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閃耀
  • 張萌
  • 2096字
  • 2025-08-19 17:44:10

序一 把每次生病當成研究自己的機會

一個人只有病了,才會珍惜身體。就像只有失戀了,才能體會到兩個人在一起時的開心有多么的珍貴。

2023年8月,正值我在歐洲出差,有一天,我媽在電話里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我是個急性子,問她到底要干什么,她發給我一份甲基化報告,其中腸道檢測結果顯示高風險。

她問了體檢醫生,醫生建議她去做胃腸鏡檢查,她怕了。

從我小時候有印象起,我媽就是上衛生間的困難大戶。小時候,家里經濟并不寬裕,全家共用一個衛生間。只要我媽一上衛生間,在衛生間附近的人一定要做到“躡手躡腳”,要不她就會在里面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任何不愉快的聲音都會影響她“噗噗”。一般情況下,我媽需要在里面待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出來。還記得有一次我爸著急上衛生間,憋得面紅耳赤,可我媽那天差不多待了兩個小時,最后他只能去鄰居家借用衛生間。

我媽從三十多歲開始就有上衛生間困難的問題,直到2023年她66歲,第一次做了胃腸鏡手術。主治醫生在手術中給她切掉了11塊息肉。醫生從手術室出來,我媽還在看護室,醫生跟我說:“張萌,我感覺不是很好,有一些息肉應該是癌變了,等化驗結果出來,再來復查。”

結果真如他所料,其中有4塊息肉是癌變早期。

我跟醫生溝通時,請他一定要特別注意給我媽講這件事時的溝通方式。人有的時候也是情緒的產物,情緒好了,病也好了。

醫生給我媽提了幾點要求:一是要斷掉紅肉(豬肉、牛肉、羊肉),二是一定要堅持吃益生菌,三是要多吃高膳食纖維的食物。

在我寫這本書的2025年,我媽的腸道恢復得非常好,她早已戒掉了所有紅肉,每天堅持服用益生菌,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

我工作比較忙,經常半夜回家。一天晚上十點多,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一開門,看到家里的阿姨在漆黑的客廳里抽泣。我問阿姨怎么回事,她說剛跟她姐通完電話,她姐的孩子得了癌癥,結腸癌晚期,將不久于人世。

我很驚訝!

阿姨說:“張老師,我小外甥女只有29歲,從小是我帶大的,特別有感情。今年年初她被檢查出了結腸癌晚期,接著就開始化療……”阿姨邊說邊抽泣,“這五個月來,孩子瘦到不成人形,現在的情況是癌已經擴散到了全身,但她媽不想放棄,還是要繼續化療……孩子跟我說,姨,你讓我走吧,我受不了了,太難受了……”

阿姨又抽泣起來。

阿姨的小外甥女今年29歲,去年剛生了寶寶。寶寶很可愛,才一歲。可是她的媽媽,花一樣的年紀,即將痛苦地離開這個世界。

我問阿姨,小外甥女之前就沒發現什么不舒服嗎,怎么一查出來就是晚期。阿姨說,幾年前她就上衛生間不通暢,經常幾天不上,有時候一憋憋一周……

我問阿姨,家里其他人有這個問題嗎?阿姨說沒有。

還沒等我說話,阿姨接著說:“不對,孩子大舅就是腸癌,發現早,后來做了手術。”我再問阿姨:“那你和你姐做過胃腸鏡嗎?”阿姨連忙說:“聽說很恐怖,我們不要做。”

那個時候是五一假期,阿姨請假回老家,跟小外甥女見最后一面。那天我正在看書,阿姨給我打來了電話:“張老師,孩子去世了……”電話那頭,她又哭了起來。

我很難過,在小紅書小號發了一篇作品,我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它,希望大家不要拖到最后一刻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意識到體檢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全網推薦健康書最多的博主,但我連續做這件事情已經6年了,我非常認同希波克拉底的那句話:“如果你不能做自己的醫生,那就是一個傻瓜。

希波克拉底是著名的醫學先輩,他的這句話絕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職業醫師,而是讓大家了解自己的身體,并為自己解決問題。

然而,大部分人面對體檢報告中的問題時,是以負面心態來看待的。就像我爸,他過去總認為:“人不能做體檢,萬一檢查出來了就真有問題了;反而不做體檢,不知道自己有問題就等于沒事。”我以前認為這是我爸的職業使然,導演這個職業是一種主觀性極強的職業,他腦中的世界就是舞臺的世界。可后來我在互聯網做健康科普時,總能看到大量不愿意做體檢的人,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們的想法居然跟我爸的想法一模一樣:不做檢查就等于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等于健康。

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我爸得到的“回饋”是在2021年,他突然倒在了工作現場,在新劇即將開拍的時刻,他不省人事。一周之內他被送進ICU兩次,隨即查出腦部腫瘤。當時我帶著他的腦部檢測報告,去了北京6家神外醫院。我找到這個領域的頂級醫生,大部分醫生給出的結論是還剩3~6個月的壽命。

這件事已經過去3年了,我爸還在這個世界上享受著他的幸福老年生活。

現在的他,每年準時做兩次大體檢,重點問題他每個月都會去檢查。他比誰都惜命,比誰都認真。

如果你把三年前的他和現在的他叫到一起,面對面做一場對談,我相信我爸一定會對過去的自己說:“嘿!兄弟,你該早點讀健康方面的書。”

我父母都不懂醫學常識,對健康方面的知識也知之甚少,他們的大多數健康知識或來自老一輩的口口相傳,或源自很多自媒體的只言片語。這樣的學習方式在知識積累上很有問題。老一輩的口口相傳很可能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而很多自媒體博主發布內容時的出發點是獲取流量,片面化、偏激化的內容更容易“出圈”,但這類內容一般不具備學習價值。

“做自己的醫生”需要的是系統知識的積累,而不是只言片語的輸入。在本書中,我也會介紹一些我非常喜歡的書籍及專家學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蒙城县| 南平市| 湖口县| 迁西县| 徐水县| 隆子县| 交口县| 宁乡县| 陕西省| 松江区| 广丰县| 铜鼓县| 南充市| 边坝县| 昆明市| 三原县| 新竹市| 平邑县| 泗水县| 通山县| 都兰县| 河源市| 将乐县| 太谷县| 互助| 黔西县| 芜湖市| 黄骅市| 花垣县| 三河市| 西林县| 朝阳县| 大冶市| 宝坻区| 宝兴县| 民权县| 枣强县| 望城县| 八宿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