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撫順——這座古老的煤都,是鋃嵌在祖國東北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黑珍珠。在日偽統治時期,它飽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蹂躪,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日本帝國主義在蘇聯紅軍和我八路軍、以及各抗日武裝的打擊下,1945年8月14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撫順重新回到中國人民的懷抱,我黨接收了撫順。撫順第一次獲得了解放。但是,國民黨反動政府為了從人民手中奪取勝利果實,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極力搶占東北,瘋狂向東北運兵。1946年3月21日,國民黨五十二軍攻占了撫順,撫順又落入敵手。我軍處于戰略防御階段。
1946年10月2日,我軍將有“千里駒”之稱的國民黨二十五師全殲于寬賽公路中段的新開嶺地區,俘敵師長李正誼以下官兵6200余人,斃傷團長以下2100余人。此役首創我軍在東北全殲敵一個整師的輝煌戰績。新開嶺戰役拉開了東北解放戰爭的序幕。
1946年12月11日——12月14日,遼東軍區黨委在臨江縣的七道江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由遼東軍區司令員肖勁光主持,歷時4天,中心議題是:要不要堅持南滿武裝斗爭和如何堅持南滿武裝斗爭問題。最后,由遼東分局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陳云同志作結論:“堅決堅持南滿,保衛、鞏固擴大長白山,堅持敵后三大塊(遼南一分區、遼寧二分區、安東三分區)?!边@一英明決策,對后來堅持敵后斗爭,取得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勝利意義是很大的。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我軍與敵艱苦搏戰了i08天,取得了“四保臨江”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在東北“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進犯計劃,從而扭轉了東北戰局,改變了敵進我退的態勢,迫使東北戰場的國民黨軍由進攻轉入防御,我東北民主聯軍則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我安東三分區認真執行了七道江會議精神,遵照遼東軍區“廣泛開展游擊戰,毀橋破路,拖住敵人尾巴,阻滯敵人,配合正面作戰”的指示,到處尋找戰機,打擊消滅敵人。在撫順、本溪等地區,我基干一團一度攻克葦子峪據點,全殲守敵,2次襲擊堿廠,3次打退敵人進攻,繳獲武器百余件。我基干三團與區中隊配合,3次攻打救兵臺。我安東三分區還襲擊撫順市近郊的警察和護路警,炸橋梁,燒毀敵二○七師倉庫等。這些軍事行動,不但打擊了敵人,堅持了南滿武裝斗爭,而且有力地配合了我正面主力“四保臨江”的戰斗。
從1948年9月12日起,在東北戰場上,遼沈戰役打響了。10月15日,我軍攻克了遼西走廊重要城市錦州,全殲守敵10萬余,生俘敵東北“剿總”副司令范漢杰。10月19日,長春守敵曾澤生起義,鄭洞國投降,李鴻被俘,長春宣告解放。
為了迎接全東北的解放,我中共安東三地委,中共撫順縣委加強了黨的組織建設、干部培訓工作,抓緊時間擴編基干三團,為配合主力部隊解放撫順,加強軍事訓練,在保存實力的前提下,主動出擊敵人。據不完全統計,1947年1月—11月份,安東三軍分區部隊與敵軍主力及地方部隊作戰達267次;斃傷俘敵1392人,我犧牲指戰員137名。10月16日,我軍在撫順縣關門山二伙洛殲敵二○七師兩個連。20日,在阿及堡子殲敵3個連,在哈達擊落敵機1架,活捉1名飛行員;30日,撫順縣公安隊向東社守敵展開政治攻勢,迫使東社守敵投降;同日,我解放撫順的先頭部隊某騎兵團追擊從東社逃跑之敵,于下洼子村全殲該敵;30日,縣公安隊圍殲西社自衛團,東部地區全部解放。至此,撫順外圍之敵已經肅清,撫順解放已經指日可待。遼東分局贊譽三分區為“堅持敵后的一顆明珠”、“插在敵人心臟的一把尖刀”、“三分區模范地堅持了敵后”。在解放較早的地區,將減租減息斗爭轉向土地改革,并掀起了參軍參戰高潮。撫順縣為部隊輸送了兩個團的兵員,僅馬圈子村參軍人數就有130余名。為加強城市斗爭,積極開展爭取敵軍的工作,我城工部工作人員深入城區,插入敵人腹地瓦解敵軍,散發《約法八章》、《土地法大綱》、《工商業改造》等傳單。中共撫順縣委為迎接撫順解放,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做好支前工作,做了大量的人力組織(主要是組織擔架隊)和物資調集準備工作。
