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漢文(19)

這些計劃沒有一個能夠完成,三個超級大國也沒有哪個有能力領先另外兩個。三個大國都已擁有原子彈,它的威力比它們正在研發的任何武器都大得多。黨總是習慣說自己是原子彈的發明者,而原子彈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在大約十年后開始大規模使用。當時,數以百計的原子彈落在了工業中心,主要集中在俄國的歐洲部分、西歐和北美。它讓所有國家的統治集團都意識到再扔幾顆原子彈,有組織的社會就會完蛋,他們的權力就會隨之終結。因此從此以后,雖然沒有簽署或暗示有什么正式協定,再也沒有原子彈掉下來。三個大國僅僅是制造、儲備原子彈,他們相信遲早有一天,他們要一決勝負。同時,在長達三四十年之久的時間里,各國在戰術上幾乎都沒有取得進展。當然,相比從前,直升飛機使用得更加頻繁,轟炸機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自動推進的炮彈取代,脆弱的軍艦也讓位給不易沉沒的水上堡壘。但在其他方面就進步寥寥。坦克、潛艇、魚雷、機槍,甚至步槍和手榴彈仍在使用。盡管報紙和電屏都沒完沒了地播著和殺戮有關的報道,但早期戰爭中那種在幾個星期里就殺死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的情況再未發生。

在戰略部署上,三個超級大國都不敢冒失敗的風險,其所有大規模軍事行動通常都以對盟國的突然襲擊為開始。三個大國的戰略都一樣,即通過戰斗、談判和時機掌握得剛剛好的背叛,奪取一批基地,將敵國包圍起來。然后和該國簽訂友好條約,保持多年的和平關系,讓對方放下戒心,疏忽大意。再趁機將裝有核彈頭的火箭集中在所有戰略要點,讓它們在同一時間發射,給對方造成毀滅性打擊,令對方失去反擊能力。之后,再和剩下的國家簽訂友好條約,為下一次突襲作準備。這種計劃簡直不值一說,它無異于白日夢,沒有絲毫實現的可能。不僅如此,在赤道及北極等爭議地區外,還沒有發生過戰爭,也沒有哪個國家入侵過其他國家。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超級大國之間的一些地區其界線是隨意劃定的。比如歐亞國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不列顛諸島,后者從地理上看屬于歐洲。而大洋國也可以將邊界拓展到萊茵河,甚至維斯圖拉河。但這樣一來就違背了各國都遵守的不成文的文化完整原則,如果大洋國要占領曾被稱作法蘭西和德意志的地方,它要么將當地居民全部消滅,要么將大約一億人同化成在技術方面和大洋國居民水平相當的人。這實施起來極其困難。對此,三個大國面臨的問題都一樣。除了和戰俘、黑人奴隸進行有限的接觸,他們的國家結構決定他們絕對不能和外國人有任何聯系。即便是對正式的盟友,他們也總帶著深深的懷疑。刨去戰俘,普通的大洋國公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歐亞國或東亞國的公民,就連學習外語都遭到禁止。如果允許他和外國人接觸,他會發現他們和自己一樣,會知道他被告知的大部分和外國人有關的事情都是謊言。如此,他所生活的封閉世界就會被打破,他的信念,譬如恐懼、仇恨以及自以為是的正義都會蒸發消失。因此,三國都清楚,不管波斯、埃及、爪哇、錫蘭怎樣幾經易手,除了炮彈,都不能越過其主要邊界。

其中,有個事實雖未被大聲提起,卻會被三國默認并視為行為準則:三個大國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大洋國盛行的哲學是英社原則,在歐亞國它叫新布爾什維主義,到了東亞國它有個中文名字,通常翻譯成“崇死”,但也許譯成“自我消除”更好。大洋國的公民禁止了解其他兩國的哲學原則,卻被教導要憎恨它們,將它們當作對道德、常識的野蠻踐踏。其實這三種哲學難分你我,其所擁護的社會制度也是如此。哪里都是金字塔式的建筑,哪里都有對宛若半神的領袖的崇拜,哪里都在用戰爭維系經濟并讓經濟為戰爭服務。這就是為什么這三個超級大國都不能將對方征服的原因。此外,就算征服了也沒什么利益可得。而相反,只要三個國家一直在打仗,就會像三束捆在一起的秸稈一般彼此支撐。通常來說,三國的統治集團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既了解又不了解。他們為征服世界而活,但同時他們也明白戰爭必須永遠進行下去,不能有勝利。而征服世界可能會使他們拒絕面對現實,但卻不會對什么東西造成威脅。這正是英社及和它對立的另外兩種思想體系的特點。在此,有必要重復一下之前說過的話,持續不斷的戰爭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本身的性質。

