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夏。
金陵城暴雨如注。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駕崩的鐘聲尚未散盡,紫禁城內的權謀已如毒蛇吐信,悄然蔓延。
新帝朱允炆,年號建文,年方二十,志在削藩。他與齊泰、黃子澄密議,欲以雷霆之勢,剪除諸王羽翼。
**可他不知——歷史,已在悄然改寫。**
就在太祖入殮之夜,七道血光自天外墜落,貫穿大明七處藩地。
**第一道,落于青州。**
齊王朱榑,本是庸碌之輩,卻在雷雨夜睜眼,眸中燃起焚天怒火。
他提劍斬斷王府梁柱,仰天長嘯:“**力拔山兮氣蓋世!**”
青州守軍驚駭——齊王變了。不再是那個沉溺酒色的藩王,而是**西楚霸王項羽**,重生歸來!
他召八千江東子弟幻影列陣,王氣沖天,口中冷笑:“天下可奪,王位可爭,何須坐等削爵?”
**第二道,落于武昌。**
楚王朱楨,年少封王,素無大志。可那一夜,他從夢中驚醒,只覺體內奔涌著一股屠胡滅羯的殺意。
他撕開龍袍,露出胸膛上“**殺胡令**”三字刺青,雙目赤紅,低語:“**天地為棋局,蒼生為芻狗……這一次,我要做人間之主。**”
——**武悼天王冉閔**,再臨亂世!
**第三道,落于遼東。**
遼王朱植,本在邊疆牧馬。那一夜,他于風雪中策馬狂奔,忽然頓悟前世。
他本是南朝之祖——**宋武帝劉裕**!
“**寄奴歸來,豈容江山易主?**”
他召幽燕鐵騎,立誓:“北可伐胡,南可定亂,天下英雄,誰堪與我爭鋒?”
**第四道,落于大寧。**
寧王朱權,素有“賢王”之名,好詩書,通音律。可那一夜,他焚盡詩稿,取出塵封兵符,眼中閃過帝王之光。
他輕撫地圖,低語:“**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宋太祖趙匡胤**,魂歸此身!
他握緊“玄甲軍”兵權,暗中聯絡邊將:“兵變,未必只在陳橋。”
**第五道,落于成都。**
蜀王朱椿,仁厚賢王,人稱“蜀秀才”。可那一夜,他于浣花溪畔舞劍,劍光如日出東方。
他收劍入鞘,朗聲道:“**天策上將,秦王世民,今日再掌山河!**”
——**唐太宗李世民**,魂穿歸來!
他開“凌煙閣”,招賢納士,暗中組建“天策府”,欲以仁德與兵略,定鼎天下。
**第六道,落于寧夏。**
慶王朱栴,年幼封王,未掌實權。可那一夜,他于城樓獨飲,忽見赤兔馬影掠過天際。
他擲杯于地,大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魏武帝曹操**,魂附其身!
他設“霸府”,行“唯才是舉”,密令:“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一次,我必執掌天命!”
**第七道,落于北平。**
燕王朱棣,本就雄才大略,手握重兵。可那一夜,他于佛堂誦經,忽覺前世記憶如潮水涌來。
他撕毀經卷,抽出“青龍偃月刀”——不,是“**靖難劍**”!
他望向南京方向,低語:“**清君側,靖國難……這一世,我不僅要靖難,更要開天!**”
——朱棣,仍是朱棣。
可他的魂中,已融入了**無數失敗者的不甘與勝利者的野心**。
---
**建文元年,秋。**
距離朱允炆下詔削藩,已過去九個月。
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齊王(原)先后被廢。
**可如今,真正的“齊王”已非昔日之齊王。**
項羽(朱榑)于青州起兵,一日連破三城,傳檄天下:“**建文無道,削親屠弟,我等藩王,豈能坐以待斃?**”
冉閔(朱楨)于武昌響應,率“乞活軍”舊部幻影出征,血書:“**寧為中原死,不為南朝奴!**”
劉裕(朱植)控遼東鐵騎,斷海運,截糧道,冷笑:“**北府兵,豈容文弱小兒驅使?**”
趙匡胤(朱權)握大寧精兵,遣使密會朱棣:“**兵貴神速,機不可失。**”
李世民(朱椿)雖遠在蜀中,卻已派“房玄齡”、“杜如晦”轉世之謀士,潛入北平,獻策:“**當以正合,以奇勝,先取濟南,再圖金陵。**”
曹操(朱栴)則笑而不語,只在寧夏設“銅雀臺”,招攬天下流亡武將,暗中布局:“**諸王爭鋒,我自可坐收漁利。**”
---
**北平,燕王府。**
朱棣立于地圖前,七王封地如星羅布。
他輕撫劍柄,低語:“**一個月……就一個月后,我將起兵。**”
身旁,姚廣孝合掌:“殿下,天時已至。”
朱棣搖頭:“**非天時,乃人勢。七王歸位,天下再無寧日。而我——要在這亂世中,做唯一的‘帝’。**”
---
**此時,距離“靖難之役”爆發,只剩二十八日。**
可誰也不知道——
這一場“靖難”,
不再是叔侄之爭,
不再是皇權與藩權的博弈。
而是——
**七位千古雄主,在大明的軀殼中,展開的終極爭霸!**
他們不再是歷史的過客。
他們是**新時代的開創者**。
**項羽要重奪天下,**
**冉閔要血洗胡氛,**
**劉裕要北伐中原,**
**趙匡胤要黃袍加身,**
**李世民要再建大唐,**
**曹操要一統九州,**
**朱棣……要成為真正的“永樂大帝”!**
---
**第二章預告:《第二章:項羽破濟南,八千江東子弟再現》**
**第三章預告:《第三章:冉閔血詔出,乞活軍夜襲武昌府》**
**第四章預告:《第四章:劉裕斷海運,遼東鐵騎壓燕云》**
……
……
……
>**這不是靖難之役。**
>**這是——七王亂世,群雄再臨!**
>**歷史已死,新篇,由勝者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