長春解放的第三天,即10月23日6時,圍困長春的我獨立十師奉命揮師南下,任務是擔當前衛師,經公主嶺、穿四平、昌圖、越開原、鐵嶺、撫順,準備攻打本溪,于30日抵達撫順渾河北岸受阻。因河面早晚結上一層薄冰,徒涉困難,渡河又無船。市區有跨河的三座橋,一是通火車的鐵橋,一是人行的公路橋,均有守敵。于是,獨立十師師長趙東寰當機立斷,召開緊急會議,副師長鄧忠仁、副政委蔡明、參謀長王玉峰,以及二十八團團長段志清、團政委杜西書等參加。經大家仔細分析,最后由師長趙東寰決定:采取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抓往戰機,奪橋而過,邊打邊電報兵團首長。同時命令二十八團做好進攻準備。午夜24時,二十八團發動攻擊,激戰20分鐘,突破了城門,并迅速占領了河北區機關和電話分局。此時,二十八團一營強攻高爾山守敵,段志清團長親臨前線指揮,摧毀敵人的鋼筋水泥工事,迫使敵人投降。我二十八團一營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二十八團二營經激烈戰斗,先后消滅公路橋北,南兩個橋頭堡的敵人,并迅速向河南市區發展,三營攻殲撫順城內外地堡群和城西邊的監獄和倉庫區之敵,打得英勇頑強。
按著師部逐次參加戰斗的部署,二十九團在10月31日早5時按時參加戰斗,同二十八團并肩沖入河南市區,很快便占領了敵公安局,解除了敵干警的武裝,接著又相繼占領了發電廠、電話總局,西制油廠(即石油一廠)和礦務局等重要機關、廠礦,再向西進,占領了彈藥庫。在我黨地工人員策應下,礦警隊200多人舉行起義,受到黨和人民軍隊的歡迎。至晨7時許,撫順市區的戰斗基本結束,撫順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
在我獨立十師從北面攻城的同時,撫順縣區的武裝,在縣委的帶領下,分別從南花園、搭連嘴子攻入撫順。兩路雖有小的戰斗,但都沒有打多久,便很快進入市區,與獨立十師會合,并一起接管了這座城市。撫順縣政府領導進駐市內后發出布告:“本縣民主政府已于本月一日進駐市內,即日開始辦公”。
解放撫順的戰斗全殲了沈陽敵守備隊第一師4300余人,坐俘敵師長周仲達、參謀長黃普隆、政訓室主任羅學誘、參謀主任傅勁奇等以下1700余名,繳獲各種炮32門,輕重機槍237挺,長短槍3000余支,汽車14輛,裝備彈藥倉庫一座。
10月31日,我獨立十三師在李石寨與逃往沈陽之敵1000余人遭遇,經6小時激戰,擊潰敵二○七師及地方守備隊,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我獨立十三師犧牲4人,傷15人。
在解放撫順的戰斗中,我獨立十師共傷亡204人,僅二十八團就犧牲了23名官兵。烈士把一腔碧血灑在撫順渾河兩岸。
撫順解放后,我軍首長立即命令發電廠停止向沈陽供電,給沈陽的敵人造成極大的困難和混亂,有力地配合了我軍消滅沈陽守敵。
撫順解放的當天下午,兵團司令員肖勁光,政委肖華來到了撫順,給獨立十師解放撫順以很高評價,并當即任命趙東寰為撫順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11月2日,以撫順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趙東寰的名義發出了第1號布告,要求肅清殘敵,保護國家人民財產,維護社會治安,建立民主秩序,恢復工業生產等項軍管任務,使撫順各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
獨立十師是一支軍紀嚴明的人民軍隊。入城之后,獨立十師政治部發出加強紀律的通知,并把遵紀違紀情況及時進行了認真檢查,并向下發了通報。獨立十師廣大官兵認真執行城市政策,完成軍管任務,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得到人民的熱愛與贊揚。1948年11月20日,撫順黨政機關各界人土300余人特往軍隊駐地獻旗慰問,上寫“執行城市政策的模范”、“無堅不破”、“功在國家”等大字,表達了撫順人民對子弟兵的愛戴之情。1948年11月25日,獨立十師奉命離撫開赴平津戰場。撫順黨政領導機關及各界群眾舉行盛大而熱烈的歡送會,以壯行色。
獨立十師是1948年2月在八面城由遼吉軍區一分區的第十三團和二分區的第十六團、十八團組建的,并依次改為獨立第十師的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三十團。師的領導機關是以二分區的領導機關所組成。這支部隊是支具有光榮戰史、英勇頑強的人民軍隊。1948年11月12日獨立十師奉命編入“四野”的三十八軍建制,命名為一五一師。這支部隊進關之后參加了平津戰役,并一直打到海南島。建國后,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撫順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在解放撫順中所建樹的不朽功勛。
撫順解放了,古老的煤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正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