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總帶著三分慵懶的暖意,小院里新栽的海棠樹抽了新芽,粉白的花苞綴滿枝頭,風一吹便晃出細碎的光影,落在池塘的水面上,與錦鯉的紅影疊在一起,成了沈知微每日晨起最愛看的景。
“知微,蘇伯伯派人來說,念安今日學堂放假,要過來跟我們學做海棠糕。”謝臨舟拿著竹籃從外面回來,里面裝著剛采的新鮮艾草——是準備做青團的,“你要不要去廚房準備些面粉和糖?”
沈知微笑著點頭,指尖還沾著給海棠花澆水的水珠:“早就準備好了,面粉在陶甕里,糖罐也放在灶臺上了。念安這孩子,上次吃了一次海棠糕,就天天在蘇伯伯耳邊念叨,說要學了做給先生吃。”
兩人剛收拾好,院外就傳來蘇念安清脆的喊聲:“謝叔叔!沈阿姨!我來啦!”緊接著,一個小小的身影沖進院,直奔海棠樹而去,仰頭盯著花苞看了半晌,才想起正事,跑過來拉著沈知微的衣角,“沈阿姨,我們什么時候做海棠糕呀?我帶了油紙,要把做好的糕包起來,給先生和同窗們分著吃!”
沈知微被他認真的模樣逗笑,牽著他的手往廚房走:“現在就做,不過念安要答應阿姨,要乖乖洗手,不許在面粉里搗亂哦。”
“我保證!”蘇念安舉起小手,眼睛亮晶晶的,“我上次幫奶奶包餃子,都沒有把面粉弄到衣服上!”
廚房的案板前,謝臨舟負責揉面,沈知微則教蘇念安處理海棠花瓣——要將新鮮的花瓣洗凈、瀝干,再切碎了拌進糖里腌漬,這樣做出來的海棠糕才會帶著清甜的花香。蘇念安踮著腳站在小板凳上,小心翼翼地捏著花瓣,生怕力氣大了捏爛,鼻尖沾了點面粉也不在意,專注得像在完成什么大事。
“沈阿姨,這樣切對不對呀?”他舉著小刀子,把切碎的花瓣遞到沈知微面前,臉上滿是期待。
“對,念安做得真好。”沈知微摸了摸他的頭,將腌好的花瓣倒進面團里,“接下來我們把面團分成小塊,搟成圓餅,再放進蒸籠里蒸,等聞到香味,海棠糕就做好了。”
謝臨舟站在一旁,看著兩人互動的模樣,眼底漾著溫柔的笑意。他想起去年冬天,念安在院里堆雪人時,還差點摔進池塘,如今卻能安安靜靜地學做糕點,不知不覺間,孩子已經長這么大了。
海棠糕蒸好時,整個小院都飄著甜香。蘇念安踮著腳趴在蒸籠邊,眼睛盯著冒著熱氣的糕體,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沈阿姨,能吃了嗎?聞著好香呀!”
“再等一會兒,涼了才好吃,不然會燙到舌頭。”沈知微把海棠糕盛在瓷盤里,放在窗邊晾涼,“你先去院子里玩會兒,等涼了阿姨叫你。”
蘇念安聽話地跑出去,圍著海棠樹轉圈,偶爾伸手碰一碰飄落的花瓣,嘴里還哼著學堂里學的詩句。謝臨舟走到沈知微身邊,從身后輕輕抱住她:“你看他,多像小時候的你,對什么都充滿好奇。”
沈知微靠在他懷里,望著院中的身影,輕聲道:“要是我們也有個孩子,會不會也這么可愛?”話剛說完,她的臉頰就紅了,連忙別開視線,“我就是隨口說說……”
謝臨舟握著她的手,指尖輕輕摩挲著她的掌心,聲音溫柔得能滴出水來:“我也想。等過些日子,我們把院子再收拾收拾,給孩子留個玩的地方,種上他喜歡的花,再教他讀書寫字,像蘇伯伯教念安那樣。”
沈知微的心跳驟然加快,抬頭看著謝臨舟的眼睛,里面滿是認真與期待,她用力點頭,眼眶微微泛紅:“好,我們一起等。”
正說著,蘇念安跑了回來,舉著一片剛撿的海棠花瓣:“謝叔叔!沈阿姨,你們看,這片花瓣好大!我要把它夾在書里,做書簽!”
謝臨舟接過花瓣,幫他夾進隨身帶的小冊子里:“等花瓣干了,就成了好看的書簽,念安以后讀書,看到它就能想起今天做的海棠糕了。”
“嗯!”蘇念安用力點頭,拿起一塊涼透的海棠糕,咬了一大口,滿足地瞇起眼睛,“好吃!比上次的還好吃!沈阿姨,我明天還能來學做青團嗎?我想給先生做青團當早飯!”
“當然可以。”沈知微笑著答應,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模樣,又遞給他一杯溫水,“慢點吃,別噎著。”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欞,落在三人身上,廚房的甜香還未散去,院中的海棠花又落了幾片,飄在蘇念安的發間。謝臨舟握著沈知微的手,看著眼前的稚子,心里滿是安穩——原來幸福從不是轟轟烈烈的誓言,而是這樣尋常的午后,有愛人在側,有稚子繞膝,有花香與甜意,有歲月的溫柔緩緩流淌。
日子就這樣在平淡中透著暖意,海棠花謝了,艾草青了,青團的香氣又彌漫了小院;念安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學會了做海棠糕、青團,還跟著謝臨舟認了不少字。沈知微的小腹也漸漸隆起,謝臨舟每日都會陪她在院中散步,給她讀從前的書信,講京城的舊事,也說未來的期許——要給孩子起個溫柔的名字,要教他畫江南的煙雨,要帶他去給沈仲掃墓,告訴他爺爺是個正直的人。
蘇文得知消息時,特意送來了一筐新鮮的雞蛋和補身體的藥材,笑著說:“以后咱們這小院,就更熱鬧了,念安也有伴兒了。”
沈知微摸著小腹,看著院中的海棠樹,嘴角滿是笑意。她知道,新的生命會帶來新的歡喜,而她與謝臨舟的故事,也會在江南的歲月里,添上更溫暖的一筆——有春海棠,有秋桂香,有稚子笑,有白頭約,這便是此生最圓滿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