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他是少有的幾位參與研發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中國人;他發明的用于測量金屬內耗的扭擺儀,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葛扭”;他利用該儀器發現的晶界內耗峰被科學界定義為“葛峰”;1999年,他以86歲高齡受頒美國礦物、金屬和材料協會最高獎項“羅伯特·富蘭克林·梅爾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庭燧,是我國金屬物理學的開創者。

葛庭燧17歲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他靜心讀書,矢志用學識報國,后以優異成績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

葛庭燧一顆紅心向黨,研究生期間曾化裝成牧師闖過日本憲兵的關卡,冒著生命危險前往八路軍某軍區,秘密運送雷管、無線電元件和科技資料,成為冀中地區抗日地雷戰的幕后英雄。

留洋海外,胸懷科學救國之心,葛庭燧牢記祖國的艱難困苦。在美國4年,他憑著一名中國學者的剛毅與刻苦,取得一系列開拓性、奠基性科研成就,奠定了“滯彈性”這個全新領域的理論基礎,成為世界金屬內耗研究領域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名字被寫入物理學詞典。

1949年5月的一天,在美國,一封來自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密信經葛庭燧轉交到錢學森手中,邀請他回國建設祖國的航空事業。時隔44年,錢學森在給葛庭燧八十壽誕的賀信中寫道,“我永遠也不能忘記是你引導我回到祖國的懷抱”。

1949年11月,已在國際物理學界卓有建樹的葛庭燧破除萬難回國。他說:“我要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貢獻力量,為中華民族爭氣!”

時光流逝,記錄著一位科學家拳拳愛國的赤子之心。1952年10月,葛庭燧放棄北京優渥的生活條件,舉家遷往沈陽,在一片菜園里建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他把科研項目與鋼鐵廠的生產實際結合起來,陸續發表了11篇研究論文。1955年12月,他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在中國向蘇聯學習的時代,唯有固體內耗領域,蘇聯要向中國學習,這正是因為葛庭燧的杰出工作。葛庭燧領導的科研小組逐步認識到,非線性滯彈性現象應該與位錯和溶質原子的交互作用有關,從而提出了位錯彎結-溶質原子芯氣團模型,揭示了該現象的物理本質。

1980年9月,已近古稀之年的葛庭燧只身前往合肥籌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為改革開放后急需人才的祖國大地培養出近30位博士、碩士研究生。春風拂野,綠滿江川,這批青年學者們先后8次斬獲國際科技大獎。1989年,葛庭燧獲頒內耗與超聲衰減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甄納獎。

葛庭燧心里有真理,有學生,有國家。他曾經跟人說,自己所在的國家開放實驗室有12萬元經費,足夠了。這讓聽到這句話的人印象深刻:之前從未聽過任何科學家說自己的經費足夠。

有人說,葛先生培育了一棵大樹,如今這棵大樹已根深葉茂;還有人說,他始終是一面旗幟,是泰山頂上一青松,是激流水中一磐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康乐县| 桃江县| 阿合奇县| 连城县| 光山县| 东兴市| 博乐市| 酉阳| 万全县| 临西县| 平安县| 永嘉县| 集贤县| 公主岭市| 旌德县| 岢岚县| 宜宾县| 离岛区| 南丹县| 鸡西市| 普格县| 霍山县| 洛扎县| 泌阳县| 铜山县| 察哈| 同仁县| 辽中县| 金昌市| 北流市| 建昌县| 三亚市| 平谷区| 孟州市| 河西区| 偃师市| 香港| 涟水县| 略阳县|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