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棕櫚葉的縫隙灑落在傅子陵的臉上,他緩緩睜開雙眼。陌生的帳篷頂讓他一時恍惚,直到聽見帳外傳來的駝鈴聲和樓蘭女子輕柔的交談聲,昨日的記憶才如潮水般涌來。
他掀開帳簾,刺目的陽光讓他微微瞇起眼。綠洲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婦女們在湖畔浣紗,孩童追逐嬉戲,工匠們正用紅柳枝編織籮筐。遠處,一隊商旅牽著滿載貨物的駱駝緩緩進入綠洲。
“漢使大人昨夜睡得可好?“
阿依娜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傅子陵轉身,見她今日換了一襲素白長裙,發間只簪著一朵沙漠藍鈴花,比起昨日的華貴更添幾分清麗。她手中捧著一只陶碗,碗中盛著乳白色的液體。
“這是駱駝奶,加了蜂蜜,“她將碗遞給他,“對你的傷有好處。“
傅子陵接過,輕啜一口,濃郁的奶香中帶著清甜,比長安的酥酪還要醇厚。他正欲道謝,忽聽綠洲邊緣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一隊匈奴騎兵闖入綠洲,為首的男子身形魁梧,披著狼皮大氅,腰間配著一把鑲寶石的彎刀。綠洲內的樓蘭人紛紛低頭退避,幾個孩童被母親迅速拉入帳中。
“是匈奴左賢王的使者呼衍灼,“阿依娜壓低聲音,眼中閃過一絲厭惡,“每月都來索要貢品。“
呼衍灼翻身下馬,目光如鷹隼般掃視四周,最后落在傅子陵身上。他大步走來,用生硬的樓蘭語說了幾句,阿依娜立即擋在傅子陵面前。
“他說什么?“傅子陵低聲問。
“他問你是誰,“阿依娜的聲音微微發顫,“我說你是從于闐來的商賈。“
呼衍灼狐疑地打量著傅子陵的漢人面容,突然伸手抓住他的衣領。傅子陵本能地要反抗,卻被阿依娜按住手臂。
“別動,“她急道,“他是故意的。“
果然,呼衍灼見傅子陵沒有反應,輕蔑地哼了一聲松開手。他從懷中掏出一卷羊皮紙扔給阿依娜:“單于的詔令,三日后將派使者來商議和親之事。“
阿依娜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手指緊緊攥住羊皮紙。呼衍灼又說了幾句,目光在傅子陵和阿依娜之間來回掃視,最后帶著騎兵揚長而去。
待馬蹄聲遠去,阿依娜才長舒一口氣,手中的羊皮紙已被捏得皺皺巴巴。
“和親?“傅子陵皺眉。
阿依娜苦笑:“去年匈奴就提出要我嫁給左賢王之子,父王一直拖延。現在看來,他們等不及了。“
傅子陵心頭莫名一緊。他想起臨行前太史令的警告:匈奴正加緊對西域各國的控制,和親是常用手段。
“先不說這個,“阿依娜勉強笑了笑,“我帶你去見我的老師索圖吧,他是樓蘭最智慧的人。“
兩人穿過綠洲中央的集市。商販們正在攤位上擺放貨物:波斯的琉璃、天竺的香料、大宛的駿馬,還有漢地的絲綢。傅子陵注意到幾個商販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他。
“這里很少有漢人來,“阿依娜解釋道,“自從匈奴控制了西域北道,漢商大多改走南道了。“
索圖的住所是一棟白色圓頂建筑,門前種著幾株沙棗樹。推門而入,室內光線昏暗,四壁書架上擺滿了羊皮卷和竹簡。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正伏案書寫,聽到動靜抬起頭來。
“老師,這就是我提到的漢使。“阿依娜恭敬地說。
索圖放下筆,深邃的目光審視著傅子陵:“年輕人,你為何而來?“
傅子陵行了一禮:“奉大漢天子之命,與樓蘭修好。“
