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名家知識

名家

名家,通俗地說是辯論家,是中國戰國的諸子百家之一。以善于辯論,善于語言分析而著稱于世。他們主要以詮釋“實”與“名”來闡述觀點。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與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都有提到名家。

名家將對名的探討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化,并且從更高角度繼續闡發其中的政治倫理思想,并且強調端正名實關系,實際上也是希望天下得治。

名家的重要人物有公孫龍、宋钘、尹文、鄧析、惠施等人,其提出的命題包括白馬非馬、離堅白、合同異等。

鄧析

鄧析(前545—前501年),春秋時代末年鄭國人,著名思想家,“名辨之學”倡始人。法家學派的先驅人物。他是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革新派,第一個提出反對“禮治”思想。他聚眾講學,招收門徒,傳授法律知識與訴訟方法,還以類似訟師身份幫助民眾打官司。著有《鄧析子》二篇,已散佚,今傳者一般認為是后世偽托之作。荀子曾將鄧析與惠施并列進行批評,認為他們同是“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之徒。

尹文

尹文(約前360—前280年),齊國人。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與宋钘齊名,屬稷下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具有調和色彩,對后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響。著有《尹文子》。《尹文子》序稱其在齊宣王時,于稷下與宋钘、彭蒙、田駢皆為公孫龍的學生。但是《漢書·藝文志》卻說“先公孫龍”。《呂氏春秋》則有其游說齊湣王的記載。

尹文的思想出于名家,但是也雜糅了老、莊、申、韓的學說,可以說是自道家至名家,再自名家而至法家。這種現象反映戰國初期,由宗法封建過渡到法治專制的政治社會的思想。但由于尹文思想本身的復雜性,有些近代學者不再沿襲班固的分類,而對其學派歸屬有了不同意見:有的認為是稷下黃老道家三派之一,有的認為是墨家,或有直接列入雜家的。

《尹文子》一書的真偽也歷經許多討論,20世紀初期有些學者據認為今本的《尹文子》全系偽托之作,但在70年代到80年代,已有學者認為書中材料在研究尹文思想時,大抵是可信的;90年代以后,偽書之說更受到全面的批駁。

公孫龍

公孫龍(前320—前250年),傳說字子秉,戰國時期趙國人,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為《公孫龍子》14篇,目前只殘留6篇,共一卷。最著名的即《白馬論》與《堅白論》,其中提出了“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公孫龍是“離堅白”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詭辯學代表著作,提出了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系,但把它們之間的區別夸大,割斷二者的聯系,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想體系。

惠施

惠施(前370—前310年)宋國(今河南商丘市)人,戰國時政治家、思想和哲學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與莊周同時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者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并建議尊齊為王。著有《惠子》一篇,已散佚。《莊子》之中保有大量惠施的言談與學說,著名的有《天下篇》的“歷物十事”,《秋水篇》的“濠梁之辯”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济南市| 淮滨县| 安阳县| 吉林省| 婺源县| 兴城市| 苏尼特右旗| 金湖县| 海安县| 讷河市| 平昌县| 齐河县| 柯坪县| 微山县| 嘉峪关市| 万盛区| 孝感市| 滦平县| 绥阳县| 抚宁县| 邵阳县| 宁强县| 沂源县| 晋州市| 临朐县| 手机| 通州市| 会同县| 易门县| 新河县| 嘉禾县| 柳江县| 金塔县| 清河县| 芷江| 黑山县| 红桥区| 怀安县| 西乡县|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