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原味的味道
- 讀懂心靈全集
- 張燕
- 868字
- 2015-04-15 21:26:02
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人們很容易流入世俗,失去原有的東西,當然處理好待人接物,卻又不失去個人風格,這是一種社會能力。如果一個人在名利面前失去了自我,無論取得什么樣的成績,都不能不說那是一種高代價的失敗。
一位朋友總是愛品一下食物的原味,究其原因他也說不好為什么。比如在吃牛排時,他總要在未加醬之前,先切一小塊,細細地品嘗一下牛排的原味;喝咖啡時,也習慣在沒有放糖或奶精是時,先啜一口,嘗嘗那種原有的苦澀味。
由于一部《蛹之生》,讓我認識了小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吸引著我,使我一部又一部閱讀他下去。這些年來,顯然他作品的關注面更為廣泛、切入點也更加精準、技巧較原來理是圓融純熟。但我卻覺著自己的關切熱度似乎已褪,大不如以前幾年,是我移情別戀,還是他的魅力已減?
偶然在一家報紙上讀到一篇評論圍棋高手聶衛平今昔棋風之轉變的文章。文章說聶衛平這些年南征北討、東征西戰,將他的技巧磨練得更加純熟,經驗更加豐富,下棋也就愈加穩重,但當年在北大荒,地處遼闊,百里不見一人,而培養出獨尊天地的霸氣,已不復見。換句話說,失去了“原味”!
驀然間,這才發現答案原來是“原味”。正是“原味”這兩個字讓我覺得小野離我愈來愈遠,小野已非當年我初認識的小野。更成熟后的小野,好比加入奶精和糖的咖啡,雖更容易入口,但我卻懷念苦澀的咖啡原味。
記得在上學的時候,同學們都迷戀師大附近的麻辣牛肉面,有一次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吃,只見同學們個個涕淚縱橫,直呼過癮。我問其中一位“好吃嗎”,他邊擦眼淚、邊吸鼻涕的說:“辣得夠味!”我這才曉得原來同學們是被“辣”所迷惑,而忘了這牛肉面的“原味”。
生活中有時是不能否認作料的作用的,可這作料應該是要調到恰到好處,不過做到這個很難!也許看過電影《飲食男女》的人,會記得劇中郎雄飾演的大廚這一角色。說得很對,一個好廚師,就應該有敏銳的味覺,這味覺直接關系著作料參放的適度與否。如果作料加放得不適當,必然會遮蓋了原味,改變了菜本身所有的特色;可是若作料恰到好處,除能保持原味,還能更誘人。
心靈悟語:個性一旦流入世俗,就如同美麗的冰雕融化在水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