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中的100種養生藥材
- 李興廣
- 834字
- 2019-01-01 16:14:24
龍膽
【別名】龍膽草、苦膽草、膽草、苦地膽、埔地膽、苦草、散血草、陵游、草龍膽、苦龍膽草、地膽草、山龍膽、水龍膽等。
【來源】龍膽科植物龍膽、三花龍膽、條葉龍膽或堅龍膽的干燥根及根莖。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肝、膽、膀胱經。
【產地溯源】龍膽主產于東北地區;三花龍膽主產于東北及內蒙古等地;條葉龍膽主產于東北地區;堅龍膽主產于云南。
【現代研究】龍膽主要含有龍膽堿、龍膽苦苷、龍膽黃素、龍膽糖等。藥理研究表明,龍膽具有抗菌、促進胃液和胃酸分泌、保肝、利膽、利尿等作用。
【選購保存】龍膽的選購以條粗長、色黃或黃棕者為佳。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效用特點
龍膽與杜鵑、報春合稱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龍膽科植物中有觀賞價值的有華麗龍膽、流蘇龍膽、蘭玉簪龍膽、葉萼龍膽、大花龍膽、寬花龍膽等。龍膽以其絢麗多姿的花形花色,贏得了人們的鐘愛。
龍膽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原名“龍膽草”,因其“葉如龍葵,葉苦似膽”而得名。龍膽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之功,尤其善于清下焦濕熱,是治療婦女濕熱下注、陰腫陰癢、帶下黃臭的常用藥物之一,常與黃柏、苦參、蛇床子、白鮮皮等藥物配伍使用。龍膽在臨床上應用廣泛,還可治療肝膽疾病、高血壓、急性腎盂腎炎、病毒性角膜炎、皮膚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癥。
龍膽的常規用法是加水煎煮,用量是3~6克,內服外用均可。脾胃虛寒及陰虛傷津者需慎用。
治病驗方
龍膽瀉肝湯:龍膽草、生甘草各6克,黃芩、木通、車前子、山梔子各9克,澤瀉12克,當歸8克,生地黃20克,柴胡10克,水煎服。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用于濕熱下注,陰腫陰癢,婦女帶下黃臭,小便淋濁等;外陰炎、盆腔炎等見上述癥狀者可選用。
備用成藥
龍膽瀉肝顆粒(口服液、片、丸):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耳腫疼痛,脅痛口苦,尿赤澀痛,濕熱帶下。
經典藥膳
龍膽冬瓜冰糖飲:龍膽草10克、冬瓜250克、冰糖100克。將冬瓜去皮,切碎,與龍膽草同煮,去渣取汁,加冰糖攪勻,代茶飲用。清肝利膽,清熱解毒,用于外陰腫痛,帶下黃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