“修好?“索圖輕笑,“漢使每次來,不是要我們斷絕與匈奴往來,就是要我們提供軍隊糧草。“
傅子陵不卑不亢:“此次不同。天子有意重開西域都護府,保護各國免受匈奴侵擾。“
索圖與阿依娜交換了一個眼神,起身從書架上取下一卷地圖鋪在桌上:“你看,樓蘭在此處,北有匈奴,東有漢朝,就像站在兩把利刃之間。“
傅子陵仔細查看地圖,發現上面標注的商道和水源比他見過的任何漢朝地圖都要詳盡:“這是...“
“我花了三十年繪制的,“索圖驕傲地說,“樓蘭雖小,卻掌握著西域的命脈。“
阿依娜輕觸地圖上的一點:“這里是孔雀河,我們的生命之源。但近年來河水越來越少,有些支流已經干涸。“
傅子陵若有所思:“長安有精通水利的工匠,或許可以...“
“不必了,“索圖突然收起地圖,“樓蘭的事我們自己解決。阿依娜,帶客人去看看我們的城吧。“
離開索圖的住所,阿依娜解釋道:“老師對漢人有些成見。二十年前,一隊漢商騙走了他珍藏的水文圖。“
傅子陵點頭表示理解。兩人沿著一條小路前行,兩旁是高大的胡楊樹。忽然,阿依娜停下腳步,從腰間取出一支精致的骨笛。
“這是...“傅子陵好奇地問。
阿依娜將笛子湊到唇邊,吹奏出一段悠揚的旋律。笛聲清越,仿佛能穿透人心。傅子陵閉目聆聽,眼前竟浮現出長安的街巷、未央宮的飛檐。
“這是樓蘭的古曲《思鄉》,“阿依娜放下笛子,“傳說能讓異鄉人聽見故鄉的聲音。“
傅子陵睜開眼,發現阿依娜正凝視著他:“你...看見了什么?“
“長安,“他輕聲說,“我看見了長安。“
阿依娜微微一笑:“音樂是最誠實的語言。“她將笛子遞給傅子陵,“試試?“
傅子陵接過笛子,猶豫片刻后吹響。不成調的聲響讓他尷尬地停下,阿依娜卻笑出了聲。
“不是這樣,“她站到他身后,雙手覆在他的手上調整姿勢,“放松,用心去感受。“
她的氣息拂過傅子陵的耳際,帶著淡淡的乳香。傅子陵忽然覺得心跳加速,手指微微發抖。這一次,笛聲終于連貫起來,雖然簡單,卻已有了旋律的影子。
“進步很快,“阿依娜贊許地說,“或許你骨子里是個樓蘭人。“
兩人相視一笑,陽光透過樹葉在他們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這一刻,身份的隔閡似乎消失了,只剩下最簡單的快樂。
午后,他們來到樓蘭城下。城墻用夯土和紅柳枝筑成,雖不如長安城墻高大,卻自有一種粗獷的美感。城門處,商旅往來不絕,守城的士兵見到阿依娜紛紛行禮。
“這里就是樓蘭的心臟,“阿依娜驕傲地說,“東西方商道的交匯點。“
城內街道縱橫,民居多為土坯建筑,屋頂平坦,有些人家在屋頂種了花草。中央廣場上,一座石雕的駱駝昂首而立,四周是熱鬧的集市。
傅子陵注意到城北有一片高墻圍起的區域:“那是?“
“王宮,“阿依娜的表情黯淡下來,“也是我即將成為囚籠的地方。“
傅子陵心中一痛:“一定還有其他辦法。我可以上書天子,請求...“
“沒用的,“阿依娜搖頭,“匈奴騎兵就在城外,而漢朝的援軍遠在玉門關。樓蘭等不起。“
她突然拉住傅子陵的手:“跟我來,我帶你看一樣東西。“
兩人穿過幾條小巷,來到城西一處隱蔽的院落。院內有一口古井,阿依娜取來水桶放下,卻不見水聲。
“三年前這口井就干了,“她輕聲說,“像這樣的井,城里已經有十幾口。羅布泊的水位每年都在下降。“
傅子陵俯身望去,井底只有干燥的沙土:“所以索圖老師的水文圖...“
“是樓蘭的命脈,“阿依娜點頭,“記載著所有暗河和水源的位置。匈奴人一直想得到它。“
回綠洲的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夕陽西沉時,他們來到孔雀河邊。河水泛著金光,岸邊的蘆葦隨風搖曳。
阿依娜突然開口:“如果...如果我要逃婚,你會幫我嗎?“
