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愈力:從幸福原點出發
- 子然 沙漠
- 4072字
- 2025-08-19 16:23:31
第二章 原理
// 只有第一性原理才配叫原理
張不慧,你我的共同朋友,還是我介紹你們認識的。你我沒有能力判斷不慧算不算天才,但至少他是個奇人,他經歷過人生的各種劫難,曾饑餓貧窮,潦倒街頭,甚至幾次歷經生死考驗,也曾飛黃騰達。比如,他馬拉松跑進三小時的那一年,投資比特幣賺到的幾億資產被交易所全部騙光了。
他比你更喜歡思考和辯論。因為他絕對信奉第一性原理,所以從不把任何古今中外大家的思想當作絕對真理,卻總是像古希臘先賢那樣敢于質疑一切。他大學學的是歷史,但據他說,他涉足的領域有哲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神經科學、文學和音樂。他生性好賭,愛女色,喜音樂,很真實,視低調為虛偽和狡詐,視高調為幼稚和居心叵測,獨處時深得其樂,遇知己便把酒言歡。你對他很崇拜,也有少許因嫉妒而產生的懷疑,借他解惑和與他辯論是你經常找他長談的主要原因。

在海邊把酒言歡
“不慧,今天我可以用你多少時間?”你試探地問道。
他聽到后決意把酒言歡:“帶上午餐、德國啤酒和蘇格蘭威士忌,我們一起去海邊?”
“瘋子!這么冷的天!”你出門前,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海邊倒是陽光燦爛的,也沒有什么風,天氣居然溫暖了好多。可能因為是海邊,也可能是啤酒和威士忌,他出奇地有耐心,竟然聽完了你一天的故事和22個疑惑,特別是你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質疑。
“真難得,你有心想這些哲學問題,還敢質疑馬斯洛!看樣子,生活對你還是慈愛的。”他好像總是站得比你高一點點。
“我這22個疑惑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哲學問題,都是關于人生幸福的疑惑。我想它們更多地是心理學的問題,可我崇拜的大師馬斯洛卻幫不了我,只能請教你張不慧大師了。”
他既聽到了你對他的小小嘲弄,更聽到了你對他思想的尊重。他呷了一口啤酒,先是深思起來,接著,緊鎖的眉頭慢慢地松弛開來,慢吞吞地說:“我聽到的不是22個疑惑,而只有兩個問題。”
“哦?!”你就愛他這樣的風格,你知道他的慢吞吞意味著他已經準備好了一整套的無可反駁的思考和答案。
“第一個問題是馬斯洛錯在哪里了。第二個問題是千年難題,即我們是誰,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還是先說馬斯洛吧。”
“人生的意義嗎?我的確想過。在我看來人生是有意義的。我敢質疑馬斯洛是不是有點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你很坦誠,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聰明人,話語之間,思路有點不順。
“你還挺膽大,一個非心理學專業的人竟然質疑起了馬斯洛?!我研讀心理學多年,大多數心理學的研究都是從現象觀察和統計實證的角度去分析心理學現象和人的行為,歸納出一些比較確定的科學結論。雖然馬斯洛也是從諸多現象和行為入手,但他結合人性更基本的底層邏輯,總結出分層次的心理需求,恰當地引進了一部分主觀推理并且建立了一個非常好也非常不一樣的框架,貢獻卓著,影響深遠。”
“有道理,到底是大師解釋大師!可是,馬斯洛的理論在解釋藝術、體育、游戲時遇到了無力感,他把這些人類的行為說成‘非動機行為’‘表達性行為’,甚至用了‘墮落’來描述部分行為,而這一類行為在古希臘之前就存在,在現代社會里占人類行為的比重更是日益增大。一個解釋不了人類大量行為的理論框架有什么用?”你顯然不同意他對馬斯洛的評價。
他說:“我還真想過這些,這與更大的哲學問題有關系了,也就是我們是誰,以及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只有從最底層的邏輯明白了人,定義了人,才有機會理解人性,理解人生的意義,對吧?”
你強調道:“不光是賭博發展成了博彩行業,電子游戲發展成了電競行業,就連買賣彩票也是政府行為,一些電子游戲中充滿了暴力和殺戮元素,但有人卻喜歡這樣的游戲,這一定有其人性基礎,只是馬斯洛和我們都未洞悉而已。”
“要不先把馬斯洛放一放,讓我們先討論更大的問題,我保證回過頭來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我不光想討論人生是否有意義,有什么意義,還想找到讓人生更有意義的辦法,并且是所有辦法!怎么樣?”不慧得意的眼神讓你更崇拜他了,他可能真要放大招了。裝滿你內心的22個疑惑使你將信將疑地期待著。
他一仰脖子,喝了半杯威士忌。你知道他的酒量非常有限,感覺他是在刻意把自己變成微醺狀態,這或許是他在為長篇大論做精神準備吧。
海面上吹來一陣微風,你只覺得,體外涼涼的空氣和腹中暖暖的酒精正在搓揉出一種即將噴發出來的力量,讓你感到無比激動。
“該我問你一些問題了。每個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你思索起來:“好像應該是偶然的,可是,我又不太愿意相信我的生命僅僅是偶然存在,概率非常小?無窮小?我是如此渺小嗎?”
