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后宮秘史
  • 霍晨昕
  • 2972字
  • 2019-01-01 13:35:25

美人身世成謎

——美女間諜西施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相傳她幼年經常在村邊的小溪浣紗,水中的魚兒見到她都羞愧地沉入水底,便有了沉魚之貌的說法。世人對西施的大部分認識,都來自后來的吳越之戰。如果她是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那么她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受過訓練的專業女間諜。不過世人似乎更關心她的感情歸宿和最后的去向,大概人們都希望在冰冷的政治世界里能找到一絲感情帶來的溫存。

西施其人

關于西施最詳盡的歷史記錄是在《吳越春秋》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樣一位出色的女間諜,卻沒有被記錄在《史記》《國語》之中。這不禁讓人想到西施很可能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歷史上并沒有原型。《吳越春秋》并不完全是客觀歷史,里面摻雜著一些虛構夸張的戲劇性橋段,那么西施這一段內容,會不會也是作者有意添加的?

不過后人在《管子·小稱》中發現了西施這個名字,但只是提及她的美貌,卻沒有說她幫助勾踐滅吳的事。現今史學家大多傾向于認定西施確實存在,而且的確在吳越之爭中有過突出表現。

無論這個人物是否存在,都不能影響后人對她的追尋和探索,這就注定了西施的故事要永遠被保留下去。

按照《吳越春秋》的記載,西施,名夷光,越國人,家鄉在浙江諸暨苧蘿村。因為西施住在西苧蘿村,故名西施。而著名的“東施效顰”中的東施,自然就是住在東苧蘿村。

西施擁有絕世美貌,這也是令她從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孩變成重要歷史人物的關鍵所在。

美女間諜

公元前494年,越國被吳國所滅,越王勾踐向吳王夫差俯首稱臣。夫差為了羞辱勾踐,命他和越國大夫范蠡一起在吳國養馬。勾踐只能忍辱負重,裝出一副奴顏婢膝相,任憑夫差凌辱。這樣的日子過了大約三年,夫差終于相信勾踐對自己是真心臣服,將勾踐一行人放回了越國。

勾踐受此奇恥大辱,怎會善罷甘休?所幸的是,勾踐是個理智且有智慧的人,沒有一味貪圖報復的快感,而是休養生息,臥薪嘗膽,治理越國。在范蠡、文種等賢能之士的幫助下,勾踐重新建立起一個富強的越國。

勾踐在振興越國的時候,也不忘從另一個方面削弱吳國的斗志。于是,歷史上屢試不爽的美人計再次閃亮登場,西施是被選拔出的最符合美人計要求的美女之一。西施跟另一名被選中的美女鄭旦一起進了越國王宮,進行一系列的系統學習,包括禮儀、歌舞、詩書、歷史、時局,以及魅惑吳王的技巧和計謀。

學習結束之后,勾踐以進獻為名,將西施和鄭旦送到了吳王夫差的身邊。據說在學習期間,范蠡跟西施已經暗生情愫,私訂終身。后來送西施去吳國的時候,范蠡更是自告奮勇,親自送行,而且在吳國停留了一年多才離開。

其實從政治角度講,范蠡留在西施身邊一段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一個心思縝密的權謀家,范蠡可以幫助西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從私人感情而言,范蠡自然是想在愛人身邊多留一刻。

西施來到吳國之后,立即就得到了吳王夫差的寵愛。當時伍子胥曾告誡夫差,西施恐怕是越國用來消磨大王意志的政治工具。但是夫差面對如斯美人,哪里還聽得進去,不僅將西施納入后宮,還整日與她形影不離。而西施則施展渾身解數,讓夫差不思朝政。

就這樣過了幾年,夫差對西施越來越寵愛,對國事卻日漸荒疏。伍子胥眼見夫差當年的雄心壯志都丟在了溫柔鄉里,心里焦急萬分,多次勸諫夫差要一鼓作氣先消滅越國。但是此刻夫差最信任的人已經不是伍子胥,而是大夫伯嚭。伯是個貪婪又善于逢迎的小人,當大臣們都勸夫差不要沉迷美色,不要被西施所騙的時候,他卻跳出來堅決維護西施。人總是喜歡跟放縱自己的人親近,夫差也不例外,盡管他曾經知道放縱不是件好事。

其實伯嚭私下里收受了越國的許多好處,負責幫助西施瓦解夫差的戰斗力。于是,當伍子胥強烈建議吳王趕快消滅越國的時候,伯嚭立即出面阻止,稱此時齊國對吳國虎視眈眈,十分囂張,先除掉齊國才是最緊要的。夫差也一直想攻打齊國,聽了伯嚭如此支持自己,便舉兵攻打齊國。這一仗吳國險勝,夫差十分高興,從而也更加信任伯嚭。

