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物華天寶的璀璨之地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一句千古名言,指的便是江西南昌一帶。江西這片土地,山川靈秀,人文厚重,資源和物產豐富。無論是地表水、地下礦產,還是動植物資源,抑或廬山的云霧茶、景德鎮的瓷器、南豐的蜜橘、樟樹鎮的藥材、狗牯腦茶等,都證明了江西是一片物華天寶的璀璨之地。

水資源和礦產資源

江西擁有豐富的地表水資源,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大概是全國人均的2倍。據統計,全省境內共有2400多條大小河流,其中160多條河流全年有水,總長度達12780千米。這些河流一級級匯聚合流,形成了贛江、撫河、信江、饒河與修河五條大河,最后共同注入鄱陽湖,狀若一個完整而巨大的向心水系。

長江有八大支流,江西的贛江僅次于岷江位列第二,但它的年平均產水量高達80萬立方米以上,居八大支流的首位。江西的鄱陽湖是全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在正常年份里,它注入長江的水量超過了黃河、海河與淮河水量的總和。在鄱陽湖的下方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地下湖”,那是300萬年以前陸續沉積的砂礫石含水層,貯存著200多億立方米的“地下泉水”。在修河、錦江以及武功山南麓一帶,也隱藏著大量優質的地下水,具有重大的開采利用價值。據了解,江西境內有60%以上的河流湖泊都保持著一類水質,不少天然泉水還富含鍺、硒等微量元素。毫不夸張地說,全國最好的水就在江西。

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商晚期·臥虎立耳扁足鼎

1989年,新干大洋洲商晚期大墓出土的480余件精美的青銅器,充分展示了江西先民高超的青銅冶鑄技術。此鼎斜折沿,方唇,淺圓腹,圓底,下承三變體虎形扁足。

江西的礦產資源絲毫不遜于水資源。物華天寶的江西,地處華南成礦區的中心地帶,是環太平洋成礦帶西緣的一個重要成礦省。在全世界已知的159種礦產中,江西發現了146種,產地多達5000多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就有300多處。這里的有色金屬、貴重金屬、稀有礦產和稀土礦產,在全國占有明顯優勢。銅、銀、金、鉭、銣、鈾、釷、滑石、伴生硫等1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有的甚至占全國儲量的80%以上,大部分都達到了全國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儲量居全國第二位的有鎢、銫、鈧、碲、粉石英等8種;居全國第三位的有鉍、鈹、葉蠟石、海泡石等7種;銅、鎢、鉭鈮、鈾和稀土,更是號稱江西礦產中的“五朵金花”。

號稱世界第三大銅礦的江西省銅業集團德興銅礦采礦作業場

江西的礦產資源除了具有資源廣泛、儲量豐富的特點外,另一特色就是礦產資源相對集中,地區礦產組合較好,有利于規劃布局、開發。

到目前為止,從礦業體系上來說,江西已經具備煤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建材、鹽業六大體系。從地域上來說,形成了四個礦產資源集中區及建設開發區:贛東區域是國家建設的銅產業基地,有色金屬、貴金屬儲量豐富,以鈾、銀、金、銅等礦產為主;贛南區域以鎢、鈾、稀土、錫、鉍等礦產為主,黑鎢礦、稀土礦資源優勢顯著;贛北區域以硫、鉛、鋅、銅、金等礦產資源儲量為主;贛中和贛西區域以煤、鐵、鉭鈮、巖鹽等礦產為主。

