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肩負使命走進皇家

(一)大清雄心欲圖霸業

明朝中期后,土地高度集中,賦稅十分繁重,皇帝深居宮中,只顧享樂。神宗皇帝當政四十六年,竟有三十余年不臨朝親政。一些無恥官僚組成閹黨,橫行全國。從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明王朝因政治腐敗,已日薄西山,氣數將盡。這時,中國北方興起了兩股政治勢力:一是以林丹汗為首的蒙古察哈爾部,一是以努爾哈赤為首的滿洲(滿族舊稱)部。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他雄心勃勃,一心想恢復大一統祖業,名義上是漠南蒙古諸部的共主,實際上整個科爾沁部蒙古都受他的控制。但這個聯盟內部松散,蒙古各部之間常因爭奪水源、牧場而互相攻伐。林丹汗也經常率部滋擾明朝邊境,已成為明朝中央政府的心頭大患。

以努爾哈赤為首的滿洲部當時被稱為女真族。女真族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明朝時期,女真分為野人(海東)、海西、建州三部。海西女真大部分居住在吉林扶余(伯都納)以北的松花江大曲折處,以及黑龍江哈爾濱市東邊的阿什河流域。建州女真分布在長白山北部、牡丹江、綏芬河流域,后來遷居到渾河、蘇子河上游地區定居下來。野人女真則大部居于從精奇里江下游直到庫頁島的整個黑龍江南北廣大地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爾哈赤即出生于建州女真的斡朵里部,他的六世祖是猛哥帖木兒。萬歷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的父親與祖父被明朝將領李成梁殺害后,他被推選為部落酋長,以祖父留下的十三副兵甲召集部隊,祭天立誓,決意起兵替父祖報仇。最初,他因羽翼未豐,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向明朝表示恭順,遣使納貢;一方面又采取了“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方針,先后打敗了女真各部。經過十余年的浴血奮戰,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明朝中央政府先后授予他建州衛都指揮使、都督僉事、龍虎將軍等職。到萬歷四十四年大年初一(1616年2月27日),努爾哈赤毅然斷絕了與明朝的隸屬關系,在赫圖阿拉(滿語“橫崗”的意思,在今遼寧新賓西老城)建立大金(史稱“后金”)國,年號天命。努爾哈赤的壯舉如平地一聲雷,使明朝政府極為震驚。1621年后金大軍連克沈陽、遼陽、海城等七十余座城池。不久,便將統治中心西移,把國都遷到遼陽城,又在距舊城不遠處建新城,稱東京城。

科爾沁蒙古是漠南蒙古中僅次于察哈爾的第二強部。科爾沁部是成吉思汗大弟弟哈布圖哈撒兒的后裔,元代和明初時游牧于額爾古納河和海拉爾一帶。明嘉靖年間,科爾沁部蒙古被漠西厄魯特部蒙古打敗,南下避居嫩江流域。因同族有阿魯科爾沁,所以稱其部為嫩江科爾沁,以示區別。后來,去掉“嫩江”二字,簡稱科爾沁。經過有明一代二百余年的繁衍,科爾沁部逐漸強盛,游牧之地北起索倫,南界盛京邊墻,東起扎烏拉特部,西至扎魯特部,東西距八百七十公里,南北距兩千多里,總面積約十五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今天內蒙古通遼市面積的兩倍半。

滿洲、察哈爾、科爾沁三部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個大三角,滿洲居東,察哈爾居西,科爾沁居兩者中間偏北。明王朝為防范滿洲進攻,極力籠絡蒙古貴族。萬歷初年,明朝張居正輔政之際,就主動與蒙古各部交好,加強貿易。科爾沁部落在當時漠南蒙古中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組成的強大部落。科爾沁部共分左右兩翼,科爾沁右翼三個旗的始祖是三個親兄弟,科爾沁左翼三個旗的始祖也是三個親兄弟,科爾沁右翼和左翼六個旗的始祖又是親叔伯兄弟。科爾沁左翼中旗始祖莽古斯一族游牧在科爾沁部的中部,所占地域也最大。莽古斯有四個孫子烏克善、察罕、索納穆、滿珠習禮都很優秀。努爾哈赤想進攻明朝,需要尋找強有力的支持者,于是蒙古族就成了首選。但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根本沒把努爾哈赤放在眼里。這樣,科爾沁部蒙古在滿洲努爾哈赤眼中的地位就提高了。努爾哈赤對蒙古采取分化瓦解政策,首先就選中了與察哈爾部有矛盾的強大的科爾沁部落。就這樣,兩部之間為了以示友好,開始了“互相嫁娶”的政治聯姻。

1594年,科爾沁部首領明安將女兒嫁給努爾哈赤為妻;1614年,科爾沁部莽古斯(科左中旗始祖)將女兒哲哲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她就是以后孝莊文皇后的親姑姑——孝端文皇后;1615年,科爾沁臺吉洪果兒(科左前旗始祖)也將女兒嫁給努爾哈赤為妻。1626年,努爾哈赤二弟舒爾哈齊也將孫女嫁給科爾沁部首領奧巴為妻。

