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連綿,敲打著窗欞,仿佛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心事。吳荊華站在母親生前的臥室里,空氣中還隱約殘留著淡淡的書香和墨香,那是慕容青特有的氣息。
邱校長體恤他每日通勤辛苦,特意在學校安排了一間教職工宿舍。吳荊華這次回來,就是要收拾些日常用品帶去學校。
母親的房間保持著原樣。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各類文學典籍,書桌上筆墨紙硯井然有序,仿佛主人只是暫時外出,隨時會回來繼續批注那些永遠批注不完的詩文。
吳荊華輕撫過書桌,指尖沾了一層薄薄的灰塵。他取來濕布,細心擦拭起來。這是他與母親之間的一種默契——每當心中有事,他就會來打掃這個房間,在整理遺物的過程中尋找平靜。
打開書桌最下面的抽屜,里面整齊地放著母親的備課筆記和手稿。吳荊華一本本取出,輕輕拂去灰塵。在最底層,他發現了一個檀木盒子,上面刻著幾竿翠竹——那是父親年輕時送給母親的定情信物。
盒子上掛著一把小銅鎖,但鑰匙就掛在旁邊。吳荊華猶豫片刻,還是打開了盒子。
里面是幾件母親珍視的物件:一枚褪色的紅葉書簽,一綹用紅繩系著的嬰兒頭發(想必是他的),還有一沓泛黃的信札。最下面,是一本深藍色布面日記本,封面上用娟秀的字跡寫著“青齋隨筆”。
吳荊華的心跳莫名加快。他記得母親有寫日記的習慣,但從未見過這本日記。他小心翼翼地將日記本取出,坐在書桌前,就著臺燈柔和的光線,輕輕翻開第一頁。
日期是二十多年前的某個春日。那時母親剛懷上他,字里行間洋溢著幸福的期待:
“今日與致明游園,海棠正盛。他說若是女兒,便取名海棠;若是兒子,就叫荊華,取‘荊山之玉,風華內蘊’之意。我笑他商人習氣不改,連取名都要暗藏寓意。他卻認真道:商海浮沉,唯有內心的光華是別人奪不走的。愿我們的孩子如荊山璞玉,不張揚而自有光華。”
吳荊華的眼眶微微發熱。他從未聽過自己名字的由來,父親總是敷衍地說“隨便取的”。
他一頁頁翻下去,大多是母親對教學的思考、閱讀的心得,偶爾記錄家庭生活的片段。文字平和從容,一如母親給人的感覺。但越往后翻,筆跡越發凝重,內容也開始有了變化。
在一篇日期標注為十年前的日記中,母親寫道:
“致明近來愈發沉默。商場上的應酬越來越多,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每次醉醺醺地回來,總是抱著我說‘青兒,等這一切結束,我們就過簡單的生活’。我不知道他所說的‘這一切’指的是什么,但能感覺到他內心的掙扎。他說經商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前進的路上難免沾染淤泥。我只愿他能守住本心。”
吳荊華的心漸漸沉重起來。他繼續翻看,時間跳到九年前:
“致明今天凌晨才回,滿身酒氣,眼神卻異常清醒。他說‘那位大人物的胃口越來越大,我已經喂不飽了’。我問他詳情,他卻不肯多說,只道‘知道的越少越安全’。我心中不安,致明從來不是畏首畏尾之人,這次卻顯得如此憂慮。”
翻頁的手開始微微顫抖。吳荊華看到了一篇關鍵日記,日期是八年前的深秋,正是父親生意出現危機的前夕:
“終于知道致明在擔心什么了。那位曹姓高官,位高權重,卻欲壑難填。致明被他拖入一樁地產項目,看似前景光明,實則暗藏殺機。我勸他及時抽身,他卻苦笑說已經陷得太深,‘現在退出,不僅前功盡棄,還可能招來禍患’。今夜無眠,看著熟睡的荊華,心中滿是憂慮。我們大人的選擇,終究會影響到孩子的人生。”
下一篇日記的時間已經是一個月后,筆跡略顯凌亂:
“噩夢成真。項目出了問題,致明成了替罪羊。那位大人物安然無恙,所有責任都推到了致明身上。幸好致明早有準備,留下了關鍵證據,對方也不敢逼得太緊。但致明心灰意冷,說看透了這一切,想要徹底退出。我支持他的決定,富貴如浮云,一家人平安相守才是真。”
最后一篇相關日記寫在父親宣布退出商界后:
“致明病了一場,好在無大礙。他說退出是最好的選擇,既保全了家人,也給對方留了余地。‘那個人如今如日中天,我們斗不過的。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我知道他心有不甘,但為了這個家,他選擇放下。今天整理書房,發現他偷偷藏起了一些文件,說是‘以防萬一’。但愿永遠沒有用上這些的那一天。”
日記到這里戛然而止。后面的內容又恢復了平靜的生活記錄,仿佛那段驚心動魄的往事從未發生過。
吳荊華合上日記,久久不能平靜。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月光透過云隙灑進房間,照亮了母親溫柔的照片。
原來如此。原來父親當年急流勇退,不只是因為身體和心態,更是為了保護家人。那位曹姓高官,如果如今還在位,恐怕已經權傾一方。父親選擇忍氣吞聲,默默退到潤城那個小縣城,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沖突和危險。
吳荊華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申城的璀璨燈火。這座城市光鮮亮麗的表面下,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暗流涌動?父親曾經在其中掙扎浮沉,最終選擇退出保全家人。而他的朋友們——馮棠正踏入政界,柏棣雄心勃勃地想要擴張商業版圖——是否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著他們?
他想起聚會那晚柏棣眼中熾熱的光,想起馮棠提及舊城改造時的謹慎,想起父親得知他要回申城工作時那復雜的神情。
一切都有了答案。
吳荊華輕輕撫摸著日記本,仿佛能感受到母親當年的憂懼與堅強。在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父母用他們的方式守護了這個家。而現在,輪到他來做出選擇。
是將這一切深埋心底,繼續過平靜的教書生活?還是...
手機突然響起,是葉紫發來的短信:“明天我第一個節目播出,晚上一起看嗎?”
吳荊華回復:“當然。為你驕傲。”
他看著短信,心中涌起一股復雜的情緒。葉紫正滿懷憧憬地邁向她的職業高峰,馮棠在政界初露頭角,柏棣在商界摩拳擦掌。他們都看到了機會的光鮮,卻未必知道背后的陰影。
而他自己,原本只想過簡單的生活,卻在母親的日記里發現了隱藏在歲月深處的秘密。
吳荊華將日記本重新放回檀木盒中,鎖好抽屜。他知道,有些秘密注定要獨自守護,有些選擇必須慎重權衡。
月光如水,灑滿房間。吳荊華站在母親的書桌前,仿佛看到兩個身影:一個是滿懷理想的青年教師,一個是叱咤商界的風云人物。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卻都深愛著彼此,守護著同一個家。
“爸,媽,我明白了。”他輕聲自語,“我會小心前行。”
這一刻,吳荊華仿佛長大了許多。他依然是那個熱愛教書的文學青年,但內心深處,多了一份對世事的洞察和警惕。
而那個曹姓高官的秘密,就像一顆沉睡的種子,悄然埋在他心底。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時機成熟,它將會生根發芽,改變所有人的命運。
但今夜,月光靜好。吳荊華關上臺燈,輕輕帶上母親的房門,仿佛關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