在過去,以戰爭的定義來看,戰爭早晚會有結束的一天,要么勝利,要么失敗,結果一清二楚。曾幾何時,戰爭也是人類社會和客觀世界保持聯系的主要手段之一。每個時代的統治者都試圖將虛假的世界觀強加給他的追隨者,但他們卻不會鼓勵那種有可能損害其軍事效能的幻想。戰敗就意味著喪失獨立,或者其他糟糕的事,因此必須認真地提前采取措施以確保勝利。客觀現實不能被忽視。在哲學、宗教、倫理、政治等領域,二加二可能等于五。但在設計槍支或飛機時,二加二必須等于四。效益低下的民族遲早會被征服,幻想又無益于效益的提高。更何況,提高效益有必要向過去學習,這就意味著人們要對發生過的事有準確而公正的判斷。當然,之前的報紙和歷史書總不免帶有主觀色彩和偏見,但卻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偽造事實。戰爭確能讓人保持清醒,對統治集團來說,它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保持清醒的方式。戰爭也許會輸,也許會贏,沒有哪個統治集團能完全地置身事外。

但是,當戰爭確實變得沒完沒了時,它就不再危險,也不存在什么軍事的需要。技術的進步可以停止,再明確的事實都可以忽視、否認。正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盡管被稱作“科學的”研究一直在為戰爭服務,但它們從本質上看無非是白日夢,沒有成果也不要緊。效益,即便是軍事效益,都不被需要。在大洋國,除了思想警察,沒有哪件事能產生效益。三個超級大國都不會被征服,每個國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幾乎任何顛倒是非的觀念都可以安然地于其中大行其道,現實的壓力只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上——對吃喝的需求,對住房的需求,對服裝的需求,以及對避免服毒、避免從高處墜落的需求。在生與死之間,在肉體的痛苦與快樂上,仍存在差別,但也僅僅是這樣罷了。大洋國的公民就像生活在星際之間,他們與外界隔絕,與過去隔絕,不知自己身處何處。在這樣的國家,統治者即獨裁者,法老或愷撒都未曾如此。為避免對自己不利,他們不能讓自己的人民餓死太多,也必須讓自己的軍事技術水平和對手的一樣低。一旦這些條件得到最低限度的滿足,他們就可以將現實扭曲成任何他們想要的樣子。

因此,若我們用戰爭的傳統定義來衡量現在的戰爭,后者就是假的,它就好像兩頭反芻動物間的爭斗,其犄角的角度決定了它們不會讓彼此受傷。但是,戰爭雖不真實,卻仍有意義。它耗盡了剩余消費品,有助于保持等級社會所需的特殊的精神氛圍。戰爭,就現在來看,完全成了內政。在過去,盡管各國的統治集團可能因為意識到他們的共同利益而對戰爭的破壞性加以限制,但他們依然會攻擊對方,勝利者還總會對失敗者進行掠奪。而到我們生活的時代,國家之間不再相互爭斗,統治集團對自己的國民發動戰爭,戰爭的目的既不是征服他國也不是保衛本國,而是確保社會結構的完整。因此,戰爭一詞便會讓人產生誤解。確切地說,也許是這樣,當戰爭變得沒完沒了,戰爭本身就不存在了。從新石器時代到20世紀早期人類所感受到的那種戰爭的壓力已經消失,取而代之以完全不同的東西。倘若這三個大國不再交火,永遠和平相處,且都不會侵犯對方邊界,那結果也沒有什么不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國家仍然是自給自足的小世界,外來的危險永遠無法對它產生重大影響。這就是黨的標語“戰爭即和平”的深層含義,絕大多數黨員對它的了解都非常膚淺。

