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只要不自殺”

上述的一切固然揪心,然而真正讓我惶惶不可終日的是,心笛已經有兩個月不肯走出家門。而且生性幽默的她忽然如同被膠帶封了口,即使去掰她的嘴,稍一松手就如河蚌般迅速閉合。有一幅膝下生根的漫畫,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心笛的這一癥狀。漫畫中,一個年輕男子因為長跪不起,結果膝蓋以下生出了無數根須,靠一己之力已經完全不能站立起來了。

心笛如同畫中人一樣,只不過她不是長跪,而是長臥。除三頓飯之外,幾乎整天都躺在床上。如果不是你主動跟她說話,她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一言不發。

為了盡快幫助女兒找到病因,2009年3月,在一家市級圖書館,我聆聽了那位來自臺灣的心理專家的講座——“用‘心’治病”。

走進報告廳,只見入口處張貼著一幅海報,上面寫道:“你是否感覺體力不支、食欲不振、不想起床上班?是否常常情緒低落、失眠、身心疲憊或煩躁不安?你是否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興趣和愉悅感?你是否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甚至反復想到死亡……”看來,這還真對心笛的路數。再一看,幾乎座無虛席,看來如今得這病的還真不少,那就聽聽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講座開始,專家一開口,我就感覺像是專門說給我的——

“抑郁癥”在國內也許是個時興名詞,但我想大聲疾呼,抑郁癥是自古以來人類心理就有可能遭遇到的一種磨難。只是在過去,人們可能是用“心理受到打擊、失戀、情緒低落、沮喪、悲觀、個性退縮、不想出門、不愿見人、承受不了壓力及刺激而自殺”等用語來形容它。但在現代社會,人的心理及情緒更容易出現一時調適不良的情形。當工作、學業和生活都處于激烈競爭的情況下,人們心理上承受的壓力就更大了。

我聯想到自己,常常把心笛的壓力和我年輕時做比較。我才十七歲就去農村插隊,回城后,既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又要讀書拿文憑,還得考慮婚姻這樣的終身大事。現已人過中年,作為單身母親,我還在為供女兒學習、生活而疲于奔命。可心笛呢?她有那么好的條件去國外留學,不需要打工掙學費和生活費。只要一門心思讀書,會有什么大不了的壓力呢?專家的一番話,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

接下來,他又以抑郁癥患者聽起來最受用的話題繼續娓娓道來:

得抑郁癥的人多數是天才和完美主義者。因為是天才,所以他們天生自信;因為是完美主義者,所以常常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到完美無缺。而在他們自信的表面掩蓋下的,卻是一顆擔心失敗的焦慮的內心。只要某天有某件事情沒有做好,便很容易導致由自責而產生的抑郁情緒。當挫敗感越積越多時,就會越來越喪失信心,感覺自己很沒用,甚至將來還有可能拖累別人。有些人最終爆發的自殺傾向,就是在“反正我活著也沒多大用”的意念支配下產生的。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幾個對自己松綁的好方法。一是告訴自己,對不想做的事情我有權利大聲說“不”;二是我不僅不再硬撐,還要敞開心胸向他人求助;三是我一向都是為他人活著,總想表現出最好的樣子得到外界和他人的肯定,現在我要好好地為自己活一把了。因為我得了抑郁癥……

不僅抑郁癥患者,即便是我,當聽到“硬撐”一詞的時候,也被深深地觸動了。


休息時間結束。專家一句意味深長的問話又把我拽回了現實:“請問,哪位能告訴我,你會用什么辦法,讓別人對做錯的事情感到愧疚?”

也許是我坐在第一排的緣故吧,專家把目光停留在了我身上:“這位女士,你來談談好嗎?”

我站起身,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我會對他說,其實這件事兒也賴我。”

“是發自內心的嗎?”專家微笑著追問了一句。

“是真的,‘也賴我’這三個字是我的口頭禪。”我誠懇地回答。

“我之所以追問您一句,不是因為對您看似過于高尚的回答有所質疑,恰恰相反,我真的不希望您這樣做。因為,按照心理學的觀點,您的這種心態屬于‘超我’過度,也就是過于追求完美,而太過追求完美的人,通常都會活得非常累。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觀點?”

我心悅誠服,不斷點頭。

到了自由發言環節,一個四十歲上下的女人站了起來,話語中透著憂慮——

“老師,我的女兒從十五歲起患抑郁癥,至今已經兩年多了。看過好幾家醫院,吃過好些藥,效果總是一般,病情起起伏伏,尤其是最近兩個多月病情發作嚴重,幾乎每天都難受極了,用她自己的話說,感覺像活在地獄里,生不如死。我們做父母的給孩子提供的生活條件挺好,就是平時工作都忙,不能用更多的時間照料她,我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才好啦!”

面對這個一臉惆悵又茫然的母親,專家聽得十分認真,然后一針見血地指出:

“現在的父母大部分時間都在拼經濟,無暇陪伴、傾聽和關懷孩子的感受。你們也許給了孩子最好的學習及物質條件,但發現與孩子的關系漸漸疏離,孩子的心理及行為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出現情緒反常、拒學、交友障礙、網絡成癮或者退縮在家當宅男宅女等現象。同時,他們能說內心話的對象愈來愈少。不想告訴父母,是因為父母也許忙碌,或者跟大人說了,你們也只是干著急,或者只會給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建議,甚至完全不理解她。也許這才是你女兒的根本問題!”

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專家把目光轉向了眾人,繼續說道:

“人為什么會得抑郁癥?我告訴大家,常常都是因為這類人,乃至這類人的生存環境,太缺乏幽默感。你沒有那種突發奇想,你太一板一眼,你就不會快樂。真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是要靈光一閃。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要跟著內心的沖動,偶爾隨心所欲一下,只要不是太離譜就行。那時,你就可以和自己的內心越來越接近,過上一種真正幸福的日子。”

這番話又贏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

一個又一個提問過后,專家做了這樣的總結:

各位,請記住這句話:“凡存在的,必有其意義。”一旦你能明白得抑郁癥的好處,就知道如何才能征服這種疾病,最終獲得真正的健康,如此才是治療的最高招數。正所謂治病先要醫心,“心”開了,你就健康、快樂了!

講座結束前,我這個“偽抑郁癥患者”,舉起被心笛擰得依然掛彩的右臂,與全體學員跟著這位專家齊聲高呼:

“只要不自殺,一定都能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满城县| 高雄县| 唐河县| 嘉祥县| 黔西县| 沾益县| 石家庄市| 元江| 临泽县| 和硕县| 大新县| 慈利县| 咸宁市| 安图县| 静宁县| 桓台县| 阿城市| 塔城市| 澳门| 宽城| 蒲城县| 甘洛县| 静安区| 兰州市| 牡丹江市| 嘉黎县| 来安县| 巴楚县| 特克斯县| 陆良县| 简阳市| 沛县| 宁强县| 彰化县| 宁武县| 绥滨县| 永济市| 伽师县| 永善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