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尋找人生的春天

桑塔亞那跟隨知更鳥,離開了美國,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輾轉世界各地。他心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向往希臘古典傳統,對霧靄朦朧下的英倫氛圍和神韻尤有領會,以清明的思想與夢幻的詩意,寫成巨著《英倫獨語》,引領讀者走進一個理想的英倫國度。

“我們完全可以依靠本能過上理性的生活,我們也完全可以在大自然的引導下進入祥和之境。”這是桑塔亞那為我們指引的一條通向閑適享樂,同時又是智慧高尚的人生之路。

1912年一個春意盎然的日子,一位年近半百的教授正在哈佛大學講課,突然一只知更鳥飛落在教室的窗臺上不停地歡叫。教授停下來出神地打量著小鳥,這是一只藍知更鳥,除了淡黃和純白相間的胸毛外,身體的其余部分幾乎全是藍色,美麗得讓人不敢直視……許久,教授才轉向學生,輕輕地說:“對不起,同學們,失陪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說完,他邁著輕盈的步子走出教室,跟在知更鳥的后面走出了校門……

這位教授就是被錢鐘書先生歸入“五位近代最有智慧的人”之列的西班牙著名哲學家、詩人、小說家及文學評論家喬治·桑塔亞那。

桑塔亞那1863年出生于西班牙,9歲時隨父親移居美國,1882年入哈佛大學讀書,1889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在長達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桑塔亞那一直筆耕不輟,出版了多部頗有影響的學術著作,在事業上可謂碩果累累,而哈佛的教職亦可保證他過上無憂無慮的中產階級生活,可他為什么突然決定離開令人向往的美國、離開大名鼎鼎的哈佛呢,是一時心血來潮,還是深思熟慮?當然是后者。

促使桑塔亞那辭別哈佛和美國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桑塔亞那對哈佛素無好感。在他看來,哈佛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生涯做準備,這與他的教育宗旨極不吻合。其次,桑塔亞那對美國也一直心懷不滿。1898年,美國通過與西班牙的戰爭吞并菲律賓,將古巴劃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對于在西班牙度過童年、至今仍保留著西班牙國籍的桑塔亞那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法彌補的傷害。

就這樣,桑塔亞那在1912年春天的那個并非偶然的日子,跟隨著一只知更鳥,離開了哈佛,離開了美國。

他的第一站是西班牙,可當他回到祖國后,卻發現自己早年生活過的土地已變得非常陌生,而親友們也早已將他當作了“外國人”。無奈,桑塔亞那只好前往浪漫之都巴黎。

1914年7月底,桑塔亞那結束并不浪漫的巴黎生活來到倫敦。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桑塔亞那因戰爭帶來的交通阻隔而滯留英倫,并一住就是5年。這期間,他拒絕了劍橋、牛津等大學的任教邀請,埋首于巨著《英倫獨語》的寫作。英倫那特有的朦朧霧靄曾讓桑塔亞那沉醉,不過敏感的他卻漸漸感受到了英國也已慢慢美國化,于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1925年,在漂泊了十幾年后,桑塔亞那終于找到了理想的棲居地——意大利的羅馬!在桑塔亞那看來,羅馬是一座“永恒的城市”,在這里可以讓他感到“離自己的過去更近了,離整個世界的過去和未來更近了”。在這里,他開始了安靜、祥和的晚年生活,并寫下了一部部傳世之作。1952年,在羅馬的一所修道院的寓所里,桑塔亞那離開了人世,享年89歲。

桑塔亞那終生未婚,他的一生是孤獨的,但卻享受到了無限的自由。他用畢生的精力在自然主義與理想主義之間奔走,但他的理想——自然主義并不是一個搖擺于自然和理想之間的點,而是一條發于自然、指向理想的射線。“我們完全可以依靠本能過上理性的生活,我們也完全可以在大自然的引導下進入祥和之境。”這是桑塔亞那為我們指引的一條通向閑適享樂,同時又是智慧高尚的人生之路。

春天就在窗外,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去與迷人的自然女神相約。朋友,請跟隨你的知更鳥,尋找你人生的春天吧!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只知更鳥,它純潔、自由、靈動,牽引著你走向靈魂的圣地,尋求生命的真諦。你的生命,你的活法,都在于你的選擇。喚醒你生命中的知更鳥,跟隨一只知更鳥吧,它會讓你的靈魂找到自由生長的土壤,讓你的生命綻放出奇異的色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栖霞市| 苏尼特左旗| 玉田县| 郎溪县| 涡阳县| 石狮市| 隆昌县| 绿春县| 澄江县| 玉山县| 大港区| 毕节市| 许昌县| 庐江县| 深泽县| 河北区| 岗巴县| 天长市| 陵水| 蕉岭县| 腾冲县| 凉城县| 博客| 金川县| 东阳市| 南昌县| 田阳县| 安多县| 灵武市| 伊春市| 徐闻县| 景宁| 安丘市| 高州市| 镇远县| 田林县| 龙川县| 台江县| 资源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