伯嚭得寵,不斷在夫差面前說伍子胥的壞話,夫差越聽越恨,處死了伍子胥。據說伍子胥在臨死之前,讓鄰人將自己的眼睛挖出,掛在吳國都城的城門上,他要親眼看著越國舉兵來攻。這一年是公元前484年。

兩年之后,越王勾踐率兵攻打吳國。此時的夫差正帶著吳國主力在攻打晉國,沒想到越王勾踐會乘虛而入,于是急忙回國援救。但此時的吳國都城已經被攻破,太子也被殺害,夫差無力回天,只能求和。勾踐此次征伐消耗了不少兵力、財力,一時間無法徹底滅吳,便佯裝答應夫差和解。

公元前473年,崛起的越國已經勢不可當,要稱霸諸侯國,勾踐第二次率兵殺進吳國。夫差見大勢已去,便舉劍自殺。

西施去向

吳國已滅,勾踐心愿已了,西施再沒有利用價值。那么西施到底何去何從?這已成為歷史之謎。關于西施去向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西施跟隨范蠡一同離開了越國;一種說法是西施被殺害了。

關于范蠡離開越國之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這樣記載:“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里面沒有提到任何關于西施的信息。不過唐版的《越絕書》中記載:“吳之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其中還記錄一些他們歸隱之后的生活點滴,十分溫馨動人。然而,現今流傳的《越絕書》卻沒有這段記載。到底西施是不是跟范蠡遠走他鄉,今人無從知曉。但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傾向于這一種說法,因為人們更希望一個有為國獻身勇氣的女子,最后可以得到美滿的愛情。

至于第二種說法,則有些殘忍。《墨子·親士》中記載:“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這里的“西施之沉”,是指西施被沉水而死,原因就是她的美貌。根據《東周列國志》所言,夫差死后,西施回到了越國。勾踐垂涎西施美貌,便傳她侍寢。這件事被勾踐的妻子知道,妒火中燒之下,將西施丟進了江水之中。勾踐知道后也沒有責備妻子,因為妻子那句話說得十分在理:“此乃禍水,豈能就留。”自古以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類似西施這樣的棋子,會在完成任務后被殺,也不是全無可能。

此外還有一說,認為是勾踐殺害了西施。當年范蠡從眾多女子中挑選出西施,并傳授她各種技藝和才能,朝夕相對,自生情義。后來西施到了吳國,曾跟范蠡相約,任務一旦完成,兩人就雙宿雙飛,找個沒有紛爭的安靜地方隱居,不再過問時政。但在范蠡傾心于西施的同時,勾踐也對西施萌生了好感。不過勾踐并沒有表明心跡,反而還承諾范蠡,只要吳國一亡,就成全他和西施。勾踐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穩住西施,讓她更有動力完成任務。后來吳國滅亡后,勾踐食言,他擔心西施會被范蠡帶走,就以得不到就毀滅的心態,將西施沉入江中。很多人認為勾踐生性狡詐,做出這種事情也極有可能。

∷西施浣紗

不管西施是被誰害死的,認可西施被沉的人不在少數。大概是認定了政治陰謀中沒有浪漫主義色彩,因此很多人堅信西施不會有好下場。不過單從政治角度而言,西施被害是極有可能的。但是如此精彩又重要的事情,卻沒有被記錄在《史記》《左傳》《國語》等重要史籍中,又讓人不得不想到關于西施的一切,會不會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這令人唏噓又感動的往事,會不會真的是后人的虛構。

無論西施存不存在,她的故事真不真實,這個人物的出現都讓歷史多了些許趣味,也給了后人許多想象的空間。或許在這個時候,不該討論她的存在性,而應該關注她出現的原因。如果《吳越春秋》中對西施的記載是虛構的,那么只能說世人太渴望在那段混亂昏暗的歷史中,出現一個類似西施這般勇敢又有傳奇色彩的女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奎屯市| 南昌市| 绥芬河市| 关岭| 四子王旗| 威远县| 汽车| 麻栗坡县| 富宁县| 徐闻县| 鄂伦春自治旗| 铁岭县| 高密市| 塔城市| 宁明县| 抚远县| 丁青县| 嘉定区| 山东省| 深州市| 汨罗市| 天水市| 云霄县| 怀远县| 昭通市| 罗甸县| 鸡泽县| 屯留县| 嘉荫县| 定襄县| 奈曼旗| 和硕县| 囊谦县| 芜湖县| 碌曲县| 安国市| 那曲县| 益阳市| 岳阳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