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法國
  • 王園園
  • 3433字
  • 2019-01-01 13:43:23

英法百年戰爭

時間

1337~1453年

人物

法王菲利普六世

英王愛德華三世

法王查理五世

法王查理六世

英王亨利五世

英兩國宿怨頗深,領土爭端困擾著歷代法王,錯綜復雜的王室關系又為此增添了許多變數。對于法英兩國君主而言,對方都是眼中刺、肉中釘,必先除之而后快。1328年的法國王位之爭讓兩國之間的矛盾升級,由此爆發了持續百余年的大戰。

法國王位之爭

15世紀的歐洲,行會控制著商業中的操作程序,大部分商人和手工業者都隸屬于某個行會。此圖為當時羊毛業行會的標志。

路易九世去世之后,菲利普三世成為國王。他在位15年,但是政績無可圈可點之處。1285年,身材高大、英俊瀟灑、有“美男子”之稱的菲利普四世繼承了王位。這位國王可不是“繡花枕頭”,他通過聯姻、戰爭等方式,大大擴展了王室領地。他還加強吏治,完善國家機構,命人編寫了通行全國的法律。但此后,他的兒子路易十世、菲利普五世和查理四世都是短命國王,一共在位的時間不過短短的14年。1328年,查理四世亡后無嗣,宣告了卡佩王朝的終結,國王寶座一時懸空。

當時王位的主要競爭者有兩個,一個是菲利普四世的侄子菲利普·德·瓦洛亞,另一個是菲利普四世的外孫英王愛德華三世。愛德華三世宣稱他是菲利普四世的直系血脈,更有資格繼承王位。但法國貴族們不愿意看到一個英國人成為自己的國王,最終菲利普·德·瓦洛亞做了國王(即菲利普六世),從此開始了瓦洛亞王朝的統治。菲利普六世上臺后,試圖收回英國在法國西南部的領土。愛德華三世進行了頑強反抗,并聲稱他才是正統的王位繼承人。這場法國王位繼承權引起的糾紛導致了英法的“百年戰爭”。

其實王位之爭只是戰爭的一個導火索,其中還有更深刻的原因。首先是領土糾紛。英國的諾曼底王朝和安茹王朝都是由法國的貴族建立的,因而在法國擁有大片領地。從菲利普二世開始,法王陸續收回了英王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但英王仍占領著法國西南部不少土地,歷代法王均對此耿耿于懷,從沒放棄過驅除英王勢力的努力。另一個直接原因是佛蘭德爾問題。佛蘭德爾是法國的附庸,毛織業非常發達,是西歐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因其毛織業的主要原料——羊毛大部分來自英國,因而在經濟上與英國密切相關。1328年,法王菲利普六世在佛蘭德爾建立了直接統治。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蘭德爾為了保證原料供應,轉而支持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才是佛蘭德爾的合法統治者。菲利普六世為此大為惱火。這一連串矛盾交織在一起,終于引發了英法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

1337年11月,愛德華三世向菲利普六世下了戰書,大舉進犯法國,英法“百年戰爭”由此爆發。

法英開戰

法軍主要由騎兵組成,而英軍雇傭兵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步兵、弓箭兵和騎兵,由國王統一指揮。法國的騎兵部隊精銳勇猛,從力量對比上看,要略勝英軍一籌,但是戰爭伊始,法軍卻未能從英軍身上討到便宜,反而是連連受挫。

法國和英國隔海相望,可以說,誰能奪得制海權,誰就取得了制勝的關鍵性砝碼。1340年,兩國爆發了斯魯斯海戰,英軍重創法軍,取得了制海權。從此,英軍接連不斷地將軍隊輸送到法國本土,戰爭在法國領土上展開。之后,在教皇的斡旋下,兩國休戰數年。

然而到了1346年,爭端又起。英王愛德華三世親率大軍登陸法國。同年8月,在法國東北部的克勒西,雙方展開了陸上決戰。戰爭的結果是法軍死傷慘重,英軍不過損失40多人。英軍乘勝追擊,次年就攻克了法國的港口要塞加萊。

1348年,黑死病席卷整個歐洲。據粗略統計,1348~1352年,至少有1/3的歐洲人口被黑死病奪去了生命。法國和英國也未能幸免,黑死病導致的死亡人數比戰爭造成的更多。更令人恐懼的是,貴為一國之君的菲利普六世也染病而亡。人口銳減使兩國元氣大傷,無力再發動戰爭,雙方因此息兵了近10年。

法國慘敗

1355年,英國再次開戰,攻下了法國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翌年,雙方在普瓦提埃城附近展開了第二次陸上大決戰。英軍由愛德華三世的長子“黑太子”率領,法軍則是國王約翰二世御駕親征。黑太子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將法軍打得落花流水,還俘虜了約翰二世及其幼子菲利普。

普瓦提埃戰役的潰敗使法國陷入了混亂,英國獅子大開口,要求大筆贖金。年輕的法國王太子查理臨危受命。為了籌集贖金和軍費,他召開了三級會議。在會議上,市民代表要求懲處受賄官員,并要求會議選出的代表與王太子共同執政。查理拒絕了市民代表的要求,且強行解散三級會議。此舉引發了巴黎的市民騷亂。迫于壓力,查理只好重開三級會議,然而這次會議仍然不歡而散,會議上勉強達成的協議也沒有得到實施。巴黎市民對王室及其官員的不滿日益高漲。

