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IP助理到合伙人:爆發式成長的躍遷指南
- 文文
- 2132字
- 2025-08-20 16:49:38
第一章 IP浪潮催生寶藏崗位——IP助理
第一節 IP助理為什么比IP還稀缺
幾年前,我的大學同學問我:“文文,你做助理,家里人同意嗎?”
我知道,同學沒問出口的那句話是:“你為什么做助理這種基礎崗位呢?”這個問題讓我意識到,很多人對助理工作內容的認知還停留在“打雜”層面。
但真相是,教育博主開出3萬元月薪找“會用雙語寫腳本的00后”,知識IP點名要“懂數據運營的寶媽”,藝術“大V”招聘“能獨立布景拍攝的實習生”……
你有沒有發現,不同類型的IP對助理的要求各不相同?那些站在大IP身邊的人,有時候反而比IP本人更搶手。
助理真的不只是做訂機票、訂酒店這種雜務,那些認為“助理=打雜”的人不會知道,IP助理不是跟在巨人的身后,而是與巨人并肩前行。成為IP助理,不僅會提升能力,更能拓寬視野,從而讓你實現人生蛻變。
某頭部主播曾經的助理在調試燈光的過程中,摸透了直播流量的命門;某萬人社群運營者過去的助理,現在已是估值過億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我從三線小城寶媽到擁有百萬關注者的“大V”的合伙人,也實現了職業生涯的躍遷,收入翻了十幾倍。自己創業后,憑借做助理時積累的資源,我開展了線下授課、訓練營、出書等多種業務。
從零基礎打造IP的角度來說,IP助理可以借勢成長,少走很多彎路,在未來打造自己的IP。從職場晉升路徑看,IP助理是實現職場躍遷的一條捷徑。IP助理進入公司后,往往會被當作重點培養對象,有機會晉升為IP合伙人或聯合創始人。
IP們都很機智,對于表現出色的助理,他們大多與其深度合作,鮮少讓人才回流到市場重新找工作。他們更不會盲目招人,而是優先在自己的圈層里挖掘有潛力的年輕人,并將其精心培養成自己的得力干將。
所以,IP助理這樣的優質崗位很少出現在招聘網站上,想靠發個廣告就找到優秀助理,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仔細瀏覽招聘網站上的信息,你會發現很難看到IP助理崗位的招聘信息。這是因為在市場上,既能滿足“助理”這個崗位的基礎要求,又能滿足IP本人在自己細分領域要求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講完需求端,我們再來看儲備端。隨著IP熱潮席卷而來,很多人逐漸轉戰自媒體領域,如雨后春筍般在IP賽道紛紛冒頭。一旦成功打造了個人形象、放大了個人影響力,工作量注定成倍增長:每天要創作各種形式的內容,對接各種紛繁復雜的事務,忙起來連軸轉,吃飯睡覺都得爭分奪秒。
在IP公司的架構里,IP就像一顆璀璨的恒星,其他員工開展工作就像行星緊密圍繞著恒星轉動。IP行業是靠知識和創意驅動的,IP就是公司最核心的寶藏,其價值無可替代。一篇精彩絕倫的文章、一個創意爆棚的視頻,產生的影響力可能是普通內容的成百上千倍。
李子柒一條名為“蘭州牛肉面”的視頻引發全球觀眾熱議,產生了幾十萬次有關“想學中國手藝”的跨語言互動。她通過視頻描述的田園生活,引發了外國網友對中國文化的向往,該視頻在油管(YouTube)獲得驚人的播放量。她獨具一格的東方美學敘事方式,帶來了深遠的文化共鳴。
傳統行業的企業經營者看到成為IP能免費、高效地獲取用戶信任和流量,也紛紛下場打造個人IP。一家瀕臨倒閉的古法醬油廠,都因創始人女兒打造的“醬油公主”賬號,用一句“時間會撒謊,但醬油不會”,讓老業務煥發新生機。
創始人IP崛起的背后,勢必少不了專業人士的輔助。一開始, IP們往往拉身邊的親朋好友來臨時救場,可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這就好比明星經紀人如果對娛樂圈一知半解、專業能力不過關,那么肯定沒法助力明星大放異彩。
傳統行業的人才因為專業領域的限制,往往很難滿足IP行業的這些多元要求,就像不能要求一個廚師設計高樓大廈,因為二者根本不搭調。
為什么傳統行業難出好的IP助理?在諸如服裝廠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里,講究工人多勞多得,拼的是手腳麻利程度;在資本密集型行業里,如打車平臺,比的是誰用戶多、資金雄厚。明眼人知道,勞動密集型行業要的是“手速”,資本密集型行業看的是“資源”,而IP世界認的是“創意硬通貨”。
經過專業訓練的專職助理,對IP的風格、定位、受眾喜好等足夠熟悉,專業技能扎實,和IP配合得天衣無縫。無論是安排行程、對接商務合作,還是籌備直播、策劃爆款內容,專職助理都能處理得游刃有余,讓IP能專注于核心創作,輕松搞定各項事務。
而在IP崛起的早些年,傳統“大V”們大多沒有聘請助理的習慣,也沒意識到助理的巨大推動作用。隨著新一代IP的崛起,大家才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助理并非“伺候人的小角色”,而是IP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IP缺了他們,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
IP們看到助理的價值,才開始著手招募和培養。但之前的認知空白,導致相關人才儲備嚴重不足。高校及職業培訓體系更新迭代的速度跟不上新興崗位的發展速度,目前還沒有IP助理相關的專業課程,這使得對口專業人才極為匱乏。就像一個沒有儲水的池塘,現在急需用水,其存量難以滿足大家的需求。
現在再看同學當年的疑問,答案早已浮現。那些被認為只是在“打雜”的年輕人,正在用另一種方式定義成功:他們不搶話筒,卻握著內容生產的開關;他們不做掌舵人,但清楚流量暗河里的每個旋渦;他們或許成不了超級IP,卻能讓自己服務的個人IP被更多人看見。
這大概是最有魅力的職業進化:不做聚光燈下的主角,而做整個舞臺的架構師。對于那些獨具慧眼、敏銳洞察時代趨勢的人來講,IP助理行業,就像尚未被充分發掘的寶藏,正等待著他們前來探索、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