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華上下五千年
  • 白樺
  • 1461字
  • 2019-01-01 13:37:58

蚩尤的傳說

尤雖然被黃帝打敗了,但在上古中原民族的傳說中仍是一位英雄,而很多西南少數民族更是一直崇拜蚩尤,甚至認定涿鹿大戰是蚩尤戰勝了黃帝。

在神話傳說中,反抗黃帝權威的人類英雄或者神靈,主要有蚩尤、夸父和刑天三個。涿鹿大戰,蚩尤是首謀,那是毫無疑問的。此外,據說巨人夸父一族也在蚩尤軍中,而刑天據說是炎帝的臣子,那么也很有可能是僭稱炎帝的蚩尤的部下。

蚩尤被殺

蚩尤在涿鹿被黃帝打敗后,并沒有死在亂軍之中,而是被黃帝軍隊俘虜了。黃帝看蚩尤背生雙翅,動作極為敏捷,不敢有所耽擱,就在涿鹿當地把他殺掉了。據說黃帝怕蚩尤逃跑,砍下他腦袋的時候,還不敢把禁錮他手腳的木枷除去。

也有一種說法,說蚩尤曾經從主戰場上逃脫,一直逃到冀州中部,才終于被黃帝的追兵趕上。黃帝就在擒獲蚩尤的地方砍下了這個敵人的首級,怕他復生,就把身體和腦袋分別埋葬,從此這個地方就被稱為“解”——解就是分開的意思——這里就是如今山西的解縣。解縣附近有一座鹽池,叫作“解池”,池里的鹽水顏色泛紅,據說那就是被蚩尤的血所染紅的。

還有一種說法,蚩尤的身體和首級并沒有被埋在解縣,而被運去了黃帝的根據地山東,身體埋在鉅野,墳墓名叫“肩髀冢”;首級埋在壽張。古代壽張的居民每年十月都要祭祀蚩尤,據說此時總會出現一道赤紅的霧氣,從墳頭直沖云霄,好像一面旗幟,人們把它叫作“蚩尤旗”。

“兵神”蚩尤

還有一種說法,蚩尤并沒有被黃帝斬首,他在戰敗后表示悔過,于是仁慈的黃帝就饒恕了他。從此蚩尤就在黃帝部下,為昔日的敵人效勞。據說西泰山大會鬼神,是在涿鹿大戰之后,開道的蚩尤,以及灑掃道路的風伯、雨師,都是敗軍之將。

不管蚩尤最終有沒有被殺,對于上古這個敢于挑戰黃帝權威的英雄,歷代民眾對他又恨又愛,又懼又敬。因為蚩尤創造了五兵,又有銅頭鐵額,勇猛善戰,所以很多古人尊他為“兵神”。戰國時代開始的角抵戲,是兩人比較力量和騎射的技藝表演。據《述異記》記載,大約在晉朝,今河北一帶地區將它發展成蚩尤戲。老百姓三三兩兩頭戴牛角,互相抵觸。很明顯,這種娛樂活動是在模仿牛頭的蚩尤戰斗時的情景。

神秘的饕餮紋

古代很多器物上都飾有一種奇特的獸形紋,尤以商代青銅器上為最多,那就是“饕餮紋”。饕餮紋細看是兩條側面的龍或者蛇以頭相對,這樣就自然形成了雙眼雙耳和一張巨口。有人認為那是一種有頭無身的怪獸,細細的龍尾不是龍尾,而是怪獸的翅膀。這種怪獸,名字就叫“饕餮”。

饕餮是古代傳說中的惡獸,據說它吃人未咽,所以沒有了身體,只剩一個碩大的腦袋,以及似乎可以吞下一切的大嘴。饕餮這個詞匯也逐漸引申為貪財之意。有一種說法,這個饕餮,正是由蚩尤被砍下的腦袋所變化而成的,它那一對翅膀還保留在頭顱兩側。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年代約為前5300年~前4300年。良渚文化在農業、紡織、制玉和制陶等方面都很有成就,是史前時期中國南方文化的主流。這一時期的石器農具磨制得非常精細,主要有石犁、穿孔斧、穿孔刀等。農作物品種很多,如秈稻、花生、蠶豆、甜瓜等。紡織方面,良渚文化開辟了家蠶飼養和絲織品生產的新領域,養蠶和織絲開始成為人們的主要經濟活動。良渚文化的陶器普遍采用輪制,造型規整,以泥質灰胎磨光黑皮陶最有特色。玉器也很有特色,數量之多,工藝之精,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其他文化所罕見。其中尤以玉琮最具特色,上面刻有構圖相同的神秘的獸面紋,是一種用于宗教祭祀活動的禮器。良渚文化是中國文明起源時期諸種南方文化中最為發達的一系,影響深遠。中國最早的幾個奴隸制國家都先后繼承了良渚文化的某些東西,同一時期的其他文化中也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某些特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江油市| 师宗县| 东方市| 平果县| 蒲江县| 红安县| 仙桃市| 昭通市| 阳山县| 石阡县| 滦平县| 溧水县| 广平县| 林芝县| 鹤庆县| 体育| 潼关县| 小金县| 仪陇县| 周宁县| 阿尔山市| 肥东县| 甘谷县| 潮州市| 东至县| 商洛市| 腾冲县| 南投市| 巴彦淖尔市| 湘阴县| 青海省| 松江区| 定安县| 永登县| 凌源市| 郴州市| 东源县| 大竹县| 惠水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