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戰前運籌
蘇聯紅軍按雅爾塔協議進駐撫順市,實行軍事管制。撫順市的主要礦廠、車站、電臺、發電廠等都由蘇軍駐守,生產仍由日本人管理。日偽統治機構隨著蘇軍進入,雖不復存在,但日偽殘余,偽滿漢奸、特務、警察、反動官吏仍在地方上興風作浪,妄圖為國民黨接收效勞。
撫順素以煤都著稱中外,在制鋼,制鋁,制油、發電等戰略物資生產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地處沈吉路中間,距東北名城沈陽45公里,是其東部屏障,南界本溪,北鄰鐵嶺,東與吉林接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后,8月27日,蘇聯紅軍按雅爾塔協議進駐撫順市,實行軍事管制。撫順市的主要礦了、車站、電臺、發電了等都由蘇軍駐守,生產仍由日本人管理。日偽統治機構隨著蘇軍進入,雖不復存在,但日偽殘余,偽滿漢奸、特務、警察、反動官吏仍在地方上興風作浪,妄圖為國民黨接收效勞。偽滿撫順市副市長周鑄鑫以維持社會治安為名,組織了撫順市治安維持會,偽滿撫順市警察署行政科長郭森,網羅偽滿警察、憲兵、特務組成撫順市警察局,自任局長,偽憲兵隊撫順分團團長王慶雙組織了3,000多人的警察大隊,郭森為大隊長、王慶雙為副大隊長。國民黨撫順市、縣黨部也都相繼建立。清原縣偽滿末任縣長譚英多,新賓縣偽縣長楊世英,撫順縣偽縣長習齊輝等也都組織偽滿地方警、憲、特等反動官吏成立“治安維持會”、“警察局”。他們城鄉勾結,相互串聯,形成一股地方上的反動勢力,散發國民黨“告東北同胞書”等宣傳品,進“擁護國民黨中央接收”等反共反人民活動,妄圖控制撫順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東北局派李濤、劉金聲、孫培臣、曹公和等同志首批進入撫順進行接收,相繼又派來吳亮平、劉子載、方華、劉子儀、王新三、王振祥以及劉曾浩、岳仲軒,韓文潮、任之平,張澍、徐行等同志,開辟撫順地區工作。自此,撫順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