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喜喪(2)
- 我的人生筆記: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 蔣子龍
- 4512字
- 2015-04-13 17:02:40
治喪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吃,根據(jù)你的家底兒,你想把喪事辦到什么規(guī)模,桌上的菜應(yīng)該上幾個碟幾個碗,約定俗成是有慣例的,你太寒磣了就讓村里人和親戚們笑話,甚至?xí)肿?。大哥的兩個兄弟和長子都在天津衛(wèi)做事,侄子們又想把喪事辦得好看,那就得豁得出去讓人吃。再說人家來吊唁都不會空著手來,燒紙是必帶的,同時還要隨禮,少則十元,多則幾十元不等,不交錢的也會送一塊峰子布料、在民間深入人心的吃絕戶最早就是由治喪引起的:沒有兒子的人死了,在辦喪事的時候人們就會拼命地吃,主家如果不大大方方地讓村里人張開肚皮大吃幾天,就會犯眾怒,遭到唾罵。因?yàn)樗^承了絕戶的家產(chǎn),也是白揀來的。以后演變成凡是喪事都要吃,從吃的規(guī)模看喪事辦得排場不排場。吃是給死者減罪,到陰間少受苦,也是給死者的后人免災(zāi)。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隨著治喪大隊(duì)的成立,火頭軍立刻行動,在院子里和大門口兩邊壘灶埋鍋,一笸籮一笸籮的饅頭蒸出來了,一大盆一大盆的菜炒出來了,一箱箱的白酒、啤酒從供銷社搬來了……本家兄弟以及為喪事幫忙的人,理所當(dāng)然要在喪事上吃,外村來吊唁的人隨到隨吃,流水的筵席就算開張了。所謂流水席就是指吃飯的人像流水一樣嘩嘩流不斷,前邊的人剛吃完,后邊的人又接上來?;蛘咔斑叺娜诉€沒有吃完,后來的人已經(jīng)在等著了。
但是孝子們也就是我的侄子、侄女、侄孫子、侄孫女、外侄孫子、外侄孫女們以及我們從天津去的一幫人,吃飯要自己想辦法,或者見縫插針地從灶上摸個餿頭盛碗菜。找個地方三下五除二地劃拉到肚子里去,或者到哪個侄子的家里讓侄媳婦抽空給做碗湯喝。所有參與辦喪事的人都是在幫我們家的忙,從情理上說我們應(yīng)該照顧人家,人家沒有義務(wù)還要照顧我們。可是整個喪事有自己的領(lǐng)導(dǎo)機(jī)構(gòu),一切活動安排都是聽從治喪大隊(duì)部的號令,我們倒成了局外人。
治喪大隊(duì)部的幾位核心人物,他們坐在炕上天南地北,家長里短,說得開心,笑得痛快。三天里他們很少下炕,更難得出屋,灶上炒出了菜先端給大隊(duì)部的領(lǐng)導(dǎo),他們喝的酒也比外面那幾十桌上的酒高一個檔次,喪事操辦過程中的大事小事都得漓示他們以后才能辦辦喪事尚且如此,可以想見平時農(nóng)村干部的權(quán)威性了。
其實(shí),大哥也被冷落在一邊了。這些人并不悲傷,無非是想借他的死熱鬧一下,大吃大唱,猜拳斗嘴,過過酒癮,而且吃喝完了還不會感謝他。因?yàn)檎l都知道,很會過日子的大哥,在他活著的時候是絕不會請這么多人到家里來十個碟八個碗地吃喝一通的。如此看來,與其死后被動地挨吃,真不如活著的時候主動請人來吃……三天里我大部分時間都坐在寂寞的大哥的棺材旁邊,和認(rèn)識的鄉(xiāng)親說話,回想我在村里度過的童年生活,好奇地看著喪事亂糟榷的以吃為中心地在向前推進(jìn)。
第二天的主要程序是火化一這令我大為不解,已經(jīng)拉開架勢要把喪事辦得熱鬧、堂皇,還做成了那么結(jié)實(shí)壯觀的棺材,為什么還要火化呢?治喪大隊(duì)部的頭頭向我解釋:現(xiàn)在農(nóng)村不許土葬,誰家死了人偷著埋了,讓村委會知道后不僅要把人挖出來照樣送到爐子里去燒,還要罰款。沒有人敢惹那個麻煩,于是農(nóng)民們想出了這么一招兒,死一次葬兩回,先火化,后土葬。只要火化完了,你再折騰多熱鬧政府也不管了。
這才是農(nóng)民的幽默,是無數(shù)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中的一策。
人們之所以懼怕火化,是因?yàn)榛鸹炅巳司蛷氐椎叵Я?。因此有些老人臨死前只留下一句話:千萬不要把我燒了!現(xiàn)在先把人燒了,還要埋什么呢?
