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三點,乾清宮的銅鐘響徹紫禁城。蘇日娜身著朝服,與納蘭容若并肩立于丹墀之下。今日大朝會,文武百官早已列隊等候,卻比往日安靜許多——皇上微服私訪歸來后的第一次大朝,誰都知道必有大事發生。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利的通報聲,康熙帝龍行虎步登上金臺。蘇日娜偷眼望去,皇阿瑪今日頭戴金冠,身著明黃龍袍,腰間玉帶上懸著的玉佩紋絲不動——這是動了真怒的征兆。
“眾卿平身。“康熙的聲音不疾不徐,卻讓殿中溫度驟降,“朕離京三月,倒聽說不少趣事。“
他隨手拿起一本奏折:“湖廣總督李維杰,貪墨河工銀兩十七萬;岳州知府劉韜,強征民田改桑,致死十九人;直隸總兵趙德勝,克扣軍餉逾五萬兩...“每念一個名字,就有一名官員面如死灰。
“李德全。“康熙突然道,“把東西抬上來。“
八名侍衛抬著四個大箱進殿。箱子打開,滿朝嘩然——全是賬冊!
“這些是朕沿途查抄的賬本。“康熙冷笑,“真賬假賬,朕都帶來了。今日咱們就當堂對質!“
蘇日娜看到戶部尚書已經抖如篩糠。這位索額圖的黨羽,怕是難逃一劫了。
“納蘭容若。“
“臣在。“
“朕命你為欽差大臣,徹查全國軍餉虧空案。凡涉案者,無論官職大小,一律先革職后查辦!“
“臣領旨。“
“柔嘉公主。“
蘇日娜心頭一跳,上前行禮:“兒臣在。“
“朕命你協理戶部,重核天下錢糧。各州府虧空,限期補足。逾期者——“康熙目光如電,“斬立決!“
滿朝文武倒吸一口涼氣。讓公主插手戶部,這是前所未有之事!
“另外。“康熙又補充道,“即日起,恢復太祖時的'密折專奏'之制。凡五品以上官員,可直接向朕遞密折,不必經內閣轉呈。“
這一招釜底抽薪,徹底斷了貪官們欺上瞞下的路子。蘇日娜暗暗佩服——皇阿瑪這是要重建一條直達民情的通道啊。
退朝后,太子胤礽追上來:“皇姐留步!“
蘇日娜轉身,見年輕的太子眼中滿是崇敬:“皇姐此番南下,真是辛苦了。孤...我有些治國之惑,想請教皇姐。“
納蘭容若識趣地退開幾步。蘇日娜柔聲道:“太子但說無妨。“
“今日父皇雷霆手段,會不會...太嚴厲了些?“胤礽猶豫道,“索相...索額圖雖罪有應得,但其黨羽遍布朝野...“
“殿下。“蘇日娜正色道,“你知道我們回京途中遇到幾次劫殺嗎?五次。你知道沿途看到多少百姓因官吏貪暴而家破人亡嗎?“她搖搖頭,“亂世用重典,現在正是刮骨療毒的時候。“
胤礽若有所思:“可《論語》云'寬則得眾'...“
“《尚書》亦云'刑罰世輕世重'。“蘇日娜微笑,“為君者當寬嚴相濟。這些,容若比我講得更透徹,改日讓他給太子細說。“
......
一個月后,午門外。十七名貪官被押赴刑場,為首的正是戶部尚書。康熙特意命文武百官到場觀刑。
“朕今日殺這些人,不是為了立威。“康熙的聲音在寒風中格外清晰,“而是要你們記住——民脂民膏,不容染指!“
鬼頭刀落下時,蘇日娜別過臉去。納蘭容若輕輕握住她冰涼的手:“難受?“
“不是。“她低聲道,“我在想,若能早些整頓,或許岳州那些餓死的百姓...“
“現在也不晚。“納蘭容若指向刑場外圍觀的百姓,“你看。“
人群中,一個老漢拉著孫子跪下,朝康熙方向連連叩首。更多人效仿,轉眼間跪倒一片。“皇上圣明“的呼聲此起彼伏。
康熙沒有欣喜,反而神色凝重。回宮路上,他對蘇日娜嘆道:“百姓多容易滿足啊。只要官吏不太貪,刑罰不太酷,他們就感恩戴德...朕這個皇帝,當得慚愧。“
蘇日娜第一次看到皇阿瑪露出這樣的疲憊之態。那個在朝堂上叱咤風云的帝王,此刻只是個為天下蒼生憂心的老人。
“皇阿瑪...“她不知如何安慰。
康熙卻已挺直腰背:“傳旨,明日朕要親自巡查京畿水利。柔嘉和容若隨行——治國如治水,堵不如疏,這個道理,朕要身體力行教給你們。“
夕陽西下,將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金色。蘇日娜望著皇阿瑪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為君難,為明君更難。但只要有這份心系黎民的心,江山就永遠不會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