礦床的分布在江西也較為集中,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礦產資源主要存在于江西的65個礦床中。并且,在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中,以共生礦、伴生礦形式存在的占較大比例。如在銅礦床中伴生有金、銀、鎢、鉛、鋅、鐵、硫等16種礦產;鎢礦床中伴生有錫、稀土、鉛、鋅等14種礦產;銀礦多伴生于鉛、鋅礦床中,金礦又多與銅礦伴生。煤和非金屬也有類似的情況。如蛇紋巖中伴生鎳和石棉,巖鹽中伴生鋰、硼和芒硝,這種特點為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進行有效回收。江西產的鉍、鉬、鋰、硫精礦等礦產品就是綜合回收所得,這些共生礦、伴生礦大大提高了贛地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除了地下寶藏,江西地表的土與石也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景德鎮高嶺村出產的“高嶺土”是制作精美瓷器的上好原料;“膨潤土”吸水后可脹大10~30倍,具有良好的黏結性,可以制作黏合劑、觸變劑、增稠劑、催化劑等。江西的花崗石結構均勻,質地堅實,是優質的建筑材料和天然的耐酸材料;大理石質地細膩,色彩斑斕,多用于雕刻裝飾方面;螢石晶體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形狀,在加熱或受紫外線照射時,會發出晶瑩耀目的美麗光澤。

動植物資源

江西省就像一座巨大的綠色寶庫,有著極其豐富的植物資源。有人戲稱江西是植物系統演化的“基因庫”,因為植物系統演化的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在贛地都有分布。其實,“基因庫”在江西形成并非偶然,其中大有玄機。江西大部分地區沒有受到第四紀大陸冰川的侵襲,一直處在比較穩定的溫暖濕潤氣候之中,才使得亞熱帶森林植物區系的植物在此地安然生長繁衍,江西因此成為我國稀有植物較多的省份。今天,江西仍保留有古木大樹達37種,有珍稀瀕危樹種150余種。不少原始性的古老植物都曾在江西“現身”,如水松、玉蘭、華東黃杉、金錢松等。

風景宜人的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濕潤的氣候,加上密布的河流,使贛地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江西擁有野生脊椎動物845種,其中獸類105種,鳥類420種,爬行類77種,兩棲類40種,昆蟲7100種,水族魚類203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白鶴、華南虎、梅花鹿、白鰭豚等珍稀動物,也在江西大地上繁衍生息。每年冬天,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達200余種,其中白枕鶴的數量占全球65%以上,白鶴的數量占全球95%以上。一個個數字表明了在江西這片綠色家園里,躍動著諸多鮮活的生命,讓這里生機盎然。

為保護珍稀物種,江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立自然保護區,至今已陸續建立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20處,其中包括鄱陽湖、井岡山、九連山、武夷山、齊云山、官山、陽際峰、贛江源、桃紅嶺、廬山、九嶺山、馬頭山和鄱陽湖南磯濕地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179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

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西省建區最早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宜春市,地處贛西北九嶺山脈西段,總面積115.005平方千米。區內森林茂密,幽谷疊翠,奇峰崢嶸,怪石嵯峨,景色宜人。區內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有脊椎動物300余種,昆蟲1600余種,其中珍稀動物主要有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云豹、金錢豹、黑麂、金貓、大靈貓、小靈貓、獼猴、短尾猴等。區內野生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有高等植物2300余種,其中有銀杏、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穗花杉、銀鐘花、長柄雙花木、傘花木、香果樹、野大豆、花櫚木、凹葉厚樸、閩楠、毛紅椿等珍稀植物200余種。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白天鵝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國候鳥保護區,也是國際研究濕地生態的重要基地。1983年,國家以吳城鎮為中心,開辟了永修縣、星子縣、新建縣等地區為“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總面積達224平方千米,1988年該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鄱陽湖豐水期時,吳城鎮是個環水的孤島,等到了冬季枯水期,鄱陽湖水位下降,吳城鎮周圍形成許多濕地,魚蝦螺蚌數量豐富,加上氣溫始終保持在2~10℃,大批的珍稀候鳥飛抵這里越冬。屆時天水一色,鳥群掠過水面,留下道道碧波,美不勝收。

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總面積為158.73平方千米,1981年建立,2000年被批準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區屬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以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為保護對象。現已發現區內有植物3400余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90余種,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達40種,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銀杏、冷杉、野山茶、獨花蘭、香果樹等都在這里生長。區內有脊椎動物267個種和亞種,昆蟲3000多種,其中包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7種。

