乳體部
乳體部當中有很多細小的乳腺,這個部位是不可以用手指用力地擠壓的,刺激過于強烈的話會引起乳腺炎、乳房腫塊等疾病。
用力壓迫乳房外側
如果乳房的外側殘留的奶水比較多,易發生炎癥,引起乳房疾病,但如果用手掌使勁兒地壓迫,會加重組織的損傷。
任何情況下都熱敷
如果你的奶水量比較少,可以用熱毛巾對乳房進行敷熱。可是在乳房嚴重漲痛或乳管沒有通暢時進行熱敷,反而會加重炎癥。
擴胸運動
健胸運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堅持才能使乳房看上去更堅挺、結實和豐滿。媽咪可以在分娩以后堅持每天做簡單的擴胸運動,幫助鍛煉胸部肌肉,如果能做一些專門的產后恢復操則更好。至于全身運動,可以去健身房跳有氧操等,但是必須在產后6個月以后進行。
衛生
沐浴
順產的新媽咪在產后第三天就可以洗淋浴了
新媽咪汗腺功能活躍,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稱之為產褥汗。由此可見,新媽咪多汗并非完全是身體虛弱,而是一種生理現象。新媽咪分娩時出血,分娩中體力消耗,都會削弱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產時產后出汗、下身惡露以及溢出乳汁,多種液體混在一起,散出難聞的氣味,不僅新媽咪本人感到不舒服,病菌也會趁虛而入。
有人對產后淋浴的新媽咪身體生理變化進行觀察記錄。淋浴后,70%新媽咪體溫上升,30%體溫稍有下降。但是不管體溫上升還是下降,波動都沒有超過0.5攝氏度,均在正常范圍。血壓波動也很小。對子宮收縮以及每日惡露的顏色、數量、氣味和出血等均無不良影響。
與不洗澡的新媽咪相比,產后洗澡者皮膚清潔,會陰部或其他部位感染率降低。洗澡還有活血行氣的功效,可以解除因分娩造成的疲勞。洗澡后新媽咪普遍感到精神舒暢。淋浴后,84%的新媽咪氣色好轉,睡眠加深,排便正常,較快恢復體力。
一般認為,正常分娩的新媽咪分娩后2~5天便可以洗澡,但是不應早于24小時,以選用淋浴為佳。產后6周內不宜洗盆浴或在大池洗浴,以免不潔澡水流入生殖道,引起感染。洗澡前應避免空腹,防止發生低血糖,引起頭暈等不適。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即可。室溫20攝氏度最為適宜。淋浴水溫調節至34~36攝氏度。產后應當洗淋浴,水溫34~35攝氏度,室溫最好26攝氏度。浴后迅速用毛巾擦干,防止受涼,洗浴次數可按季節安排,一般是每周2~3次,產后一個月內禁止盆浴。
衛生
刷牙
有人說“新媽咪刷牙,以后牙齒會酸痛、松動,甚至脫落……”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新媽咪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猶如生了一場病,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容易侵入機體致病。另外,為了新媽咪的康復,多在產后坐月子期間,給予富含維生素、高糖、高蛋白的營養食物,尤其是各種糕點和滋補品,都是含糖量很高的食品,如果吃后不刷牙,這些食物長時間地停留在牙縫間和牙齒的點、隙、溝凹內,發酵、產酸后,促使牙釉質脫礦(脫磷、脫鈣),牙質軟化,口腔內的條件使病菌趁虛而入,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和多發性齲齒的發生。
所以,為了新媽咪的健康,新媽咪不但應該刷牙,而且必須加強口腔護理和保健,做到餐后漱口,早、晚用溫水刷牙;另外,還可用些有清潔、消毒作用的含漱劑,在漱口或刷牙后含嗽,每次15毫升,含1.5分鐘,每日3~5次。含漱后15~30分鐘內勿飲食,以充分發揮藥液的清潔、消炎作用。
為什么民間形成月子里不刷牙的習俗?因為在懷孕期間,媽咪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會出現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的現象,特別是在刷牙時;加之過去科普知識不普及,媽咪對在孕期如何攝取鈣營養了解得不夠,結果導致身體缺鈣,使很多人在生完孩子后牙齒確實變壞了。由此,很多人就認為新媽咪不能刷牙。