外面陽光很毒,熱風(fēng)燙人。孝子們哭著把大哥抬出來放到靈車上。滄州火化場的這種靈車卻令人難以忍受,它是在普通的面包車底盤下面幵了個長抽屜,把死人往里面一塞,然后讓孝子們坐到上面,把死了的老人踩在腳下……這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人顧及這些了,好像火化就是這種規(guī)矩,既然不得不火化也就不得不遵守火化的規(guī)矩。
火化場在滄州市的西南角,離村子很遠(yuǎn),正好可以讓一群半大小子盡情地耍一把。他們坐著一輛拖拉機(jī)在前面開道,喀嘟嘟幵得很快,鞭炮掛在拖拉機(jī)的后尾巴上,一路上噼里啪啦炸得煙塵滾滾,同時趁風(fēng)把紙錢撒得漫天飄舞。
在烈陽下,這支奇怪的車隊(duì)把氣溫?cái)嚨酶釉餆崃耍寐穬膳缘男腥硕嘉嬷诒强礋狒[。好像走了近一個小時才到達(dá)火葬場?;鹪釄隹諘缍喡?。但生意不錯,在大哥的前面還有兩個人,大哥排在了上午的最后一爐??帐幨幍拇笤鹤永餂]有陰涼處,大家擠在火化爐外面的墻根下,有一位老太太在賣汽水,身邊還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小姑娘可以自由進(jìn)入到火化爐跟前,在停放于爐口外面的死人跟前走來走去,不躲不怕,熟視無睹。這個姑娘長大了若分配當(dāng)火化工,一定不需要別人再給她做思想工作……在漫長的等待中,孝子們都躲到?jīng)隹斓膲Ω紫氯チ奶?,只有大哥自己孤單單地躺在火化爐前,排隊(duì)等著化為灰燼的時刻快點(diǎn)到來。一送進(jìn)火化爐,大哥就徹底消失了,這一刻應(yīng)該是孝子們痛哭的時候,生離死別嘛。對死者多看一眼是一眼,多留一會兒是一會兒,希望盡量延緩把親人送進(jìn)火化爐的時間??墒?,這時候所有的人都希望快一點(diǎn)燒,燒完了快一點(diǎn)回去。天也實(shí)在太熱,年輕人的肚子大概早就餓了。
我默默地對大哥說:你不要怪喲,現(xiàn)代年輕人的孝心做做表面文章還可以,卻經(jīng)不住大的考驗(yàn)。為你的死這樣大操大辦,看似奔著你來的,吃的是你,花的是你,折騰的也是你。其實(shí)是你的死折騰了活著的人,吃的是活著的人,花的也是活著的人,這些花樣一概與你無關(guān),是為了活人的面子,是折騰給活人看的,歸根到底還是活人折騰活人。
三哥還是發(fā)了脾氣。不是鬧喪,是沖著樂隊(duì)。
三哥年輕的時候是村里的吹笙高手,逢年過節(jié)或趕上廟會,為唱戲的伴奏,誰家有了紅白事兒,少不了也會被請去吹奏一番。那個時候他們在喪事上吹奏的是《無量佛》、(坐經(jīng)曲》、(行經(jīng)曲沁還有幾支哀怨傷痛的悲調(diào),樂器一響,沉痛悲傷的沮喪氣氛立刻籠罩了治喪現(xiàn)場,也籠罩了全村。親的熱的會悲從中來,想起諸多死者的優(yōu)點(diǎn)和好處,即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也會被音樂感染,心生同情,悲憐人世,都變得寬和友善了。
