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懂知足,人窮心不窮(2)

做人就應該驅除個人的私心,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唯有這樣,才能在淡泊寧靜中,充分地實現自我。

很多人,一開始的時候,滿腦子純真的希望、夢想,可是進入社會,在大環境的刺激下,很快就褪去了純真的色彩,變得世俗了、物質了。人的一生有很多目標,一個目標實現不了,無關緊要。遇到挫折與考驗,心如止水,一笑了之,這才是人生的真境界。

4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五尺

——貧與達,一切皆幻影

外在的貧窮與富足,不過如風中之浮云,轉瞬即逝。因為舍得,所以淡泊;因為樸素,所以安樂。給生活注入一股清流,讓那顆風塵仆仆的心沉靜下來,人這一生,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在。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長,面臨的事很多,不可能把所有事都背負在身上。光陰悄然而來,悄然而過,幸福與憂愁,也都會隨時間遠去。

用安詳的心,接受每一朵花開,不要被生活的壓力所困。常言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世上的許多東西,只有平心靜氣地舍下,人生才會多一份坦然,多一份美麗。

對待名利、地位與物質,報以一顆平常心,就永遠沒有過不去的事情。笑對人生的挫折與苦難,不為得失所累,才能真正從困境中走出,從容地面對人生。

只要擁有一顆靜謐的心,適時放下,快樂自然會隨時圍繞身邊。看淡名利,人生之路上才會走得輕松、愉快。要知道,人生之路,何其寬廣,為何偏要尋一些羊腸小道來走?

面對艱難與困苦,不要過于執拗,也不要刻意去堅持。無論做什么事,都量力而行,人不可能伸手觸到天,一定要放低姿態。多一分思考,才少一分彷徨;多一分寬容,則少一分悔恨。

有一個青年,家里很窮,于是整天盼望著,能夠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于是每天向上帝祈禱,終于上帝答應了他的要求,便對他說:“年輕人,我可以滿足你的愿望。但提前是我必須知道,你到底想要多少土地?”青年摸著腦袋,癡癡地笑著說:“當然越多越好了!”上帝也笑了,說:“明天一大早,你從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桿,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桿的地都歸你。”青年記住了上帝的話,第二天天剛亮,他就開始玩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停下來。天亮前,他總算是跑回來了,但整個人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了,在地上滾了兩圈,再也沒能站起來。葬禮那天,父母請了牧師為他做禱告,牧師嘆息地說:“人這一生需要多少土地呢?在我看來,四平方米足矣。”

人生有時是很可笑的,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拼到頭,沒有一樣真正屬于自己,一天只吃三餐,一次只睡半張床,財富多得壘成了山,也就跟真正的山沒什么分別了。

可現實中,很多人就是不肯知足,恨不得拿下整個天下。很多人身處逆境,雖說磕磕絆絆,但最終還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可有些人貪得無厭,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無奈與成功擦肩而過。

做人,應在舍與得、迂回與坎坷中看清自己,學會接受生活中的遺憾,珍惜生命中的感動,笑對人生的過往,這樣,就守住了一池淡泊的春水。當然,做人還得懂得駕馭自己的心情,學會與他人融洽相處,既不要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與他人鬧別扭;也不必在社交中左右逢源、裝扮自己,保持本色的自我,坦然面對,照樣可以得到別人的接納。

佛說:有因便有果,有舍才有得。屬于自己的就該珍惜,不屬于自己的則堅決放棄。人生中,只有敢于拋下生活的累贅,將一切不如意置之度外,才能更快地進步、更幸福地生活。期盼每件事都遂心愿,根本不現實,想要獲得,先得學會放下,做人一味地逞強,只能是白白地浪費光陰。

明朝時期,有位陳員外,經營著一家酒樓,生意做得十分紅火。可是,員外既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只得獨自一人,居住在一所庭院里。陳員外每天起早貪黑,經營自己的酒樓,拼命賺錢,一刻也不肯停下。就這樣,賺回了很多的錢,可員外卻又是個吝嗇之人,平日粗茶淡飯,穿破舊衣裳,從不輕易花一文錢。要是有人向他借錢,他總是不問緣由,一口回絕。