1358年2月,在巴黎商會會長艾蒂安·馬塞爾的領導下,巴黎市民舉行了武裝起義。起義者沖進王宮,被嚇破了膽的查理在起義者的威脅下同意即刻實行改革。

沒過多久,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爆發了,被沉重的稅收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農民們揭竿而起,“雅克雷起義”爆發了?!把趴恕币饧础班l巴佬”,是巴黎的貴族們對農民的蔑稱。法國的王室和貴族被嚇得膽戰心驚,立即糾集軍隊,殘酷鎮壓了農民起義。巴黎市民起義不久也以失敗告終。

國內動亂頻發,查理忙得焦頭爛額,無力與英國作戰。1360年,他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布勒丁尼和約》,將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的領土全部割讓給英國,并用巨款贖回了約翰二世。同時,法國承認英王以國王而非法王附庸的身份占有法國的大片領土,英王則放棄對法國王位的要求。

“好人”約翰二世回國時,幼子菲利普被扣為人質。約翰不忍幼子遭此磨難,遂愿用自己交換菲利普。1364年,約翰二世病死,王太子查理繼位,就是后來的查理五世。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發生在海上,此圖為斯魯斯港口海戰的情景。

局勢逆轉

查理五世時刻記得法國的慘敗。為了報仇雪恨,他勵精圖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財政上,他整頓稅收,征收關稅、人口稅和鹽稅,增強財政實力。改編軍制則是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環,查理五世大量招募步兵取代部分騎兵,成立炮兵隊,重建海軍。在他的治理下,法國逐漸從戰敗的蕭條中恢復過來。

1369年,查理五世對英國開戰。他任命才略出眾的德·蓋斯克林為統帥,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英明的決策。在德·蓋斯克林這位偉大的軍事家的領導下,英軍逐漸被驅逐出法國。到了1380年,法軍已經收復了絕大部分割讓出去的領土,英軍的活動被局限于沿海一帶。英王迫不得已與法國簽署了停戰協定。

正當法國扭轉敗局、情勢見好之際,查理五世去世,未成年的查理六世登基。國王年幼,查理六世的叔伯們代之監國。然而這些王公貴族們相互爭權奪利,將幼主當成權勢的砝碼。

查理六世成年后得以親政,表現出了杰出的治理才能。但是從1392年起,查理六世開始精神失常,病發時將身旁所有人都視為仇敵。這樣的國王自然控制不了朝政,貴族趁機結黨營私,以奧爾良公爵路易為首的阿爾馬雅克派與勃艮第公爵“大膽”約翰為首的勃艮第派展開了激烈的權力爭奪。貴族內訌日益消磨了法國的實力,也給法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磨難,市民和農民的起義不斷爆發。與此同時,英國國內也是矛盾重重。雙方都無心交戰,所以于1396年締結了《二十年停戰協定》。

陷入困境

1413年,野心勃勃的亨利五世成為英王,這位年輕氣盛的國王重新燃起了對法國的戰火。趁著法國貴族混戰之際,他提出了取得法王王位的要求,宣稱他是合法的王位繼承人。1415年,英軍登陸諾曼底,在阿金庫爾城附近與法軍相遇。法軍雖然在兵力上占據優勢,但統帥指揮不力,軍隊反應遲緩,被英軍擊敗。而就在此時,勃艮第公爵在權力爭奪中失利,為了一己之私而與英國人結盟。在勃艮第派的協助下,英軍勢如破竹,迅速占領了整個法國北部,并攻入了法國首都巴黎。隨后,亨利五世強迫查理六世將女兒嫁給他,剝奪了王太子查理的繼承權,使自己成為王位繼承人。

1420年,戰局的失利迫使法國與英國簽訂了極為苛刻的《特魯瓦和約》。和約規定,法國成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并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繼承法國王位。

1422年,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先后猝然死去。英國將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之女所生之子立為法國和英國的國王,即亨利六世。這位國王即位時還是個不滿周歲的嬰兒,根本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只好由亨利五世的兄弟貝特福公爵任法國攝政王。被英王剝奪了繼承權的王太子查理不愿承認亨利六世的國王之位,于是率領擁戴他的軍隊退守法國南部地區,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英軍占領了法國北部,他們在那里燒殺搶掠,所到之處都實行燒光、搶光政策,并對法國人民課以重稅。英國占領區的法國人民遭受到無情的掠奪,他們的生活處境日漸艱難,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從此時起,王位之爭轉變為了民族解放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庆安县| 公主岭市| 丁青县| 抚顺县| 绍兴县| 溧阳市| 襄垣县| 叶城县| 分宜县| 重庆市| 上杭县| 娄底市| 疏勒县| 罗江县| 永年县| 泰州市| 泰顺县| 长岛县| 彭山县| 息烽县| 丘北县| 瓮安县| 陕西省| 高雄县| 米林县| 名山县| 彭州市| 信阳市| 平原县| 开原市| 清徐县| 华安县| 镇江市| 新兴县| 建德市| 仁寿县| 富锦市| 麻栗坡县| 许昌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