在那種樂隊(duì)的伴奏下,孝子哭得格外悲痛,來吊孝的人也哭得自然。特別是到夜晚,《無量佛》的樂曲還讓人生出一種莊嚴(yán)沉靜的感覺,梵音圣號,送死者的魂靈升天。
誰料今天花錢請來的吹鼓手們,競在大哥的棺材旁邊吹奏起現(xiàn)代流行歌曲,一首接一首,《纖夫的愛》、《九妹》、《大花轎》……樂曲一響,年輕人就跟著唱,其實(shí)是一種喊叫:妹妹你看著我一個勁地笑,我知道你在等我的大花轎……嘰嘰嘎嘎,打打鬧鬧。叫孝子們還怎么哭?叫來吊孝的人想做個哭的樣子都困難。樂曲與治喪的氣氛格格不入,讓人感到極不舒服,難怪三哥會發(fā)火。
他老人家是我們這一支蔣姓人家的權(quán)威,吹鼓手們怎敢不聽,立刻改奏治喪的曲子,圍觀的老老少少也都跟著散了。二侄子找到我,悄悄地說:別人不敢張嘴,您得勸勸我三伯,不能管這種事。
為什么?這是辦喪事,還是辦喜事?
現(xiàn)在辦喪事都是這個樣,光吹喪曲子大家不愛聽,不愛聽來的人就少。咱花錢請樂隊(duì)不就是圖個熱鬧嗎?就得多吹人們軎歡聽的,等一會兒還要點(diǎn)歌兒,還要跳舞吶……還要跳舞?在你爹的棺材旁邊?
對啊,怎么啦?改革開放嘛,怎么城里人倒成了老趕既然想大辦,就要求來的人越多越好,也顯得我大一家人緣好。
不,你爹現(xiàn)在需要的是鬼緣,這樣瞎折騰把喪事辦成狂歡節(jié),叫你爹的靈魂怎么安息?倒好像是活著的人在慶祝他的死,就不怕他的懲罰嗎?話可以這樣說,但侄子們想把他們父親的喪事辦得漂亮、圓滿,我和三哥只能成事不能攪事。我對侄子說:你三伯管得對,你的道理也不錯,我把你三伯拉到一個地方去休息,我們一走你就去告訴樂隊(duì),隨他們的便!我把三哥安頓到距治喪現(xiàn)場還有老遠(yuǎn)的小侄子家歇著,把侄子的話去掉棱角向他學(xué)了一,勸他眼不見不心煩,耳不聽不生氣,隨他們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吧,有大事需要他出面的時候我會來叫他。
等我再回到大哥身邊的時候,樂隊(duì)前面又圍了不少人。圍觀者這回不是要求樂隊(duì)吹奏什么歌曲,而是讓一個手拿竹板,像女人一樣忸怩作態(tài)、飛眼吊膀的男人在表演節(jié)目。直到有人從治喪大隊(duì)部領(lǐng)來十元錢交到那人手里,他才給自己報(bào)幕:
那我就給老少爺們兒唱一段《奴家十八恨》……四周響起了嘻嘻的笑聲和拍掌叫好聲。我心里罵了一句,這叫什么玩藝兒,帶色兒的也開始上了。
在辦喪事的整個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哭,無哭不為喪。
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雖然愛趕時髦,把喪事辦成了軎怒哀樂的大雜燴,唯獨(dú)還缺一項(xiàng)一花錢雇人哭喪。因此大哥的喪事自始至終都得靠大哥的親厲們自己哭。