這天,一個貧困的年輕人來找陳員外,可憐巴巴地說:“我的老母親一直癱瘓在床,今年年成又不好,家里快揭不開了,求您發發慈悲,借一點錢給我吧。”陳員外就像生了鐵石心腸,毫不憐憫地說:“你求我有什么用呢?我沒有錢!”年輕人跪在地上,只知苦苦哀求,員外實在是煩心,只得走進內室去取錢。他慢吞吞地拿出10文錢,走一步減掉一個,等他走到外面,只剩下5文錢了。于是極不情愿地把錢交給年輕人:“我把全部家業都拿來助你了,可千萬別對別人說啊,我再沒有錢接濟別人了!”年輕人傷心地流著淚說:“你也太狠心了!5文錢叫我一家怎么活呀。”陳員外的眼淚也滴了下來,不過只是心疼他的錢。不久,陳員外死了。因為沒有子嗣,酒樓被官府沒收,積累的錢財也都充入國庫了。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老頭兒卻被金錢驅使,成了錢的奴仆。在處理錢的問題上,可不能學老頭兒,要讓金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去。

誠然,貧困讓很多人受盡煎熬,拮據的生活讓他們不堪負累,早早地背上了生活的重擔,嘗盡了世間的人情冷淡。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物質上的富足,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從來都不匱乏。擁有孩子們的愛和幸福的家庭,比名貴的首飾、奢華的生活更重要。

人生的興奮與苦惱,說白了,無非八個字:衣食住行,功名利祿。冷靜下心,反思自己的過失與不足,思路才會更加清晰。沉浸于昨天的痛苦,對于現實而言,于事無補。失去的東西未必就屬于自己,不必過于惋惜。若是勇敢地改變一番,另辟蹊徑,前景或許會大為不同。

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是自己的事,別人無法干預。但人生的意義在于追尋,在于突破。把不該看重的事看得太重,就會不自覺地陷入迷霧之中,其實出口就在眼前,只是我們被名利的浮云遮住了雙眼,看不見罷了。看淡這一切,才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開心與自足。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處風景,貧窮與富貴,只代表一時,代表不了一世。過去是好是壞,既然已無法改變,就不必再耿耿于懷了。拿得起放得下,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就卸下來歇一歇,放棄多余的奢望,人才會變得踏實,感覺如釋重負。

5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尊嚴比金錢更重要

做人,一定要有尊嚴,有底線,有羞恥心。只要理想夠豐滿、信念夠堅定,始終踏在準確的步點上,又怎么可能會走岔呢?那些不把尊嚴當回事的人,命運也必然不會把他們當回事。

做人,應該保持一種冷靜的態度,有所爭有所不爭。有些東西不是自己的,不要抱以企圖心。對生活永遠不要期望過高,盡可能地立足現實,終點未到,一切都不可預料。

現實是殘酷的,但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盲目傷感,迷失自我。在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就是順其自然。如果一個人的生活里充斥著無數張嘴、無數句批評、無數個白眼,豈不是一種莫大的煎熬?

事實上,這一切并不可怕,人生當中,擁有一樣東西是幸福的,但失去一樣東西未必就不幸福。不要因為金錢,就降低自己的人格,出賣自己的尊嚴。若是每天都想著如何討好別人、獲取更大的利益,腳下遲早會打滑,失去重心,栽個大跟頭。

