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講稿(第三版)
-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 855字
- 2025-08-19 16:20:31
5.埃及的歷史意義
當今國家與文化中發生的新的變化發展伴隨著一種輕佻,千萬別讓我們的觀點被這種輕佻損害,我們要高瞻遠矚。如此則埃及將以其無與倫比的偉大映入眼簾。
在一個成長的文明(除它位于尼羅河畔之外人們別無所知)度過了數千年歲月之后;在或許即便是這樣一些進步也付出了無法估量的犧牲之后;在神祇、英雄以及亡靈統治了無數朝代之后;埃及在美尼斯(8)治下邁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統一的埃及建立起來。這里從此出現了一個躊躇滿志的國家,出現了一個民族,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宗教;當埃及人建造并書寫之際,世界其他地方只有原始的生活或文明的雛形。此外,承蒙對我們事關重大的天意,那里出現了要樹碑立傳的強烈沖動。這一切勢必逐漸影響到除沙漠部落之外的其他民族。埃及的優先地位無須爭論。不管怎么說,年代上這確鑿無疑;我們今人對埃及的影響有些看不清了,但這絲毫無損其可能性。
即使其他民族——巴比倫人、腓尼基人、亞述人、伊朗人等等——在他們文明的每個個別元素上都不同于埃及人,他們仍然很有可能承受著一種總體上來自埃及的刺激,沒有這種刺激,他們的發展可能會延遲,甚至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古王國時期向我們展現了具備眾多官員和祭司的完備政府;一種分級為無數行業、非常富裕的外在生活;一種要把這一切描繪下來并傳之永遠的宏愿;大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造型藝術(貝尼哈桑(9);盧浮宮收藏的文書)以及宏偉的紀念碑;而與這些一并出現的是對精神事物和物質事物的明確區分,這附著于死后生活的觀念。墓葬等級制度(上自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和保存遺體的觀念屬于此地。早在那時,前生和轉世必已作為充分發展的學說而存在;不過單是讓瞬間從屬于永恒,讓個體的塵世生活從屬于亡靈的龐大群體,或許就是某種分量巨大的東西。
因而,即便當時的生活無疑是“一種伴隨許多神圣習俗的苦役”,卻也不僅僅是祭司的暴政和迷信。承載道德法則之最初呢喃的普里斯紙莎草(10)可以遠溯到第五王朝。
作為一個統一的埃及去感受和行動的愿望作為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凸現出來。除埃塞俄比亞的征服(11)之外,分享榮譽的愿望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