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從優秀到卓越作者名: 吉姆·柯林斯本章字數: 1385字更新時間: 2018-12-27 15:11:48
從優秀到卓越的永恒的“物理學”
有一次,在一個會議上,我剛向一群互聯網的首腦人物介紹完我的研究成果,這時一個人舉手向我發問:“你的這些研究成果能繼續運用于新經濟時代嗎?我們是否需要拋棄所有的舊觀念重新開始?”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太高,所以我想先正面解決這個問題,再討論書中有價值的東西。
不錯,這個世界正在不斷變化,也將繼續如此。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探索永恒的規律。可以這樣想:工程學的實踐在不斷演化、改變,而物理學原理卻相對保持不變。我想,我們的工作也是對永恒規律的一種探索——卓越企業所具有的永恒的物理學——不管我們周圍的世界如何變化,它都保持著正確性、相關性。具體的運用(如工程學)確實會發生變化,但是某些關于有組織的人類行為的永恒規律(如物理學)卻歷久不衰。
事實上,新經濟中也沒有什么新東西。電、電話、汽車、收音機或半導體的發明,對于有幸目睹它們的人來說,不也是一種新經濟嗎?難道我們可以說,他們對新經濟的感覺沒有我們今天如此強烈嗎?在新經濟的每一次表演中,最優秀的領袖人物都會嚴格遵循特定的基本原理。
有人會指出,無論是從范圍還是從步伐來說,當今的變化都遠遠大于過去任何時候。這話也許有道理。但即便是這樣,在我們的研究中,一些公司面臨的變化之大可與新經濟中的任何變化相匹敵。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隨著金融自由化的全面展開,在大約3年的時間里,銀行業發生了徹底的轉變。這對于銀行業無疑是個新經濟!但富國銀行依然運用本書中的每一條結論,照樣創造出了卓越業績,在金融自由化的大潮中以不變應萬變。
當你埋頭于后面幾章時,請記住很關鍵的一點。這本書既不是關于舊經濟的,也不是關于新經濟的。它甚至不是關于你所讀到的那些公司的,也不是關于商業本身的。它最終只跟一件事有關:從優秀到卓越的永恒規律。不管你的公司對業績是如何定義的,它都能教你如何管理一個優秀的公司并將其變為一個能持續創造非凡業績的卓越公司。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令人吃驚,但我不認為我所做的是關于商業的研究,甚至并不認為我這本書從本質上說是一本商業書。相反,我認為,我的工作是對可令任何一種卓越組織長盛不衰的規律的探索。我對卓越和優秀、杰出和平庸之間有哪些本質區別感到很好奇。我只是將公司作為進入黑匣子之內的一種手段而已。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公開上市的公司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組織,前者具有兩大研究優勢:一是對于業績有一個公認的標準(由此我們可以嚴格地選出一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二是有大量數據可供參考。
優秀是卓越的大敵,這一現象并非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它也是人類普遍面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解讀從優秀到卓越的各種奧秘,就能為任何類型的組織提供某些有價值的東西:優秀的學校就能成為卓越的學校,優秀的報紙就能成為卓越的報紙,優秀的政府部門就能變成卓越的部門,而優秀的公司也就能變成卓越的公司。
因此,我請你們和我一起開始一次探索之旅,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找出從優秀到卓越所必需的要素。我也鼓勵你們對所學的東西提出質疑,正如我最喜歡的一位教授說過的那樣:“最杰出的學生往往是那些不篤信教授的學生。”千真萬確。但同時他又說道:“不能僅僅因為你不喜歡數據中隱含的意義,就將數據統統扔掉。”在此我將提供所有資料供你參考,而不是讓你盲從我們的結論。你們就是法官和陪審團。我們讓證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