死了親人要哭,這是很正常的。在親人剛剛咽氣的時候,你怎樣哭都不要緊,卻不外乎古人在《方言》里所歸納出來的三種方式:哭泣不止、無淚之哭和泣極無聲。私人的悲哭一旦有別人介入,有了解勸者和觀看者,或者進(jìn)入正式的治喪程序,哭就變成一種責(zé)任,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種藝術(shù)、一種表演。
記得一九七七年春天,一向身體很好的父親突然無疾而終。從天津回家奔喪的人一下火車就開始哭,從火車站到村子還有七里地中途被接站的人勸住了一會兒,到了村邊上又開始哭。那是真哭,是大哭,因?yàn)樾奶垡桓赣H活得厚道,死得仁義,沒有給兒女們添一點(diǎn)麻煩,自己悄沒聲地干千凈凈地走了,讓兒女們覺得像欠了老人什么??奁饋砭蛣诱媲?,眼淚止不住,見到父親的遺容會哭,想起跟父親有關(guān)的事情會哭,聽任何一個人談起父親也會哭……到了第二天,我和妻子的嗓子都啞了,無論再怎樣用力也哭不出聲音來。但喪事要辦好幾天,孝子們無論白天黑夜都要跪在父親靈前,一有來吊孝的就要陪著大哭,每天早、中、晚,要三次從村北頭哭到村南頭去報(bào)是孝子們的哭聲支撐著治喪的全過程,治喪的悲哀氛圍也要靠孝子們的哭聲來營造。眼淚流干了還可以遮掩,沒有聲音可是非常難堪的事,甚至?xí)秽l(xiāng)親們誤會為不孝。如果都像我和妻子,干流淚,干張嘴,不出聲,那喪禮就變成了一幕幕啞劇,難免會被外人譏笑。
幸好大哥大嫂,三哥三嫂,侄子侄女,還有一大幫叔伯的兄弟姐妹、孫男嫡女,他們能哭會哭,哭聲沉重動情,哭詞滔滔不絕。直到治喪的最后高潮,出殯、下葬,他們?nèi)阅芸薜盟盒牧逊危@天動地,讓幫忙的人和村里看熱鬧的人無不動容??蘼暿且环N宣告,宣告死者生前有人疼死后有人想,生的體面,死的也體面,生得功德圓滿,死得無愧無悔。
轉(zhuǎn)眼間就輪到哭我的同輩人了,一年多以前剛哭完了大嫂,現(xiàn)在又哭大哥。第一天哭得挺好,尤其是大哥的兩個女兒,焦肺枯肝,抽腸裂膈,哭的時間長,且伴有形體動作,或撲天搶地,或捶胸撞頭。她們的哭不是干嗛,是有內(nèi)容的,一邊哭一邊說,諸如我那苦命的爸爸,不會享福的爸爸,不知道疼自己的爸爸等等。總之是將大哥的種種長處當(dāng)做缺點(diǎn)來抱怨即便是不相干的人聽到兩個侄女的哭也會鼻子發(fā)酸,陪著掉淚。人要死得風(fēng)光,就得有女兒。喪事要想辦得感人,不能少了女人的哭。
或許由子先火化的緣故,再加上吹鼓手們制造的嘻嘻哈哈的氣氛沖淡了應(yīng)有的哀慟,到第三天出殯的時候,正需要大哭特哭了,孝子們卻哭不上去了。或有聲無淚,或只擺擺架勢走個過場。
現(xiàn)代人是越來越不會哭了。特別是城里人,有些死者兒女一大幫,到需要寓潮的時候,卻哭不出效果。效果又是給誰看的呢?把內(nèi)心的悲痛表演給外人看,這悲痛的味道就變了??奘莻€人的事情,應(yīng)該是動于衷發(fā)乎情,自然放聲。
但是,既生而為人,還要講究做人’。做―就有了表演給別人看的意思,哭也不能不講究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