現代醫學認為,新媽咪在月子里一定要刷牙漱口,不然的話牙齒反易被損害。新媽咪在月子里每天要進食大量的糖類、高蛋白食物,這些食物大多細軟,本來就失去了咀嚼過程中的自潔作用,容易為牙菌斑形成提供條件。如果不刷牙,就會使這些食物的殘渣留在牙縫中,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或牙周病,并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月子里一定要天天刷牙。只要體力允許產后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孕期注意攝取鈣營養,保持口腔衛生,避免使牙齒受到損害
2.新媽咪身體較虛弱,正處于調整中,對寒冷刺激較敏感。因此,切記要用溫水刷牙,并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3.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宵夜后再刷一遍
4.可在產后3天采用指漱,即把食指洗凈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把牙膏擠于手指上并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松動。女性懷孕后,由于雌激素的作用易患牙齦炎
分娩后坐月子營養補充多,三餐之外還加點心,食物殘留牙縫中的機會增多,經細菌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腐蝕牙面,可產生齲齒或其他牙病
因此,“坐月子”的新媽咪,口腔衛生尤為重要,不但要刷牙而且要堅持早、晚刷牙,且飯后漱口以保護牙齒。防止病菌趁虛而入,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和多發性齲齒的發生
第一周
生理變化
外陰疼痛
外陰部疼痛以及腫脹沒有消退時,應向醫生提出
惡露變化
注意惡露變化及身體復元情況。產后4~10天出現惡露情況。隨著子宮內膜的修復,出血量逐漸減少,顏色轉為暗紅色與棕紅之間,子宮頸黏液相對增多,且含壞死蛻膜組織及陰道分泌物和細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漿性惡露”
正常情況下,惡露的量應該日益減少,顏色會逐漸變淡,并且氣味也是由腥臭逐漸消失
護理
預防惡露不凈
產后4~10天,隨著子宮內膜的修復,出血量逐漸減少,惡露顏色轉為暗紅色與棕紅之間。2周后轉變為白色惡露,內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及細菌,持續2~3周后干凈。若紅色惡露持續20天以上仍淋漓不斷者,稱為產后惡露不絕。這是產后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若遷延日久,除了直接影響到新媽咪的身心健康外,還不利于母乳喂養,可能會影響到新生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產后惡露不絕主要是因為產后子宮復舊不全、松弛、感染、胎盤胎膜殘留所引起
該病大多由胎盤、蛻膜殘留或宮腔內感染引起,所以只要加強產前、產后正確的護理,就可以有效地預防產后惡露不絕的發生。懷孕28周內應該禁止性生活,以防胎膜早破。對胎膜早破者,必須消毒會陰,并觀察羊水性狀,每日測體溫2次,必要時適當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產后堅持母乳喂養能幫助子宮恢復,有利于惡露的排出。同時要做好產褥期衛生,產后每日用碘酒棉球消毒會陰2次,并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盆浴,防止患陰道炎而發生上行感染。若為會陰側切的新媽咪,休息時最好用右側臥位以防發生切口感染而致上行感染
陰道松弛根源
產后媽咪會感覺到陰道失去了原有的緊致感,在與老公愛愛時也不比從前有快感,這點時常會讓媽咪有種失落感,明明知道是因為有了寶寶才導致這樣,但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許在恢復期的時候就不能對癥下藥地采取恢復的最大方案
