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勝論:《孫子兵法》商戰課
- 李踐
- 1011字
- 2025-08-19 17:36:09
速勝之計:知利害知成本
1.戰爭的代價極高成本極大
知利害——戰爭就是毀滅
1961—1975年,美國參與越南戰爭,傷亡約36萬人,10多年徒勞無功;1979—198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十年深陷其中,讓蘇聯瀕臨崩潰,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打仗,就是勞“命”傷財,生靈涂炭,是用最極端的手段,最大的破壞力,最大限度地去摧毀一切。即使頭號強國,如果不能速勝,結局也很悲慘。
知成本——打仗就是打錢
打仗的成本有多高?我們看看孫子時代的戰爭成本:
出動一輛戰車,要配備100人,出動千輛戰車,要配備10萬人。然后是相應的糧草、馬匹、甲盾、弓箭……這得花多少錢?孫子給出的答案是“日費千金”。士兵打贏了要獎勵,傷了要救治,死了要撫恤,這些都是錢!
打仗就是打錢。一方面,戰爭對資源的消耗極大,另一面,戰爭還在毀滅資源。
如果把資源比喻成一個蓄水池,那么,戰爭一旦開啟,出水的龍頭突然加粗,水流突然加速,而進水的龍頭被破壞掉了,甚至整個蓄水池都被摧毀了,那么,資源將頃刻耗盡!
企業經營也是如此,你一旦開啟業務,出水的龍頭就很難關上了,你能承受長期花錢沒有回報嗎?
2.不要好戰!不要亂戰!不要戀戰
因為戰爭成本極高,代價極大,所以,《孫子兵法》雖然通篇講戰爭,但孫子他老人家并不主張戰爭。世人對孫子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孫子是好戰派,其實他是“非危不戰”,迫不得已才還手。
很多老板根本沒搞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只知道我要創業,我要做實業,我要投入,自以為是,輕率開戰,最后一大堆土地廠房,折舊攤銷,負債累累。
西方的SWOT分析模型

西方的SWOT分析模型更加強調進攻,它是先找到競爭優勢,抓住機遇,規避威脅。孫子的思想與之恰恰相反。孫子強調先知害,按照孫子的邏輯,不會出現自以為是的情況,不會有輕敵冒進的事情發生,這是東西方的差異。
孫子的SWOT分析模型

首先,知道打仗的危害;
其次,清楚打仗的目的;
最后,分析打仗的成本。
成本來自四個方面:
·人——團隊,強嗎?
·財——錢,從哪里來?
·物——供應鏈,有優勢嗎?
·銷——渠道、品牌,你有嗎?
如果這些都沒有,還打什么呢?
不要好戰!——能不打盡量不打
不要亂戰!——打就要有方法,有目的
不要戀戰!——打就要速戰速決,速勝
3.戰則速勝別無選擇
戰爭開局之時,資源有限,時間有限,不能戰線過長,不能多點作戰,更不能幻想一上來就大決戰,畢其功于一役。
先知害,后知利。速勝的“利”在哪里?
·創業之初,人心不穩,軍心不振,速勝可以迅速服眾,提振士氣。
·速勝可以快速拿到資源,拿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