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余志宏選擇省府顧問方叔章為突破口,擴大關系圈
- 解放戰爭紀實:解放衡陽
- 林可行
- 1492字
- 2025-08-25 10:09:51
周禮走后,余志宏陷入了沉思:自己已經離開了省政府,又跟程潛素無接觸,與他身邊的那些主要官員也幾無淵源,怎樣才能做他的策反工作?幾天來,余志宏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反復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出什么捷徑來。最后決定還是從自己熟悉而且思想進步的知名人士入手,先找湖南大學的李達教授。
李達也是醴陵人,早年留學日本,1920年8月回國,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主編《共產黨》月刊。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被選為黨中央宣傳主任。后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主編《新時代》雜志。1923年秋退出共產黨后,北伐時期擔任過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編審委員會主席、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教官并代理總教官職務,以后長期在白區擔任大學教授,堅持宣傳馬克思主義,先后出版過《現代社會學》、《社會學大綱》等著作。別說在湖南,就是在全國,李達教授也是思想界和教育界屈指可數的社會名人。余志宏早年在中山大學上學時,就仰慕李教授的品德和才華,加上同鄉關系,兩人建立了良好的師生之誼。現在同校執教,而且政治觀點接近,所以談話很投機,沒有什么拘束。談到當前形勢時,李教授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義憤填膺,對共產黨的勝利毫不懷疑,同時對湖南面臨著的戰爭破壞感到憂慮。余志宏表示深有同感,并希望李教授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將程潛往和平道路上引。李達摸著下頜略為思索了一下說,自己和程潛也沒有什么直接的接觸,但與省府顧問方叔章倒有些交往,可以鼓動方去做程潛及其周圍人的工作。余志宏高興而誠懇地說:“這是一個好途徑。為了湖南3000萬人民的和平、安寧,今后還有許多事情要仰仗您老,還請多多幫助和指教。”
從李宅出來,又一個名字跳進了余志宏的腦海,他就是同行好友王學膺老師。王是中國民主同盟的盟員,思想進步,正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父親、湖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嘯蘇先生也是一位頗有正義感的人,余志宏來到王宅,從王老先生的談話中進一步了解到:方叔章不僅現任省府顧問,而且是程潛的舊部,程任天水行營主任時的秘書處長,與程的關系相當深厚。他在程潛面前,既是詩友,又是清客,見面可以不經通報,無話不談。他胸境開闊,對時局亦有清醒的認識,與王嘯蘇交情匪淺。通過王氏父子的介紹,余志宏結識了方叔章。
方叔章住在長沙市河西鳳凰山桃子湖,離湖南大學校舍很近,余志宏經常在夜晚去拜訪他。一次,方、余二人暢談中外歷史,討論興衰存亡之道。方感慨地說:“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看國民黨已經人心喪盡,敗局無可挽回,就像一個病入膏育的人——只能是挨一天算一天了。”
“那么,作為湖南的‘家長’,程頌公又對時局作何觀感和應對呢?”見方叔章談得坦率,余志宏順勢問道。
方叔章雙手一攤,誠懇地說,“這就叫‘當局著迷,旁觀者清’。頌公對局勢可以說是若明若暗,我自己也似懂非懂。還請余先生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當,”余志宏覺得方叔章衷言可信,于是一面謙遜地說道,一面從小提包里拿出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幾本小冊子遞給方:“這幾本書,您老不妨拿去看一看,一定大有裨益。”
方叔章接過書,迅速地掃視一眼封面,再鄭重地看著余志宏,高興地說:“謝謝,謝謝!還請余先生多來指教。”
余志宏懂得:做地下工作,尤其是做上層統戰工作,平時必須善于隱蔽身份,但必要時又必需大膽表明身份,才能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所以,他在爾后與方的交往中,經過對方叔章的人品和政治思想作出全面評估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向方仔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統戰政策。兩人的思想觀點越來越接近,關系越來越融洽。至此,余志宏明確提出:請方勸說程潛認清形勢,毅然投向人民,走和平解放的道路。方叔章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