溫斯頓放下書,停了一會兒。遠處的某個地方火箭彈爆炸了,發出雷一般的響聲。獨自一人待在沒有電屏的房間里讀禁書的快感還沒有消退。他用身體體會著孤獨與安全,這種感覺又和肉體的疲憊、座椅的柔軟及從窗外吹進的微風輕撫人臉時的感覺混雜在一起。書深深地吸引了他,更準確地說,它讓他心安。從某種意義上看,它吸引他的就在于它沒有講什么新東西,它說出了他想說的,如果他能將頭腦里的斷章殘片整理好的話。它的作者有著和他類似的想法,但卻比他更加有力、更加系統,也更加無畏。在他看來,最好的書就是將你已經知道的東西告知給你。他剛剛將書翻回第一章,就聽到朱莉亞上樓梯的聲音。他從椅子里站起來接她。她將棕色的工具包往地上一扔,撲進他的懷里,他們已經有一個多星期沒見面了。

“我拿到那本書了。”他松開她,說。

“噢,你拿到了?很好,”她并沒有多大興趣,一邊說一邊迅速地蹲了下去,在煤油爐旁煮起了咖啡。

他們在床上躺了半個小時,才重新說起這個話題。夜里很涼,他們拉起床罩蓋在身上。樓下傳來熟悉的歌聲和靴子行走在石板路上的聲音。溫斯頓第一次來這里時看到的那個紅胳膊的健壯女人似乎已成為這院中風景的一部分。白天,沒有一個小時她不是在洗衣盆和晾衣繩中走來走去,她要么叼著晾衣夾,要么唱著歡快的歌。朱莉亞側著身子躺著,看上去快要睡著了。他伸手拿起放在地板上的書,靠著床頭坐起了身。

“我們必須讀下它,”他說,“你也是。所有兄弟會的會員都要讀。”

“你讀吧,”她閉著眼睛說,“大點聲讀。這樣最好了,你可以邊讀邊解釋給我聽。”

時針指到6點,也就是18點,他們還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他把書放在膝蓋上,讀了起來。

§§§第一章 無知即力量

有史以來,大約從新石器時代結束開始,世界上就有三種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按照不同的方式繼續劃分,他們有過很多名字。他們的相對人數以及對彼此的態度都因時而異,然而社會的基本結構卻沒有發生改變。即使在經歷了重大劇變和看起來不可挽回的變化后,依然能恢復其原有的格局,就好像無論向哪個方向推進,陀螺儀都能恢復平衡。

“朱莉亞,你還醒著嗎?”溫斯頓問。

“是的,親愛的,我聽著呢,繼續,寫得真好。”

他繼續讀了下去:

這三個階層的目標完全無法協調。上等人的目標是保住自己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標是和上等人調換地位。至于下等人,他們被欺壓得太厲害,生活太艱苦,以至于偶爾才能想起日常生活以外的事,這已成為他們的一大特點,若他們真有目標,那無外乎是消除一切差別,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因此,縱觀歷史,類似的斗爭總是一而再地上演,很長時間,上等人都看似堅固地把持著權力,但總有一天,他們要么不再相信自己,要么不再相信自己還能夠進行統治,又或者二者皆有。之后,他們會被中等人推翻,中等人裝出為自由和正義而戰的樣子,將下等人爭取到自己的一邊。但只要中等人達成目的,他們就會把下等人重新推回被奴役的地位,而他們自己則搖身變成上等人。不久,新的中等階層又會從某一等人或某兩等人中分化出來,這場斗爭又再次開始。三等人中,只有下等人從未成功實現,哪怕是暫時實現過自己的目標。如果說歷史上人們從來沒有取得過實質性的進步,不免有些夸張。就算在今天,在這個衰敗的時代,人們平均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比幾個世紀前要好。但無論是財富的增長,還是行為的文明程度,抑或是改革與革命,都沒能讓人類向平等前進一星半點。站在下等人的視角上,改朝換代無非是主宰者的名字發生變化而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山阴县| 巴彦淖尔市| 阿城市| 周口市| 上虞市| 吉林省| 和林格尔县| 阿巴嘎旗| 锡林浩特市| 兴安盟| 舒兰市| 大兴区| 北碚区| 巴中市| 保康县| 赞皇县| 壤塘县| 永新县| 铁岭市| 平和县| 深泽县| 淮安市| 和田县| 柳州市| 漾濞| 上高县| 临沧市| 高淳县| 灵寿县| 鞍山市| 得荣县| 巴楚县| 阿城市| 新丰县| 龙游县| 冕宁县| 乌恰县| 和政县| 墨江|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