實際上,古往今來,聯姻是實現政治結盟最常見、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二)草原之花嫁入皇家

在滿洲與科爾沁結盟的第二年(1625年)初,努爾哈赤派他的兒子皇太極親自到科爾沁草原來。在內兄貝勒寨桑家的酒宴上,皇太極第一次看見了梨窩淺笑、百媚橫生的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年3月28日),是寨桑的次女,乳名“大玉兒”。布木布泰自幼生得皮膚白嫩,兩只大眼睛水汪汪的,身材豐滿小巧,令人一見頓生憐愛之心。父親和族人都非常寵愛她,把她視為掌上明珠,但布木布泰卻從來都不恃寵撒嬌,一點也不嬌氣,她像其他的蒙古女兒一樣,自幼就馬上馬下,豪爽勇敢。由于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草原上無拘無束的生活,布木布泰養成了豪邁開朗、奔放熱情的性格,造就了強壯健美的體魄。當時的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民族大多以游牧和狩獵為生,都體魄健壯,十分勇敢。前人曾寫詩贊頌說:

廣袤草原綠重重,

真山真水育英雄。

七歲女兒能試馬,

柳蔭深處打飛龍。

此時的布木布泰已經13歲了,這在當時早婚盛行的科爾沁草原蒙古族部落中,已是“大齡青年”了。花季的布木布泰秉承科爾沁草原天地之精、日月之華,出落得艷麗多姿、楚楚動人。她那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配上長長的睫毛,平添了一份深邃之美。她那一雙明眸,對異性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尤其那羞答答的一笑,更令異性倍加寵愛。皇太極為其迷人的容貌所傾倒,尤其是布木布泰“臨去秋波那一轉”,更堅定了皇太極主動屈尊求親的決心。

肩負滿蒙進一步結盟重任的皇太極,這次又不虛此行,他當即向內兄寨桑提出要迎娶布木布泰。此時,皇太極雖然早已娶了寨桑的妹妹,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實際上,在皇太極此次科爾沁草原之前,福晉哲哲就跟皇太極提出了讓侄女布木布泰進宮的意見。因為,哲哲和皇太極婚后十二年來,還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哲哲為了本民族在宮廷中的地位和利益,也為了使自己生活不感到寂寞,在事先征得家庭長輩們的同意后,向皇太極提出了上述想法。姑侄同事一夫,這件事在今天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由于當時滿洲和蒙古部族之間婚媾的戒律極少,輩分之界限也并不嚴格,甚至還遺存有原始氏族部落中的風俗習慣。尤其當時滿族舊俗認為:非生我者或非我所生及同胞兄弟姊妹,皆可嫁娶。所以,皇太極的要求絕不過分,就像寶劍贈英雄、駿馬配雕鞍一樣,是一個合理的請求。

當時的科爾沁蒙古也把女兒能嫁到滿洲認為是部族的榮耀。寨桑見皇太極如此喜歡自己的女兒,當然對這門親上加親的喜事也十分高興。酒席之上,立即答應了這樁親事,并命令手下立即安排。布木布泰得知此事,也很高興。皇太極的才貌和風采她早有耳聞,又經過這次近距離的接觸,在她心中,皇太極就像那藍天上的雄鷹,草原上的駿馬,能與他相伴一生,乃是自己的福緣。就這樣,布木布泰的婚事十分順利地確定下來。

1625年2月,寨桑派長子吳克善臺吉送女兒布木布泰與皇太極成婚。婚禮的頭一天,努爾哈赤為兒子的婚事派官員祭告天地、太廟。奉迎之日,皇太極到遼陽東京北岡親迎,努爾哈赤也隨后率諸貝勒及后妃出迎十里。入城后,長長的奉迎儀仗隊伍,引導著喜轎繞行大半個遼陽城,全城張燈結彩,如過節一般,舉城同賀。汗王府內更是一片喜慶景象:紅氈鋪路,殿堂宮門粉刷一新,到處懸掛著雙喜紅綢、雙喜宮燈。四貝勒府東暖閣是皇太極和布木布泰的洞房,迎門豎立著一座大紅底金“喜”字木影壁,取“開門見喜”之意。暖閣里邊靠北墻是龍鳳喜床。新婚用具也十分講究,黃地龍鳳雙喜字紅里膳桌,金盆銀碗,紅木雕刻的梳妝臺。婚后,宮內連續演戲三天,東京名角紛紛進宮獻藝。布木布泰就這樣從科爾沁草原來到了遼陽東京,成了皇太極的側福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金秀| 东乡族自治县| 鹤岗市| 儋州市| 鲜城| 东阿县| 航空| 宜州市| 荥经县| 噶尔县| 新龙县| 苍山县| 南岸区| 龙游县| 镇原县| 屏东县| 孟连| 卢氏县| 池州市| 施甸县| 谷城县| 崇义县| 万宁市| 大城县| 富平县| 自贡市| 夹江县| 全州县| 万荣县| 定陶县| 祥云县| 泰安市| 九寨沟县| 长岭县| 柳林县| 呼和浩特市| 皋兰县| 浦县| 上蔡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