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公司設立糾紛

第一節 登記出錯應據實判斷公司是否成立

一、參考案例

案例 工商登記公司名稱與協議設立的公司名稱不符,應據實判斷是否設立

案號:(2019)最高法民再186號

2001年9月26日,地某公司、前某公司、華某公司簽訂三方協議書,決定設立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建設與經營府某電廠二期擴建工程。三方協議約定注冊資本金全部由貨幣出資。股東各方按其出資比例擁有產權,分享利潤,承擔風險;電廠合資建設與經營期限為協議生效之日起至電廠機組全部退役之日止。2003年3月28日,該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停止了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火電工程的建設。2004年1月7日,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形成決議,由于政策限制,同意地某公司不再繼續投入資金啟動二期項目。

前某公司在收取地某公司及華某公司的投資后,并未返還地某公司及華某公司相應的投資款。原告地某公司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地某公司、前某公司及華某公司于2001年9月26日簽訂的《擴建協議書》,判令地某公司、前某公司及華某公司共同清理在籌備設立“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債權、債務;前某公司向地某公司退還投資款。

一審法院認為,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公司名稱為“某省府某縣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與三方協議設立的公司名稱不符,出資人信息也不相符,認定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未成立。判決解除三方協議,前某公司返還地某公司投資款300萬元。前某公司不服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三方協議擬設立的公司并未成立,且2003年3月28日該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停止了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火電工程的建設。合同根本目的不能實現,地某公司請求解除該協議并返還投資款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8年8月8日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就網上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公司名稱、股東等信息與注冊、頒發營業執照信息不符的情況辦理了更正。前某公司申請再審。網上企業信用信息載明的企業注冊號信息在更正前后均未變化,與營業執照相同。

本案經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院)提審。最高院再審認為,從形式上而言,網上公示信息記載的公司名稱、股東信息最初與三方約定不一致,但在二審期間經過工商管理部門更正,已與工商檔案和三方約定一致,本案系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糾紛,不涉及善意第三人;當工商登記信息與營業執照或工商檔案內容不一致,并且有證據證明該登記信息可能存在錯誤時,應當進一步審查工商檔案材料、相關證照等證據,綜合認定公司成立情況。從實質上而言,在兩年多的合作期間,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所經營從事的內容系案涉項目相關工作,地某公司參與或知曉相關事務,無論其公司名稱或工商登記信息如何,均不影響公司成立的事實。三方約定的公司已經成立,地某公司作為股東以解除合作為由要求返還投資款,本案應查明在合作過程中公司為案涉項目所支出的成本、所形成的資產如設備、土地等,以及所產生的債權債務等情況,以確定地某公司是否能得到以及得到多少投資款,方可做出裁判。2019年7月17日最高院裁定發回該省某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1]

二、法律分析

(一)關鍵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第四次修正。

第六條 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準手續。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第七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

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 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

(二)要點簡析

1.公司設立的要點

根據《公司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十一條,設立公司有四個要點。一是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二是申領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三是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四是特殊類別的公司應事先報批。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準手續。

2.工商登記公司名稱與協議不符,應據實判斷

本節案例中,涉案項目因政策原因被叫停之后,公司是否已依法設立,直接影響投資款是否返還。一、二審法院認定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未成立的理由有兩點:一是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成立的公司名稱為“某省府某縣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并非《擴建協議書》中欲成立的“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二是《擴建協議書》明確約定欲成立的“府某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出資人為地某公司、華某公司與前某公司。但根據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某省府某縣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人信息主管部門名稱為孫某,主管部門類型為自然人股東。出資人信息與《擴建協議書》約定的出資人信息不符。認定公司未成立后,一、二審法院判決被告公司返還投資款。但最高院再審認為,本案系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糾紛,不涉及善意第三人,公司是否設立成功應從形式和實質兩個方面考量。最高院通過進一步審查工商檔案材料、相關證照等證據,結合涉案三方兩年多的合作情況,綜合認定涉案公司已設立成功。

3.公司成立后項目被叫停,解除合作后的投資款應清算返還

本案中,三方約定的公司已經成立,地某公司作為股東以解除合作為由要求返還投資款,應查明在合作過程中公司為案涉項目所支出的成本、所形成的資產(如設備、土地等),以及所產生債權債務等情況,才能確定地某公司是否能得到以及得到多少投資款。

三、防范要點

1.應注意公司設立的細節,避免名稱、投資人信息、營業范圍等發生錯誤

公司設立實務中,公司名稱與章程、投資合作協議不符的情況常有發生,且在公司正常運營的情況下較少引發矛盾,因此容易被忽視。一旦公司發生解散、清算等情況,則任何瑕疵均有可能成為訴訟的導火索。因此,在公司設立時,具體辦事人員應避免類似疏忽,確保網上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公司名稱、股東等信息與注冊、頒發營業執照信息相符,以免釀成大錯。

2.公司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等發生變更的,應及時辦理手續

根據《公司法》第七條,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关岭| 北安市| 双江| 项城市| 枣强县| 宁晋县| 运城市| 邹平县| 东海县| 鄱阳县| 清徐县| 皋兰县| 南投县| 葵青区| 沂水县| 浮梁县| 鱼台县| 沂源县| 景泰县| 浠水县| 绍兴市| 卫辉市| 松原市| 吉林省| 合川市| 墨玉县| 三江| 蓬莱市| 舟曲县| 塔河县| 伊金霍洛旗| 甘南县| 博客| 鲁山县| 乌拉特后旗| 广西| 明星| 崇文区| 桐柏县| 德化县|