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合規管理案例評析
- 衢州光明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編
- 9字
- 2025-08-27 17:13:13
第二章 股東出資糾紛
第一節 已出資股東對公司債務無賠償責任
一、參考案例
案例 已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對公司不能清償債務不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案號:(2019)遼02民終5165號
2016年12月28日,原告呂某與被告學某公司簽訂《委托培訓就業協議》,約定學某公司安排呂某培訓3個月,培訓后1個月內安置3個月實習,實習結束后簽訂某電網公司正式合同,培訓費11萬元;未給呂某安置就業并簽訂某電網公司正式合同,學某公司應在24小時內退還呂某全部培訓費11萬元。2016年12月28日,呂某向學某公司交納了培訓費11萬元。自雙方協議簽訂至今已近三年,學某公司并未按照協議約定在七個月內安置呂某就業并簽訂某電網公司正式合同。呂某訴至法院請求學某公司返還培訓費及利息,學某公司股東叢某對學某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經查詢,目前學某公司有26件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該公司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公司無任何房產、車輛等財產。
一審法院認為,學某公司未能提交證據證明某電網公司真實存在,也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其已按照協議約定內容安排呂某實習且系呂某自己放棄實習,學某公司的行為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按照協議約定將培訓費退還給呂某。學某公司沒有財產清償到期債務。因叢某欠繳出資140萬元,應當對學某公司不能或不能完全清償的債務在其未實繳的出資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判決解除呂某與學某公司簽訂的《委托培訓就業協議》,學某公司返還呂某培訓費11萬元及利息,叢某對學某公司的上述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其未出資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二審法院認為,叢某已提交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報告、銀行詢證函、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2019年6月12日生成的學某公司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報告、2019年6月26日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及本院生效判決書,足以證明叢某作為學某公司的股東,已履行了全資出資義務,呂某亦認可應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示信息為準。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呂某對上訴人叢某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
二、法律分析
(一)關鍵法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修正)
第七條 出資人以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出資,當事人之間對于出資行為效力產生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的規定予以認定。
以貪污、受賄、侵占、挪用等違法犯罪所得的貨幣出資后取得股權的,對違法犯罪行為予以追究、處罰時,應當采取拍賣或者變賣的方式處置其股權。
第八條 出資人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資,或者以設定權利負擔的土地使用權出資,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主張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當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間內辦理土地變更手續或者解除權利負擔;逾期未辦理或者未解除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出資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
第九條 出資人以非貨幣財產出資,未依法評估作價,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委托具有合法資格的評估機構對該財產評估作價。評估確定的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出資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
第十三條 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公司的發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的發起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未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義務而使出資未繳足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第二十條 當事人之間對是否已履行出資義務發生爭議,原告提供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產生合理懷疑證據的,被告股東應當就其已履行出資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2.《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2019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民事行政專業委員會第319次會議原則通過)
6.【股東出資應否加速到期】在注冊資本認繳制下,股東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請求未屆出資期限的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1)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窮盡執行措施無財產可供執行,已具備破產原因,但不申請破產的;
(2)在公司債務產生后,公司股東(大)會決議或以其他方式延長股東出資期限的。
(二)要點簡析
1.股東欠繳出資應對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注冊資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資產,確定和維持公司一定數額的資本對于奠定公司的債務清償能力、保障債權人利益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價值。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三條規定,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認繳制下的股東出資義務相當于股東對公司承擔的一種出資范圍內的擔保責任,在認繳制下公司股東的出資義務只是暫緩繳納,而不是免除。關于股東出資應否加速到期,《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6條規定,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窮盡執行措施無財產可供執行,已具備破產原因,但不申請破產的,或者在公司債務產生后,公司股東(大)會決議或以其他方式延長股東出資期限的,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請求未屆出資期限的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本案中,如果叢某欠繳出資140萬元的事實成立,且公司已無財產可供執行,應當對學某公司不能或不能完全清償的債務在其未實繳的出資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股東應當就其已履行出資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之間對是否已履行出資義務發生爭議,原告提供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產生合理懷疑證據的,被告股東應當就其已履行出資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本案中,叢某已提交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報告、銀行詢證函、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2019年6月12日生成的學某公司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報告、2019年6月26日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及本院生效判決書,足以證明叢某作為學某公司的股東,已履行了全資出資義務,呂某亦認可應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示信息為準,故其要求叢某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學某公司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3.已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對公司不能清償債務不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本案中,二審法院經審理補充查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生成的公司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報告及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顯示學某公司為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公司股東已于2018年3月19日分別實繳出資4萬元、196萬元。結合叢某提交的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報告、銀行詢證函等證據足以證明叢某作為學某公司的股東,已履行了全資出資義務,故對原告要求叢某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學某公司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4.部分行業仍實行注冊資本實繳制
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的明確規定,目前仍實行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的公司主要是:采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村資金互助社,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外資保險公司,直銷企業,對外勞務合作企業,融資性擔保公司,勞務派遣企業,典當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
售電公司的注冊資本要求是“資產總額”,因此也屬于實繳制。
三、防范要點
(一)國有企業投資的公司應確定恰當的出資金額
投資設立公司,應有效防范出資風險。根據新《公司法》,出資金額可以由股東或發起人自行決定。《公司法》將公司注冊資本由實繳制變更為認繳制后,投資人可能會認為注冊資本越大越好。事實并非如此。從本節案例看,認繳制下的股東出資義務相當于股東對公司承擔的一種出資范圍內的擔保責任,盲目設定注冊資本將給投資人或股東埋下“定時炸彈”。因此,股東或發起人在設立公司時,仍應理性、客觀地協商確定注冊資本及出資期限,切忌不切實際地認繳出資及毫不忌諱地違反出資義務,以免加重自身的責任及承擔不必要的違約責任。
(二)國有企業投資公司應注意出資來源的合法性
股東可用的出資形式主要包括貨幣以及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七條重申了出資來源的合法性。國有企業以現金出資設立公司時,要注意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出資來源于另一企業解散所分取的財產,該企業應依法清算;出資來源于其他企業分得的紅利,出資人應依法繳納所得稅;出資來源于拆借資金,應履行資金拆借的合法手續;總之,資金來源不應存在無權處分或限制處分的情況。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應按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聯營的,如果被投資、聯營的企業是從事房地產開發的,被投資人和以土地投資的投資人均應當繳納土地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