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形容他“一個人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毛澤東主席卻對他說:“你比五個師的力量大多啦!”
1949年,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任教并擔任噴氣推進中心主任。聽到新中國成立這個好消息時,他知道自己期盼的機會來了。錢學森常說,在美國學習工作的十幾年,“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有人問錢學森是否在美國存了保險金,得到的答復是:“一塊美元也不存。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1950年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并指控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非法入境。錢學森立即決定以探親為名回國。
然而,歸途竟是那么坎坷。他被軟禁長達5年。面對美國檢察官“你忠于誰”的提問,錢學森毅然作答:“我是中國人,當然忠于中國人民。所以我忠心于對中國人民有好處的政府,敵視對中國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直到1955年,他才回到魂牽夢繞的祖國。抵達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帶著全家來到天安門廣場,向國旗敬禮。
回到祖國后,錢學森和錢偉長合作籌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1956年2月17日,一份關于建立我國國防航空(當時的航空包括現在的航空和航天)工業的意見書,放在了周恩來總理的寫字臺上。在這份意見書中,錢學森對發展我國導彈事業提出了長遠的規劃。這個意見書隨即被中央采納。錢學森高瞻遠矚,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鋪就了通天大道。
導彈研制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還是一張白紙。整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唯一見過真導彈的就只有錢學森。錢學森給學員們開設“導彈概論”課程,從零開始教授相關知識。
創建中國的導彈事業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程。錢學森清楚,它的難度不僅僅在技術層面,更是在中國這樣的特殊環境下——薄弱的工業基礎設施,沒有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缺乏懂得現代國防尖端技術研究組織的管理人員,等等。如何把成千上萬人組織起來,并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內,研制出高質量、可靠的型號產品呢?
錢學森開創了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普遍科學意義的系統工程管理方法——研究、規劃、設計、試制、生產和試驗一體化。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錢學森主持規劃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系統,參與了我國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設計了用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訂了我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
“我一定要付出一切為大家的幸福生活而奮斗,而最幸福的生活是通過社會主義達到共產主義。”錢學森入黨時在個人自傳中寫下的這句話,道出了他一生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