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就是想發脾氣
- 千萬不要這樣管我
- 鄭楠編著
- 2595字
- 2015-04-18 18:19:21
憤怒就像是一塊熾熱的石頭。當你撿起它,想要把它握在手里或者投向別人時,你也會被他燙傷。
——古老的諺語
情景一:
爸爸給貝貝買了《賽文超人》的碟,從此他對超人的癡迷一發不可收拾,每天都要看,走路都沉浸在超人的世界里,覺得自己是超人,開始命令家里人:“你給我拿來”“你給我走開”“我不要你們啦”“我打死你”“我殺死你”……很暴力,爸爸從來也沒打罵過他,然而當他爸爸準備教訓他打他屁股的時候,他居然敢和爸爸對打!
情景二:
圖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生。可是,如果和小朋友一起玩時,別人碰了他或他喜歡的玩具,他就特別生氣。他常常大喊一聲,雙手握拳,氣得渾身發抖,牙齒緊緊咬在一起,樣子很嚇人。媽媽如果哪句話沒對他的心思,他會把嘴噘起來,任憑媽媽怎么叫他都不理。如果因為淘氣被媽媽批評兩句,圖圖就會躲到自己的房間里把門關上大聲喊:“我生氣了!”一會兒出來之后又沒事了。
父母必知
經常愛生氣的孩子肯定不快樂。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表現,無論把生氣指向誰,結果都是自己不開心。孩子經常生氣并不奇怪,孩子之所以生氣,與周圍的人不無關系,盡管有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時候,生氣是孩子向別人示威的表現。當孩子受到攻擊,或感覺到不安全,或想維護自己的尊嚴的時候,就會生氣,像圖圖對待小朋友就是這樣。再有,當家庭氣氛長時間趨于緊張,或孩子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必要的滿足時,孩子也會生氣。人在不能獲得所需或覺得無助的時候,憤怒自然就會產生。
孩子生氣的真實愿望其實是要別人注意到他的存在,關注他的需求,幫助他解決問題。雖然,這種方式有時是過于自我中心,但他沒有判斷這需求是否合理的能力。家長即使不能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但一定要關注他的存在,不能不理他。
從另一個方面看,愛生氣的孩子看起來很厲害,其實他們內心非常脆弱。他們過于敏感,經常感到整個世界都對他們不公平。由于老是覺得受到威脅,因而他們常常發怒,用跟人爭斗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而且愛生氣的孩子往往是熱心腸的孩子。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并且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見解。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學會用更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發脾氣往往造成一些不良后果,這是很難避免的。雖然學習控制怒氣的技巧需要你和孩子花很多時間去努力。但這些努力是非常值得的。因為知道怎樣用積極的方式化解怒氣,你的孩子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結交朋友。一旦愛生氣的孩子學會有效地控制情緒,他們就能夠與周圍人發展友誼和聯系。當花費在為所謂的抗拒威脅而自衛這方面的精力減少了,他們就更容易放松自己、享受生活、熱情待人,更好地發揮潛能。
教子坊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們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為什么發脾氣;其次應該了解孩子是怎樣通過發脾氣來得到需求的表達;然后應該和孩子溝通,了解和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他的這種反應方式不受歡迎。
(1)表現對他的愛
①千萬保持冷靜。發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發火。記住,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來抓你的大妖怪。你可以發泄怒氣,但是不要針對自己的孩子,畢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②溫柔、溫和地和孩子講話,對他安靜下來有好處。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簡化自己的用語,而且平靜地和孩子說話。不要對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氣。
③靠近孩子。身體上的親密能達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氣氛緩和下來。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親密地坐在孩子身邊幫他平靜下來。
④如果孩子因為生病而發脾氣,此時你應該對他表示同情,可以陪他一起游戲,做些他喜歡的事情。因為這時他發脾氣不是無理取鬧。
⑤當他表現出一點控制自己的能力時,你要有針對性地表揚,比如本來他發脾氣時要扔東西,這回雖然發了脾氣,但沒有扔東西,應該表揚他。
(2)不予理會
①有時候孩子會存心想試探你而故意哭鬧,此時你只要站穩立場,他看看沒有指望控制你了,會安靜下來,就不會再任意哭鬧了。
②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一樣東西而大發脾氣,千萬不要為了讓他安靜而把東西給他。如果一發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后他就會更隨心所欲地亂發脾氣。
③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鬧,你忍受不了他的叫聲時,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做聲音大的活動,例如吸地板、釘東西。不要理會孩子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要讓他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
(3)轉移注意力
①音樂有鎮定的功效,放點音樂,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鬧停止。
②可以忽然提出一個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塊兒去干,他就會忘記發脾氣的事。
③在孩子耳邊輕聲說些有趣的事,或者開始說故事,孩子很可能會為了聽故事而停止哭泣。
④如果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緊張,那你可以讓孩子玩個有意思的游戲、讀本書或者把孩子帶到戶外。
(4)隔離政策
①心平氣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不再哭鬧時,就可以回來。等他回來之后,和他談談剛才的事,以及如何避免這種狀況發生。萬一孩子再度哭鬧,仍舊采取隔離政策。
②如果孩子在店鋪里大哭大鬧,只要平靜地把他帶出來或帶上車。等他哭過之后,再繼續把剛才的事做完。不要讓孩子覺得發脾氣可以阻止你采購。
③不要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和他理論,他一定聽不進去,等事情過去了,他有一個好心情時,可以和他談談,這樣效果會更好。
一個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常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一天,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讓他每發一次脾氣都用鐵錘在他家后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12顆釘子。過了幾個星期,小男孩漸漸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憤怒,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開始漸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父親又建議他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小男孩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后,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中留下疤痕。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后再拔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么兩樣。”
我們對人所造成的傷害,再多的彌補往往也無濟于事。所以在生氣的時候,不管怎樣總要留下退一步的余地,以免做出無法挽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