小磊考上大學那年,全村人都來家里做客,表示賀意。母親忙活著招待大伙兒,父親卻將小磊拉到門外,從兜里掏出一塊金光閃閃的手表,遞到了小磊的手里,然后對他說:“孩子,這些年委屈你了,你為我們王家爭了光。我在外打工多年,這塊表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媽斥責我,說給孩子買這么貴的表能干嗎?聽我說,孩子,村里的人都看著呢,上了大學,一定要給咱們老王家爭口氣。以后到了大城市,不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我們人窮,可志不能窮。這塊表,代表了一份尊嚴,戴著他,以后要昂著頭讀書,昂著頭做人!”小磊接過表,心里卻沉甸甸的,他怎么都不會想到,沒怎么讀過書的父親,卻字正腔圓地說出了“尊嚴”兩個字。四年的大學生活,這塊表并沒帶給他多少榮耀,在大城市,一個學生擁有一塊名貴的手表沒啥稀奇,可正是父親當初的一番話,給了他力量。多年后,事業有成的小磊回到家,父親已然滿頭白發,就在他伸出胳膊的那一剎那,父親已忍不住潸然淚下。

尊嚴是什么?它其實是一份包含著濃濃深意的愛,它遠比金錢高貴的多。人生是不易的,貧窮的現狀,可以改變;可失去了尊嚴,一輩子都會抬不起頭。很多人以為,有錢就能買來安全感,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很多人有了錢之后,照樣不覺得安全,內心仍然惶惶不安。

那些只想不勞而獲的人,到最后,必然輸得一敗涂地。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免費的午餐,付出一分的努力,才能獲得一分的回報。在這個人人皆奮斗的時代,想靠出賣尊嚴擠入上流社會,往往是不現實的。

無論是誰,都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有些人在奮斗的路上,敗下陣來,又很快轉向了墮落的一方。在他們的眼中,豐厚的收入,似乎成了唯一的目標,一旦這種奢望,化作了泡影,很多東西都將不復存在了。往往這個時候,越應該堅定立場,遠離名利的誘惑,不可隨大流、隨風倒,迷失人生的方向。

用詩人王爾德的話說:“比富人更愛錢的人,是窮人。”人生當中,缺錢是個問題,錢太多也是個問題。父母忙于掙錢,為了減輕自己的內疚感,給不了孩子足夠多的愛,就只能給錢。可在孩子的世界里,尊嚴比金錢更重要。錢,會讓年輕人產生依賴心理,會讓人變得脆弱,更會消磨人的意志和尊嚴。

對于大多數的窮人來說,金錢比尊嚴來得實在,固然也就重要得多。可也有一些窮人,他們寧愿站著死,不愿跪著生,寧可餓死、凍死,也要保留名節、維護自己的尊嚴。

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可以忍讓,但內心一定不要沮喪,不要因此而失去前進的動力。雖說人生是有終點的,但幸福卻沒有終點,我們能做的,就是將其內化于心,促進自己更好地進步。

做人,就該有一種“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不要因為別人的漠視,動搖自己奮斗的決心。尊嚴,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刻在心里的。專注地對待工作,從容地對待生活,才能不為名利所累,不為得失所困。

6餓出來的聰明,窮出來的智慧

——窮人到底缺什么

窮人也怕窮,可面對苦悶的現狀,他們也無能為力。兩只手都抓著面包,哪里還有精力去想一些長遠之事!窮人缺的東西太多,但最缺的東西有兩樣:一是進取心,二是長遠的眼光。

和富人相比,窮人的眼光很有限,他們忍受艱難困苦的毅力確實令人感動,但大多數時候,也只是為了牛奶和面包而已。

窮人首先缺錢,沒有錢,就進不了有錢人的圈子;沒有錢,就接受不到好的教育;沒有錢,就沒有事業,夢想自然也落不到實處。窮人的無奈,只有窮人自己能夠體會,窮日子過慣了,可能僅有的一點志向也垮了。

可是,話說回來,窮人也只是缺錢而已。人只要心中有希望,有盼頭,就不會有走投無路的那一天。無論是財富、事業還是前途,完全看不到希望,那才是真正的窮人。

窮人往往是沒有野心、沒有心機的,眼睛只盯著一些雞毛蒜皮之事,稍微收獲一點好處,就喜上眉梢,覺得滿足。一輩子放不下手中的那塊“面包”,就永遠也拾不到千斤重的“黃金”。