產后影響陰道緊致功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恥骨、尾骨骨肌的功能下降。恥骨、尾骨骨肌是支撐盆腔內臟的支柱,并且能夠保持盆尾陰部軟組織的張力。所以在和老公愛愛時,恥骨尾骨骨肌是主要的“工作者”,讓愛愛幸福感飆升??梢娀謴彤a后陰道緊致,關鍵要從恢復恥骨尾骨骨肌功能著手
護理
陰道恢復鍛煉
1.提臀再提臀
吸氣:吸氣時用力收緊肛門,保持2~3秒鐘呼氣:放松肛門,將氣慢慢吐出
反復此動作20~30次,然后間隔3分鐘再繼續1~2次;每天最佳練習時間為清晨和下午,清晨多做幾個循環,堅持5~6次;下午鍛煉2~3次??梢灾v此動作快速重復和慢速重復交叉進行
2.三部曲鍛煉
排尿收縮?。鹤隈R桶上,雙腿分開排尿,在排尿的過程中收縮陰部肌肉,使尿流中斷,這時收縮的肌肉就是我們前文強調的恥骨尾骨骨肌了,如此反復。知道尿排凈
坐式收縮:排尿后坐在椅子上,用心感覺從后向前地收縮恥骨尾骨肌肉,收緊并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反復收縮5次
臥式收縮:仰臥在床上,向上挺起臀部,同時收縮恥骨尾骨骨肌,收緊并放下臀部,然后再放松肌肉。這樣做,可使腰腹肌肉同尾骨肌肉一起得到鍛煉
淺談陰道緊縮手術
雖然陰道本身具有修復能力,但畢竟分娩帶來的傷害是陰道肌肉上的損傷,加上順產情況下擠壓撕裂,要想陰道完全恢復彈性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現在很多媽咪已經意識到這個羞澀的難題。陰道緊縮術僅是整形手術中一個很小的手術,局部麻醉即可完成,基本沒有什么風險,而且手術之后效果很明顯,為了重拾往日的“性福”,也跟上如今的思想步伐,媽咪不要諱疾忌醫。在非月經期做好一切相關術前檢查,然后再月經后的7~10天做手術,術后約2個月即可恢復正常的夫妻生活
起居作息
摒棄陋習
有許多的傳統做法是不科學的,比如產后讓新媽咪穿厚衣服、戴棉帽子,關門、關窗等傳統習慣,尤其在夏天,很容易中暑,是應該摒棄的
好好休假
對于生育假期,國家勞動法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就是不少于90天。另外,每個地區對產假都有自己的補充規定
女職工產假為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個新生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相關規定)
勞動部還下發了一份《勞動部關于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對女職工產假、產假期間待遇以及適用范圍等問題更為詳細的解釋:
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15~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產假期滿,因身體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經過醫務部門證明后,其超過產假期間的待遇,按照職工患病的有關規定處理
接待探病
1.依舊穿著睡衣在床上坐著或躺著。當看到你穿著睡衣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考慮到你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不會逗留很長時間
2.限制探訪時間。當你在沙發上休息的時候,你的丈夫或者父母可以幫助你招呼來訪者,并且幫助你送客。別擔心,這并不會被認為是無禮
3.不要把你的孩子在客人中傳來傳去。像你一樣,你的孩子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環境
4.可以請來訪者幫個小忙。來訪者將會非常高興去幫你做點什么,比如把熱奶在涼水中冰一冰
膳食
最宜媽咪用餐順序
月子期媽咪飲食要多加注意,特別是忌諱一邊吃飯,一邊喝湯;或者湯泡飯、先吃飯后喝湯的順序都是容易阻礙消化的吃法,健康的飲食順序應該是吃飯前先喝一碗營養湯,然后先吃青菜再吃米飯等主食,最后吃點肉類。飯后半小時后可以吃水果
