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風云際會,群雄割據**
>**“五雄初立,天下裂土;
>一龍騰淵,執棋入局。”**
---
####**一、陳留·曹操“挾天子”初謀**
酸棗大營,夜。
曹操召集荀彧、夏侯惇、曹仁密議。
案上攤開地圖,從洛陽至許昌,紅線貫穿。
“天子困于洛陽,十常侍余黨未清,百官如喪家之犬。”曹操緩緩道,“**此乃天賜良機。**”
荀彧點頭:“主公若能迎奉天子,遷都許昌,則可‘奉天子以令不臣’,名正言順討伐四方。”
夏侯惇遲疑:“可袁紹勢大,若他先發兵迎駕……”
“他不會。”曹操冷笑,“袁紹多疑,重虛名而輕實利。他必召集百官議三月,待其決斷,黃花菜都涼了。”
他猛拍案:“**傳令——輕騎三千,星夜南下,直趨洛陽!**
另,命曹洪屯兵虎牢,阻斷袁紹南下之路!”
他望向星河,低語:
“**天下大義,從今夜起,歸我曹孟德。**”
---
####**二、洛陽·天子蒙塵,群臣惶恐**
洛陽宮,殘垣斷壁。
漢獻帝衣衫襤褸,蜷坐于太極殿角落。
十常侍雖滅,然董卓舊部李傕、郭汜自相殘殺,戰火焚城。
百官逃散,宮女餓斃于道。
忽有侍衛急報:“陳留曹操遣使求見,言奉糧草兵甲,護駕東遷!”
群臣嘩然。
太尉楊彪怒斥:“曹操何人?一介校尉,安敢擅動天子?”
司徒王允卻嘆:“今四方割據,袁紹據冀,孫堅據江,項羽據吳……
**唯有曹操,尚知尊王。**”
他望向幼帝,眼中含淚:
“**若再無忠臣勤王,漢室休矣。**”
---
####**三、江東·項羽稱“西楚霸王”**
吳郡,點將臺。
項羽立于高臺,身披重甲,手持霸王槍。
臺下,江東子弟兵列陣十萬,戰鼓震天。
“自今日起,我項羽重掌江東,復立**西楚國**!”
他聲如雷霆,“**封朱治為會稽守,呂范為軍師,周泰、蔣欽為先鋒!**”
忽有探馬急報:“曹操迎天子,欲遷都許昌,號令天下!”
項羽大笑:“**天子?不過一枚棋子。**
他曹操想執棋,我便——**掀了這棋盤!**”
他拔劍指北:
“傳令——整軍十萬,三月后,**兵出長江,問鼎中原!**”
---
####**四、陰山·成吉思汗破鮮卑**
黑城外三十里,伏擊戰場。
成吉思汗率輕騎兩萬,藏于山谷兩側。
鮮卑五萬大軍,押糧而行,毫無戒備。
“放信鷹!”成吉思汗冷喝。
剎那間,號角齊鳴,箭如飛蝗。
左翼木華黎,右翼哲別,兩路包抄。
中軍成吉思汗親率“怯薛軍”直沖中軍大纛。
鮮卑軍大亂,自相踐踏。
一日一夜,五萬大軍盡滅,首級堆成“京觀”。
戰后,成吉思汗立于尸山之上,對諸將道:
“**草原只認強者。今日我屠五萬,明日——十萬來降!**”
他望向南方:
“**中原富庶,馬蹄所至,皆為牧場。**”
---
####**五、襄陽·黃巢破城**
襄陽城,火光沖天。
黃巢用“地道火攻”之計,炸塌西門。
饑民十萬,如潮水般涌入。
守將蔡瑁棄城而逃,百姓焚其府邸。
黃巢立于城樓,對萬民高呼:
“**今日起,襄陽不稱‘城’,而稱‘大齊’!**
我黃巢,不為王侯,**只為天下蒼生開太平!**”
百姓跪拜,山呼“大齊皇帝”。
謀士劉信低聲勸:“主公,曹操奉天子,名正言順,我等恐成‘逆賊’。”
黃巢冷笑:“**誰定忠奸?刀說了算!**
他曹操有天子,我有百萬饑民——
**誰的刀快,誰就是天命!**”
---
####**六、常山·冉閔“鐵浮屠”成軍**
代郡校場。
一萬重甲騎兵列陣,人馬皆披鐵甲,唯露雙目。
馬蹄裹布,靜如山岳。
冉閔立于高臺,聲如洪鐘:
“此軍,名**鐵浮屠**!
從今起,**見胡騎,殺!見降卒,殺!見猶豫者,殺!**”
副將高虜問:“若遇天子詔令,當如何?”
冉閔拔劍,劈斷傳令旗:
“**我冉閔,只聽一個命令——殺盡胡虜,光復漢土!**
天子若降,我保之;若辱漢,我——**廢之!**”
鐵騎齊吼,地動山搖。
---
####**七、許昌·天子東遷,曹操掌權**
許昌城,旌旗招展。
漢獻帝車駕入城,百姓夾道相迎。
曹操親率百官跪迎,獻帝扶起,淚下:“**曹愛卿,真社稷臣也。**”
朝會之上,曹操被封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假節鉞**,總攬朝政。
袁紹聞訊,拍案怒吼:“**曹操豎子,安敢竊據大義!**”
欲發兵討曹,被田豐勸止:“今曹操挾天子,我若攻之,反成逆賊。”
袁紹咬牙:“**好!我便讓你先跳,待天下離心,我再——取而代之!**”
---
####**八、陳留夜·曹操論英雄**
夜深,曹操獨坐書房。
案上,擺著五份密報:
-項羽稱王
-成吉思汗滅鮮卑
-黃巢建國
-冉閔立鐵浮屠
-袁紹厲兵秣馬
他提筆寫下: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然——我為執棋者,彼皆棋子。”**
他抬頭望月,嘴角微揚:
“**亂世將終,新世將啟。**
**而我曹孟德——**
**既是亂世之梟,亦為治世之雄!**”
---
###?**本章結語**
>**天子東遷,大旗初立;
>五雄并起,割據四方。**
>**棋局已開,誰為執子之人?**
>**天下——將姓曹,還是姓項、姓黃、姓鐵、姓袁?**
>**待第五章,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