常言道,人窮志短,這話一點沒錯。窮得揭不開鍋的人,迫于生計,只能跟現實妥協。錯過了青春,埋沒了才華,最后也就隨波逐流,一直窮下去了。

有個以收破爛為生的懶漢,人喚老郭。有一天,老郭躺在涼席上抽旱煙,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自己平日這樣辛苦地收撿易拉罐,一個才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了,當做金屬材料來賣,應該可以多賺些錢吧?老郭越想越來勁,索性放下煙袋,開始蹲在地上剪空罐子。他把剪癟的易拉罐擱成一堆,熔化成了指甲蓋大小的金屬,然后讓兒子拿到市里的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化驗。讓人意外的是,這竟然是一種極為貴重的鋁鎂合金!賣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的錢。這下,老郭更堅定了回收易拉罐的決心。一念之間,他的工作性質變了,人生也從此轉入了新的軌跡。僅僅兩個月,老郭就回收了10萬多個易拉罐,足足有兩噸重。一個窮困潦倒的“拾荒匠”就這樣一躍成為地道的企業家。

收破爛這樣微不足道的工作,都能夠實現人生的價值,更別說其他光鮮的行業了!老郭是個敢想敢干的人,將易拉罐拿去化驗,一般的拾荒匠是絕對想不得的。可見,窮人一定不能放棄希望,不能停止思考,一定要弄清楚窮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才能在不斷地摸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

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窮人,自個兒修不起房屋,只能住在別人家的牛棚里。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于是送給他一頭牛,并把家里的二畝地轉給了他,還叮囑他:“一定要好好開荒,等來年春天撒上種子,秋季就不怕餓肚子啦!”

聽了富人的話,窮人十分感動,下了奮斗的決心。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無奈之下,窮人就把牛賣了,買了三只羊。窮人三天內連宰了兩只,只剩下一只,沒法下崽,這下日子又艱難了。窮人想:不如把羊賣了,買些雞,還可以下蛋。窮人的計劃如愿以償了,但是日子并沒有改變,過年的時候,他又把雞殺了。春天到了,富人上門給窮人送種子,了解了他的境況,憤然而去。

富人轉身走了,窮人當然一直窮著。外人的幫助,對窮人而言,絕對稱得上是一次機遇,可他卻不能抓住機遇,改變自己窘迫的命運。人如果不能戰勝惰性,很可能一輩子都擺脫不了貧困。

在窮人的世界里,守株待兔并不是什么貶義詞。因為骨子里,總有一種宿命的東西支配著他們。窮人害怕上當,經不起打擊,所以他們往往善于自我保護,而不愿自我犧牲。他們從不主動尋找機會,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如此一來,財富永遠都與他們無緣。要知道,機會從來不會偏愛哪一個人,誰先創造出了機會,成功才可能邂逅誰。

事實上,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滿了各種機遇,成功的人總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將一切積極的想法變為現實,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他們也愿意一試。缺乏進取心的人,失敗了,只知道為自己找借口,從不去想:為什么自己總是慢別人半步?他們只會坐等天上掉餡餅,所以才讓大好的機會,一次又一次地錯過。

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獲。如果甘于現狀,不對人生做任何改變,很可能一輩子都甩不了貧窮的包袱。如果自己創造條件去奮斗,說不定還能改變命運,搖身一變成為富人。人不能無所事事地終老一生,試著將自己的夢想和現實有機地串聯起來,內心才不會太過壓抑,生活反而樂得自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青铜峡市| 印江| 剑阁县| 桃园县| 体育| 怀集县| 筠连县| 峨眉山市| 雷山县| 阳信县| 山东| 双流县| 金华市| 二连浩特市| 鄄城县| 道孚县| 密山市| 志丹县| 若尔盖县| 木兰县| 高青县| 安乡县| 天门市| 永胜县| 普格县| 淄博市| 金塔县| 开远市| 政和县| 望都县| 务川| 海南省| 龙口市| 民丰县| 三河市| 亚东县| 裕民县| 原阳县| 富顺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