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江南,煙雨朦朧。回京的官道上,幾輛看似普通的馬車正緩緩北行。蘇日娜掀開車簾,望著路邊新抽芽的柳枝,忽然有些舍不得這水鄉春色。
“等朝局穩定了,我再帶你下江南。“納蘭容若將一件披風搭在她肩上,“到時候咱們去西湖,聽說三潭印月美不勝收。“
蘇日娜正要說話,馬車猛地一頓。外面傳來李德全急促的喝聲:“保護老爺!“
一支羽箭“嗖“地釘在車框上,尾羽嗡嗡震顫。納蘭容若瞬間拔劍出鞘,將蘇日娜護在身后。透過車窗,只見二十多個蒙面匪徒從兩側山林中沖出,刀光映著細雨,寒光凜凜。
“此山是我開!“為首的匪徒大喝,“留下買路財!“
扮作車夫的大內侍衛冷笑一聲,馬鞭如毒蛇吐信,瞬間抽飛兩人。其余侍衛也紛紛亮出兵器,戰作一團。蘇日娜看得真切,這些匪徒進退有度,分明是訓練有素的兵卒假扮!
康熙面沉如水,從暗格中取出一把精致的燧發手槍:“容若,留活口。“
戰斗結束得很快。八名大內高手對付這群烏合之眾,簡直如虎入羊群。匪首見勢不妙剛要逃跑,被納蘭容若一劍挑飛面巾——竟是個臉上刺著金印的逃兵!
“說!誰指使你們?“李德全一腳踩住他胸口。
逃兵咬牙不語。康熙緩步上前,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那逃兵看清令牌上的龍紋,頓時面如土色:“皇...皇上?!“
“朕給你最后一次機會。“康熙的聲音比春雨還冷,“招出幕后主使,免你家人連坐。“
逃兵癱軟在地:“是...是岳州衛的千戶大人...說劫了這趟鏢,就能免了我們兄弟的逃兵罪...“
......
當晚,驛站廂房內。康熙將沿途遭遇的第五起劫案記錄在冊,朱筆在岳州衛千戶的名字上畫了個血紅的圈。
“從湖廣到直隸,官匪勾結竟如此猖獗。“他放下筆,揉了揉太陽穴,“柔嘉,這一路你有什么感觸?“
蘇日娜正在給納蘭容若手臂上的箭傷換藥,聞言抬頭:“兒臣以為,根源在'兵餉'二字。岳州衛的軍餉簿冊我看過,賬面足額,實則七折八扣。當兵的吃不上飯,自然要逃。“
“說得好。“康熙目光炯炯,“容若,擬旨:即日起,全國衛所軍餉由兵部直派御史監督發放,凡克扣餉銀者——斬!“
最后一個“斬“字,擲地有聲。
......
又行數日,將至京城。最后一晚宿在通州驛館,康熙召來眾人。
“明日回宮,朕要辦三件事。“他伸出三根手指,“一查軍餉,二肅吏治,三清虧空。“說著看向蘇日娜和納蘭容若,“你二人可愿領銜督辦?“
蘇日娜心頭一跳。這三件都是得罪人的差事,皇阿瑪這是要讓他們立威啊!
納蘭容若已鄭重下拜:“臣愿效死力!“
“兒臣也愿分擔。“蘇日娜行禮道,“只是...為何突然如此急迫?“
康熙望向窗外的夜色,聲音忽然蒼老了許多:“這一路你們也看到了。朕的江山,外表錦繡,內里卻已生了蛀蟲。若不及時根治...“他頓了頓,“太子還年輕,朕得替他掃清障礙。“
蘇日娜鼻尖一酸。皇阿瑪這是...在安排身后事?
“別瞎想。“康熙仿佛看穿她的心思,笑著拍拍她的頭,“朕還要看著你們的孩子出世呢。只是為君者,當未雨綢繆。“
......
翌日清晨,朝陽初升。當京城巍峨的城墻出現在地平線上時,一隊騎兵飛馳而來——是太子胤礽親自率侍衛來接。
“兒臣恭迎皇阿瑪回鑾!“年輕的太子下馬行禮,眼中滿是孺慕之情。
康熙親手扶起愛子,上下打量:“朕不在的這些日子,朝中可有要事?“
胤礽看了蘇日娜一眼,低聲道:“索額圖余黨在獄中...暴斃了。“
蘇日娜和納蘭容若交換了一個眼神。這事絕不簡單!
康熙卻不動聲色:“死了就死了。傳朕口諭,明日早朝,所有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到齊,缺勤者革職查辦!“
入城的儀仗已經備好。康熙換上龍袍,忽然對蘇日娜眨眨眼:“丫頭,還記得你們大婚時,朕說過什么嗎?“
蘇日娜一怔,隨即會意:“您說...要我們夫婦輔佐太子,守好這片江山。“
“不錯。“康熙整了整衣冠,剎那間又恢復了那個睥睨天下的帝王威儀,“現在,是時候了。“
鼓樂聲中,御駕緩緩駛入正陽門。蘇日娜望著城門上方“正大光明“的匾額,握緊了納蘭容若的手。她知道,一場席卷朝堂的風暴,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