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優秀到卓越
- 吉姆·柯林斯
- 1504字
- 2018-12-27 15:11:49
1971年,一個看似普通,名叫達爾文·E·史密斯(Darwin.E.Smith)的人當上了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此前的20年中,這家墨守成規的紙品公司的股票已跌至低于市場36%的水平。
史密斯是該公司的常年內部律師,性情溫和的他似乎也不能確信董事會的這一決策是否正確——當一位董事將史密斯拉到一邊,提醒說他缺乏擔當此重任的資格時,這種感覺更強烈了。但是他確實成了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并連任了20年。
這是怎樣的20年!在此期間,史密斯創造了令人震驚的轉變,將金佰利-克拉克轉變為世界一流的紙制品生產公司。在他的任期內,金佰利-克拉克的累積股票收益率是市場平均的4.1倍,一舉擊敗其直接競爭對手斯科特紙業和寶潔公司,并取得了比諸如可口可樂、惠普、3M和通用電氣這樣令人尊敬的公司還要驕人的業績。
這是一個令人欽佩的業績,是20世紀實現從優秀到卓越跨越的最佳范例之一。但即便是這樣,也很少有人——包括學管理和公司歷史專業最勤奮的學生——知道史密斯的任何事情。也許他倒樂于這樣:史密斯不是一個妄自尊大的人,他喜歡與管道工、電工們結伴。他的假期都是在威斯康星州的農場上度過的:駕駛一輛鋤耕機轟隆隆地繞著農場轉,挖坑,搬石頭。他從不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英雄或知名企業家的形象。當一名記者問及他的管理風格時,他只是透過那笨拙的黑框眼鏡盯著那名記者。他當時的穿著就如一個農場男孩第一次穿上從J·C·潘尼服裝店買來的西服一樣不自在。在一段漫長、拘束的沉默之后,他僅僅說道:“特立獨行。”《華爾街日報》也沒有為史密斯寫過任何引人注目的專訪。
但如果你就此認為達爾文·史密斯就是個溫順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他于笨拙害羞和不事做作中流露出一種強烈的、決不向命運低頭的決心。史密斯從小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農場上長大,家境貧寒,因此他半工半讀念完大學:白天在國際收獲者農場(International Harvester)打工,晚上在印第安納大學上課。一天,他在工作中失去了一個手指。據說他那天晚上去上了課,第二天照樣工作。雖然這可能有些夸張,但他確實沒有因為失去一個手指而放慢畢業的進度。他依然白天工作,晚上上課,并獲準進入哈佛法學院。后來,在他成為首席執行官兩個月后,醫生診斷出他患有鼻咽癌,并預言他活不過一年。他將病情告知了董事會,同時聲明他還沒死,也不準備馬上死。史密斯依然堅持完成滿滿排在日程上的工作,同時每星期往返于威斯康星和休斯敦之間接受放療。結果,他多活了25年,而且大部分時間擔任首席執行官。
正是憑著這種決心,史密斯重塑了一個金佰利-克拉克,特別是當時他做了該公司歷史上一個最不尋常的決定:賣掉所有的造紙廠。走馬上任后不久,他和他的研究小組得出結論:傳統的核心業務——銅版紙——注定會走向平庸,因為這一行業經濟不景氣,競爭也不激烈。但他們認為,如果金佰利-克拉克投身到紙制消費品這一行中來,世界級的競爭對手如寶潔會迫使金佰利-克拉克要么走向輝煌,要么走向毀滅。
當史密斯決定破釜沉舟,宣布賣掉所有造紙廠的時候,一位董事會成員稱,這是他所見過的首席執行官作出的最有魄力的決定。所有的工廠,甚至包括在威斯康星州與公司同名的金佰利工廠也被賣掉了。所得的收益全部注入消費品行業,投資到像好奇(Huggies)和舒潔(Kleenex)這樣的品牌上。
商業媒體稱這一舉措愚蠢之極,華爾街的金融分析師們也給他們的股票降了級。但史密斯毫不動搖。25年后,金佰利-克拉克收購了斯科特紙業,并在8個產品系列中有6個超越了寶潔公司。退休后的史密斯回想起他創造的非凡業績時,僅僅說道,“我從未放棄試圖勝任這項工作的努力。”請見圖2.1、圖2.2。

圖2.1 達爾文·史密斯上任之前
在金佰利-克拉克1美元投資的累積收益(1951——1971)

圖2.2 達爾文·史密斯任期內
在金佰利-克拉克1美元投資的累積收益(197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