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大潮前奏(2)

  • 五四運動
  • 金開誠
  • 2499字
  • 2015-03-23 17:31:23

北京大學剛剛成立時,學校的學生均為舉人或進士出身的京官。從1912起,先后有嚴復(fù)、馬良、胡人源、蔡元培等人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而這其中,以蔡元培在任期間對北京大學所做的貢獻最大,使北京大學有了飛躍性的發(fā)展,并一躍成為全國的最高學府,蔡元培成為北京大學命運轉(zhuǎn)變的第一人。他在任期間,對北京大學做了如下的重要改革:第一,崇尚知識,重視研究,追求真才實學;他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改革要求,與當時的學校風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為在此之前的北京大學仍沿襲著京師大學堂的舊傳統(tǒng),許多學生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研究學術(shù),而是把它作為謀求升官發(fā)財?shù)碾A梯,因此學生對其老師的評價并不是看他是否有學術(shù)水平,而是看他在政府中的官階。所以,蔡元培到任后,督促學生要崇尚知識,追求真才實學,在學校里掀起了一股濃厚的學習風氣。第二,推崇多元化教學。多年留學西方的經(jīng)歷,促使蔡元培成為一個崇尚自由主義的教育家,他認為只要對教育、對學生有用的知識,都可以引用到學校中。因此在對教員的選擇上,也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針。他認為,只要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都可以自由爭鳴,讓學生自由選取。第三,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不干涉學生的政治活動。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有思想、有主見的學生。第四,對中外教員,采取平等對待的態(tài)度。當時的北京大學各科都聘有外國的教員,然而這些教員中有的并沒有真正的學問,蔡元培就按照合同將這樣的人辭退,從不考慮外教們所在的國家是否會對其報復(fù)。他認為只有教師有真正的才華,才能培養(yǎng)出有知識的學生,而學識淺薄的教員會耽誤一個學生的一生。

就這樣,在蔡元培堅持不懈的改革下,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兼容并包、自由主義的思想也使學生有了接受新思潮和參加政治活動的機會。北京大學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所新型的高等學府,培養(yǎng)了許多愛國愛民的新青年。這些學生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民主覺悟與愛國熱情不斷高漲,并且組織和創(chuàng)辦了許多具有政治傾向的社團、雜志。這些社團和雜志有的號召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有的宣揚文學革命、倫理革命、個性解放和婦女解放,與《新青年》雜志相呼應(yīng),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對人民大眾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關(guān)于蔡元培在五四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學者這樣認為:正是因為蔡元培對北大進行的一系列不同尋常的改革與整頓,才得以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雖然蔡元培并不是五四運動的直接領(lǐng)導(dǎo)者,但是考慮到他對五四運動所起的實際作用和影響,又非一般五四運動的領(lǐng)袖所能達到的,他從思想上為五四運動培養(yǎng)了大量的人才,奠定了基礎(chǔ)。此外,他以自身優(yōu)秀而崇高的品格素質(zhì)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最高層次的巨大作用。

蔡元培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偉大教育家,他在去北大任職之前還曾創(chuàng)辦過“愛國學社”。“愛國學社”的創(chuàng)辦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背景,那就是“墨水瓶事件”。1905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學發(fā)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墨水瓶風潮”。南洋公學是盛宣懷于1897年創(chuàng)辦的一所專門訓(xùn)練洋務(wù)人才的學校,因經(jīng)費充足、校舍寬敞、師資較好、出路優(yōu)越而頗著聲名。其中,五班文課、學課教習郭鎮(zhèn)瀛學識淺陋、頑固守舊,專以欺壓學生為能事,為箝制學生思想,平時只準學生讀《大清會典》、《圣武記》,嚴禁閱讀新書新報,更不得集會和議論時政。五班學生對之深惡痛絕。

1905年11月5日,學生故意將一個墨水瓶放在他的座椅上。郭鎮(zhèn)瀛認定是有意侮辱他,勃然大怒,并串通學生總辦進行誣陷迫害。11月11日,校方應(yīng)郭之請,開除學生伍正鈞,全班同學力爭無效。14日,全班決定退學,舉行告別演說會。

五班的行動引起全校同情,次日,全校學生集會,派代表向總辦汪鳳瀛請求收回成命,汪不允,于是學生們決定全校退學。這時校方才慌了手腳,急忙請學生們尊敬的教習蔡元培出來調(diào)解。16日一早,全校學生200余人,檢點行裝,在操場上排好隊伍,等候交涉的最后消息。可是,蔡元培去見督辦盛宣懷轉(zhuǎn)達學生的要求時,盛卻緊鎖房門,對學生的行動不予理會。10點,學生們見沒有回音,便高呼:“祖國萬歲!祖國萬歲!祖國萬歲!”整隊離開學校。

學生退學后,因校方引誘,家長威逼,返回、散走了一些,但退學者仍有145人。大部分退學的學生無處可依,他們想自辦“共和學校”也無經(jīng)費,便請求中國教育會幫助。11月19日,教育會與退學的學生在張園集會商討后,決定成立愛國學社,當時,教育會也沒有錢,蔡元培便趕赴南京向人借款。到碼頭時,家人趕過來說其長子病死,蔡元培揮淚囑他人代辦喪事,然后毅然登輪。11月下旬,愛國學社就在南京路福源里正式開學。蔡元培被推為總理,吳稚暉為舍監(jiān),章炳麟、黃炎培、蔣維喬、吳丹初等人為義務(wù)教師。

愛國學社以灌輸民主主義思想為己任。蔡元培在學社開學祝詞中說:“用吾理想普及全國,如神經(jīng)系之遍布腦筋于全體是也。”學社最富特色的地方就是學生自治制度。學生在校內(nèi)享有很大的權(quán)利和自由。住宿生實行自治制。高年級學生還充當?shù)湍昙墝W生的教師。學生們經(jīng)常同教師一起外出參加政治活動。愛國學社在教育上的創(chuàng)舉和活躍的政治空氣,吸引了許多青年前來就學。

(三)民初以來的國恥情緒

由于清朝政府的閉關(guān)鎖國政策以及頑固保守、驕傲自大的治國方針,晚期的清朝統(tǒng)治已經(jīng)是危機四伏了,國內(nèi)農(nóng)民起義連續(xù)不斷,后來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911年以孫中山先生為主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進行了一場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無能的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然而由于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和封建殘余勢力的強大,剛剛成立的中華民國就被袁世凱盜取了。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后,完全破壞了責任內(nèi)閣制,又成為與清朝皇帝沒有什么區(qū)別的獨裁者。1914年1月10日,他下令解散國會,2月18日又下令解散了各省的議會,5月1日,他廢除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下發(fā)告示,承認帝制。然而,歷經(jīng)了辛亥革命的洗禮,中國人民的民主意識已經(jīng)逐步增強,他們不甘心再回到以前的封建獨裁制度下,全國人民一起反對和聲討袁世凱,使袁世凱的皇帝夢最終破滅了。北京政府大權(quán)落在了皖系軍閥段祺瑞手中。這就是民初時的國內(nèi)狀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镇安县| 正镶白旗| 贡觉县| 遵化市| 磐石市| 于都县| 西昌市| 松潘县| 南阳市| 惠东县| 休宁县| 昌黎县| 南郑县| 屏山县| 济南市| 建平县| 叶城县| 惠州市| 和林格尔县| 武山县| 平乐县| 来安县| 富源县| 治多县| 普宁市| 正蓝旗| 昌都县| 如东县| 广饶县| 泸溪县| 靖边县| 高雄市| 岢岚县| 运城市| 泗阳县| 太和县| 青阳县| 松江区| 威远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