米飯、面試和肉類都需要在胃里停留2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先喝湯為好。而水果主要的成分是果糖,無需通過胃來消化,吃下去后就直接被小腸吸收了。所以要等飯后半小時后才能吃水果,否則沒等到飯菜消化完畢,正在分解的蛋白質和淀粉就阻止水果的消化,就形成了水果和飯菜混合在一起的局面。最大的傷害是會阻礙體內的消化過程,胃內腐爛的食物會被細菌分解,產生的氣體對腸胃有一定的危害
湯補不要油膩
給月子期媽咪吃的東西切忌不能油膩,做湯時少加糖、精鹽、雞精。燉烏雞時最好去皮后再燉,避免油膩導致燥熱;與雞湯相比,魚湯、排骨湯油膩感少一些更適合產后媽咪。此外,也可以適當換換口味,喝點清淡的蔬菜湯,蛋湯,但還是要以補充營養為主
其實湯補也是有講究的,根據每位媽咪的體質不同,而需要的營養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據情況來對待
惡露排不暢、腹部疼痛的媽咪:
嘗嘗益母草煲湯,但僅限此類狀況的媽咪。避免日后出血量增加或便秘惡露排出、惡露色暗的媽咪:
嘗試用黃芪、桂圓、黨參等補血氣的中藥煲湯。這種補法也僅利于當惡露已經排出,并且顏色不再呈現鮮紅色的媽咪適用,因為桂圓可以抑制子宮收縮,會阻礙子宮恢復,就不能讓惡露很好地排出
擔心發胖的媽咪:
相信這一情況的媽咪一定占大多數吧,擔心發胖就不能再吃掉過多的油脂,試試用吸管喝湯吧,就可以直接喝到湯的精髓,而排斥油脂了。注意哦,要等熱湯晾涼一點再喝,否則不僅會燙口,而且油脂也未完全漂浮在湯的上層
膳食
食療排淤
生化湯的主要成分有川芎、烤老姜、灸甘草、當歸。其中當歸可以補氣血,川芎可以活血化瘀,所以生化湯的主要目的就是給媽咪活血化瘀,有助于排凈惡露的
在胎兒出生后,子宮靠著肌肉收縮力來止血。但是如果收縮不夠充分,那么血管還會繼續出血,在宮內形成血塊,充斥子宮腔,加重阻礙子宮肌肉收縮,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而在產后的2~10天內,子宮內膜會分為兩階段分別再生,原來的內膜就會剝落,而只有等到原來的內膜完全剝落,新生的內膜才會長出來。所以生化湯就在此時起到了助徘舊膜,重生新膜的作用。由此可見,媽咪就明白為什么要在產后的2~10天內喝生化湯了
需要注意的是,生化湯也不是無限制的喝下去,最長時間不要超過兩個星期,因為當新生的子宮內膜完全長出之后,生化湯對其就會起到反面作用了。喝的時間過長,量過大會出現出血不止的不良反應。還要注意的一點是,隨著醫學逐漸發達起來,現在很多醫院都會主動給媽咪開子宮收縮劑,這種藥物和生化湯是一樣的功效,所以,很多媽咪也不再用生化湯這種中藥老方子了。喝生化湯的媽咪注意,1天1貼,早晚各1次,順產約服用7貼,剖宮產約服用5貼,空腹服用效果最佳,當然也要在醫囑下按劑量按時服用
運動
舉腿運動
仰臥,雙膝直立,腳心平放在床上。首先,大腿和床呈直角彎屈。呼吸1次。大腿更加靠近肚子。大腿和床平行恢復原狀,腿伸直,呼吸1次放下腿。每日早、晚各2回。每回雙腿交替各做5次
骨盆運動
仰臥,膝蓋直立,腳心平放在床上,手掌平放在兩側。雙腿并攏,先向右倒,呼吸1次,再向左倒。舉腿運動。每日早、晚兩回,左右各5次。舉落手臂的運動。該項運動主要為刺激胸肌使母乳流淌通暢;同時,上半身的肌肉也會得到恢復
按摩胳膊
用手掌和手指從上到下揉搓胳膊的外側。然后用相同的要領揉搓胳膊的內側。每日可隨時做,做時左右交替各10次
穿著
內衣材料好好挑
1.內衣褲布料為純棉且有良好的透氣性
2.每日更換內衣褲
3.切忌選用化纖維內衣褲
4.尺碼寬大舒適、薄厚適中
5.不宜多層穿戴
穿著
量體裁衣
1.高挑+纖瘦
可以稱這樣體形的媽咪為窈窕淑女了,所以就大膽地選擇款式吧,材料方面最好選擇舒適柔軟的,若想顯得豐滿,不妨嘗試暖色系的寬松連衣裙
2.矮小+豐滿
由于身材不是很高,固然產后會顯得更加豐滿了,若媽咪想穿出身段的話,就試試在上身裝和下身裝的其中一款選擇帖服身段的款式,而另一種就選擇寬松的款式,讓上下形成對比,展現纖細的,遮住肉肉的。一般色彩搭配上,基本是上身淡色、下身深色為好
3.矮小+纖瘦
一般情況下,這樣身形的媽咪在產后也是變化不大的,所以就延續原來的風格吧,或者想改變一下路線也可以。建議不要穿暗色系的衣服了,這樣會顯得更加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