傅子陵怔住,看著她被晚霞映紅的側臉:“你是認真的?“
“我不知道,“阿依娜苦笑,“或許我只是...不想認命。“
傅子陵望著潺潺流水,心中天人交戰。作為漢使,他應該促成樓蘭歸順,而不是煽動公主逃婚。但看著阿依娜眼中的絕望,他做出了決定。
“我會幫你,“他輕聲說,“無論如何。“
阿依娜轉頭看他,眼中閃爍著淚光。她伸手輕觸傅子陵的臉頰,卻在即將觸碰時收了回去。
“謝謝,“她低聲說,“這就夠了。“
夜幕降臨,傅子陵回到帳篷,發現副使張謙已經能起身了。
“大人,“張謙急切地說,“我剛聽說匈奴要求樓蘭公主和親?“
傅子陵點頭:“三日后匈奴使者就到。“
“這是個機會,“張謙壓低聲音,“我們可以借此離間樓蘭與匈奴的關系。“
傅子陵皺眉:“什么意思?“
“如果公主在匈奴使者到來前...消失,“張謙意味深長地說,“匈奴必會怪罪樓蘭王。“
傅子陵猛地站起:“你讓我利用阿依娜?“
“大人,這是完成使命的良機啊!“張謙不解地看著他,“您不會真對那胡女...“
“住口!“傅子陵厲聲喝道,“此事休要再提!“
張謙愕然,隨即露出恍然的表情:“大人,您...動心了?“
傅子陵沒有回答,轉身走出帳篷。夜空中繁星點點,遠處傳來若有若無的笛聲。他循聲走去,在湖畔看見了阿依娜孤獨的背影。
她放下笛子,輕聲道:“我知道你會來。“
傅子陵在她身旁坐下:“那首曲子...“
“《月下誓言》,“阿依娜望著湖水,“傳說真心相愛的人在月下聆聽此曲,就能聽見彼此的心聲。“
月光灑在兩人身上,在水面投下交疊的倒影。傅子陵鼓起勇氣,握住了阿依娜的手。這一次,她沒有躲開。
“明天,“阿依娜輕聲說,“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誰?“
“我叔父尉屠耆,“她的聲音更低了,“他...可能有辦法對抗匈奴。“
傅子陵想起國相庫爾班曾提過此人,是樓蘭王的弟弟,掌管軍隊。他剛要詢問詳情,遠處突然傳來號角聲。
“是烽火臺的信號!“阿依娜猛地站起,“有敵情!“
兩人匆匆趕回營地,只見士兵們正在集結。庫爾班迎面走來,臉色凝重:“匈奴人提前到了,就在三十里外。“
阿依娜臉色煞白:“這么快?“
庫爾班意味深長地看了傅子陵一眼:“呼衍灼回去后一定報告了漢使在此的消息。匈奴人最忌憚漢朝與樓蘭結盟。“
傅子陵心頭一緊:“是我的錯。“
“不,“阿依娜堅定地說,“這是遲早的事。“她轉向庫爾班:“叔父在哪?“
“已經去調集軍隊了,“庫爾班說,“公主,國王不在,您需要出面安撫民眾。“
阿依娜點頭,又看了傅子陵一眼:“你...小心。“說完便隨庫爾班匆匆離去。
傅子陵回到帳中,發現張謙正在整理行裝。
“大人,情況有變,“張謙急道,“匈奴人若發現漢使在此,必會加害。我們得立刻離開!“
傅子陵搖頭:“我不能丟下樓蘭。“
“大人!您忘了使命嗎?“張謙壓低聲音,“趁亂取得樓蘭的水文圖,比什么都重要!索圖那老家伙一定藏有副本!“
傅子陵震驚地看著自己的副使:“你...“
“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張謙從懷中取出一份密令,“出發前大將軍單獨給我的指令:必要時可放棄使團,但必須取得樓蘭的水源情報。“
傅子陵接過密令,上面赫然蓋著大將軍印。他忽然明白,自己不過是一枚棋子,真正的目的從來不是結盟,而是控制樓蘭的生命線。
帳外,號角聲越來越急。傅子陵握緊密令,心中一片冰涼。一邊是大漢的使命,一邊是阿依娜的信任,他該如何抉擇?
遠處,孔雀河的水聲嗚咽,仿佛在訴說一個古老王國即將面臨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