“讓我先告訴你結論吧,我們每個人的誕生純屬偶然。”
你帶著很高的預期,開始全神貫注地聽。你知道,他的長篇大論通常都是不帶停頓的,既嚴密又流暢,抑揚頓挫。
“既然純屬偶然,無論此生如何度過,我們每個生靈都是非常幸運的。或許你想辯駁,因為你生命中遇到了各種不順和焦慮,比如失戀、失眠、失敗、失學、身體的病痛、破產,乃至饑餓和生活無以為繼,有的人重則天生抑郁、苦難不斷、身體殘障,輕則減肥困難、容貌焦慮、被族群歧視,當然還有可能經歷戰爭和瘟疫。
“但是,把這些所謂壞運氣統統加在一起,我們每個人仍然是極其幸運的存在。是的,我非常肯定!生命來自完全的偶然。假如歷史稍有一點點極其微小到與你毫不相關的不同,你便不會來到這個世界上了,連焦慮的機會都沒有!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純屬偶然,那么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慶祝的,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也都是幸福的。尼采又比較徹底地說了:‘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你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的理由說明一定沒有你,卻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說明一定有你。
“唯一能推翻以上結論的就是決定論,即哪怕多么細小的事情都有確定性的因果關系,是天注定的。我不信決定論。倘若決定論是真理,人生的意義也就特別簡單了:徹底沒有意義,因為未來的一切都是上天已經決定了的,自由意志被廢了。
“說穿了,人生也是如此:你擁有了來到人世間這個最大的幸運,相比較而言,剩下的都是沒那么重要的選擇和努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喜怒哀樂。
“是的,你的誕生純屬偶然!”
“好刺激的分析!”你聽得很入神,突然感覺到一種輕松和釋然,連命都是撿來的,生命中哪還有什么好緊張、好擔心的,因此,這些似乎也失去了意義。
“難怪佛說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謝天謝地,因為天地讓你來到世上!可是,又總覺得不是那么回事。一想到生命純屬偶然,你不由得心生出奇奇怪怪的感覺。”你附和道。
“這是我定義的關于人和人性的第一個確定的道理,公理1:誕生是偶然。”
你不喜歡“公理”二字,更不明白這個學歷史的不慧怎么用上了這個沒有一點靈氣的字眼,但你意識到或許一個驚世駭俗的思想正在誕生。
“有了堅實的公理,就有了推理的基石,就可能建立一個龐大的體系,就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是這樣嗎?”你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一半是延續導師的思路,一半是與導師在思想上同步一下,“證實”一下目前你是聽懂了的。
你不禁感到一絲寒冷,身體有點顫抖,其實是興奮。
“一共幾條?你應該知道,公理越多,你的思想大廈就越脆弱,越容易坍塌。”你真的不是挑釁,這只是興奮與期盼中的一丟丟擔心。你知道,公理雖然表面上很絕對,但多少是有一定的假設在里邊的,如果假設多了,推理就沒有意義了。
這時的他完全進入了微醺加輕狂得意的狀態。“哈哈,一共兩條。還擔心嗎?”
酒精的作用下,他的言辭也變得沒那么理論化和刻板了,甚至有點文學的味道了。“第二條公理是會把每個人都嚇尿的。你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不少人生的無奈和茍且,偶爾也會駐足嘆息。許多大大小小的幸運和災難不期而至,各種形形色色的偶然伴隨著每分每秒的焦慮,改變著我們命運的軌跡。
“然而,我們每天乃至每分每秒都在走向未來,走向遠方。不用擔心或懷疑,遠方就在那里,一個我們所有人萬命歸一的遠方,正靜靜地等待著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偉大又有趣的生靈,每一個渺小脆弱的螻蟻,每一個成就大業的幸運者,每一個碌碌無為的飲食男女,每一個高尚溫良的紳士,每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每一個體魄康健的完整軀體,每一個四肢不全或器官不同于他人的特別生命。”
這段排比伴隨著海邊的浪花、擊岸的聲響,是景色、是思想、是畫卷、是交響樂。
他站了起來,緩慢地指向大海的那邊,高聲地對大海喊道:
“死亡就是必然的遠方!”
也不知道這是悲哀的吶喊,還是興奮的吼叫。他停頓了一下,緩了緩氣,又開始輕聲細語起來。
“那也是我們人生唯一確定的遠方,是一個我們完全不想靠近,卻又一直不緊不慢、不作停歇地朝它而去的遠方,一個完全不知何時抵達的遠方。
“自古以來,我們想了很多法子,未來還會一直想法子:想法子預測那個遠方,想法子推遲那個遠方,想法子繞過那個遠方,想法子去掉那個遠方。
“基督說認識基督便是永生,佛陀視永生為一種境界。道家則現實一點,追求長生。但最具現實意義的可能還是傳宗接代、青史留名、創造奇跡和留下思想。不過這些也都是間接且有限的,只能算是‘間接長生’吧。現代前沿技術企圖讓碳基的意識在硅基的載體(未來也或許有其他載體)中永生,估計人生的遠方不會搭理這些,只會一如既往,靜靜地在那兒張開雙臂,等待著億萬生靈投懷送抱。
“不管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我敢斷言,正是那個必然會到達的遠方,讓生命彰顯出其絕無僅有的強大和無與倫比的絢爛!
“這就是關于人的第二個絕對真理,即公理2:死亡是必然。”
你邊驚嘆地搖頭邊發自內心地重重地給他鼓掌:“一想到死亡是必然的遠方,就感到沉重,因為誰也不想去那里,也感到釋然,因為再也不擔心任何事情的結果了。去它的吧,反正你的大廈已經在你心中了!”
“是的。這兩條公理就定義了我們是誰。我們是純屬意外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小段時間,又必然會消失的碳基生命。我的大廈就是‘生命的意義’,裙樓就是‘讓生命更有意義的所有辦法’。”他那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今天格外收斂。
“別忘了馬斯洛!”你覺得自己像一個要糖吃的小孩。
“我這整個大廈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糖果店,不缺你那一小塊糖。”他蔑視地看透了你在想什么。
“你是蘇格拉底轉世?!”生之偶然和死之必然,加上22個疑惑和對馬斯洛理論的困惑,你有點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