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閨閣雅戲:琴棋書畫里的風雅

古代貴女們的琴棋書畫

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圖》

高門貴女特指出身皇族、官宦世家的精英女性群體,其家族需滿足:三代五品:祖父輩至少三代官居五品以上(據《唐六典》);文化世族:如南朝王謝家族、清代完顏氏,需具備詩禮傳家傳統;地域標識:唐代以“五姓七望”(崔盧李鄭王)為尊,宋代以江南朱張顧陸為貴。

提到高門貴女,我們難免會聯想到不少古裝影視劇。劇中的高門貴女,無論是真才德,還是附庸風雅,都少不了精通琴棋書畫。

琴之為物,自古便是閨閣雅玩之首。周代貴女習琴,首重禮制。《禮記》記載“士無故不撤琴瑟”,貴族女子習琴不僅為娛情,更是禮儀必修。考古發現的戰國漆瑟,其形制小巧精致,正適合女子撫弄。漢代馬王堆出土的七弦琴實物,琴身僅長82厘米,較男子用琴短十余厘米,可見當時已為閨閣量身定制。

唐代女子習琴之風最盛。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琴軫,做工精巧絕倫,當為宮廷貴女所用。楊貴妃“每抱琵琶奏于御前”,實則唐代貴女多習阮咸、琵琶等胡樂,傳統古琴反成冷門。宋代文人雅士推崇復古,閨閣琴風也為之一變。宋徽宗《聽琴圖》中撫琴者雖是男子,但其指法儀態成為當時貴女習琴的范本。明代《長物志》更詳載閨琴規制:“長三尺六寸,額廣四寸,腰狹二寸”,較男子用琴更為纖巧。

清代閨琴發展至極致。《紅樓夢》中黛玉所撫之琴,正是特制的“蕉葉式”,琴身曲線如芭蕉葉般柔美。故宮藏“松風”琴,琴底刻有“乾隆御賞”字樣,相傳曾為孝賢皇后所用,其音色清越,余韻悠長,正合閨閣幽怨之情。

圍棋一道,在閨閣中別有韻致。漢代班昭《女誡》雖未明言棋藝,但馬王堆出土的漆木圍棋盤,證明當時貴女已通此道。敦煌研究院展示出的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圖》,仕女執子沉思之態栩栩如生,可見宮廷女子弈棋之盛。

明代閨閣棋風最是雅致,《弈人傳》記載多位女子棋手,其中“姑蘇沈氏女”最負盛名,曾與當時國手對弈而不落下風。清代《紅樓夢》中探春與惜春對弈的情節,更將閨閣棋趣寫得淋漓盡致。

乾隆年間《侍女對弈圖》

象棋在閨閣中另有一番趣味。南宋李清照《打馬圖序》雖言打馬,但其對象棋的見解獨到。《金瓶梅》中潘金蓮與孟玉樓對弈的描寫,展現了市井閨閣的棋風。清代《鏡花緣》中才女們下象棋的情節,則寄托了作者對女子才智的贊賞。

書法一道,閨閣中別有洞天。東晉衛夫人《筆陣圖》開女子書論先河,其“點如高山墜石”之論,至今仍為書家圭臬。唐代吳彩鸞以小楷抄寫《唐人書唐韻》,字跡工整如刻,后世閨秀多效其法。

《唐人書唐韻》

宋代女子書法最見性情。楊妹子(寧宗皇后)書法得宋徽宗瘦金體神韻,現存《宮詞》冊頁筆力勁挺。。

明代閨閣書法蔚為大觀。明代末年,中國書法史上出現了一位著名的才女,她詩書畫俱稱絕品,被譽為是繼衛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書畫名媛。她就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邢侗的八妹邢慈靜夫人。邢慈靜工書法,善繪畫,尤精白描觀音,博學多才,深受世人的喜愛。

繪畫一事,閨閣中最見才情。五代周文矩《宮中圖》已有仕女作畫的場景。宋代艷艷《草蟲圖》開閨閣工筆先河,其畫風細膩傳神。元代管道升墨竹清雅脫俗,與丈夫趙孟頫的畫風相映成趣。

明代閨閣繪畫成就斐然。文徵明玄孫女文俶工筆花卉獨步一時,其《花鳥圖》設色淡雅,筆致工細。清代張庚在《國朝畫征續錄》中則賦予文俶更高的贊譽:“吳中閨秀工丹青者,三百年來推文俶為獨絕云。”清代惲冰沒骨花卉得其祖惲南田真傳,作品《荷花圖》清新脫俗。陳書山水筆力雄健,全無脂粉氣,其《山水冊》被收入《石渠寶笈》。而明代女畫家仇珠(仇英之女),《畫唐人詩意》同樣展現出了極高對藝術造詣。

文俶《花鳥圖》

仇珠《畫唐人詩意》

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曾指導后妃作畫,留下不少中西合璧的佳作。慈禧太后晚年亦喜作畫,其《牡丹圖》雖欠功力,卻可見閨閣繪畫風氣之盛。

琴棋書畫在閨閣中的發展演變,實則是中國古代女性文化的一個縮影。從周代的禮樂教化,到明清的個性抒發,閨閣藝術始終保持著獨特的雅致韻味。這些風雅之事,既是貴女們消遣時光的閑趣,也是她們寄托情志的載體。透過這些藝術形式,我們得以窺見古代才女們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卓越的藝術才華。

慈禧《牡丹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广州市| 巴彦县| 文化| 蒙城县| 商洛市| 北辰区| 东宁县| 望城县| 祥云县| 丰县| 仙游县| 苍南县| 乐安县| 大渡口区| 日喀则市| 拉萨市| 正安县| 治县。| 敦化市| 康保县| 寿阳县| 台湾省| 贵定县| 潢川县| 肥东县| 涞源县| 增城市| 太保市| 竹山县| 那曲县| 枞阳县| 台湾省| 遂昌县| 洛阳市| 左贡县| 应用必备| 泸水县| 玉龙| 金湖县|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