森林茂密的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彭澤縣境內的桃紅嶺梅花鹿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25平方千米,是我國以保護野生梅花鹿為主的自然保護區。野生梅花鹿極為珍貴,但由于生存環境惡化和人類的抓捕,數量銳減,現已被列入IUCN紅皮書的瀕危物種,同時它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我國15個“物種拯救工程”。1981年,江西省桃紅嶺梅花鹿保護區建立。經過數十年的精心保護,梅花鹿種群的數量達到400多頭。梅花鹿這個自然界的可愛精靈終于在桃紅嶺找到了自己的“宜居之家”。

江西景德鎮出產的瓷杯,將景德鎮瓷器“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凸顯出來。

豐饒的物產

山水鐘情的地方自然蘊有豐饒的物產,在江西琳瑯滿目的特色物產中,景德鎮的瓷器排名第一。制瓷業是江西最具特色的傳統手工業,始于漢起于唐盛于明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景德鎮制造的各種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而聞名中外,在古時曾有“假玉器”之說,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青花瓷。

制作青花瓷時,瓷工先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稱作“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配上青花裝飾,放入窯內用高溫一次燒制而成。該瓷器“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觀之晶瑩明快,賞心悅目,素有“人間瑰寶”之稱。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每次都會帶走大批青花瓷,饋贈給了三十多個國家。至今,還有不少青花瓷珍品收藏在英國、美國的博物館里。

樟樹鎮是聞名天下的“南國藥都”,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唐朝時期,這里初具規模;到了北宋時期,此地的枳殼、陳皮等藥材被列為“貢品”,南宋時期始成藥市;明清時期,樟樹鎮已發展成全國性的藥材貿易集散地,每年交易2000多種、上萬噸的南北藥材,成為名副其實的“藥都”。產自此地的四特酒,具有“亮似鉆石透如晶,芬芳撲鼻迷逗人,柔和醇甘無雜味,滋身清神類靈芝”四大特色,被周恩來贊道:“清香醇純,回味無窮”。

南豐蜜橘是水果中的稀有珍品,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唐代它就被列為皇室貢品,所以又稱“貢橘”。這種蜜橘具有皮薄核小、汁多無渣、色澤金黃、風味濃甜、香氣醇厚的特點,而且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江西的名貴特產之一。據說,斯大林嘗過南豐蜜橘后,連連稱贊它是“橘中之王”。

狗牯腦茶屬于江西名茶,產于羅霄山脈南麓支脈的遂川縣狗牯腦山。這種茶葉的葉片纖細秀麗,顏色碧中含黛,表面覆有一層柔細軟嫩的白絨毫。沖泡后的湯水清澄而略帶金黃,喝后沁人肺腑,口含甘味,具有提神醒腦、益肝利腎等特點。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狗牯腦茶就曾斬獲金獎。

南豐蜜橘

江西的名優特產數不勝數,除了以上提及的之外,還有南昌瓷板畫、廬山云霧茶、江西米粉、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李渡毛筆、金星宋石硯、鄱陽湖銀魚、泰和烏雞等。這些豐饒物產與極具優勢的自然資源,猶如一顆顆璀璨之寶,既令這片土地大放異彩,也為江西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潛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永嘉县| 呼伦贝尔市| 武威市| 樟树市| 三门峡市| 平陆县| 永安市| 安新县| 新泰市| 衡南县| 桑日县| 连州市| 皮山县| 正宁县| 遵义市| 平遥县| 常德市| 东阿县| 金阳县| 钦州市| 玉龙| 安新县| 玉田县| 星子县| 宝清县| 东莞市| 胶州市| 乌拉特前旗| 延庆县| 金湖县| 宁化县| 诸暨市| 陇南市| 阳谷县| 平顶山市| 精河县| 方正县| 西昌市| 博客|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